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我是劉備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君子言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五章: 君子言貨

第四十五章:君子言貨

綿綿葛藟,在河之漘。終遠兄弟,謂他人昆。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與呂布與張遼分開之後,劉備和關羽、張飛與趙雲等人率領大軍繼續向晉陽進發,但是他的內心深處卻時時感受到因靈帝有意殺他而帶來的酸辛。

“在這個亂世,也許只有桃園結義那樣的感情才是真摯的吧。“劉備想到這裡,不禁扭頭看了一眼身旁的關羽和張飛,那是他潛意識中始終認為的“兄弟”。

關羽和張飛這些天一直關係極好,校場中的比試明顯改變了他們相互之間的觀感。眾人還說到了呂布的武藝,在這一點上包括心高氣傲的關羽都不得不承認呂布的武藝極高,只有張飛還很不服氣,不過眾人知道這是因為他沒有看過呂布在馬城外的撕殺。

按照戲志才的建議,劉備私下裡先與關羽商議,由關羽去試探張飛的口風(這一大圈彎子繞的劉備有些哭笑不得,他以前絕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居然會為如何招攬張飛傷腦筋)。關羽的問話絲毫沒有藝術性,直接就問張飛願不願意擔任軍職。不料張飛比關羽更爽快,他哈哈笑著說,“其實老張早有此意,當日馬城不過試探一番。此次既是入軍,老張那二十萬錢也便免了吧。”

路上非止一日,大軍終於來到晉陽,太守劉虞聽說劉備大軍到來,親自出城來迎接。

雖然這一次的見面還是他們二人的第一次接觸,但是對於劉虞,劉備並不陌生。劉虞襲爵東海侯,是東海恭王劉強的後裔。雖然和袁氏兄弟、劉璋等人一樣同屬貴族子弟,劉虞卻沒有倚靠祖輩的庇廕,而是從基層做起,早年舉孝廉,擔任戶曹吏之類的小官,他在任時“治身奉職”,十分勤勉。王允和荀爽曾經當著劉備的面不止一次的誇讚劉虞“雖為宗親,天性節約,敝衣繩履,食無兼肉”,擔任晉陽太守之後,劉虞更將這種簡樸的作派帶到了晉陽,讓晉陽一帶的吏治為之一清,蔡邕向靈帝表奏時說“遠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歸心焉”,自己一昧追求奢華的靈帝聽完大為高興,說劉虞堪為“宗族表範”。

“備拜見兄長”,劉備一見劉虞便趕緊下馬,以兄弟之禮參見。

“玄德快請起,”劉虞笑呵呵的雙手攙扶起劉備,“久聞玄德賢名,今日方見,虞心實喜。”說完劉虞拉住劉備,“賢弟且隨愚兄回府,愚兄已為賢弟設下家宴。”

劉備心中大奇,他沒有想到生性簡樸的劉虞居然會為他破例,當下也不推辭,只令趙雲率借來的晉陽兵馬去軍營注還軍籍,而關羽則與張飛率領本部軍馬在晉陽駐軍大營之旁扎下營帳。

**

晉陽太守府邸廳中燭光搖曳,劉虞與劉備二人把酒言歡。

自從進太守府,劉備心中不由暗道劉虞清廉名不虛傳,偌大的太守府中竟沒多少個僕役丫鬟,而廳堂之上也沒有任何奢華的陳設,但是這頓“家宴”卻不算簡樸,這讓劉備頗為好奇。

“不想兄長清簡如此,”劉備環顧廳內陳設道。

劉虞笑了笑,“我等既為宗室,自與外臣不同,必盡心王室,扶保大漢,豈有墮於安逸之理?”

“兄長所言極是。”劉備連連點頭,“不過今日此宴……”劉備沒有說下去,但是疑惑之意已經表露無遺。

劉虞一笑道,“玄德可知此宴為何而設?”

劉備不覺一愣,心道莫非劉虞這宴設得另有目的,當下也不答話,只是點了點頭。

劉虞為劉備斟滿酒道,“此酒專為玄德與和連和談而飲。”說完當先一飲而盡。

劉備趕緊將酒一口氣喝完,心中卻在奇怪,不知道劉虞為什麼如此看重他與和連的談判。

劉虞看出劉備滿是疑惑的看著他,笑道,“玄德可知愚兄如何治晉陽?”

“備嘗聞司徒與司空兩位大人說到兄長,皆道兄長厲行簡樸,使晉陽風氣為之一改。”

“司徒大人本是太原人,其族本極豪奢,愚兄多有規勸,想必王司徒聽了家中不少牢騷話。”說到這裡,劉虞哈哈一笑,“不過此卻非治郡之良策。”

劉備頓時大感興趣。

“太原治於晉陽,位幷州之北,數縣接鮮卑。自建寧元年始,鮮卑屢犯幷州,歲不得寧,然太原一地獨無所害,玄德可知何故?”劉虞笑呵呵的問道。

劉備訝然看著劉虞,發現劉虞雖然笑容滿面,卻絕無開玩笑的意思。不禁奇道,“弟實不知,敢問兄長此是為何?”

劉虞呷了口酒,不無得意的說道,“愚兄所為者,乃玄德與和連所訂之事爾。”

“互開邊市?”劉備驚訝的看著劉虞,他沒有想到劉虞會在鮮卑不斷南侵的同時和鮮卑保持邊境貿易。

“不錯,”劉虞點了點頭,“愚兄敢問,鮮卑、烏桓諸族在玄德眼中如何?”

