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我是劉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四章: 轅門之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四章: 轅門之前

第三十四章:轅門之前

弘農侯剛到雁門關就“病”倒了,這將守護雁門關的韓功嚇了一跳,他急急忙忙跑到館驛探視,卻吃了一個閉門羹。戲志才委婉的告訴他,劉備因為病體睏乏,此刻正在熟睡,請他晚些再來。憂心忡忡的韓功要找大夫來為劉備診治,戲志才便告訴他,徐晃一大早就已經去了代縣找大夫了,大概晚上就能回來。

為了安撫韓功,戲志才稍微透漏出劉備的“病”是因為舟車勞頓累出來的,只要休息兩日就好。戲志才最後還提醒韓功,與鮮卑的和談挪到三日後進行,這正是劉備聽從韓功建議的一個做法。

韓功隱隱約約覺得劉備的病有詐,不過他很快就肯定了自己的推測,因為兵營裡來報,說隨同弘農侯前來的士兵已經離營而出,在軍營以北大約三里左右的地方建起新營,而所用的物資全都是從雁門關府庫中急調出來的。本來府管還想推託一下,不料對方那個叫做趙雲的年輕將軍拿出了符節。按照漢制,符節和黃鉞是加重將帥權力的標誌,持有符節的人有總統諸軍的大權。這件事又把韓功弄的頭疼不已,卻又不好發作,只能強忍了這口氣。

三日之後,前往晉陽求援的徐晃帶領四千兵馬趕了回來,同時劉虞還派了校尉鄧悅率領五千兵馬在太原以東,一日之內就可到達雁門。

“韓功此番計劃落空,必深恨君侯,君侯明日出關,須留下一位將軍守雁門。”戲志才聽完徐晃的話,笑著對劉備說道。

“此事我已安排定了,便留子龍在此,隨我前來的千名士卒可留下七百人,再分撥一千晉陽兵馬俱與子龍。公明率領三千兵馬駐紮於雁門關之東,與太原駐軍遙相呼應。我只帶三百健卒,與戲先生及雲長前去鮮卑大營。”

對於留守的人選,說句實話,無論是關羽、趙雲還是徐晃都足以應付雁門可能發生的任何事,畢竟對手只是一個區區的韓功而已。不過劉備想到關羽和自己的關係還沒有徐晃與趙雲兩人來得深厚,這次出使正好是個機會。

“主公留雲在此,子龍絕無異意,只是主公只帶三百兵馬前去,若是鮮卑忽然發難,只怕三百人不敷支用?”

沒等劉備說話,關羽傲然答道,“關某當一力維護君侯周全,子龍大可放心。”

戲志才與徐晃微微皺眉,卻不好說話,只看著劉備。

劉備知道關羽向來傲氣,所以對他這麼說倒也並不奇怪,當下哈哈笑道,“此事不必擔心,眼下已近十二月,將入隆冬,鮮卑在雁門關外必無重兵。此時太原兵馬置於雁門之南,而公明引兵於北,鮮卑必然疑懼。若是鮮卑有心對我不利,可用之策無非席間設伏,雲長武藝非凡,定可保我平安。”

劉備這麼一說,屋內再沒誰有異議,不過劉備看的出來,徐晃對劉備如此信任關羽還是有些看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呂氏春秋》、《淮南子》都稱“天下九塞,句注其一”,而古句注就是雁門。根據書上的說法,雁門關外的“代山高峻,鳥飛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如門,鴻雁往來,因以名焉。”因為地勢極險,所以漢武帝初年已置雁門關,以防匈奴南侵。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大雪之後的雁門關下,劉備回首看向雄峻的關塞,不由想到自己這一次出關到底有幾分把握可以回來。想到這裡,劉備轉臉看看身旁的關羽,只見他面沉似水,似乎根本沒有把這次出關可能碰上的危險放在心上。

“君侯,”戲志才策馬趕到劉備身旁,“君侯可曾想到鮮卑將談何事?”

劉備嘴角上揚,笑著說道,“鮮卑數年來皆向我大漢用兵,尤以右北平一帶烽煙不絕。不過除卻張滔那一仗之外,鮮卑始終不曾撈到半點好處。戰局中拿不到,鮮卑自然想在和談中拿到一些。依我看來,鮮卑無非想我朝把代縣以北之地給他們。”

戲志才點點頭,“君侯所見極是,不知君侯將如何處之?”

“如何處之?”劉備心想“我現在不過是靈帝扔給鮮卑的一塊肉而已。”想到這裡,他微笑變做苦笑,“陛下此次未談已先示弱,鮮卑上風已佔,備實無良策。”

“陛下此次未談已先示弱?”戲志才沒有明白劉備說的意思,“君侯何出此言?”

