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七十七章 帝王之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七十七章 帝王之尊

訊息傳到北京已經是凌晨兩點了,睡夢中的梁明被宮女喚醒了,“完美嗎?後世被一演再演的乾隆皇帝就這麼著葬身雪原了嗎?”

“五萬精銳,數百王公大臣,乾隆皇帝真是好大的氣派啊!”梁明的嘴角掛上了一絲微笑,遭到如此重創,滿清威儀怕已經是不足為道了。

從一開始,對於這個“玉龍計劃”的最終目標——乾隆,梁明就沒報什麼希望。他之所以搗弄出這個來,願意僅僅是打擊一下滿清的凝聚力。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神話開國帝王之說,無論是周王朝的鳳鳴西岐,還是漢帝國的“斬白蛇”,抑或是趙構的“泥馬過江”,這些都是一種“託天地言”的作為,他們都是為了增強自身的凝聚力,從而最終增大自己的力量。而要毀滅一個王朝的凝聚力,“託天地言”同樣也是正最好的辦法。

梁明一開始並沒想的那麼遠,他僅僅是從漢高祖身上得到了一點啟發,想要人工的弄出幾處“天將奇瑞”來。可他畢竟沒有劉邦的厚臉皮,而且現在的形式單靠傳言也行不通,想要快速的凝聚民心,怎麼的也要弄出幾個看得到摸得著的“祥瑞”來。

於是乎梁明腦袋轉了轉,想起了遠在中州的琉璃寶塔來,便馬上下令把那東西運送過來,準備在妙峰山人工製造一處祥瑞來。可事到臨頭他又感覺到了不對,要是來了這麼一出豈不是白白的提佛門照了一會聲勢?道門又該如何自處?難不成自己還要在王屋山再來上一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造神計劃”暫時擱淺了,看著辛辛苦苦運來的琉璃寶塔梁明心頭就鬱悶,這弄的什麼事啊?

直到十月初的一天,梁明前去禁軍駐地視察,觀看部隊炮火演練,無意中看到的一幕激發了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一枚正中目標的炮彈,蕩起的灰土如雪崩似的滑落而下。這要是在山上,泥土換成大雪呢?

寒冬時節,大雪封山之後,搗弄出一個什麼事來,吸引一批滿清官員、部隊進山,然後之前隱藏在山頂的人員引燃火藥包……如此一來,豈不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

定下了大致目標,在經過一系列的修訂,最終“玉龍計劃”輝煌出世了。能否吸引到乾隆親至,梁明心中一點譜都沒,但他可以確信至少能吸引一批官員前來,而且官職都不會小了。

因為他下的本錢大的嚇人,如此寶物再加上詭異的“身世”(異光,出世地點),普通的官員根本沒資格前去迎奉。甚至能夠吸引過來幾個王公也說不定呢?而為了防止中華軍,他們必須攜帶大批的護衛官兵,而且十有八九會使騎兵,如此一來……

為了這個異想天開的計劃,梁明是煞費苦心。

首先,找人改裝琉璃寶塔。頂端換上夜明珠,內壁也放入大大小小的夜明珠二十顆,以及三十多顆散光強度高的寶石。以至於在黑夜之中,整座寶塔熠熠生輝,也算是為它的“佛光普照”打了個基礎。

第二,準備大批尺寸不一的鏡子。這是為了打光,運作的好了說不準還能把寶塔的影子打到天空中呢!可惜技術不過關,實驗時只能打出一道光柱。

第三,訓練一隊可靠的精銳小隊。熟練的使用雪橇、滑雪板,要能夠忍耐寒冷、飢餓等等要求,小隊隊員要求有百分之一百的忠誠。

剩下的還有無數的聯絡暗號,戰術技能,等等等等。可以說,為了這個被烏三娘嘲笑為“痴心妄想”的計劃,梁明是費盡了心機,今天的圓滿成果那是沾滿了梁明同志的血汗吶,不容易啊!

乾隆掛了,登基繼位的自然是顒琰,而且一上位馬上就能握著實權,比起歷史來可是早了十一年。對於這個人梁明沒什麼特別的印象,好像就一個“平庸”二字。比起他好大喜功能力出眾的老子乾隆來,此人是個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果敢作為的平庸天子。

顒琰跟和珅應該是十分的不對付,只可惜依照現在的情形,只要他還不是一頭豬,那就不會去動和珅,畢竟和琳正坐著四川總督的位子。

“看來明年要有一場惡戰了!”思緒了片刻,梁明無奈的搖了搖頭,如今的天氣根本不適合大兵團作戰。特別是中華軍,戰士多數出自南方,對北方的天氣極為不適應,看來是到了著手準備北方軍團的時候了。