“性雖淳樸,然實乃虎狼之族。”劉備坦率的說道。

“愚兄竊以為不然。”劉虞搖頭道,“虞以為此輩亦非淳樸。”

“兄長請言其詳。”

“我中國人物皆以為鮮卑諸族性本淳樸,然須知此非天性如此,乃人須互助而得共生,此不得不如此爾。試想此輩南侵我朝之時,何曾淳樸?難道獨於我朝百姓不淳樸,而其餘皆得淳樸不成?”

劉備恍然大悟。其實劉虞想表達的意思非常簡單,那就是這些蠻族的民風純樸根本就不是自然性,而是社會性。在物質條件極端貧困的民族中,為了生存會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種社會自助的契約,因為在那種條件之下,假如不進行社會自助,等待著的便是滅亡一途。隨著物質條件的漸漸發展,人們因為可以不必完全依賴之前的群體而生存,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越來越淡泊,但這並不一定反映人就不淳樸。

劉虞可沒有想到劉備已經在從社會契約的角度考慮他剛才說的話,而是自顧說了下去,“守地若不知經略,則邊釁不絕,百姓何以安度?太原素為南北之重衢,有通商之利,鮮卑欲得財貨,安能無視太原?愚兄既見於此,則廣募良商,設定邊市,本朝商人十之一稅;鮮卑若欲易貨,則八之一稅。我朝常以邊市利於外藩,論之則害,其實並非如此,以光和二年為計,鮮卑不過得我糧食並絹帛之物,而我朝得鮮卑良馬更勝幽、並、青三州之和,且有八之一稅,鮮卑獲利其實無多,卻使太原一郡百姓安居。”

劉備心裡算了一下,頓時嚇了一跳。如果劉虞沒有誇大其詞,那麼大漢只在光和二年這一年裡就已經從鮮卑手中得到了良馬過萬匹,再加上沒有戰爭災害,太原可以為朝廷經濟做出的貢獻可以說是北方的翹楚。

“鮮卑諸族屢屢南下者,無非欲得人口財帛。與其防其攻,不若付以小利,而我更獲之以重,如此漢勢逾強,而諸藩也不得南侵,如此一舉而兩得,何不為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備哈哈大笑起來,“兄長好一筆帳,然北方諸族若得我諸般良工,豈非養虎為患?”

劉虞搖頭笑道,“山川土地皆有其不同,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鮮卑縱得我片技只巧,焉能坐大?”

劉備撫掌而笑,“兄長遠瞻,備所不及也。”

“非也,”劉虞正色道,“玄德已知我設此宴目的之一,卻不知其二。我聞玄德在弘農時嘗創出‘漢犁’和鐵搭,我與荀司空有舊,故而暗得制樣,今年已在田間試用‘漢犁’,不料此物極妙,卻不知為何朝廷棄而不用。我正欲上書陛下,請將此二物推行於天下,恰得玄德到此,還請玄德為我解惑。”

劉備被劉虞勾起傷心事,面容一黯,卻不說話。

劉虞一怔,旋即若有所悟的看著劉備,“看來傳言不虛。然玄德可知此番回京之險?”

劉備點點頭,繼而奇怪的問道,“兄長似對備毫無疑心,備心實感激,卻不知為何得蒙此錯愛?”

劉虞呵呵笑道,“玄德能為百姓製出如此耕作良具,焉是竊位小人?”

劉備內心雖對劉虞從這一點上去判斷一個人很不以為然,但對劉虞這麼關心他還是非常感激。

劉虞想了一下,忽然說道,“玄德此番入京,不妨先見一人。”

“不知兄長要備見何人。”

“侍御史桓典,”劉虞頓了一下,見劉備茫然不解,笑著說道,“此人為譙郡龍亢人,乃順帝時太傅桓焉之孫,為人性極剛直,為眾宦做懼。昔年曾與我有交,玄德若見此人,則眾宦必難起落井下石之心。愚兄隨後也便入京,若陛下見責,愚兄願以身家性命為賢弟做保。”

“多謝兄長。”劉備趕緊起身,向劉虞恭身一拜。

“你我份屬同宗,便是骨肉兄弟,些些微勞,何必執此大禮。”劉虞趕緊將劉備攙起,兩人都是一笑。

**

光和四年二月,離開晉陽之後,經過整整一個半月的時間,劉備終於回到了洛陽,而靈帝的病情這時卻奇蹟般的好轉了。

好轉後的靈帝在內廷單獨接受了劉備的覲見。

劉備戰戰兢兢的向靈帝彙報著北疆之行的經過,只略去了他去晉陽的這一節,心中卻在想會不會忽然從外面衝進來一大群武士將他拿下。

對劉備的奏報,靈帝一副心神恍惚、充耳不聞的樣子,停了半晌才說道“御弟”,靈帝喘了喘,“朕自登基以來,未嘗有今日之憂心,御弟可知為了何事?”

劉備心神劇震,心道“來了,”嘴上只得恭恭敬敬的答道,“臣愚昧,臣不知陛下所憂何事。”

“御弟,你且抬起頭來看看朕。”靈帝忽然說道。

**

今天去掃墓,更新遲了一些,請讀者們見諒.

各位書友如果覺得刀子寫的還行,就請高抬貴手,點點推薦票吧,刀子拜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