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十五章 徵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十五章 徵兵

中華軍進兵廣東,一路打來只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仗打的是順風順水。在完成既定目標的同時,也確保了廣東民間的平穩過渡。因為戰爭結束的太快了,民間的動盪尚未來得及興起,就直接被掐滅了苗頭。可好不誇張地說,中華軍已經佔據的眾多府縣,其至少儲存了八成以上財力物力,物質錢糧方面的開支遙遠少於原先的預料。

廣東是中華軍征伐江南的跟基地,是中華軍立足於大陸的根本,所以保證其民間的安定穩固是非常有必要的,梁明可不希望得到的是一個破爛攤子。中華國庫雖然充足,但也沒餘錢去填那個無底洞。

古今以來數千年,每到政權更換之時最苦的就是民間。戰亂禍及到的何其之多,這其中即有一貧如洗的老百姓,也有家有餘財的地主、商人。興亡天下——百姓苦嘛!

民間大亂,受影響最深的是地方的佔領軍,因為沒人再去繳納賦稅了。而沒了支撐他們起事的錢糧,這些佔領軍回去乖乖的喝西北風嗎?當然是不會了,那麼自然而然的“搶掠”這一現象就出現了。於是乎,一個惡性循環就出現了。

正是考慮到這一方面,中華政權才沒有在佔領初期就進行清晰活動,那怕這樣一來會在地方上留下許許多多的親清派。可為了地方府縣的安定,也只能如此了。當然了,必要的清洗還是需要做的,比如一些在地方上欺男霸女、禍害一方的傢伙,這樣惡貫滿盈之徒殺了也不足惜;再有就是平反一些冤假錯案,在嶺南處喝當事人(官員)的幫助下,一些民議較大的冤假錯案很快就得到了糾正,如此一來中華政權在廣東民間的聲譽大為提升;再添上中華軍嚴守軍紀,從沒有擾民之舉,所以…………

而且在另一方面看,只要中華軍能夠在戰場縱橫披靡,贏得一場接著又一場的勝利,讓這些人看到改朝換代的希望,那麼倒向中華政權將是必然的。

想要在戰場上贏得一次次的勝利,單靠中華軍如今的這點兵力明顯是不夠的,所以招兵是在所難免的。

好在中華政權的安民措施很是得力,在民間的“正義度”還是很不錯的,再加上豐厚的待遇使得招兵工作進行的很是順利。以粵東來說,何克閣耗時五天逼降了南澳鎮,就這幾天之中五師需要招收的新兵就到手了一半還多,六千餘新兵已經走進了訓練營。

按軍部計劃,在廣州一共要招募第一批五萬餘新兵,一萬新兵隨中華軍行動,餘下的四萬則被劃分為十八個地方守備團,分守地方。同時盡最大的努力來收編被俘清兵,這些反正的清兵將被直接編入忠勇軍。

※※※ ※※※ ※※※

廣州,原兩廣總督府,現中華第一方面軍軍部。

“老弟,這一萬多清兵俘虜養著可不是個事啊?你們軍部可要快點想法子啊,不然的話就別怪我拉人了。”二人一見面,柳風開門見山地說道。

李勾苦笑一聲,抱拳求饒道:“老哥你也看到了,我現在忙的恨不得會使分身術,那裡有時間去處理那些人呢?再說了這些俘虜人心還不穩,再熬一陣子不是更好。”

“再熬一陣子?”柳風不同意了,“這些人可都是當好的年紀,每天供的飽足足的,一萬多人敞開了肚皮吃可不是個小數目,憑這些錢糧我都可以招來兩萬民工了。” 柳風想都沒想,連連擺手道:“不成,不成。”

“老哥,這廣東乃是腥羶之地,綠營兵馬腐敗、戰力匱乏,不僅過大力整頓卻不能編入忠勇軍的,這些你都是知道的。”李勾苦巴個臉,無奈的說道:“這群王八蛋打仗雖然貪生怕死,逞兇鬥狠卻是拿手好戲,絕不會乖乖接受整編的。不好生的熬上一陣子,事情就不好辦。”

李勾說罷,就以期待的眼神望柳風,“老哥若是有辦法收住這一萬多俘虜的心,小弟馬上抽人去辦。”這李勾很是不地道,明顯就是難為人啊!