按照梁明原先的意思,北方軍團是要在明年夏季組編的。經過了明年春季的大絞殺之後(西北十餘萬大軍),從歷經大戰磨練依舊能夠堅持下來的忠勇軍、僕從軍中抽出一萬人組建成一個整編師,先以洋槍為制式裝備,逐漸培養增強他們的忠誠度,最終規建為正編第七師。

可現在乾隆的死,顒琰的登基,已經使得事情已經發生了嚴重變化。為了樹立起新皇的尊嚴,明年春季的絞殺戰,顒琰必然會傾全力而為之。可現在中華軍只有不到七萬人,其中除了衛戍京師的禁衛軍之外,能夠自由調動的中華軍只有兩萬二三。其中騎兵六千餘,炮兵三四千,步兵只有一萬二三。而且要分出一半兵力留守北部防線,面對南方十幾二十萬清軍的全面反攻,僅靠萬餘中華軍和一兩萬忠勇軍、僕從軍,兵力分配必然是捉襟見肘。增強忠勇軍、僕從軍的戰力,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還有就是半年來抓到的十萬俘虜,這些被俘清軍中綠營兵佔了一大半,是一股可以爭取的力量。特別是津南之戰時抓到的四五萬綠營兵,做勞力已經半年了,是到摘果子的時候了。

而冬季戰役時期主動投降的豫軍洛陽鎮總兵吳元慶,他的妻兒老小都已經被北方處偷偷的送到了北京,回頭路是走不了的,所以這人完全可以放心的使喚。命他去綠營俘虜中招募士兵,肯定會取得相當不錯的效果。

梁明大致估摸了一下,未來的三四個月中,他手頭還可以多出三萬人來。雖然這批人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都不會好到那去了,卻也比白蓮匪軍強。守個城池還是可以的!

明年,關鍵是明年,只要能頂住清軍春季的反攻,將他們阻擋在京津之外,那麼隨後的夏季、秋季就會是中華軍收穫豐富果實的時候。

當乾隆“遭天譴”死了的訊息傳遍天下時,嶺南地方的中華政權將得到無以加復的鞏固,那裡的士紳百姓將會徹底對滿清死心。在中華地方政權的號召下,在軍餉利益的誘惑下,兩廣、江西、福建,四個省份,招募十萬新兵只會多不會少。

有了這些新兵的充實,南方的中華軍就可以抽調出足夠多的精銳用於進攻上,當第四師沿長江直逼南京時,福建、江西的第一師、第二師、第五師以及大批的忠勇軍、僕從軍將匯成一道不可阻擋的洪流,一瀉千里,霎時間浙江、湖南,甚至是湖北。長江以南,將再無清軍的立足之地。(西南不算)

再看北方,直隸的清軍主力已經灰飛煙滅。河南本就才兩萬的綠營兵,調出去洛陽、開封兩鎮之後,畢沅(河南巡撫)手中怕是三千正規軍都不會有了。山東軍力雄厚,可是因為種種原因,中華軍在當地是一呼百應,柴坤手下實力相當的雄厚,即便吉慶(山東巡撫)手握總兵怕也奈何不得他。

江寧(南京)的保衛戰必然會讓李世傑全(兩江總督)身心的投入其中,江蘇、安徽的兵力會大部大部的向江寧集結,而原本就向福建、江西、直隸(皖軍尤政航部萬餘人)戰場投入了相當一部分兵力的江蘇、安徽兩省,在又一次抽調大軍之後,留下的也就是一副空殼子了。

而山西、陝西、甘肅三省的聯軍,以及綏遠、察哈爾、熱河、東北、蒙古各部的步騎,兵力近達三十萬之多。大軍勢威,南北兩面夾擊京津中華軍,可落在梁明的眼中卻是覆滅前最後的瘋狂。

因為天下大勢已經落入了中華軍的手中。

更況且坐鎮京津的梁明手中握有十萬中華軍,擁有有利的地形,堅固的城池,先進的槍炮,強攻不足防守卻是綽綽有餘。滿清步騎大軍兵多勢眾,卻不見得能夠奈何得了他。

等到中華軍一統江南,冬季稍作休息之後。後年春季,大軍揮師北上,必然是勢若破竹,拿下江北兵力空虛的各省還不是小菜一碟。到了那時,天下三分我具其二,鼎立天下,梁明霸業可成。

大軍直搗承德,清軍不戰則罷,顒琰丟面子,丟臉隨他去;戰就打他個慘痛,讓關外清軍老實個一兩年。然後進軍西北,先收復山西、陝西、甘肅三省,外加河套平原,鞏固北方疆防;然後南北夾擊進逼西南,就憑西南三省的實力又那裡抵擋的了?

一統關內之後,大軍席捲,東北、蒙古、新疆、西藏,一個也跑不了。待到那時,趁著歐洲戰場打的熱鬧,西伯利亞、中南半島、甚至是太平洋對面的大片土地,等等,無數的希望在渴求。

打造一個環太平洋帝國,似乎很有可能啊!(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