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二十二章 乾隆皇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十二章 乾隆皇帝

乾隆五十一年冬。

過了冬至,北京城內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喜氣洋洋正預備著過大年。這時軍機處忽然接到了福康安、李侍堯聯名的急報——澎湖大敗。

彰化縣賊匪林爽文還沒削平,這又冒出了一個中華國來,六萬精銳之師盡沒,大帥福康安僅以身免。閩南局勢斗轉急下。

還沒把驚掉了的下巴合上,廣東又送來了摺子——一夜之間廣州城失陷敵手,上至兩廣總督孫士毅,下至守城營的小兵一個也沒跑掉,被人家中華軍一鍋端了。

這兩道摺子一前一後差了不到兩個時辰,都是六百裡加急,一路快馬加鞭送來的。

看著這兩道摺子,軍機處六個人就像是大晴天的被雷給劈了,全蔫了。那乾隆帝更是雷霆眾怒。第二天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一等誠謀英勇公,軍機處領班大臣阿桂被罰了半年的俸祿,摘了雙眼花翎。

軍機處排在第二位的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和珅官降一級,除文華殿大學士改為保和殿大學士,暫領吏部尚書,罰俸祿三年,除了雙眼花翎。

軍機處大臣,兵部尚書王傑,降為二品,暫領兵部尚書(漢),罰俸祿半年。

和珅的處罰是最重的,原因是什麼朝堂上的都清楚,但乾隆還是維護他,並沒有動真格的,和珅照樣是風光無限好。他自己心中是早有準備,今天早朝做的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乾隆請罪,根本用不著王傑、朱矽、劉墉等人上前彈劾。

※※※ ※※※ ※※※

養心殿。

寒冬臘月滴水成冰的天氣,大殿裡卻很暖和,除了薰香地籠獸炭鼎,繞殿還臨時修的有火牆。雍正御筆“中正仁和”匾下,乾隆一件醬色湖綢夾袍,也感覺不到什麼地方冷,手裡把握著一道兵部調來的留檔,裡面記錄的是乾隆四十五年各省清點時綠營的數目。桌面上還放了兩摞,矮的是那兩道奏摺,高的是兵部的留檔。皇太子顒琰陪坐在側,殿外候著一大群各部要員,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六位軍機處大臣了。

見各部大臣都已經到了,顒琰伏在乾隆耳邊小聲說了句什麼,乾隆這才抬頭看了一眼,放下留檔道:“進來吧——!”

三十四人悄無聲息的進了明堂,按著各自的職位排好了位次,“吾皇萬歲萬萬歲!” 多是一二品的大員,三品的沒幾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乾隆已經七十六歲了,歷代的皇帝中鮮有大過他的,但說起話來仍舊條理清楚思緒敏捷,並無顛三倒四的這般毛病,此次嶺南奏報之事實在出乎其預料,局勢敗壞如斯。老頭的都氣哆嗦了,鬚髮白生生的隨著顫抖,怒聲呵斥著下面的臣子。“彰化縣賊匪林爽文結黨擾害地方,這等事在臺灣已是家常便飯,本無稀奇。然這個中華國又是從何而來?東南沿海的經略大臣都是聾子瞎子不成………………十年之久,理藩院都幹什麼去了?…………朝中重臣…………”

下面立的眾位大臣是低頭默語,中華國什麼來歷他們大半都知道,雖然被荷蘭鬼擺了一道,但那個蘇祿也是該死。他們多少有些辯解之言,但這個時候誰都不敢去觸乾隆的黴頭。

胡噴了一陣子洩洩火,乾隆仍舊是情神矍爍。沒了方才那份饒舌囉嗦,剎那間沉靜後依稀還是當年英睿穩沉的模樣,乾隆臉上旋即露出微微笑容,充滿自信地說道,“我大清國厚兵足,區區海外之地的十年生聚就想覆我萬里江山,荒謬之極。然而你等兼有地方,鬆懈不進,困頓停守,兼之吏治兵制敗壞,以至有今日之事,實乃萬世之警訊……”

一棒子打個你半暈,再揉一揉,這事就揭過去了。這一手,乾隆帝當政五十多年早就連熟了,手底下的老臣子也多半熟悉了他的手段。他們知道,剩下的就是要找幾個替罪羊拋出去。

顒琰機靈,見機倒了盞溫茶遞給乾隆,笑道:“皇阿瑪,先用茶潤潤,我大清江山四固,豈是一彈丸之地可以顛覆的!”這句話也是順著乾隆的意思來的。

“皇上,”和珅趨蹌一步上前行禮,道,“一土不安皆宰相之責,臺灣出了亂子,是奴才們辦差不力用心不到的過錯。就臺灣而言實乃奴才們的過錯,實在不足勞皇上憂心。按兵部的留檔,臺灣本鎮有一萬二千名常駐營兵,加上最初增援的近萬人,就是兩萬還多,兵力上是朝廷佔上風,兵器火槍弓箭火藥糧食軍餉更不待言,然而次次大敗,實乃奴才們不用心。”

“還有就是那個中華國,著實是惡毒萬分!先以林爽文等亂民引來了福大帥的六萬精銳,然後破我大軍於海上風浪之地,用心之險惡,隱伏之深沉,非常人可比。是以……”和珅頓了一頓,面色凜然的道:“皇上,福大帥之敗非戰不利,實乃不知敵之險惡。”

