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零一章 一統中原(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零一章 一統中原(續)

“父親不在,這外戚的身份自然就落到了姑父身上。如今一晃十多年過去,姑父已經是中華朝有數的大臣,執掌民政,位列內閣諸大臣之首,就好比滿清軍機處領班大臣一般的所在,位高權重。如果李家再入朝,外戚權勢大漲必然影響到朝政大局。”李雲倫很替自己大哥感到可惜,“我這不成器的也就罷了,就是可惜了大哥,幾個弟弟也白讀了十多年的聖賢書。”

他嫂子倒是頗有主見,聞言也不見惡色,只是淡淡的道了句:“那也是他的命。”不過這般女子所圖的豈止是他丈夫的富貴,低聲問道,“妹妹在宮中如何?小皇子如怎樣?能不能……?”李雲倫的那句“那事萬萬不可提”卻是沒聽進她心裡去。

李雲倫知道這事的嚴重性,同北方處合作幾年來,他很瞭解北方處的可怕,要說這巡撫衙門中沒有他們的密探李雲倫是萬萬不信的。想了一下,這事還是趁早說明了好,斷了她們的妄念。不然的話,萬一被探聽到給報了上去,那才是禍事呢!

“我給你們說清楚,此事以後萬萬不可再提起,萬萬不可。”小心的檢視一下四周,李雲倫小聲的解說道:“妹妹是富貴命,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命好的不僅僅是咱們妹妹一人。南面的正宮之主和皇上的感情很好,兩人是患難相識於微末。二十年來柴皇后是一路陪著皇上走過來的,主持後宮在老臣子之中威信很高。而那皇長子靈敏好學,為人仁厚向來得皇上的喜愛,雖然還沒被正式立為太子,可早在幾年前就給他配置了一套班子。”李家都到了這一步了,李雲倫心中又怎麼可能不起點期頤?可現實不由人啊,遺憾的說道:“妹妹畢竟是晚了幾年,第一胎又是個公主,如今那小皇子尚是幼齡,而皇長子已經快近成人了。”

“這有什麼?歷朝歷代頭一個太子有幾個坐穩的?不說遠的,瞧瞧康熙朝的“戾太子”,四十年的太子不還是被廢了麼?當今皇上還不到天命之年,怎麼的也有十幾二十年的盼頭,怎麼就能放棄呢?”李雲倫的老婆林氏也不安分,初聞此事若能心平氣和倒真是聖人了。

“就是啊。”他嫂子介面道:“姑父他老人家位高權重,那就是小皇子絕好的襄助啊!憑什麼白白的讓出去?只有小皇子繼了大統,咱李周兩家才能真正的榮華富貴。”

李雲倫露出了一絲苦笑,“你們不知道,姑父雖然位列內閣諸大臣之首,位高權重,卻也僅僅是執掌民政,軍隊裡是插不上手的。原先在山東同姑父一起被俘的那些官員,雖然也多有封疆大吏,一部之首可都沒兵權。有兵權的也是緊緊地抱著皇上的大腿,那裡還敢參乎這事?”

“那柴皇后陪著皇上一路走來,深的滿朝文武之心不說,她孃家也不凡啊。”李雲倫嘆了口氣,不是李家不想爭,而是時不在他啊,“柴皇后的弟弟柴坤乃是海軍部總長,執掌三大艦隊之首的北洋艦隊,早前一直是拱衛京師的。那可是實打實的軍權在握。現在他在山東起事,蒐羅了數萬兵馬還不時的北運兵丁,那是定鼎中原一等一的功臣。”

“而且中華朝初創之期,人才缺乏,所用大臣多是西搬東湊得來的。人員分系複雜,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三哌。其一就是以大秋島老臣為主的魯東派;其二則是以姑父和文壇將軍為首的仕途派,最後是以清水教殘餘和被擄走的幾百名師爺、士子組成的中立派。這一派沒多久就分裂了開來,清水殘餘自成一派,那些個師爺士子因為多有平步青雲的,是以又被稱為青雲派。”

“這其中自然是主導了軍部、財政部、監察部三個主要部門的大秋島眾人最為強勢,雖然沒有一個統一的首領,可無論是在朝堂上還是在軍中都是獨佔鰲頭。”李雲倫的話讓身邊的二位頗有領悟。

他嫂子猜疑道:“這麼說,柴皇后就應該是這一派在後宮的策應了。”見李雲倫點了頭,他嫂子臉色很是難看,“有了這批老臣的支援,皇長子的地位確是難以動搖,除非他自己自毀其身。”

“柴皇后支援老人,那妹妹自然也是姑父那一派的策應,餘下的呢?那個清水教殘餘和青雲派呢?”林氏也是大為惋惜,卻也對中華朝很是好奇,女人天生的就是八卦。

“中華軍分海陸兩軍,陸軍之中原本是大秋島的老人獨手遮天,現在掌權的就多了,除去那些不挨進的忠勇軍,真正的主力中華軍都是魯東派為正,清水為輔。在軍中,清水一派的實力僅次魯東派。”李雲倫臉上多了一抹笑意,“至於他們的後宮的人物……,那就相當奇妙了。禁軍的副都統……”

