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七十四章 乾隆之死(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七十四章 乾隆之死(上)

“嗯”,看見尼堪眼中的那道痴迷神色,乾隆不僅悶哼一聲。寶物顯靈,光照鬥牛,那可都是他愛新覺羅家的,其實一個小小遊擊可以褻瀆的。但看在尼堪能報知上聽的份上,他也不想加罪於他,一聲怒哼而已。

聽到琉璃寶塔、佛骨舍利,乾隆的念頭已經完全改變了。這兩樣東西絕對是世間少有的寶物,但想想歷史上霧靈山乃天下屈指可數的佛山聖地,有幾件鎮山寶器也不足為怪。

他愛新覺羅家對於佛教歷來都是禮敬有佳,從順治朝開啟就沒人敢有半點的褻瀆,他老子雍正更是虔誠到了極點,從皇子時期就有了法號——圓明居士,並對佛法深有研究,著有《御選語錄》19卷和《御製揀魔辨異錄》。那耗費億萬白銀的圓明園,就是取自雍正的佛號——“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甚至連他們主的紫禁城內都有幾座佛寺廟庵。而如今在這危難之際,佛祖要護佑一二,降下奇瑞以鎮壓國運,自然是可信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更主要的是,古之以來歷代帝王雖多託“天”而言,卻僅是傳說,而無實據。可這次霧靈山寶光沖天卻是萬萬百姓皆親眼所見的,這一點絕無疑點。現在更有鎮國寶器出世,一切的一切都顯示著一個事實——佛祖護佑。

所以看到尼堪這個有功之臣眼中的那抹痴迷之後,乾隆雖未發落他卻也表示了自己的震怒。

悶悶的一聲輕哼,落到尼堪耳中卻是如晴天霹靂一般,身子一下子縮了半截,連連叩頭,“奴才死罪,奴才死罪……”

“尼堪,朕問你,現在寶物可曾損壞?具體模樣又是如何?”乾隆睜大了雙眼,對這個他是充滿了好奇。

尼堪的腦海中再次顯現出那尊五彩琉璃塔,漆黑的山洞中依舊綻放著璀璨的明光,眼中禁不住再次閃出一線痴迷。

這一次依舊被乾隆看在眼裡,但是他只是得意的一笑而沒發怒,尼堪一個小小的遊擊而已,那有可能見到至寶而無貪婪之念的,要真是那樣的話他倒是起疑了。“說。”

“是,是,奴才遵旨。”尼堪擦了下額頭的冷汗,說道:“那琉璃寶塔通體四尺多高,乃是的五彩琉璃所造,晶瑩剔透,隱隱顯露佛光。六面七層,每層每面有倚柱、佛龕呈壺門狀,內建佛家七寶清晰可見;寶塔的倚柱闌額,扶壁栱朵,四鋪單杪,每每稜角分明,與真物無二。腰簷為菱角牙子疊澀組成,簷頭掛玉鈴。六壁有浮雕,刻四天王像及佛教經文,實乃是巧奪天工。寶塔頂端為一蓮花託頂,上有一一寸直圓的夜明珠,塔基浮雕表現佛祖釋迦牟尼一生的八相圖:托胎、誕生、出遊、逾城、成道、說法、降魔、人滅。另有銘文說,基座記憶體一鎏金七寶塔,內有佛骨舍利一枚。”說這話間,尼堪一直是冷汗淋淋,不僅僅是因為整個大清中樞的目光都聚積到他的身上,更因為他想到了發現寶塔時的情景。

冒著殺頭的罪進了霧靈山,他和哈烏拉心裡也是噗通噗通的亂跳,因為距離的近,再加上七夜的觀察留意,他們也大概估摸出寶物的位子,就在最高峰五龍頭處。二人領著幾百號手下,踏著到腰身的大雪,一步一步的登上了五龍頭。

不過那裡早就是一片冰雪世界,孫汝奎等人的足跡經過一夜的風雪後已經被大自然抹去了。但是那個洞口並沒有像其他的同類那樣被厚厚的積雪所掩埋,因為經常被孫汝奎等人出入,所以那裡的積雪要少很多,不過是因寒風吹襲被薄薄的一層積雪蓋住了。

平白的窪了下去一大塊,自然吸引了眾人的眼光,一個當頭的把總率先走到了進入拿著一根木條“啪”的敲了下去,積雪自然是破了,可那把總手上沒了著力點,一個翻身爬了下去,好在那洞口不大,不然的話……想起這事了,尼堪就是一陣冷汗。“那寶物現在完好無損,哈烏拉親自帶著三百人馬守在了那裡,最近幾日,奴才等幾次發現中華軍的身影,是以不敢大意。”

“一群該死的逆賊,竟膽敢窺竊國器,罪該千刀萬剮,方洩朕心頭怒火。”一聽中華軍又湊了過來,乾隆當真是怒不可制。

一群王公大臣紛紛跪倒在地,“臣等萬死。”

“那寶物可曾顯現靈光?你等可曾親眼所見?”乾隆長吐了一口氣,問道。

“回皇上話,臣等是在第八天找到的,當晚並沒見到靈光顯現,但是那寶塔在洞底熠熠生輝,那石洞有門房般大小,守衛護視,對方眉角髮髻清晰可見。”

乾隆聞言不僅皺了下眉頭,“怎會如此?紀愛卿,你可知道一二?”

