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四十三章 大海戰(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四十三章 大海戰(下)

ps:慚愧,漏傳了一章!這一章兩章合一。

高耀的烈日懸於九天,偶爾有從高空掠過的幾朵雲彩,便儼然成為了別緻的金色雕塑。微風習習,拂起海面上朵朵浪花。

第一艦隊依舊以“中華號”為龍頭,其後是“天樞號”、“天璇號”、“天璣號”、“角木蛟號”、“亢金龍號”五艘戰列艦一字排開,左右翼是十六艘炮艇組成的編隊。

在聽到炮聲後柴坤沒有絲毫的猶豫第一艦隊拔錨而出,越過繞過了淡巖島整支艦隊由北向南火速插了下來。

荷蘭艦隊中自然有注意到這一現象的,但是艦隊指揮官凱文·貝肯所在的“維克多號”同“天權號”、“搖光號”死死的纏鬥在一起,外圍還有“北極星君號”、“玉衡號”、“開陽號”、“三叉戟”號等戰艦的遮擋,“維克多號”已經喪失了其作為旗艦的指揮功能。

內部有五艘敵艦還未解決,外面又來了一支實力更強的艦隊,這對於混站在一團的荷蘭東印度艦隊無疑是個很不好的訊息。

在各艦指揮官的帶領下第一艦隊的六隻艘主力戰艦把所有累贅的東西,包括索具以及甲板上的木頭做的器具都被拆下來,或是妥善地存放好,或者直接扔進大海里。甲板上澆上了一層海水,用來防止戰鬥打響後發生火災,但是為了防止引起滑倒,又特別鋪上了一層細沙。遠道而來的第一艦隊表現出了最優秀的戰鬥素養,他們準備好了一切現在就等一戰了。

波瀾無盡的大海上,排成一字縱隊的第一艦隊正全速向南逼近。

柴坤站在旗艦“中華”號的艦首,用望遠鏡觀察著前方的情況。腳下的中華號是中華水師的驕傲,雖然在噸位上比不上新建的星斗級更不用說是星君級,但最為水師的第一艘大型戰艦,並被冠以國號命名的戰艦自然別有一番情愫。而且以柞木為材料的中華號極為堅固,一點也不遜色於橡木戰艦,作為旗艦也顯得掉價。

這時桅盤上負責觀察的水兵大喊道:“總長,前方荷蘭戰艦共計十四艘,其中十一艘戰艦同第二艦隊主力纏鬥在我艦正南方。”

“十四艘?”柴坤皺了下眉頭,“可否辨認敵艦型號?”

“總長,有一艘二級戰列艦,三艘三級戰列艦,四艘護衛艦,四艘巡洋艦,一艘雙帆二桅船,一艘單桅快船,現在據我們大約九千米。”前桅這時又傳來了訊息。“現在敵艦隊分為兩節,前部是三艘護衛艦,與我第二艦隊炮艇編隊混戰在一起,戰況不明。”

柴坤放下望遠鏡走了幾步,“傳令,艦隊變換陣形。右路炮艇縱隊向西偏轉30度,航向西南,增援前部炮艇編隊。左路炮艇縱隊則以我艦為基準向右轉向,航向東南,截擊敵艦隊後衛。主力戰艦以旗艦為標準,逐艦斜出挺進。”

原本齊頭並進的第一艦隊扒開的香蕉一樣迅速向左中右三路張開,如同尖銳的三叉戟向南直刺出擊。而變換了陣型的主力艦隊艦首的火炮這時同時掀開了炮衣,黑洞洞的炮管指向海平面上那逐漸靠近的荷蘭艦隊。

雖然以艦首面向荷蘭艦隊的這樣姿態使後兩舷的炮火力無法發揮,但卻能給艦首主炮創造充分發揮火力的空間,因為它能獲得最開闊的射角和最快的裝填速度。六門建陽炮,數量失少了些,但有弊也有利。

在海戰中火炮的仰角並不高,打擊的部位主要是側舷,而橫隊隊形以艦首面向敵軍,只用很小一部分側舷面對敵軍,所以就大大減小了被擊中的機率。在開闊的橫隊中,每艘戰艦的活動空間比縱隊大得多,它可以自由地作“S”形規避機動,使敵人無法瞄準。而如果是打擊排成縱隊的戰艦,只要經過計算,命中率就會很高。所以,在海戰之中,橫隊雖然大大減少了艦隊的活力,卻也承受盡著可能小的打擊。

