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我是劉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志才獻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 志才獻策

第三十章:志才獻策

整個光和二年的春夏兩季,大漢朝廷都在一片忙碌與不安中度過。

靈帝頒佈旨意,授權吉兆太醫召集南方各州的大夫,並分派到六州去治療疫區的病人。經過近五個月的忙碌,大夫們的努力終於顯出了成果:兗州、青州、幷州和徐州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而涼州和冀州的一些州縣也慢慢的穩定住了疫情蔓延的勢頭。

去鮮卑各地調查疫情起因以及為鮮卑定計的細作們紛紛將訊息陸陸續續的傳回到洛陽,不過這些訊息多少讓王允等人有些疑惑不解,因為細作發現的結果是鮮卑族的南部也在鬧瘟疫,最早發現疫情的地方是右北平一帶,現在家家戶戶都有染疫之人,接著從貊到敦煌、烏孫也都發現了疫情。至於誰為鮮卑定計卻還是一個謎,唯一得到的線索是當鮮卑的帳廷聽聞漢朝也出現了疫情之後,立刻派遣斥部很多人潛入南面的漢朝。

換句話來說,王允他們都被那個鮮卑的奸細白白嚇唬了一回。

不過王允等人倒不在乎被嚇唬的事,兩國既然長期交戰,相互使詐是很平常的事,他們只是對這些訊息既驚又喜:驚的是右北平和敦煌、烏孫相距的何止千里,這瘟疫居然能如此快速的傳播到烏孫一帶,可見瘟疫的兇猛。喜的是畢竟人力有時而窮,鮮卑人還不能夠操控瘟疫的發生,這多少減弱了鮮卑對大漢王朝的威脅程度。

這些訊息傳到弘農的時候,劉備正在家中研究如何“改進”崑曲。靈帝對他的戒備始終沒有鬆懈,只放心讓他在弘農投閒置散。

聽完這些訊息,劉備沒有象王允等人那麼樂觀。他雖然知道鮮卑人還不具備操控一場瘟疫的能力,但是能在自顧不暇的時候迅速制定對付漢朝的計策,劉備覺得這個出謀劃策的人確實不容小覷。時間已經滑進了光和二年的秋天,眼看著還有五年時間就要爆發黃巾大起義,如果鮮卑、南匈奴這些虎狼之旅趁著漢朝天下大亂的時候揮兵南下,那麼五胡亂華的局面很可能就會提早到來。想到這裡,劉備覺得自己一個頭快有兩個頭大了。

入秋之後,弘農接連下了兩場雨,城外那些本來夏天還可以不懼溼氣的棚宿現在已經不再適合居住了。當初帶領災民回弘農的黃忠看不過去了,就去找戲志才商議,戲志才一琢磨,就找劉備商量意見,最後兩人決定索性將這些災民編進了弘農的戶籍,又每家每戶分派了一些閒置的田地,至於有些手藝的工匠,戲志才則安排他們入了官府設定的工坊。就這樣,這些災民在弘農安了家。

忙完了這件事,戲志才決定找劉備好好的聊聊,因為他發現自從劉備看了北方傳來的訊息之後就經常神不守舍。

“君侯,今日秋光大好,何不出去走走。”戲志才看著“習慣性”發呆的劉備,漫不經心的說道。

劉備苦笑的搖搖頭,卻不說話。

“君侯是否還為北方疫情之事煩心?”戲志才乾脆打開天窗說亮話。

“北方此時疫情大致已定,備以不必憂心,何況備現在不過侷促於一縣,即便憂心又能如何?”

“我觀君侯近日時常愁眉不展,不知有何事讓君侯如此煩心?”知道劉備不是擔心瘟疫的事,戲志才不免有些好奇起來。

“黃巾大起義就要發生了,我在擔心北方各族會趁火打劫,不過這事卻不能向你說,免得嚇你一跳。”劉備心裡嘀咕,嘴上只好說,“我在憂心北方將起戰事。”

“君侯如何知道北方戰事將起?”戲志才眉毛一挑。

劉備想了想,決定避開“預見”到的事情,只從現狀上說,“我見百姓多有苦患,思陛下任用張讓、趙忠之徒,使朝綱崩壞,天下亂事頻生,如此下去,大漢國力日衰。反觀北方諸族,多有驍勇將士,此番鮮卑又多了一個出謀劃策之人,可見諸族實力日增。我消彼長之下,北方怎能安定?這次六州大疫,若不是鮮卑也疫情塗炭,而南匈奴正值王位之爭,只怕早已烽煙不絕。”

“原來君侯擔心此事。”戲志才笑了起來,“此事若要解決其實倒也不難,只是君侯之言不能上達天聽罷了。且依志才之見,君侯倒是不用擔心的好。”

劉備被戲志才最後那一句話說愣住了,“為何這事我是不擔心為好?還請先生指點。”

“君侯細想,以君侯平定江東之功,漢室苗裔之尊、弘農侯之爵,更兼三公、尚書等社稷重臣為助,為何卻要在屈處此地任這弘農縣令年半之久?”

