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二十九章 一代戰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十九章 一代戰神

中華國這一刀可是砍掉了暹羅三成的實力。要價雖狠了點,但在艾倫格斯看來中華國更可恨的是他們的眼光。吞武裡以南可以說是鄭昭的傳統支援區,鄭昭十多年來的窮兵黷武還沒有榨乾碧武裡、巴蜀(很奇怪,起這個名)、春蓬等地的油水,那裡的百姓還是過的下去的。所以他們對於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鄭昭還是很支援的。

昭丕耶卻克里(通鑾)即使篡奪了王位,但在碧武裡、巴蜀、春蓬等地並不遭百姓待見。所以,當中華國血淋淋的長刀架在他脖子上時,昭丕耶卻克里(通鑾)屈服了,帶著三分不捨的將這塊富足之地割讓給了中華國。

“維斯,現在碧武裡、巴蜀、春蓬等地原暹羅百姓對於中華國普遍抱著什麼樣的態度?為什麼彙集的資料中沒有這方面的調查?”艾倫格斯的語氣中含有幾分惱怒,“難道你們沒有考慮到這一方面?”

維斯船長臉色一下子陰沉了下來,對方的話語讓他感受到了侮辱,想起三年來犧牲的同事他的兩眼幾乎能噴出火來,強忍著怒火維斯悶聲說:“閣下,中華國出自古老的東方帝國,一脈相承著幾千年的輝煌歷史,也傳承了同樣長的統治史。他們在民間的監察措施要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料,與同期歐洲諸國的防禦手段相比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艾倫格斯明顯感覺到了維斯的不滿,望著那雙噴火的眼睛他真誠的道歉道:“對不起,維斯,很抱歉我沒能考慮到你的感受,希望你能原諒。但是,為了帝國的利益我希望得到那一方面的調查資料,能告訴我發生了生麼嗎?”

艾倫格斯的道歉讓維斯的怒火削去了不少,上位者的歉意是最能夠撫平下層階級心靈的創傷的。“感謝閣下的理解,是我失禮了。想起三年來被他們逮捕的同事,我心中實在是哀傷……”

“你們一共損失了多少人?”聽維斯這麼一說,艾倫格斯理解的點了點頭,最後輕聲問道。

“一共二十七人,其中屬於倫敦調遣的有八人,與我同一級別的有兩人。”維斯的聲音充滿了悲傷,“外圍損失的更多,不下於一百人,印度總督屬下的間諜幾乎栽了一半。我說的還不算東印度公司的,他們的更多。”所謂的外圍成員,就是由維斯他們自由發展的成員,自願為英帝國服務的人,他們的資料直接掌握在區域首腦手中,不屬於官方直轄。

“上帝啊,這怎麼可能?”艾倫格斯驚呆了,情報部門的損失真的太過巨大了。“為什麼?為什麼?我們大英帝國的間諜是世界上最優秀的。”

維斯露出一個難看的笑容,“閣下,我們在西方世界確實是最優秀的情報員,但是這裡是東方,這裡的主導階級是從那個東方帝國的出來的民族。”

“語言、相貌、生活習慣等等全部一樣。最主要的是這裡的人民普遍的看不起我們,不,準確的說是看不起所有的歐羅巴人,我們根本就發展不到當地的下線。”維斯的神色顯得很無奈,“在最初,為了解決語言問題我們特意從廣州招募了一批翻譯來叫我們,但是您知道幹我們這一行的很少有輕鬆的日子,在那個裡他們普遍放下了警惕,結果沒多長的日子他們就被那批翻譯看出了漏洞,結果那一批八個人全部被…………”

“這個民族的人民很好相處,但又極為高傲,除非我們帝國能夠擊敗他們的祖國,不然的話我們根本就……”攤開了雙手,維斯很無奈的說:“要麼就是安守本分的到一個地方長期潛伏下來,時間會抹平一切,他們可以接受你一家的存在,把你們當作朋友。但這只是針對你一家人,而不是你身後的國家。所以,我說他們很好相處,但又極為高傲。”

“在民間我們很難發展,這也是我們損失巨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碧武裡等地我們自然展開過調查,派出去了很多人手但是能夠回來的寥寥無幾,唯一的結論就是當地人民並不反感中華政權的統治。”維斯有些暴躁的跳了起來,“這個該死的結論,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來,我們付出了如此高的代價,難道為的僅僅是這一條白痴一樣的結論嗎?”

“好了,維斯,喝杯茶消消火氣。”艾倫格斯端過了一杯溫茶遞給了維斯,“既然如此,那麼就讓我們從這批資料中獲取答案吧!來吧,讓我們進入工作,你也來,來分析一下暹羅國的現況。”說著艾倫格斯拿起了一捏看過的資料遞給了維斯。

維斯明顯愣了一下,因為這些資料按規律他是沒有資格讀取的。“閣下……很抱歉,這些不是我可以查閱的,十分感謝您對我的信任,但是我……”

“好了,維斯,聽我說。”艾倫格斯將資料塞進了維斯的手中,“對於暹羅,我一無所知,即便是翻閱了詳實的資料,我也很難理解。現在,我需要你的幫助……”

