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六十二章 硝煙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六十二章 硝煙起

ps:料理南洋,安住窩。接下的大陸進軍速度加快了些!

勞山軍——披差、汶嗎、披耶訕三人的部隊,因為背靠比勞山,是以得名。

卻克里軍——暹羅政府軍,因為暹羅這一朝又稱卻克里王朝,是以得名。

開第一炮的是勞山軍,看到卻克里軍的戰船開了過來,江岸炮兵陣地的士兵們本能的產生了一種恐懼感,率先打響開了第一炮。

剎那間夜功江面上炮聲隆隆,一場炮戰就在佛統(城市)附近海面上展開了。卻裡克軍在佛統的戰船不多,但他們仗著自己可以划動,是以當即向勞山軍展開了猛轟,炮彈在水面上激起了條條巨大的水柱。

夜功江面並不怎麼寬,但憑著卻裡克軍戰船的個頭,撲騰兩下還是綽綽有餘的。遊動而擊,最開始他們倒也沾了一些便宜。但是勞山軍也有自己的優勢,集中了反抗軍三股勢力近半數火炮的江防炮群,尊位要遠超出佛統水師所載的炮位。往往集中十門以上的火炮猛攻卻克里軍一隻戰船,雙拳難敵四手,兩艘大船和十幾艘戰船不大一會兒工夫就在炮群的圍攻中沉沒了一半。餘下的一看情況不妙,立即向吞武裡方向逃去。

解決了水師這支攔路虎,不過是勞山軍反擊的第一步,他們的最終目的是打到吞武裡,然後擁立鄭信之子昭水(王子——水 的意思,昭=國王)登基。當然了,這裡面究竟是誰出謀劃策的明眼人都是一目瞭然。那王子昭水在中州都待了五年了,沒有中華國的支援他可能冒不失兒的回國嗎?

披差、汶嗎、披耶訕都是鄭信手下的領軍大將,通鑾謀反之後清理了陳聯等一批華人之後,第二個目標就是他們,但是隨著中華軍的登陸,卻克里軍大敗。實力大損的通鑾不但落了個割地賠款,自身的威信也大大降落。

披差、汶嗎、披耶訕三人也趁機抱成了一團,稍後更是於中華國取得了直接聯絡。三人組建了勞山軍,總兵力八萬來人,相比卻克里軍本是大大不如,卻也依靠自有利地形和中華國的支援撐了過來。

本來梁明是絕不會打出昭水這張牌的,對於暹羅他準備依靠勞山軍、緬甸等勢力予以牽制一二,自己再在馬來亞佈下重兵,如此估計也能壓住通鑾的野心。但是隨著英帝國的加入一切都成了未知數,特別是在得知卻克里軍中出現大規模火器部隊之後,梁明就息了“和平”的念頭。

然而中原戰場形式發展絕快,戰機稍縱即逝,梁明不可能因為暹羅的未動之舉,就放棄了原先制定的作戰計劃。所以,在沒解決暹羅這頭獨狼之前,梁明很無奈的帥大軍北上中原了。在其本身帥大軍北上的之際,梁明給主持國務的周青竹等人留下了一個妙招,大力扶持勞山軍,在適當的時候先命勞山軍主動出擊,扶持出一個傀儡政權。然後以昭水的名義向中華國請援。整編第四師作為中華軍的主力之一,梁明不可能讓它荒廢在蘇門答臘,早一點解決暹羅,他們也好早一點北上。

旬日前,軍情局的暗線就報來了一個訊息,英格蘭準備支援暹羅五千支火槍,四十門大炮,已經相應的彈藥。

這代表了什麼?主持國務的周青竹很清楚,主持軍務的文壇、秦宜達也很清楚,戰爭已經是無可避免的了。既然如此,那幹嘛非要等到暹羅自己準備好了出來打咱們呢?咱們先出手,抑制住暹羅的發展不也一樣嗎?

於是乎,以鄭信之子昭水也幌子,復國運動就轟轟烈烈的展開了。披差、汶嗎、披耶訕三人,連同昭水四個,他們自然清楚自己作為會給暹羅帶來多大的危害,甚至傳承千年的國祚也會葬送在他們的手中,土地對中華國存在著難以抗拒的魅力。但是,現實終歸是現實,犧牲自己成就“偉大”的暹羅,這個念頭根本就沒在他們的腦海中出現過一刻,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周青竹曾給他們送來了一句話,“自己的榮華是靠自己打出來的”,這句話的意思他們四人很明白,因為四人已經在三年前暗地裡接受了中華國的封嗣,都是伯爵之位,想再上一層樓,那就看自己等人的拼打了。

中華國大批的軍資送過去,隨後由三方組建起一直五萬人的部隊,由汶嗎、披耶訕為正副元帥出兵討伐逆賊通鑾,昭水、披差則坐鎮北碧,一來治運糧秣,二來對抗素攀之敵。勞山軍的復國第一戰就是佛統。

