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六章 中華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六章 中華國

基加斐很好奇的看著房健行手中的書函,問道:“卡尼基,這是什麼?還有什麼是城管?”

卡尼基結果房健行手中的書函,遞給了基加斐,解說道:“這是中華國的路引,外國人來說是通行證。”卡尼基指著書函上的印章說道:“在中華國,每個國人都有一個路引,它的作用就是一個身份證明,上面蓋得就是各個衙門的印章,有了這個咱們才可以住店和通關。”

“每一個外國人到中華國來,必須先到檳城辦理入境手續,就像您在檳城辦理的那樣,然後到馬六甲海關辦理通行證,這樣才可以進入中華國的內陸。這個在中華國很重要,我們晚上住宿、進出關卡的話都要用到它。”卡尼基指著不遠的那隊城管說:“不然的話被他們檢查到,那就要被丟進監獄。”

看到基加斐理解的點了點頭,卡尼基才接著解釋:“城管,是中華國的特色,就法律而言,他們在城市中的權利極大。他們可以實施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規章,治理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還有監察行政執法等等。”

“每個城市都有,他們和公安局的警察是中華國最基礎的武裝力量。”卡尼基瞧得很清楚,這隊城管的到來至少讓自己所在的街市安靜了一半,“城管是當地土著最嚮往的職業,他們既不用像警察一樣需要面對危險的罪犯,也不用像軍人一樣上戰場,他們僅僅是在城市中,最大的職能就是巡查街市,很輕鬆而又有收入的職業。”

“土著?”基加斐驚訝道:“土著可以加入城管?”

“是的,閣下。”卡尼基本人而言是比較反感城管這一職業的,因為四年前他在中州大街行走的時候,僅僅是吐了一口痰,外加扔了一些吃掉的果殼,就被兩個土著城管給揪住了,不但被罰了一個銀元,這是小意思,更重要的是被罰掃了一個時辰的大街,他感覺自己的臉面都要丟盡了。“中華國的城管中,至少有一半的是土著人。事實上只要土著們稍微的懂得一些漢語,就會有很大的機會找打一份工作,很不錯的工作。”攤開了雙手,卡尼基諷刺的說道:“在中華國的各地州縣,你隨處可見一些愚蠢的土著人在那笨口笨舍的糟蹋這華美的漢語。”

基加斐明顯的察覺出其中隱藏著一些“陰暗”的東西,但一時間他也理不出頭緒,也就放在樂一邊,專心的跟著卡尼基逛起了吉隆城。

加入是一個現代人,哪怕僅僅是一個中學生,他都可以一語道破天機,但現在是18世紀末。

基加斐作為瑞典的子爵,眼光還是有一些的,不多時就鑽進了一家綢布店。亮麗、柔滑的絲綢讓他愛不釋手,而更讓他心驚的是店裡的其他布料。“哦,上帝,難道英國人已經壟斷了中華國的布料市場?這太可怕了。”

基加斐仔細的感觸著兩手捏著的布料,他可以肯定棉布是英國的機械布,毛料也是英國的產品。

“不不,閣下,您弄錯了,這些不是英國人的產品。”卡尼基心中暗自叫罵“祖國”的外交部門,既然要同中華國做如此大的一筆生意,怎麼可能不在事前查清楚自己的貿易目標呢?真是太失職了。

“閣下,棉布是滿清帝國的產品,毛料則是中華國自己產出的。”卡尼基小心地說道:“難道王國的外交部就沒告知您中華國的基本情況嗎?”

基加斐即為布料的生產者感到驚訝,又為外交部門的失職感到臉紅,“沒有,卡尼基先生,自從去年你的提議被休達曼市長告知陛下後,陛下考慮了很長一段時間,然後就在我要忘記的時候命令我來到了這裡。”基加斐嚴正的說道:“對於中華國我一無所知,除了那些流傳於貴族沙龍的傳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卡尼基無奈的拍了下自己的額頭,事情已經這樣了儘量彌補就是了,他抓起基加斐捏著的棉布說道:“英國佬的機械布在這裡是沒有市場的。往年英國東方貿易的專案中與布匹相關的有三種,棉花、機械布、毛料。”

“其中棉花是最大的,英國人將印度的棉花賣到中國,這一點上他們是全贏的。”卡尼基往來於東西二三十年,這些事情他自然之道,“機械布在東方帝國是沒有市場的,他們的布質量比起中國自產的土布差了很多,行情很不好,英國佬堅持販賣布匹不過是為了開拓市場罷了,但很遺憾行銷歐洲、美洲的機械布實在是沒市場。而且,他們自己每年都要購買大量的,一種產於兩江,叫“南京布”的土布回去。”

“特別是最近幾年,中國出現了一整套的先進紡織機械,布匹的價錢要遠遠低於遠洋而來的洋布。”卡尼基很有點幸災樂禍,如今的英國處於歷史上最孤單的時期,整個歐洲和美洲都在進行著反英鬥爭,雖然他和肯尼茲·:森是很要好的朋友。“英國佬將整船整船的棉花運抵中國,再將整船整船的布匹茶葉運回英國,聽肯尼茲說在倫敦“紫花布”,南京布的別名,已經進入了家家戶戶。”

“三年前,英國佬費了很大力氣運了一套紡織機打算回英國,結果沒到馬六甲就被北洋海軍給沒收了。”卡尼基笑得很開心,“聽說今年秋季,他們才將圖紙傳回去。”

基加斐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但他還是接著問道了毛料。

“毛料?在四年前,它是英國人布料中最賺錢的專案。”卡尼基有點感慨的說道:“我真的無法理解,中國有那麼多驚人的發明,為何就沒有人發明毛紡機?在之前的一百年中,英國人的毛料每年都有相當的分量進入中國。”

“但是,四年前一切都改變了。”卡尼基的臉上再次露出了嘲笑,“中華國的商人在英國買到了最新款的毛紡機,然後安安全全的運抵了中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