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三十四章 兵發尤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十四章 兵發尤溪

“報告將軍。”陳和一臉肅色的稟告道:“屬下沿新橋向東,一直到了臺溪,沿途發現了大小軍寨七個。”話說著他就從懷中掏出了一張羊皮紙,“這是屬下畫的分佈圖,至於清兵究竟有多少兵力,屬下實在……。”這張“地圖”可謂簡陋至極,尤溪是一個大方框,新橋、班代、臺溪山地不過是三個大點,還有密密麻麻二三十個小圓點,那是沿途經過的村落。清軍的聚集處則是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方塊,還有的就是一些虛實線,虛線代表河流,實線表示山川。營帳內的幾個參謀早在羊皮紙攤開時就笑作了一團,弄的陳和滿臉通紅,十分的不好意思。

“甭理他們,咱們又不是科班出身,圖畫成這樣夠可以的了。”見自己人受了“欺負”,王作不願意了,衝著那幾個參謀嚷道:“你們啊,該回哪回哪去,又不是沒活幹,要儘快搞出一張好的來。”

楊振國並沒理會這點玩笑話,這張地圖對他並沒有太大的幫助,除了地形方面還有點用外,餘下的……“可惜啊,福康安捂的太嚴實,這尤溪縣內也沒有嶺南處的聯絡點,要不然哪裡還用得著這些。”對於福康安的一萬大軍,楊振國也一點頭緒都沒有,“陳和,你簡單的說一下路上的經過……”

※※※ ※※※ ※※※

楊振國捋著短鬚,詳思了良久,才說道:“依我看來臺溪的清軍大營多半是個空營,為的就是迷惑我軍視線的。各位兄弟怎麼看?”

“同意”,劉升首先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照我說,那不僅是臺溪的清營,新橋、班代的也多半是空的,福康安根本沒必要在這一線放置兵馬。”

“辣子口,他只要守住了辣子口這條通往湯川的必經之路,那就是高枕無憂啊!”劉升看著帳中眾人沉思的樣子,大感無趣,“咱們兩軍合二為一,兩萬三千人,大軍取道臺溪直插辣子口,那尤溪縣就不去理會它,又沒什麼好處可撈的。糧草錢糧早就被福康安拉進湯川了。”

王作這時站了出來,他不同意劉升的意見,“辣子口的地形怎麼樣?咱們又不是不知道,周邊的鄉親們說的明明白白——兩山夾道一線穿。福康安只要留下個兩三千人馬就足以跟咱們耗上半個月,這還是以福康安主力在尤溪的方略說的,他的主力部隊要是都窩在湯川呢?三千人為一批,輪換防禦。”王作指了指外面,“別說是咱們兩萬來人,就是十萬大軍,沒個一年半載也別想拿下辣子口。”

“你還能繞道千八百裡把大炮拉來?等你拉來人家江西的清兵早打來了。要不換整編師上來?可能嗎?”不可能,沒有徹底擊敗南下的浙軍之前,整編第二師是不可能跟忠勇軍換防的。

王作的話讓眾人悶了葫蘆,楊振國點了點頭示意他先坐下,“王老弟的話說的不錯,辣子口險要異常,以我軍的實力短時間內確實難以攻克,而且裡面的湯川儲糧豐厚,長期耗下去他們也不怕。不過我認為,福康安的主力不可能都留在湯川。”

楊振國語氣堅定,這讓劉升、陳泮、王芬等人頗為不解,一旁的王作卻很是贊同。楊振國微微一笑,解釋道:“死守辣子口,福安康自然能高枕無憂,但是你們別忘了,辣子口窄小險要,不僅咱們攻進去難,他清軍出來也困難。只要留下五千人堵在辣子口,他裡面的人馬再多一時半會兒也出不來。”楊振國的話讓劉升等人有了點明白了。

這就是說,你大軍往裡面一鑽,安全是安全了,可你卻完全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福康安可不是一般的將領,從軍數十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偌大的名聲可都是打出來的,還真沒見過他長期堅守一地過。

“剛才你們也聽見了,尤溪縣的知縣親自跑去臺溪設卡,這說明什麼?福康安一點都不在乎尤溪縣城。如果他要在尤溪縣城防守,那麼熟悉縣內事物的知縣就是他最好的幫手。尤溪縣城他不知乎,那他回去那兒?”楊振國苦惱的搖了搖頭,獨自領兵真是難啊!擊破尤溪,這個原定目標在現在看來似乎輕而易舉的就能做到,可那一點兒屁用都沒有了,失去了原定計劃的效果,這個原定目標就不再是“原定目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楊袞的計劃中,在清廷援兵未到之前擊破尤溪,也就是擊破福康安部。給其部予以重創,迫使福康安遠遁尤溪。如此一來,楊振國部兵進辣子口,進佔湯川,收繳清軍糧秣,然後兩面夾擊迫使白巖山清兵納降。