………… …………

………… …………

“我們先從鄭昭說起,一個強大的王者。從資料上看他的中國名字應該是鄭信(昭在暹語中為王的意思,被梁啟超譽為“中國四大殖民偉人”之一),祖籍在中國廣東省澄海縣華富裡村,父親鄭達,又名海豐,是一位被鄉紳視為浪子的貧窮農民。1723年(清雍正初年),鄭達在家鄉難以立足,不得不隨私下在中國到暹羅間從事販運貿易的木帆船南渡到暹羅謀生。他起初在暹羅首都阿瑜陀耶城的下層社會中艱難奮鬥,後來賭博贏了錢,又取得了阿瑜陀耶城賭場的承包權,開始發達,於是更名鄭鏞,並得到了國王賜予的“坤拍”爵位。他娶了一位名洛央的暹羅姑娘,1734年4月17日生下了鄭信。不久,鄭鏞去世,鄭信被財政大臣昭披耶卻克里收為養子(與後來篡位的昭披耶卻克里(通鑾)沒關係)。隨後鄭信就和其他貴族子弟一樣開始接受暹羅的傳統教育。掌握了泰文、中文、越文和梵文。十三歲,他被任命為御前侍衛。二十歲時依例入寺剃度為僧。三年後還俗。不久,他被派到達府任職,很快便封爵為“披耶”,晉升為達城的軍政長官。因此,暹羅人習慣地稱他為披耶達信。”

“哦……”,艾倫格斯輕呼一聲,“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之路,相信傳回國內的話肯定會吸引大批人們的注意。”

“確實如此,他的崛起之路更是令人嘆服。”維斯看著手中的資料後也感嘆萬分,在這混了這麼多年對於鄭昭他只知道一點皮毛,但是作為中華國大力舉倡的一代傳奇,鄭昭的事蹟早就在中華國內廣為流傳,最多的就是說書人手中的《鄭王》一書。也就是說,他們看到的資料的收集地,就是中州的茶館,而不是北面的暹羅。

“是的,這是一個真實的傳奇。1765年底,強盛的鄰邦緬甸分兵兩路入侵暹羅,勢如破竹,很快便打到首都阿瑜陀耶城邊。暹羅王的大軍屢戰屢敗,反倒是前來勤王的鄭昭數次打退了敵軍的進攻。卻又受到了大臣的誣陷,使得他不再受到暹羅王的信任。”艾倫格斯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東西,因為這像一部優秀的歌劇更甚於是一部人物傳記。“上帝啊,這是莎士比亞的歌劇嗎?”

“1767年1月,暹羅王集中了兵力,分六路大規模出擊,企望一舉打破緬軍的包圍,反倒慘敗而歸。鄭昭一部斷後卻被守城統帥關在城外,進退維谷。我認為到了這裡才是他傳奇人生的開端,你說呢維斯。”

“同意,到了這個時候鄭昭才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第一次為自己作戰。雖然殺出重圍後僅剩下了五百多士兵,但我相信這五百多士兵是屬於他一個人的,而不是暹羅國的。”維斯贊同的點了點頭,繼續說:“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多麼善戰的王者,先是以少勝多擊敗了兩千多緬軍的追兵,又用了半年的時間征服了現在這塊被暹羅王割讓出的土地。”

“從1月份的五百多人發展到10月份北伐時的百艘戰船、三萬大軍,真是讓人無法相信這是一個事實,而不是夢想。”

“這位王者不但有頂尖軍事家的智慧,還有一個政治家的手腕,他很會招攬人心。三十三歲就成了國王,僅僅是一年的工夫,從一方軍政長官,到一國國王,奇跡般地飛躍。”艾倫格斯充滿遺憾的說道:“但是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完美的君主,鄭昭擁有軍事家的智慧,政治家的手腕,卻沒有一個經濟學家的頭腦,如果在十多年的四方征戰中稍微的休息幾年,那麼今天中華國將會多出一個強勁的對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ps:鄭信,真正的傳奇。

經過他的努力,暹羅的國力開始增強,自阿瑜陀耶王朝後期以來一直被動挨打的局面也開始扭轉。鄭信在位期間,暹羅與緬甸一共有九次大規模的較量。雖然這些戰爭仍大多是以緬甸的入侵為導火線,但暹羅軍民已經能夠有效地組織起來,擊退侵略者,維護自己民族的獨立尊嚴。1774年,鄭信從緬甸人手中奪回了北方重鎮清邁,使這個分離數百年的小邦重歸暹羅懷抱。較量結果以吞武裡王朝的勝利而告終。

1771年,鄭信率水師消滅了安南(越南)南部河仙的莫士麟政權。又水陸並進,直指金邊,趕走了親安南的柬埔寨王烏迭.:安東,另立新王,使柬埔寨重新成為暹羅的屬國。1776年,鄭信出兵滅掉了寮國境內的獨立小邦佔巴塞,俘虜其國王,擴大了暹羅的版圖。1778年,永珍發生內爭,鄭信趁機支援一派,遣大軍水陸夾攻永珍,圍城兩月,迫其開城投降。永珍及其附近的琅勃拉邦也成了暹羅的藩屬。在與緬甸和安南爭奪中南半島控制權的鬥爭中,暹羅逐漸佔了上風。昔日阿瑜陀耶王朝全盛時奪取的中南半島霸主桂冠又重新戴到了鄭信的頭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