“鮮卑不過一個藩屬,自建武十七年光武帝遣大將祭彤大敗鮮卑、赤三烏桓與匈奴聯兵之後便向我朝稱臣。奈何我大漢在這數十年間國勢衰落,鮮卑便因時而起,屢犯北疆,此次和談居然以國書上奏,要求我大漢遣宗親與其和談,分明有與我大漢平起平坐的意思。不想陛下一時失察,竟果如鮮卑之請,派我前來,這不啻已比鮮卑低了一籌。”

戲志才忽然笑了起來,“君侯於路拖延時日,不但使將士得以操練,還拖疲了鮮卑議談的驕氣,可謂一舉兩得,”接著湊到劉備耳邊低聲道,“更妙的還在以雲長相陪。雲長心氣甚高,少時與和連會面,君侯何妨借雲長之力以消和連氣勢?”

“戲志才不愧是天下奇才。”劉備不由心中暗贊,他的這個打算居然也能被戲志才看穿,而僅僅是因為他說出了此次和談的難處。

“以先生之見,備當如何用之。”既然兩個人心照不宣,索性開誠佈公的討論,當然,這種開誠佈公還是兩個人之間的。

“和連既是鮮卑大汗檀石槐的嫡子,想必身旁頗多驍勇負力之徒,以雲長武藝,此輩難為譙類。若是和連要派手下兵將宴前演武,君侯正可以雲長抵之,此其一也。君侯還可知會雲長自由言語,不必顧忌,如此和連必怒,君侯可任雲長放手搏殺和連武士,以此可鎮之。”

“放手搏殺和連武士?”劉備被戲志才的話嚇了一跳,“此為和談之局,若依先生之言,誠恐局面不堪收拾。”

戲志才笑了起來,“君侯可知道塞外諸族最重何等人?”

“塞外諸族皆重英雄。”劉備想也不想的回答道。

“正是,當日‘飛將軍’李廣,‘壯侯’趙允國皆為塞外諸族所敬畏,只因二者皆有服人之處。君侯今有雲長在此,何妨一試?”

劉備心中暗自盤算眼前的情況,鮮卑已經摸清楚了靈帝沒有主見的個性,談判上很難佔到便宜,如果談的結果對大漢不利,那麼即便他能回到洛陽,到時候靈帝以辱國之名對他入罪,恐怕朝廷中的大臣很難為他開脫。與其這樣,按照戲志才所說的方法或許倒能置之死地而後生。

“只是雲長尚是白身……”劉備想說關羽以這樣的身份在席上說話有些不妥當。

“君侯既有符節,當可臨機任命。不過志才倒以為雲長白身為好。”

“這又為何?”劉備奇道。

“君侯此番與鮮卑大汗嫡子雁門和談,不論成與不成,總是一件大事。雲長此次席間演武,日後海內必然盡知。志才不懼其他,只懼天子對君侯再生忌憚之心……”

劉備這才明白過來,不由回頭向關羽看去,卻見關羽正加手於額,目視遠處。見劉備回身看來,關羽微一頷首道,“君侯,前方已見鮮卑大旗,我們快到了。”

“哦?”劉備扭頭看去,果然在前方已隱約可見旗幟飄揚。

“君侯可壯我大漢聲威。”戲志才大笑道。

“先生有何良策?”劉備知道戲志才已有了主意。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攜手同行。”戲志才說完又是一笑。

“先生之意甚好,”劉備會過意來,戲志才是要士兵們揚聲齊唱。這種唱軍歌的方式對於激勵士氣非常簡潔,卻也非常有效。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攜手同行。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北風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攜手同歸。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莫**狐,莫黑匪烏。惠而好我,攜手同車。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很快,漢軍隊伍中響起了整齊的歌調。

轅門在望。

轅門內,前來迎接的和連與鮮卑將官們目瞪口呆的看著唱著《北風》的三百名士氣高昂的漢軍將士。他們原以為在這種嚴寒天氣下趕來的漢軍即便不是狼狽不堪,恐怕也多半面目青紫,卻沒想到看到的居然是這樣的一幕。

雲長回頭做了一個手勢,歌聲倏然停止,再次讓和連心頭一顫,他清楚的認識到,這次來的這個漢朝使者不是什麼易與之輩,只看他手下的兵將如此表現就可見其一斑。

“漢弘農侯劉備速來參見和連殿下。”鮮卑營內,唱禮官大聲說道。話音剛落,頓時兩邊譁然。和連暗道不好,這個唱禮官原本是他安排了給劉備一個下馬威的,但是現在看到漢軍的表現之後,只怕要自取其辱了。

想到這裡,和連不由一陣後悔。

剛剛下馬的劉備一怔,轉身在關羽耳邊低聲說了一句。接著關羽一笑,大聲喝道,“藩屬鮮卑下臣和連速接天使進帳。”

更大的喧譁聲響了起來,剛才一臉憤憤之色的漢軍笑逐顏開,鮮卑士兵一齊勃然變色,幾個鮮卑將官甚至拔刀在手,看樣子是想上前拼命。

**

各位書友如果覺得刀子寫的還行,就請高抬貴手,點點推薦票吧,刀子拜謝!

另外,我希望個別讀者注意一下語言,如果對我有意見可以提,但是不要辱罵其他作者和讀者。我在這裡很嚴肅的說一次,只要讓我看到這種讀者,不管是誰都直接禁言。

希望大家共同維護一個好的讀書環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