建陽炮發出了巨大的響聲,使沒有作好準備的人們立即覺得自己的耳朵好象失聰了。灼熱的衝擊波帶著發射藥爆炸的火光和白煙衝出炮管前端,同時夾帶著令人窒息的火yao味。炮架被射擊帶來的巨大後坐力推上阻退斜坡,制退復進器也同時起著抵消後坐力的作用。但這時,沒有多少人在注意它們,而都在翹首等待著第一發炮彈的射擊效果。

十秒鐘後,還沒等這發炮彈爆炸,稍後的“天樞號”的艦首炮也響了,此時第一艦隊主力戰艦的隊形就像一個大大的鈍角,而艦隊中的旗艦就是鈍角的點。

大股的白煙同樣徐徐升騰,但是卻不見火光或水柱。又過了幾秒鐘後,才看到“埃默裡”號護衛艦前方百米處炮彈在水中激起的近百米高的白色水柱,它沒有擊中目標,這並不出乎意料。

桅盤上的瞭望員立即報告:“打近了!”另一發也沒有命中,空空蕩起一條水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伴隨著建陽炮發射的巨大轟鳴聲,主力艦隊的六艘戰艦發出熾熱的橘紅色火焰和大股白色棉絮般的煙霧,隨著海風向軍艦的右舷飄散。

荷蘭東印度艦隊主力的外圍附近很快出現了一道道冰雪般潔白的水柱,但此時第一艦隊各艦因為顧及與敵纏鬥在一起的第二艦隊五艘主力戰艦,只能一直壓著勁打,大多數的炮彈落到了敵艦的外圍。倒是一馬當先的中華號被“斯勒扎克號”雙帆二桅船連續命中了三發,幸虧沒有命中要害,但其中一發劃破了風帆,中華號的速度略微減緩。

不過努力總會有回報的,先是“天璣號”首開紀錄,一炮正中“埃默裡”號護衛艦的艦首部位,緊接著中華號也報了一箭之仇,“斯勒扎克號”雙帆二桅船背它打斷了一桅。

六艘主力戰艦衝進戰團時,受傷最重的是“天樞號”,它的桅帆被一鏈彈擊中,斷的幹淨利落直接倒進海里了。艦首炮也被摧毀,但好在人員傷亡不大,戰艦的戰鬥力依舊存在。

六艘戰艦一路衝殺過來損傷自然是難免的,但好在荷蘭艦隊的主力被第二艦隊五艘戰艦纏的死死的,而且身受重圍的五艦在受到熱情招待的同時也能做出了全力的反擊,放置在兩舷的大炮同時開火,一時間倒也支撐的住。

就像第一艦隊的顧及一樣,外圍包繞著第二艦隊主力的荷蘭戰艦同樣不敢放開手腳全力開火,身陷重圍的第二艦隊實力雖然遠遠弱於對手卻也不是不是快好啃的肉骨頭,開戰尚且不足半個小時的工夫它們依舊擁有著強大的戰鬥力。

第一艦隊主力就這麼頂著一路的炮火,硬衝入了戰團,等待荷蘭艦隊的是一場慘烈的衝擊。

柴坤仗著中華號船堅炮利,一頭的插入了“斯勒扎克號”和“埃默裡”之間,兩舷的五十門大炮齊射威力自然不凡,劇烈的顫抖讓柴坤都懷疑戰艦是不是要散架了。順著貫力,中華號直直撞向前方剛剛轉過來堵截的單桅快船“達科塔”號,劇烈的顛動後是慘烈的短兵相接,裝備了大量震天雷的中華號將士輕而易舉的就蕩平了“達科塔”號甲板上的抵抗。

中華號倒踩水輪很輕易的就脫離了“達科塔”號的船體,伴隨著中華號的脫離“達科塔”號發出了陣陣的“咔吧咔吧”聲,它的船身中間部位幾乎被中華號撞入了一半,船艙大量海水的灌入讓“達科塔”號很快就沉入了海底。

“達科塔”號的沉沒僅僅是一個開始,作為噸位小、防護輕的帆桅船比它稍大一些的雙帆二桅船“斯勒扎克號”同樣步入了“歸途”。

被膽大包天的柴坤活生生的打了一棍的“斯勒扎克號”還未回過神來,就被緊跟著中華號從衝殺進來的“天樞號”、“天璇號”夾在了中間,一頓狠揍後身板單薄的“斯勒扎克號”已經是一空殼子了,冒起了黑煙,瀰漫在整個戰艦。待火勢減弱,“斯勒扎克號”已經緩緩的下沉了。

