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奇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奇寨

提起朝鮮,同這個彈丸小國梁明還真是頗有“淵源”的。各位不見(第一卷第三章),十多年前剛剛被王家救上岸的梁明口中的說辭就同朝鮮大有瓜葛?

那時候為了給自己編一個可信的身份,又因他那一口河南話,梁明無意間就給朝鮮扣上了一頂屎盆子。他老家豫東周口的,換到現在那就是河南陳州府。藉口乾隆三十二年的大旱,梁明推說自己是跟著本家的堂叔出來跑走私生意的,從吉林進貨經朝鮮轉運至倭國,因為運氣較好,幾次往返都沒出岔子,盈利頗盛。結果先前買通的一個朝鮮官員紅了眼,想從中加上一份,被拒絕後便暗中下了狠手,不但父母兄弟盡數命喪異鄉,掙下的家財也被人貪墨,就連他跟他堂叔也被追捕。只得乘船橫渡,卻在途中遇到了暴風雨,船被天雷擊中,他叔叔命喪當場,梁明命大這才逃過一劫。

這件事在中華朝內部知道的人不多,但能知道這些的人如今多是朝中有數的大佬。放在梁明默默無名的時候,你就是給人家再扣上百八十盆屎尿也傷不了朝鮮一根汗毛,可現在就不一樣了。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做兒子的豈能不報復?

早在大秋島藏貓貓的時候,梁明練兵的主要物件就是朝鮮,沿海的地段很是光顧過幾次。現在他有了更為強大的實力,那就更是沒放過的理由了。特別是如今朝鮮不識“天數”,襄助滿清對抗中華正統,罪上加罪,滅了它應該是沒什麼腐儒敢冒言了。

當年的胡編亂造,如今成了天大的屎盆子,這是梁明萬萬沒想到的,不能不說是天意使然。然而單憑這一條還是虛了些,那僅是私仇而已啊!雖說天子無私怨,但畢竟是他沒發跡之前的事,而且他口中的“辛勤勞動”也不過是走私罷了!到底是有點底氣不足。可現在一切都不同了,有了“襄助滿清”的這頂帽子,兩者合一,家國一體,這不就合情合理了!

“看來是有必要加強一下東北處了!”輕輕的囈語道,梁明臉上顯露出了一抹詭笑。

心中有了決定,梁明就把此事放到了一邊。他可不再是當年事事躬親的小島主了,只要心中有個方向就可以了,至於詳盡的規劃措施自然有手下負責。

目光不由得再次轉向了沙盤,眼睛死死地盯著井陘一地。今天大早,北方處送來訊息說“翻山行動”已經啟動了。

什麼是“翻山行動”呢?那是梁明在白蓮教不聽調令之後著手佈置的。利用的是北方處原先吸收的少量白蓮教徒(八卦教除外),這批人身份有高有低。潛伏在義軍當中,任務就是爭取儘量的佔據高位。歷經了半年的搏殺之後,這部分人多半還活著,自然也更進了一步。白蓮義軍降清的時候,也正是有了他們傳遞的訊息,八卦軍才能事事搶先一步。

先前的那段日子,這批人並沒有被啟用,而是深深的潛伏起來。因為他們知道,在清軍士氣最盛的時候他們是根本就拉不回幾個人的,反而有很大可能暴漏身份。

然而現在局勢大變,夾擊井陘不成之後,滿清已經漸漸落入下風,這才是他們活動的好時機。隨著他們的悄悄活動,成果已經有了一些,這樣的情形下他們才正式決定開始行動,並通報給了本處。

看著井陘,梁明不由得想起了後世的自己。因為在他的腦海中,後世的井陘是他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地方。確切的說給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土門關旁的抱犢寨。

全國最大山頂門坊-- 南天門,全國第一座山頂地下石雕五百羅漢堂,全國最大的金漆壁畫裝飾的韓信祠以及長城寨牆等。新開闢的 “西苑--蓮花山--抱犢寨”客運索道全長1800多米,為國內唯一設有中轉站,沒有中間塔、全封閉往返式客運索道,最高懸空271米,成為抱犢寨的一大景觀。種種的一切,都讓梁明難以忘懷。

抱犢寨不是一個村莊,而是一座名山的名稱,本名抱犢山,舊名萆山。

兩千年前,絕冠古今的“背水一戰”就發生在這裡。這也正是梁明到這旅遊的主要原因。然而到了地方,他才發現自己似乎看出了方向。真正有看頭的不是車不雙軌,馬不並騎的太行八陘之第五徑井徑。而是《呂氏春秋》列為“天下奇寨”的抱犢寨。

抱犢之奇,奇在造化之功。它東傍華北平原,西接太行群巒,南臨井陘古道,北望滹沱滔滔。雖海拔只有580米,但處在高山與平原交接處,沒有丘陵過渡,使其一山突起,崛出平川,萬嶺西來,至此勢斷,崢嶸雄秀,蔚為大觀。其山四壁如刀削斧劈,只南北鳥道可通山頂。由東北望之,山形如一尊碩大巨佛仰臥天際,神態安詳,眉目畢肖,令人嘆為觀之。山頂則平曠坦夷,方圓600餘畝,淨土層達60多米,肥壤沃土,草木繁茂,恍若天上公園。

抱犢寨海拔580米,四壁如刀削斧劈,只南北鳥道可通山頂。山頂平曠坦夷,方圓600畝,淨土層達60餘米之深,此該山之第一奇者。古人所以可避兵,紮寨於此山,一賴其雄險可守,二賴其有可耕也。海內名山巨嶽非少,誰為其儔耶?其本名之所以被命名為“抱犢”,就是因為當地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抱犢(小牛)上山,養大耕田。