“回皇上,佛家有七寶之說,寶塔有供七寶之禮器,供奉佛骨舍利者更為鎏金七寶塔,且靈光顯露七夜,以臣看非是他解,乃是此寶物正對“七”數。且古來之言,寶物遇人,光斂物靜,是以不在顯露異光,當是應對天數。”紀曉嵐到底是學問大,能胡唄咧,沒影的事也能讓他編出三分味來。

“倒也有幾分道理。”乾隆嘆息一聲,似乎是在為看不到佛光而感到惋惜,“諸位臣工,此國運重器不得不慎重,諸位愛卿認為該當如何迎奉啊?”中華軍的出現讓乾隆感到了一點緊迫感。

“皇阿瑪,兒臣願前去迎奉佛寶,以使國運重器早日歸位。”顒琰首先站了出來,他知道自己是皇位的繼承人,但是按照康熙立下的規矩乾隆依舊未明確的下達旨意。現在顒琰的位子僅僅是穩固而已,但假若能夠迎接國運重器,那麼對他位子的鞏固自然有很大的益處。

“皇上,霧靈山之寶乃是鎮壓國運之重器,非皇族不可為。”說話的還是紀曉嵐,他現在的職務是禮部尚書,這方面還是相當有發言權的。

乾隆的歲數已經年近八十了,他自己一共有十七個皇阿哥,最初的幾個孩子,夭折的夭折,過繼的過繼,現在還剩下的這幾位還真是要數皇十五子顒琰才能出眾一些。紀曉嵐同顒琰的關係很好,現在這麼一說也有點襯托的意味。

王傑、朱誥二人完全可以算的上是顒琰的心腹,特別是王傑,他還是顒琰的老師。對於紀曉嵐的話,二人馬上跟到,表示附議。

軍機大臣一共有六位,除去跑到了河南的和珅之外,餘下的五人中已有兩個點了頭,那慶桂也僅是慢了一步。倒是富長安,他乃是和珅的死黨,對於顒琰頗有點牴觸,不過到了這個底部也只能出表附議。

正要出列,有個人卻搶到了他前面,身材高達,鬚髮潔白,正是軍機領班大臣阿桂。他不同意顒琰前去迎接,裡有也很充分。他本不想太早的數出來,但眼看五位軍機大臣已經贊同了三位,剩下的也是個渾家子,他只能搶先一步了。不然的話即便他是軍機領班,也不能太撥了眾人的顏面。

“皇上,老臣認為還是皇上親自前去為好。”直言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阿桂向驚訝的望著自己的顒琰歉意的一笑,說道:“皇上,自從北狩以來,我大軍連連敗北,即便招來了十餘萬雄師也被死死的擋在關外,眾軍士氣急速低落。如今天將重寶護佑我大清國祚,正是振奮士氣的好機會。若有皇上出面,於霧靈山祭拜天地神佛,迎接鎮國重器,於千軍萬馬之中顯我大清蒼氣,必可大漲我軍士氣。”頓了頓,阿桂乾脆俯首跪拜於地,這才接著進言:“旬月來,逆匪散播謠言,說是皇上已經駕龍歸天,以至天下人心惶惶,軍中也不時傳出疑慮。皇上何不趁此機會親自出面,也好戳破逆匪謠言,安定我大軍軍心。”

阿桂話音一落,登時就有人反對了,吏部漢尚書劉墉(滿尚書是和珅)當即進言道:“霧靈山距離古北口、牆子路等逆匪屯兵之地尚不足百里,如何當的?”

一幫子大臣也是紛紛進言反對,在他們看來乾隆親自去危險太大。倒是富長安表示了贊同,“我大軍十餘萬,豈能保不住皇上的安危?古北口、牆子路等地都是雖為中華軍防禦要地,但兩地駐軍並不太多,多次阻擋我大軍於關外靠的是犀利的火器和堅固的城牆。要是他們貪心不足,出關趕往霧靈山,那我大清鐵騎又豈是土雞瓦狗?”

“皇上若是不放心政務,老臣以為可使嘉郡王留守熱河,以處理後方之軍政。”乾隆要是這麼做了,那就相當於擺明了顒琰的地位,阿桂也覺得是時候挑明了,畢竟乾隆的年紀大了,而天下也不太平了。

“晉封嘉郡王顒琰為嘉親王,留守熱河,處理朝政。”乾隆夠果斷的,馬上就下了決心,現在不是太平年景,確實是要早一步的好。

第二天,乾隆率領滿清的王公大臣數百人,前往霧靈山迎奉國寶。隨從的有五萬騎兵和三萬步卒。(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