那麼這樣一來,即使江西的援軍到來,忠勇軍也可以憑藉尤溪(辣子口)、永安兩地與之抗衡,等到南部召集的新兵前來,加上不遠千里運來的大炮,忠勇軍甚至還有正面一搏之力。

但是就當前來講,忠勇軍依為泰山的大炮一個月內是趕不到的,而江西的清軍最多半個月就會放馬殺來。

“難啊。”楊振國頭疼的拍了拍腦門,福康安領兵在外,這批清軍起碼不會低於五千人,足夠威脅忠勇軍的後防線了。打不下福康安部,忠勇軍就不可能全力以赴的進攻辣子口。攻不下辣子口,那就意味著尤溪一線攻勢的失敗,清兵大舉反攻之時,忠勇軍就只能退到無險可守的大田,面對清軍的大隊人馬還有分出一部分去守衛永安,那就是千鈞一髮的危局啊!

楊振國想到了部隊轉進時坐的那些四輪馬車,那些馬車多是來自各部的輜重營,平時的作用僅僅是運送物質,戰時則是步兵快速挺進的一大利器。他知道這些馬車都是為整編師準備的,之所以輪到忠勇軍也是為了節省時間破例而為。他手底下也有一些,可惜數量不多,不然的話……

“尤溪縣城福康安可以不在乎,但咱們卻是一定要拿下的,畢竟是個縣城,怎麼說也可作為一個防禦點。”張烈看不透福康安的企圖,但他覺的也沒必要去想那麼多,先佔了尤溪便是。福康安任他謀略再高,兵力這一塊就是他的弱點。只要自己防守謹慎,不出大錯,他又能拿自己怎麼著?

楊振國想了想也是,看不透徹白咱謹慎點就是,若是自己能把福康安的佈局看的一清二楚,那他還是當朝的頭號名將福康安嗎?(阿桂老頭七十了,總不能還讓人家出頭吧!)自己才打了幾天的仗,能跟人家比麼?抬眼看了看王作,兩人眼神一對不約而同的點了下頭。

既然意見一致,楊振國也拖拉,當即點將道:“張烈。”

“在。”

“率本部兩千人馬匯入介面大營,歸王將軍指揮。”

“是。”

“王作。”加上張烈的兩千兵馬王作麾下已經人數過萬了,雖然裡面有一半的新兵,但無可否認王作的才能很受軍部的賞識。同樣,楊振國對他也格外的信任。

“在。”

“你率部經臺溪直插辣子口,攻防之間務必小心。”

“是。”王作眼中透出了一絲興奮,辣子口……

“餘下各部,整頓兵馬,明日清早兵發尤溪。”

“是。”

※※※ ※※※ ※※※

尤溪是福建省中部的一個山區大縣,素有“閩中明珠”之稱。始建縣於唐開元29年(公元741年),眾所周知的朱熹就出生在這個地方。姑且不說朱熹這個人如何吧(我是不喜歡),到底還是個名傳千古的人物,就在這提上兩句。

尤溪縣衙。

泉州參將明朗來回不停的踱著小碎步,他很鬱悶。想當年六萬大軍千帆競渡是何等的氣派,可斗轉星移戰局莫測竟落得如此慘敗。好不容易從澎湖撿回一條命來,本以為可以安穩幾天,誰知道這些逆匪竟是一發而不可收拾,從臺灣殺到了福州,一路上來接連大勝。堂堂的參將之尊朝不保夕,落差之大讓他感到無比鬱悶。

想到這裡,明朗不由得長吁短嘆起來。一會而恨自己沒眼光頭,竟看不出尤溪乃是萬分危急之地;一會兒又擔驚受怕,若縣城危機,自己該如何是好?又想起福康安軍法森嚴,此番若灰頭土臉地回去,還不知道會遭受怎樣的處罰?想到這裡,明朗不由得打了個寒顫,感到背脊一片發涼。

眼看天色逐漸發亮,逆匪大軍攻城在即,可他卻沒有任何有效的應對之策,只能被動地分散兵力,四面防禦。即便他再不通軍事,也知道這樣的消極防禦絕非長久之計,只怕要不了多久,城中的將士便會士氣低落,那時就再也難以抵擋逆匪的進攻了。

士氣!

明朗突然恨恨地想到,此時此刻的清軍,急切地需要一場勝仗來鼓舞士氣,來扭轉眼前不利的局面!只要士氣上來了,自己麾下仍有兩千老軍,怎麼說也撐得過今天去。想到這裡,明朗的眸子逐漸亮起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