柳風沉吟一會,臉上掠過一絲厲容,沉聲道:“治軍莫若嚴,從忠勇軍中選出五百人充任中低級軍官,再用些班、排、副連類的職務圈來一批順服的,分裂俘虜內部。至於不服從、帶頭鬧事者殺無赦,以懾其心。”柳風看了看一臉苦思的李勾說道,“只要帶著他們打上幾仗,肯定能穩定軍心。”

“此法不妥。”李勾想了半響兒,並不贊同這個意見,“從嚴治軍固然沒錯,但難免沒有懷恨在心卻又藏而不露之輩隱於軍中,這類人打仗殺敵不行,煽風點火卻是行家裡手,以後極可能會鬧亂子。不論大小,都不可取。”

“那就在戰俘營裡舉行一場大演武,言明擇其中武藝高強者升任中下級軍官(班、排、連),如此一來即足以服眾,也能盡收其心。”柳風腦子一轉,想出了一個很妙的注意。

“好。這法子好!”李勾聽了心中大樂,忍不住拍案而起,對柳風想出的辦法很為讚賞。

這個法子最妙的地方就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分裂俘虜。既然做了俘虜,那這一萬多清軍裡就多是些貪生怕死之輩,對滿清心懷死忠之意的或許有但絕不會太多。中華軍的待遇要遠高於綠營兵,以在廣東招募的新兵來說,只要入伍五畝田地就是你家的了。所以,金銀引誘之下有願意投效的未嘗不多?再加上公開比武拔官,那就更有吸引力了。

綠營俘虜整編的事在二人的幾句話間就定下定了下來,送走了柳風之後李勾立即命令駐防廣州的忠勇軍三千人開赴城西外的戰俘營。連同看守戰俘營的千餘忠勇軍會合,又撥了一師直屬團一營以及騎兵營前去壓陣。並通知戰俘營所有戰俘,願意歸降中華軍的,都可以在五日後登臺比武,按名次分授相應職位。

當天看守軍就催著戰俘忙碌了一下午,在戰俘營前清出一塊平地,又請來伙伕搭起一座比武臺,比武臺上披紅掛綵,搞得很有一番氣勢。廣州附近的城鄉居民盡皆趕來看熱鬧,一些小攤小販更是趁機擺攤設點。

且不說外面的反應,單說戰俘營內的情況,那個可說是翻了天了。戰俘營,看似一個“營”可實際上確實大大小小扎了十個營寨,一萬多戰俘分散在十個小的營寨中。這天,戰俘營沒再關他們,一萬多戰俘被聚集在平日裡被訓話的大操場中。

按著平日裡的親近關係,這萬餘戰俘少的三五個一群、八九個一堆,多的八九十人也不稀奇,還有幾個大片的,人數不下二三百人。圍坐在一起,商討的就是後天的比武拔官。

正應了柳風、李勾所想,這個注意確實是使得戰俘徹底的分成了兩個群體:支援——反對。這裡不存在中立。

戰俘營的大門並不結實,只要你喊一聲“我要上臺”,馬上就可以走進另一個實施相當好(相對)的營寨。或者喊一聲“我歸順了”,另一座營寨在等著你。

一邊是苦難的戰俘,另一邊是……

到了第二天,一群三千多的戰俘被塞進了一個平日裡只關押了不足千餘人的小營寨,這裡是真正的戰俘營。他們今後的日子是一天兩頓,早上幹,晚上稀。因為早上他們要做工,晚上嘛……

另外的九千多戰俘住的還是原先的老地方,但地方也僅僅是寬敞了少許,唯一的變化就是伙食——時隔一個月,他們終於見肉了。還有四百多人,他們住的是原先看守軍住的地方,伙食更好。

以後的三天,戰俘營又陸陸續續的來了五撥人。這些人的待遇更好,他們單獨扎了營寨,周邊的看守軍也少了很多。這些人月前也是清兵,和尋常戰俘不同的是他們是“主動”投降的,比如說原先的惠來、潮陽二營…………

※※※ ※※※ ※※※

距離比武正式開始尚有三天,廣州城裡的大街小巷上卻已經貼滿了第一方面軍軍部的告示,很多百姓紛紛擁前圍觀,對著告示指指點點,不少的年輕漢子更是臉露喜色,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這是軍部貼出的最新告示,戰俘將在三天之後在城西大營進行大比武,只要是自負武勇之人,不論出身皆可前去一試身手,武藝高強者可直接授予軍職。原廣東提督衙門(也稱提督軍務總兵官署)處設有報名處,接受任何身價清白的百姓報名,無任何費用。

什麼是轟動,這就是。戲劇、小說裡的戲碼猛然間被中華國抬到了明處,這是想不轟動都難。無論是對中華國心懷敵意,還是木木楞楞無動於衷,抑或是關係親近,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對這件事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就像是在看一場大戲。

有人看來這樣做是“不成體統”,也有人看來這麼做是“不拘一格”,但無論這樣都抹不去一個事實——中華政權又贏了一把。一萬五千人的後備部隊,這可是實打實的啊!(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