除去了兩艘“小弟弟”角色的帆桅船後,戰場上的形式已經是一目瞭然了。沒有佔優的先手或是戰陣的優勢,僅僅是混戰一起的海戰,平靠的就只有赤裸裸的實力。一艘二級戰列艦和九艘三級戰列艦,外加一艘準三級戰列艦和八艘炮艇,對陣一艘二級戰列艦、三艘三級戰列艦、一艘護衛艦和四艘巡洋艦,雙方實力高下一眼可判,這一戰荷蘭人的失敗是在所難免的了。

凱文·貝肯少將在發現第一艦隊時,就已經知道了今天的最終結局,既然失敗是在所難免的,那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儘量儲存艦隊的力量。他清楚的知道,沒有艦隊的東印度公司就不是真正的東印度公司;失去了艦隊守護的巴達維亞,就不再是荷蘭人的天堂。

他的決定得到了總督託維爾·安東尼奧的支援,既然戰鬥已經失敗那就儘量保全自己的實力吧!和凱文·貝肯不同,託維爾·安東尼奧還知道從今天起荷蘭在這一場戰爭中已經是失敗者了,富饒的東印度也將不再屬於英勇的荷蘭。

配合著巡洋艦一直壓著“天權號”和“搖光號”打的“維克多號”不經意間向南探進了少許,和“搖光號”形成了一個不大的夾角同時也不忘將對準“天權號”的右舷炮盡數打出,隨著隆隆的炮擊一股股煙霧將“維克多號”的右部籠罩期間。

“天權號”硬頂著猛烈的炮擊開始了毫不遜色的還擊,戰艦對準了“維克多號”的方位,左舷的數十門大炮轟然而出,赤紅的炮彈滑過濃霧沒入其中,雖然看不清效果如何,但就像自己挨的這一記一樣“維克多號”也必然會受到不輕的打擊。

在海面戰艦的序列中,大哥的位子肯定是屬於戰列艦的,老二自然就是護衛艦了,相比較小弟弟桅縱帆船強壯不少的巡洋艦在海戰上的地位還是輕的,他們的任務多是穿梭於各大洋之間,通報個訊息或是作為一種快速巡防戰艦。在這個時代的歐洲,海戰的主力是以三級戰列艦為主,搭配著少了很多的二級戰列艦和稀少的一級戰列艦,這樣的艦隊才是一個海上強國的象徵。就好比即將成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175艘主力戰艦中三級戰列艦佔了117艘。

但不可否認,在亞洲地面上巡洋艦是一種很合適的主力戰艦,荷蘭東印度艦隊中就擁有了四艘巡洋艦,這一直都是作為主力戰艦使用的。但是在今天,面對著剛剛下水的星斗級戰艦,巡洋艦完全處於弱勢,特別是在白熱化的時候,最先失去戰鬥力的自然是這些巡洋艦了。

巡洋艦戰鬥力的喪失算是去掉了荷蘭艦隊的一條胳膊,戰艦劇減的荷蘭艦隊已經完全處以被動,實力zhan有的中華水師慢慢的拉開了和荷蘭艦隊的距離,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是無需“肉搏”了。這在凱文·貝肯看來是在正常不過的了,利用優勢戰艦組成縱隊依次炮擊,最正常不過的打法。

然而這一次中華水師的舉動大大出乎了他的預料,看似再調整編隊的中華水師,慢慢的形成了犬牙交錯的模樣,然後受創最輕的“天璣號”、“角木蛟號”、“亢金龍號”三艘戰艦順著季風火速間切進了荷蘭戰艦之間,早已準備好的兩舷大炮毫不客氣的盡數打出……

兩個小時後,“維克多號”被迫下旗投降,至此激戰將近四個小時的新加坡海戰以中華水師告捷而終結。

此戰,中華水師戰死337人,傷1214人,軍艦無一艘損失,炮艇損失三艘;荷蘭東印度艦隊死亡1395人,受傷1538人,被俘約2000人,戰艦損毀5艘,被俘9艘。包括二級戰列艦一艘,三級戰列艦三艘,護衛艦一艘,巡洋艦四艘。

太陽快要落山了,天空由血紅色轉向無邊的黑暗。海水中到處是斷裂的艦體、殘缺的屍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