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買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章 買賣

今個三更,這是第一更。

日照之名,始於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題字雲:“雲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無,日照臺前臺後勝景臺上有”,“日照”之名蓋出於此,謂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

《紀年》亦雲:“東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臺,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鰲揹負之山也,浮游海內,不紀經年。惟女媧斬鰲足而立四極,見仙山無著,乃移於琅琊之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謂:“琅琊之名,天台之勝”,指的就是日照。而且《山海經》中記載的羲和祭祀太陽的湯谷和十日國就在日照,用現在的話來說這是個好地方,歷史悠久,人文鼎盛,而且風景怡人。

乾隆三十九年,初夏。王經隆、顏六等一行人帶著辛苦籌集來的三萬兩銀子,一路馬不停蹄的趕到了事前說好的接頭地點——日照石臼咀。

此次和王、顏二人一同來的除了八個清水教門徒外還有梵偉,作為清水教的二號人物同時也是王倫的軍師,在大事上的佈局一直都是出自他之手,這次如此重要的舉動怎會少了他。

“大師,前面就是石臼咀了。”王經隆擦了擦臉上的汗水,指著前面隱隱可見的一個小鎮說道:“那裡有家“興光雜貨”的鋪子,就是和大秋島接頭的地方。掌櫃的是個老頭,姓李,他兒子是島上的頭領,是那大當家的心腹之人。”

梵偉“哦”了一聲,“如此說來這還是一個不能得罪的主了”,收回遠望的目光,梵偉回頭向跟隨後面的八名教徒吩咐道:“到了地方誰也不準枉自狂為,給我老老實實的,聽清了嗎?”

回應的自然是一片應和:“是……”。

++++++++++++++++++++++++++++++++++++++++++++++++++

“哈哈,這不是王小哥和顏六爺嗎?”李和笑呵呵的迎了出來,他剛才正好在前臺料理東西,一轉眼就看到了不遠處的一行人。“我說這大清早的屋前的喜鵲”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趕都趕不走。原來是貴客上門了。”李和到底是半截身子入了土的人,做事極為老道:“快請進,快請進。”話說間,鋪子裡的三個幫徒已經迎上去接過了王經隆、顏六和梵偉的擔子,引著看著就是隨從的八名清水教徒到了後院。

這李和就是李狗兒的老爹,今年五十有三,這在清朝已經是上了年紀的人了。當年事發後沒多久,梁明就使人將李狗兒他們七人的家眷接到了島上,雖然起因是因為梁明可還是讓他們感激不盡。待到“家業”發達了,梁明思慮著在幾個常去的地方按個點,想來想去最適合的就是李和這幾個老人了。

他們這幾個人根本不存在叛變問題,極為可靠。所以到了乾隆三十七年夏天時,李和就帶著老伴到了石臼咀開了一家雜貨鋪,幫手的就是島上挑選出來的“忠誠”之士。同時在蓬萊等地這樣的小店也開了四五家。

李和帶著梵偉三人到了客廳,四人閒嘮了幾句,就轉到了正點子上。這點李和不含糊,早在王顏二人離島時梁明就給他特意囑咐過,李狗兒也藉著看望他老兩口的機會給他說道過。“幾位放心,老漢這就傳去訊息,多則三日,少則兩日就會有船來的。”李和對這件事真的是熱心急了,因為這不僅關係到梁明的大計,也牽連到了李狗兒。

自從王權、何亞東、張建科上島後李狗兒的地位持續下降,至少明面上看是在一直向下走。雖然李狗兒知道只要自己在梁明心中的位子不動搖,他在島上的身份永遠就不會降,但俗話說得好: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面子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永遠是掛在嘴邊的。所以,這兩年李狗兒心中的火一直憋著,現在終於有機會揚眉吐氣了,他爺倆又怎會不用心。

李狗兒自從上島之後一直在主管“彈藥”儲存,可這個職位的重要與否一直都是受人評議的,特別是何亞東上島後,權利再次萎縮。

但對於這些李狗兒是無話可說,身為梁明的親信他自然知道梁明的用人標準,所以他從沒說過一句嘮叨話。這一點是否真確已經不用懷疑了,梁明這幾年來的高度信任就是最好的回答。但是不說話不代表心中沒怨火,要證明自己的重要與否,最好的證據就是用事實說明一切。此次清水教的來意就是最好的機會,只要“震天雷”和“散花雷”能打動王倫,使之拿出大筆的銀子來買,那李狗兒這個大秋島彈藥總管的位子是否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李勾(以後就這樣叫李狗兒了)有心借此事漲一下威風,梁明也有心縱容一下,這兩年李勾的情況他自己心中很明白。當面叫著頭領,背後被人指指搭搭,這種滋味是誰也會有氣,所以讓他灑出來也是個法子。

中國人從古到今都有一個習慣——客至酒飯足。四人一番談說後,酒席早已經擺上了。

酒足飯飽之後,按李和的說法是梵偉等人遠道而來,一路鞍馬勞頓是該好好歇歇了。所以,一招手堂下的弟兄便將清水教眾人帶入已經準備好的房間中。

不過他們是註定睡不下的,因為李和給了他們一張紙條:

震天雷:一兩銀子/一枚。

散花雷:一兩五錢銀子/一枚。

三斤山炮:一千兩銀子/一門,重三百斤。

五斤山炮:二千兩銀子/一門,重六百斤。

實彈:一兩銀子/一枚。

霰彈:三兩銀子/一枚。

開花彈:五兩銀子/一枚。

火繩槍:五十兩銀子/一支。

彈丸:十兩銀子/一百發。

火yao:二十兩銀子/一桶,一桶重一百斤。

PS:作為中國出身的,自己製造的,沒理由,也不可能用西方的“磅”作為火炮大小的標準。三斤炮,即是炮彈重三斤。(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