“福康安?”乾隆皺了皺眉,從內心來講他不想下旨責罰與他,和珅的善解人意確實是合他心意,不過自古以來領兵之將大敗既有大罰,不罰不足以振軍心,“澎湖之戰,雖然多是因敵之奸詐,然福康安身為領兵之將不可姑息,傳我旨意,削了他的貝子的爵位,降為一等公。”說罷命道:“顒琰代朕擬旨,就是這個話,批給他們。”

這算是又一個重重抓起,輕輕放過的主角了。

這板子最終還是落在了孫士毅身上,雖然他是兩廣總督呢?最主要的是他已經陷入敵手了,多半是活不成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乾隆沒把罪責牽連到孫氏一族,等於說是把罪過推給一個過了氣的人了。和珅同孫士毅的關係極好,但這一點上也是胳膊扭不過大腿。

他的另一個重要盟友——常青也沾了些邊,不過人家底子硬朗,也是被下旨訓斥一了頓,貶到了甘肅做巡撫去了。

替罪羊找好了,剩下的就是正事了。嶺南那邊該怎麼辦?增兵氏肯定的,但是需要徵調多少?從那裡徵調?這都是需要解決的。

兩廣的首腦人物被一鍋端了,那就意味著沒有朝廷的旨意廣西兵馬是不能增援廣東的,江西的兵馬就更不行了。不僅如此,廣東各鎮的兵馬也只能困守地方……也就是說,廣東局勢必然敗壞。

閩南的局勢要比廣東的好一點,因為閩浙總督李侍堯和大帥福康安都還活著。李侍堯可以抽調浙江綠營增援福建,而且憑著對福康安的瞭解,就連平日裡的大仇人——和珅都不認為福建會有什麼大問題。

趁著這個機會,和珅將自己知道的有關中華國的情況講述了一片。果然,乾隆皇帝很在意,在瞭解到和珅是從奧金涅茨得知的後,臉色刷的一下沉了下來。“南洋離羅煞國有萬里之遙,人家商人都知道的事,近在咫尺的大清國卻是一無所知,可笑,可笑!”

“下旨,命驍騎營都統豐升額督率驍騎、火器、前鋒、健銳四營兩萬餘南下,再調豐臺大營兩萬兵,西山銳鍵營一萬兵,同赴閩南。”乾隆稍皺眉頭就連下了四道旨意,除了調動了駐京的五萬精銳外,還調了成都將軍明亮統帥川、陝兵三萬餘趕至廣西,統一指揮西線兵馬。有下旨給了江西巡撫郝碩、兩江總督薩載命其抽調四萬兵馬由北路進攻。最後一道旨意則是交給福康安的,乾隆將東路(福建)的兵馬全交給他了。

這個旨意實在讓人吃味,乾隆對待福康安的寬容已經…………

※※※ ※※※ ※※※

養心殿,西暖閣。

“和珅,”乾隆說道,“京師的八旗子弟裡頭,你是升官最快的了。你聰明才幹有的是,但有些話朕還是要交待你。有些面情上依附你的,一是看中了你手裡的錢,二是瞧著朕器重你。狐假虎威只能逞於一時,不能倚為終生之靠。想挺直腰板,還是要憑真政績的。朕看你今天做的就很好,未雨綢繆啊!”

和珅心中禁不住一樂,這槍炮之事還真是押對了寶,等到日後隨貨到京的技師來了只有,往景山炮場裡一送,又是一件大功勞。“南洋逆匪猖獗,實乃奴才的罪過,其罪殺之不足惜!主子僅是責罰一二,實在讓奴才羞愧不已,這等小事那還有什麼值得說道的。”

“好了,這事就過去了。你還該去見見你十五爺他們。你管著財政,吏部的事也管,朕看你也留心結交文人學士,這都是好的。顒琰他們各處排程,有用錢用銀子之處,要多分憂。”乾隆吩咐道。

“是。”和珅應了一聲,剛要跪辭,乾隆又叫住了他,語重心長的說道:“和珅吶,這些年你為朝廷理財,也維持了不少人,也得罪了一些人……朕是老了,不能事事明察,三言兩語也有個風聞,然而積怨多了,難以善終啊……你是明白人,這軍機處掛的‘一堂和氣’就是朕盼你們君臣一心,雍睦和熙的意思。你心中只有朕,朕自然欣慰,但以你現在正當壯年,年富力強,朕願你長久為朝廷效力。”乾隆神氣有些捉摸不定,似喜似悲,又似心事重重。

這是再明白不過的話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卻盼的兩朝天子一朝臣,希冀和珅能與顒琰和衷共濟。其實這個心和珅早就上心了!在顒琰面前辦差勤慎小心,別說顒琰本人,就是他身邊的阿貓阿狗,向來也是有求必應甚至求一應二。

顒琰表面上對和珅也很是敬重,連一句重話都沒有,但和珅總覺得自己和對方總是隔了一層。

說實話和珅現在挺後悔的,自己又不缺那幾千兩銀子,幹嘛無緣無故的得罪一個皇子呢?偏偏當年那個親自上門求俸銀,還被自己擺臉色的皇子坐上了太子的寶座。這不是自找的不自在嗎?

ps:和珅做內務府大臣的時候,看不起身為十五皇子的顒琰,認定他坐不上大位,剋扣過顒琰的俸銀。真是自己在找死。(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