兵家戰場,人間福地,天堂幻覺,世外桃源。天下險要山寨如此之多,能與之相比者還找不出一個來。

抱犢寨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源遠流長的兵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相互交融,構成抱犢寨文化的主脈。在巔峰的平臺上,有我國最大的山頂門坊南天門,有漢將淮陰侯韓信背水一戰時的點將臺和後人為其修建的韓信祠,有蜿蜒起伏的環山長城,有世界獨一無二的山頂地下五百羅漢堂,有道教著名道觀金闕宮等等。登臨其上,讓人感受到瀰漫著的古戰場硝煙和濃郁的宗教氣氛。

時隔二十載,梁明如今想來依舊是記憶猶新。

南天門

全國最大山頂門坊。

南天門,高13.9米,寬23米。它將三個拱門融為一體,工程浩大,氣勢磅礴,在全國山頂門庭建築中極為少見。

它的壁面全部用漢白玉裝飾,彩繪為河西畫法。內外繪色古香,莊重雅緻。門頂的金色琉璃瓦,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得富麗堂煌。38墩斗拱承託著金頂,交錯重疊,每墩斗拱由7層14件組成,輪廓變化豐富多彩;八個飛簷、翹角,每個角由33個插飛組成,將南天門點綴得古樸典雅,氣勢非凡,4根紅色的門柱,每根直徑1米,高9米,有力地支撐著南天門;兩旁高達三米的銅鑄金獅,雙目圓瞪,威風凜凜,守護著南天門。和諧的色彩微妙的組合,使它遠看象牌坊,近看卻是門樓。據山上碑文記載,南天門始建於明朝,在這高山峻嶺之巔,建造如此宏偉的門,真可稱得上“天下第一門”。

而那羅漢堂也是不凡,其充分利用寨頂土層厚的特點修建的規模宏大的地下佛教殿堂。其中的五百羅漢像,全部用鹿泉的青石由曲陽的工匠精雕細琢而成。每尊羅漢均有真人大小,重約一噸。五百羅漢陣容龐大,佈局緊密合理,氣勢恢宏;千龍壁長38米,高13米,厚1.2米,全部由傳統琉璃構件組成,共有大小各式龍的雕塑999條,故稱千龍壁。其中壁的正面主龍有九條,壁的東、西兩端各有一直徑1.5米的華表式蟠龍柱;壁的背面是用琉璃構件組成的“抱犢福地”四個大字,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盧嘉錫題寫。

抱犢之美,美在自然風光。早在明代,“抱犢晴嵐”就被列為獲鹿八景之首;近年又被評為石家莊十景之冠。奇泉、飛瀑、古洞、幽境、山光、霧態、朝暉、夕照,構成了抱犢寨如詩如夢的自然景色,令人流連忘返。如著名的“抱犢晴嵐”,每當曙色初開及初雨新霽之後,或煙繚霧繞,嵐氣氤氳;或碧天如洗,丹崖凝輝;或雲濤無際,簇翠飛紅;如天開圖畫,美不勝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再如山陰十八池,又稱十八泉,一洞幽深,杳不可測,清泉湧出,涓涓不竭。夏秋季節,泉水驟增,奔騰而下,落為飛瀑,聲聞數里;冬日則細水恆流,層層凍結,形成如玉之冰瀑,春來不化。最令人稱奇的是,每當山雨欲來,此洞先出縷縷雲煙,令人稱奇。

抱犢日出也是久負盛名的奇特景觀。早在宋代,達官貴人就以登抱犢觀日出為樂事,為此還在山上建有“望海亭”。由於抱犢寨東面是廣袤的華北平原,無遮無擋,登高遠眺,一覽無餘,從而形成了觀日出的絕佳位置。每當天朗氣清的早晨,凌登寨頂,遠視東方,便見大地收冥,雲破天開,東方送曉,一線晨曦由灰暗變為淡黃,又由淡黃變為桔紅,繼而整個東方顯現出五彩雲朵,或成塊,或變條,或折皺層層,赤紫交輝,瞬息萬變,目不暇接。緊接著,整個天際漸明,尤其東方彩雲變幻莫測,速度之快令人驚嘆,有時像野馬賓士,有時如金龍狂舞,有時似群鳳翔飛,有時若孔雀開屏。半邊天的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雲海融為一體,頓時染出一幅幅金碧輝煌的錦緞,有的飄然飛走,有的摺疊一塊,有的點綴其間變成花朵,其美妙實難用筆墨描繪。總之,雲霞霧靄相映,色彩斑斕無比,嵐光寶氣閃爍,大自然的造化令人驚嘆不己。而觀者不僅身披朝霞,還被塗上一層絢爛的、一時難以說上顏色的光彩。稍頃,在五光十色的彩霞簇擁下,一輪微顯色彩的、絕非大紅的日輪衝破地平線,露出半個笑臉兒。這個笑臉兒,並非很規則的半圓,她的容顏幾乎天天不一樣。當日輪緩緩升滿,緊接著便是壯觀的一躍;只有經過這一躍,她才徹底離開地平線。然而在這一躍之前,日輪並非很圓,大多時候是橢圓的。由於持續時間極短,很多人會忽略這個細節。當日輪躍離地平線後,剎那間便光芒四射,群峰盡染,天地間頓時生機勃發。此時,山下的人們則會看到抱犢寨丹峰凝輝、峭崖溢彩的壯觀景象。

當然了,現在的抱犢寨已經恢復了其最初的功效,數十門大炮、兩個連的刀槍兵固守於此。這裡是第五旅官兵最後一條活路,萬一土門關破,上抱犢寨固守待援是五旅唯一的生路。(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