對於卻克里軍來說佛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軍事要地,它正好同北碧、叻武裡構成了一個三角形,穩穩的擋在勞山軍的通道上,同時也是卻克里軍討伐的前線總基地。

對於勞山軍來說,佛統也是個極為重要的地方,佔據了這裡最南邊的夜功、叻武裡兩城就成了“內地”,需要防禦的方位也從南北東三面變成了北東兩面,威脅大大降低。

作為如此要害之地,佛統的軍備自然也差不到那去了。以水師而言,除了曼谷灣水師之外,就數這裡的最強了。要不是五年前中華軍敲碎了暹羅水師,那麼這裡的戰船就不是十幾二十艘了,而是七八十,八九十艘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現在說這些都是白搭,卻克里軍水師敗逃,渡過夜功河的阻礙就剩一個了,東岸的——烏木奴堡。

烏木奴堡是佛統城外最堅固的一個城堡,建成還不到兩年,落座於夜功河東畔,封鎖著佛統一帶夜功河最平穩、最狹窄的一段水域。

要攻克佛統,大軍自然要渡江,那麼首先就得把它東岸的支撐點烏木奴堡給收拾掉。怎麼攻呢?汶嗎、披耶訕首先想到的是大炮。

五年的時間過去了,三人組建的勞山軍也由弱轉強,實力強盛了不少,但面對集全國之力的卻克里軍時,他們自然一直處於弱勢地位。抵抗,僵持,對峙,勞山軍經歷的三個戰略階段都與一件東西密不可分——大炮。

正是有了中華國支援的大批火炮,有了中華國訓練出的一批炮手,兵少力弱的勞山軍才能抵抗住卻克里軍的侵壓。炮火壓制,就是這個。

勞山軍的江防炮群只要向前移動一里地,射程就足以達到烏木奴堡。當然了,對面的炮火同樣也能夠覆蓋勞山軍炮群。這個時候,雙方拼的就是火炮的尊位和炮擊的精確度。

當天晚上,趁著夜色的一點明亮,勞山軍炮群悄悄的遷移到了河畔,一個個幽深的炮口對準了三里多外的烏木奴堡。

休息,再休息,炮戰要等到天亮才開始,不然的話以這群炮手的水平,炮管大紅他們也不見得能命中三發了去。況且,汶嗎、披耶訕二人還知道,將有一件中華國的新式裝備即將應用到這次炮戰上。

勞山軍的炮群總教官宋景輝曾笑著說過,那件新式裝備錄面時會把他們嚇趴下。汶嗎、披耶訕二人自然不相信,認為是宋景輝說的笑話。但是當那個大大的圓球慢慢的升上天空時,二人真的呆了,猶不住的默唸心中的佛祖。——真是太匪夷所思了。

對熱氣球一無所知的勞山軍,看到那個墜著四根繩索、掛著一個吊籃的熱氣球升上天空時,先是驚嚇,後是驚喜,轉瞬間打成了一個共識——是佛祖保佑。繼而全軍士氣大振。

東南的烏木奴堡的卻克里軍自然也看到了這個飄起的“怪物”,對那東西一無所知的他們,也想當然的認為是——魔頭的施法,驚慌失落之下,士氣陡轉急下。

熱氣球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稱為天燈或孔明燈,西元1241年蒙古人曾經在李格尼茲(Liegnitz)戰役中使用過龍形天燈傳遞訊號。但是在歐洲,直到1783年法國的孟格菲兄弟才向空中釋放歐洲第一個內充熱空氣的氣球。同年11月21日下午,蒙戈菲爾兄弟又在巴黎穆埃特堡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載人空中航行。

那在歐洲也是一件相當轟動的事情,幾年間迅速傳遍了歐洲大陸,就是遠在印度的東印度公司的軍官、商人也多有耳聞。但是,可以用耶穌來打賭,他們從沒想過把這東西運用到戰場上。

但是在中華國,這項工程已經進行六年了。六年間,他們換了各種格式的布料,還制定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型號。現在在勞山軍後營升起的就是載人最少的“騰雲一號”,只能載重一人。

烏木奴堡的最高指揮官是傑西達邦,還有一個他管不住炮兵指揮官費達林耳。兩人現在正呆呆的站在城頭,遙望著對面平地生氣的“怪物”。

“熱氣球,上帝啊!我看到了什麼!”費達林耳吃驚的望著對面,他覺得極為怪異,一個表演的娛樂物件,在戰場上它能夠做什麼呢?

然而當炮戰開始時,費達林耳吃驚的發現,對面炮手的水平彷彿在一夜之間上升了兩三個檔次一般。那一顆顆要命的炮彈不斷的落在烏木奴堡。再次看向那個輕飄飄的熱氣球,他總算是明白了它的價值。雖然這東西限制條件很多,但是不可否認,在適當的時候有了它的指引,己方的炮火精確度將猛地上拔一個檔次。(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