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零三章 真相尚不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零三章 真相尚不白

開封城城南的那個犄角旮旯裡有一處不起眼的民居,北方處開封站的一處據點就設在了那。如今這個小據點中那是大腕雲集,開封站的正站長,行動、情報、機要(兼任副站長)三科的主要負責人都聚集於此。如果他們被清兵一勺燴了,那短時間內河南境內的秘密戰線就徹底攤廢了。

“老李,有眉目了沒有?時間可不等人吶!”開封站站長鄒博心中很是焦急,他明面上的身份很是顯貴,乾隆四十四年的舉人,開封城頂頭的儒商鉅富。“我與李毅多有接觸,此人絕不是一心求死之輩,此事定離不開畢沅那狗東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畢沅,字秋帆,自號“靈巖山人”,雍正八年畢沅出生於鎮洋(今江蘇太倉)。自小聰明好學,文武兼修。乾隆十八年(1753),順天鄉試中舉,被授內閣中書,撰擬、結寫詔令。後來入值軍機處,擔任素有“小軍機”之稱的軍機章京,負責繕寫諭旨、記載檔案、查核奏議。乾隆二十五年三月,畢沅參加會試,得乾隆賞識擢為一甲第一名,極為狀元。

此人極受乾隆賞識,一路仕途坦蕩,五十歲不到就已經做到了一品頂戴。但此人為人貪婪,後冒領賑濟,被御史錢灃奏劾,降為三品銜。後來和珅發跡,官至文華殿大學士,擅權獨斷,貪贓枉法。文武百官多有討好、巴結,畢沅是其中之一。在和珅40大壽時,畢沅竟賦詩10首相贈。

其人乃是滿清的學問大家,較之後世聞名的紀曉嵐也不遜色分毫。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是一部編年史傑作,博採典籍,考證甄選,剪裁熔鑄,成一家之言。上起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顯德六年(959)。但就時間來看,前後尚有巨大的空白、欲補續的,代有其人。就下續的來看,南宋有季羨的《資治通鑑長編》,劉時舉的《續宋編年資治通鑑》等。明代薛應旗、王宗沐各著有《宋元資治通鑑》。清代康熙年間,徐乾學等編成《資治通鑑後編》。這些續編在史事記錄、年月編排上,錯誤百出。

乾隆三十七年,畢沅開始編纂一部新的《續資治通鑑》。他廣延英俊(諸如邵晉涵、章學誠等),博稽群書,歷時十餘年,完成220卷的《續資治通鑑》。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對中國史籍考,貢獻卓著。

可此人搜刮起民財來也是大手筆,而點子極多。文雅之中暗藏腌臢!

鄒博身為開封有數的巨賈,平日裡交友極廣,對於畢沅的為人那是心知肚明,逢年過節從沒少過他的紅禮。

李然(開封站的情報科長)苦著一張臉,搖了搖頭道:“線索很少。跟隨李毅的去掘口的都是開封守備營的,一時間還接觸不到。我們查了李毅的家人,發現從前天起知府衙門就更換了防務,現在負責把守那裡的是畢沅的撫標。雖然沒能進去,但單憑這一點我就可以斷定這裡面有鬼,還同畢沅息息相關。”

“還有一點就是李毅並沒有關進大牢,而是被畢沅他們直接扣押在了巡撫衙門,這一點同樣可疑。”李然說道,“巡撫衙門防守森嚴,我們尋常的屬員根本進不去,我來的時候已經讓德盛(劉德勝,情報科副科長)去找魏廣源了,現在是他證明自己的時候了。”

魏廣源是河南按察使司的按察使,正三品官銜,河南的三號人物,督掌一省刑獄。他之所以同北方處攪和在了一起,那是因為有鄒博的穿引,等到魏廣源察覺到不對之時已經晚了。但在滿清未曾落敗之前,魏廣源依舊不肯屈從,要不是有把柄被北方處捏在手中,而且往年也收了北方處不少的銀兩,這些都有證據顯示,說不準就被魏廣源反噬吞掉了。如今滿清江山搖搖欲墜,魏廣源的態度也是一天一個變化,特別是最近北岸大軍陳兵黃河,山東清軍覆滅在即,魏廣源的態度更是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就差叫爺爺了。

四個人窩在小院子裡,靠著僅有的一點點線索推敲不一,總是拿不定注意。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接著就是三長兩短的敲門聲。“怕是德盛過來了吧,我去開門。”李然站起身來,說罷走了出去。

片刻間就領回了一個書生打扮的人,年紀在三十歲左右,身材瘦高,一身青袍穿在身上就像是掛在竹竿上一般,長的也算方正,因一路急趕現在已經是氣喘吁吁了。這人正是情報科的副科長,明面上的身份是開封府官學的教諭。