李雲倫說罷就是一陣嬉笑,“男人每一個好東西……”,“哪有不吃腥的貓啊……”

李雲倫一番解說後,他嫂子和他媳婦算是安分下了心思。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與其相符合的實力,要讓小皇子坐上那位子,他們沒這個雄厚實力。

而李雲倫的另一番話也多少安慰了她倆,“中華朝封爵講究“君子之澤,三世而斬”,外戚一般的爵位就是個伯爵,還不是世襲的。每一代,減一級。三世之內若是不立下功勳,那就是平平常常的老百姓了。”

“咱們家立有大功,天下一統時至少也是個侯爵,我的功勞是小了點,但弄個子爵還是可以的。”李雲倫並不在意爵位這件事,也怪不了誰,都是自己做下的。“雖然皇上這一朝是入不了,可二世登基之後,李家就沒了顧慮。到那時候,家中若有絕才之輩,咱李家依舊是一方豪門。李家能不能興旺,就要看下一代了,那群小兔崽子才是咱李家的根基。”

李雲倫還有一點沒說,中華朝重商,王公勳貴只要有那個資本都可以插上一腿。李雲倫知道,自己姑父家的那個兄弟十年前就下海了,憑著身家的照顧如今也是一方鉅富,很是讓他羨慕。李雲倫早就有了打算,等到天下一統之時,自己要跟這個表哥好好地親近親近。

送走了他嫂子,李雲倫帶著自己老婆回到了自家的小院子自在逍遙去了。

李雲倫是無官一身輕,可李復鑫、李雲林、鄭閔勝(北方處)、鄧硤石(北方處)等人就有活幹了。釋放各縣府關押的犯人,開庫放糧招兵買馬,那是沒一刻閒著的。

甘肅現在應該是用陷入重圍來形容,西面的新疆、北面的寧夏、蒙古,東面的陝西,南面的青海,都還牢牢地掌握在滿清手中,雖然這些省份短時間內抽調不出多少兵馬來,可那也是懸在都上的一把刀,不能不防啊!

唯一能讓他們提起心氣的是不斷送來的情報。北方處雖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活動,但他們的傳輸速度卻是要遠遠快過滿清的。李復鑫他們如今知道的軍情要遠遠超過畢沅傳遞給伍拉納。

管圓楓等人率三萬餘兵馬在攻破邯鄲之後,馬不停蹄的直殺向河南,連克彰德、衛輝兩府,現屯兵於封丘,兵鋒直指黃河對岸的開封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梁明是河南人,早在十五年前的山東起義之時,清廷就知道的一清二楚。當時的陳州府知府(駐淮寧縣)、淮寧縣知縣都曾大肆調查過此事,淮寧縣梁性百姓多有受難的。如今梁明捲土重來,聲勢震天,鬧得更大了,而淮寧縣反倒是更平渦了。再也沒那個不長眼的官吏,敢大張旗鼓的“嚴查亂匪根源了”。

管圓楓一部一路行來軍紀嚴明,同軍紀敗壞的清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再加上梁明的身份,是以管圓楓一部走到封丘時兵力已經增長到了四萬。這還是他們挑選嚴格的,若不然五萬人也湊得起。

而六月中旬,無極縣的張子玉部被困一月有餘,城中糧草將近,外面又無援兵,無奈之下帶領著四萬不到的殘兵出城投降。至此,直隸南部歸於平靜。留下五千人馬看守俘虜,夏雄飛先遣騎兵群南下山東,自己親領著第三師團主力隨後跟進。

雖然李復鑫等人不知道如今山東戰局的詳細情況,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盡佔山東就在眼前。等擊敗了山東清軍之後,大軍南下進攻歸德府(現在河南商丘),然後兵分兩路,北路直上開封,於封丘管圓楓部南北相望就可以兩門夾擊開封清兵。南路則可以橫掃兵力空虛的河南大部。

估麼一下時間,八月份,最多八月份,山東、河南兩地就盡歸中華所有了。而更令李復鑫他們驚喜的是江南的局勢,第二師團在蔡德利的帶領下先平定兵力空虛的浙江隨後進攻一江之隔的江蘇。牽制了不少的清軍,為第四師團直搗江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今年的三月中旬開戰,四月初第四師團整裝待發,由越南分艦隊護送破松江府(上海地區),直抵南京城下。第二、第四,兩個師聯手兩個月內剿滅了江蘇境內的所有的清軍,還有多大六七萬的義勇。(江蘇福澤之地,有錢的人家多)

隨後,第四師兵進安徽,久戰兵疲的第二師留在江蘇休整。

中原大地一統在即,那天下又何時歸一呢?(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