戲志才這一句話頓時說的劉備啞口無言。

其實朝廷上下人人都知道劉備的才能,也知道靈帝對劉備的忌憚,以靈帝做荒唐事的“魄力”,他到現在還留著劉備的小命已經是“奇蹟”了,而唯一知道靈帝為什麼留著劉備的人——荀爽在這件事上卻堅決的保守著秘密。

荀爽心裡清楚的知道,如果他說出當日靈帝失聲說出的那些話,其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比如很多對靈帝“失望至極”的大臣可能會附和靈帝的想法,認為劉備是有大漢朝歷代先皇庇佑的人,有了這個光環,劉備就會成為這些大臣爭相“擁戴”的人,甚至會被推上爭奪皇位的道路。大漢朝已經千瘡百孔,能不能禁得起一場兄弟鬩牆的宮變?荀爽不敢想像那個可怕的後果,他能做的就是將此事隱瞞下來。

“若是太平盛世,君侯就此終老也還罷了。不過君侯也知道此時正值多事之秋,北方有南匈奴、鮮卑、烏桓為患,南方山越雖然雌伏,卻非馴順,西有羌人做亂,此起彼伏,西南蠻夷蠢蠢欲動,伺機便要發難。君侯空負大才,難道還能甘心在此做這個縣令?”

“備縱是不甘心,又能如何?”劉備長嘆一口氣。早知道歷史的偏移會產生這種結果,他倒不如在老家織蓆販履,以後倒還能夠成就一番事業。

“君侯不必灰心,”戲志才笑了起來,“北方戰事起時,便是君侯起用之日。”

劉備這個弘農縣令早當的渾身不自在,時常要找戲志才或是於吉“頂缸”一下,現在聽說能帶兵打仗,頓時精神一振。“先生何以知之?”

“陛下久對荊州戰事不滿,司徒大人來信之中對此曾多次提及。眼下皇甫大將軍日漸痊癒,陛下自然要請大將軍帶兵出征,如此,朝中尚能帶兵者便只有盧尚書、何侍中與君侯三人。盧尚書眼下正在忙於北方疫病之事,而何侍中乃是何皇后兄弟,聽聞這位何皇后頗為護短,自然不會讓她兄弟去兵兇戰危的地方,那時陛下怎能不用君侯?”

劉備忽然心中一動,他現在最擔心的是五年後北方各族趁著黃巾起義的時機南下,倒不如藉著這個時候向戲志才問計,想到這裡,他忙道,“劉備有一事憂心,還要向先生請教。”

戲志才略一欠身,“不敢,不知君侯有何憂心之事。”

“若是異日我國內生亂,而鮮卑、匈奴與烏桓齊來攻打我漢朝,將如之奈何?”

“這……”戲志才一皺眉,半天不說一句話。過了半晌,他忽然面露喜色道,“此事已有計矣。”

“不知先生有何計?”

“此計說來倒也平常,無非張儀舊事。”戲志才微笑道。

“這個我早已經想到了,不過做起來幾乎不可能。”劉備心中暗想,不覺有些失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見劉備臉上難以掩飾的失望神色,戲志才笑道,“想必此計君侯已想過,只是覺得知易行難。志才卻可擔保此計必成。”

聽戲志才這麼說,劉備不覺有些將信將疑的等著戲志才說出下文。

“我聞此次瘟疫所及,烏桓之民也多有染疫。昔日袁逢與烏桓之主交好,曾施於烏桓恩惠,今何進帳下有袁紹為袁家子弟,不如君侯送一個人情給何進與袁紹,讓袁紹帶些醫者出使烏桓,為那些染疫的烏桓百姓診治。烏桓受此大恩,必感激袁家。他日若是烏桓發兵南下,只需袁紹鎮守其隘即可。”

“好主意,”劉備興奮的一拍手掌,“則南匈奴又當如何?”

“此事說來也甚簡單,我素聞護匈奴中郎將張修與南匈奴單于呼徵頗不相能。此次南匈奴為爭王位,竟至各以刀兵相抵。而新單于勢力偏弱,只得請我朝發兵援救,並許事後自稱藩屬。我料呼徵此人久後必生異志,莫若早日除之。張修此人向來自視為張讓**,我等只需在其地散播言語,說呼徵有殺張修之心,張修聽聞此事,必起意謀害呼徵。呼徵一死,爭單于位之人必自相殘殺,匈奴當日漸衰落,如此三五年內可不必擔心匈奴為禍。此事還有一利,”戲志才頓了一下,“何進久對護匈奴中郎將一位垂涎,張修若殺呼徵,何進必請旨誅張修。如此一來,張讓與何進必勢成水火。”

“妙計。”劉備笑呵呵的站起身來,向戲志才深施一禮,“先生真乃神鬼莫測之才。”

**

各位書友如果覺得刀子寫的還行,就請高抬貴手,點點推薦票吧,刀子拜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