“是畢沅同和珅出的鬼主意。”說罷這一句話,劉德勝一屁股蹲坐在一個凳子上,接過楊兆(機要科長,兼任副站長)遞來的一杯水,一癮子喝了個精光。

“先喘口氣,慢慢再說。”鄒博笑了笑。

“慢……慢不得,今晚咱們必須要動手。”劉德勝深吸了口氣,竹筒倒豆子一般的把魏廣源探聽到的訊息說了出來,最後說道:“這事若是能籌劃好,天下民心將盡歸我朝。”

“話雖如此,可巡撫衙門是好闖的嗎?就憑城裡的這點人手,還不夠畢沅狗官的撫標塞牙縫的呢!”聲音渾厚,說話的正是行動科科長嶽鵬飛。此人登封人氏,生於少室山下,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功夫。

“就算是把整個開封站都填進去,只要能把李毅和他的妻小救出來,那也是值得的。”劉德勝的書生意氣上了來,當即頂了回去。

“嗤”,嶽鵬飛很是不屑,說道:“我知道,理是這個理。可你要曉得畢沅狗官的撫標有三千多人,單巡撫衙門的守軍就不下三百,剩下的也都在附近。我們行動科總共十二個組,現在留在開封城的只有四個,湊到一起才五十人,你讓我們拿什麼去救?”

“好了,都別說了。人我們一定是要救的,就在今晚動手。”鄒博斬釘截鐵的說道,這事的誘惑太大了,不能不讓他心動。“下面都給我好好地想一想,怎麼才能調出巡撫衙門的守軍,把人救出來。”

※※※※※※※※※

開封乃是河南省治,豈能一日無主?大清朝雖然到了如今顫顫愈倒得地步,可官員卻是不缺的。李毅被拋了出去做替罪羊之後,開封同知劉侃馬上接了他的位子。

現在劉侃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收攬民心。他在開封附近召集了大批民壯,然後套上策馬拉著大批糧草徑直到了黃河邊上的柳園口。

眾人皆知,黃河素有“地上懸河”之稱,可誰又知道其中位差最高的河段是在哪裡?又有誰知道黃河為何被稱為“地上懸河”?

黃河流經開封的這一段,特別是其位於開封城北十公里處黃河南岸的柳園口,這裡河面寬8公里,大堤高約15米。由於黃河衝出鄭州邙山後,進入平原,落差驟然變小,泥沙大量沉積,致使開封段的黃河河床以每年10釐米的速度增高,日積月累,此處的河床已高出開封城區地平面7~8米,最高處達10米以上,從而導致了兩岸大堤日增年高。因黃河被兩岸大堤夾護著從開封城北高處洶湧流過,形似天河,故世人將這種人工奇觀稱為“懸河”。

昨晚被掘開的八九道堤口中的一道就在對岸,囤積的河水傾瀉而下,如今對面已經是一片汪洋了。

無數的泥沙隨著激流而下的河水傾瀉而出,現在河面已經斷流,河道沉淤的泥沙清晰可見。黃色的,就如同對岸一樣,放眼望去一片黃沙世界。

封丘的中華軍早已經到了對岸,近千號人泥漿滿身正死命的在圍沙築堤,另外還有數千百姓同樣一身黃泥的在堤壩上幫忙。

劉侃到了柳園口,一眼看去滿腔的話登時噎著了,本想著對岸的僅是百姓而已,誰想竟然還有無數的兵將。在畢沅他們想來,中華軍實力雖強,卻是立足未穩。河對岸肯定會有無數被中華軍召集來的百姓,同樣也會有一部分中華軍兵將,但那雙方的關係應該只會是監工和苦力似的關係。

所以來的時候,劉侃很有信心憑著自己滿口的鐵齒銅牙,好好地刷一把對岸的中華軍,雖然他嘴上會把把門,留下一份人情。但看到對岸的中華軍也是泥水滿身,來來往往的在堤口忙碌,劉侃知道自己的滿腹話語只能憋在心裡了。

柳園口河對岸的缺口原本只有十多米長,可再小的缺口經不住億萬噸河水的沖刷,一夜過去了,如今的缺口已經達到了二三百米。在河水突發之後,封丘的管圓楓等人不敢有絲毫的大意,馬上派出大軍分散撤離沿岸百姓。在河水平息之後,封丘又派出大軍進駐各地的缺口處,召集受災百姓,不惜一切代價馬上堵塞缺口。到如今,對面的缺口已經剩下不足二百米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