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八章 農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八章 農院

看到了啟州商學院的好處,眼紅的何止是馬六甲商會一家,中州、順州、撫州(雅加達)等各地上規模的商會都有投資開辦實業學校的願望,可惜晚了一步在商業這方面已經找不到合適的老師了。所以,出現拉些自家的職員充任老師的事情也就不足為奇了,更甚者還有出高價挖人家啟州商學院牆角的,為了弄來合適的老師,那是什麼手段都用上了。

解決了一件心頭大事,宮強安心了不少。中華國不比滿清,不太講究所謂的“官威”,什麼咆哮公堂啊,不敬上官啊,等等等等,一律掃清了。一個微末百姓,只要他能按著律令規矩來,辦起事情來你也怎麼不了他。不然的話,宮強何必為這事煩惱,他雖不入內閣,可身為正二品大員也不至於被幾個商會攪得頭暈腦脹的。那些個商會是有面子,可那是在商務部,挨他文教部屁事。

“砰砰”,兩聲輕輕的敲門聲響起。

宮強正了下身形,端起一盞茶來,邊撇了撇茶沫邊說道:“進來。”一旁的曹昭也端起了盞茶,裝模作樣的品了起來。哥倆說說笑笑那是倆人的事,外人到了還是要顧及宮強的面子滴。

“稟大人,中州商會的王隆鑫來了。”來著是一個正五品的主事。王隆鑫是中州商會會首的大公子,在中華國的商界也算是一把好手,不過在文教部的多數官員們看來都是一樣的“銅臭”味。在中華國各個部門中,文教部的官員算是最“清高”的了,對商人都是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模樣。同商務部正好是兩個極端。

中州商會原本也有意自辦一所學校,可他們在這方面顯然缺少經驗和條件,在前面已經被曹昭給說服了。不過儼然是中華商界第一公子的王隆鑫對此卻有著自己的一番獨特計劃。

“噢?依王公子的意思,中州商會是要籌辦一所農院?”這顯然很出乎宮強的預料,看著不顯山露水的王隆鑫他饒有興趣的問道。

“正是。”王隆鑫正色答道:“正所謂民以食為天,農業乃國家之根本,乃是事關社稷的大事。我等雖為一介商賈,也希望能為國家大計盡以一分力。且術業有專攻,機械之學尚可造福民生,農學豈非更甚。”義正言辭,很有氣勢。

“王公子有此志向,實乃令人敬佩。”端坐在首座的宮強滿臉帶笑,看似很上心,不過話語一轉就直刺要害。“農業,國之根本,一直為朝廷所掛心。建陽五年,農業部的劉部長就曾提出於中州學府設立農科,大王極為讚賞,可因為師教無從募集無奈放棄,不知貴會此事何以解決?可否告知一二?”

“勞大人費心,此事我會已經解決。”王隆鑫自信的說道。“我會已從關中邀來楊屾老先生的親傳弟子十二人,各個都跟隨了楊老先生多年,施學任教綽綽有餘。”王隆鑫面色不改,可整個人卻是一個神氣。

“楊屾?”宮強皺著眉頭想了半天可實在沒什麼印象,抬眼望向曹昭。

曹昭腦子轉了幾轉,終於想出了一絲印象,“陝西人,字什麼來的……”曹昭吱唔了好幾聲,終於一拍大腿叫道:“字雙山,興平人。好像曾經種出過畝產千斤的莊稼,是不是這位老先生啊?”

王隆鑫哈哈一笑道:“曹大人真是博文廣記,王某人佩服萬分。”瀟灑的一擺衣袖,“正是這位老先生的親傳弟子,至於曹大人所言的畝產千斤糧那可是千真萬確的,不過那也就是老先生自己親自為之,咱是不用想往了。”

“老先生曾編纂過一部農書,叫《知本提綱》。並以積累了l3年之經驗,寫出了一本蠶桑專書——《豳風廣義》。”王隆鑫是很瞭解這位楊老先生的為人的,對他極為佩服,“柞蠶首次開始在關中地區大量放養,靠的就是楊老先生的這本蠶桑專書——《豳風廣義》。”

“我想起來了。”曹昭這時大叫起來,“這位老先生早年讀於關中學院,是李二曲先生的入門弟子。”

宮強對於楊屾這名字不熟,可李二曲的大名卻是知道的。李二曲,大號李頤,字中字,號二曲,明清之際的理學大家。與孫奇逢、黃宗羲並稱“三大儒”。“二曲先生的傳人,這等經歷不想竟還是位農學大家。這農務學問何其博大,其間涉及曆法、氣象、水土、地理等等諸類包羅萬象,能彙集成一學,確是天下百姓之福啊。”

中州商會準備的可不單單這一手,只見王隆鑫不緊不慢的說道:“兩位大人,我會幾經蒐羅,已經找齊了,《齊民要術》、《農桑輯要》、《王禎農書》、《農政全書》和《授時通考》這五大農書。另有各種雜編一百餘種,雖然距齊全還遠遠不足,可開設一所農院還是綽綽有餘的。”

中州商會花費如此大的力氣來籌辦此事可不僅僅是為了“興農”,而是為了其中隱藏的巨大利益。隨著中華國國勢穩固,它與世界各地也逐漸有了聯絡,其中自然就牽連到了農業。而按照農業部的定義,這裡的農業當然不是指單純的種植糧食作物,油棕等等之類的經濟作物,還有畜牧業與養殖業,都歸入了農業部,自然也就牽進了農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這其中的許多物種都從海外泊來的,或是華人不曾接觸到的,如何讓其適應南洋的環境、如何增加其產量質量,以及馬牛羊的配種等等問題,都需要有更為專業機構進行研究。因此在向商務部的官員諮詢了一番後,建立一所農業學校,為商會開發新的經濟作物、連帶培養相應的管理人才的想法,便在王隆鑫腦中逐漸形成了,隨後他輕鬆地說服了自己的父親和中州商會的董事會。

那些個種植植被如何且不論,單說說畜牧業、養殖業那就讓中州商會的董事口水直流。明離洲,早在去年前就對民間商會開放了,只要繳納足夠的開發費,自己湊到充足的人手,那就盡可放手幹了。

所以他們請來的人手中,不僅是楊老先生數百弟子中的好手,而且還都精於獸醫,正是對自己的口味。

宮強沒理由不答應,於是乎中華國第二鎖私立學院就成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