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一十八章 京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一十八章 京觀

宮河擔任第九軍團副總參謀長已經一年多了,雖說時間不短了可他總覺得自己屁股下的那把椅子熱得發燙。軍團總參謀長為正師級,副總參謀長為副師級或是正旅級,而宮河之前不過是個主力團團長,一步垮了兩級,也難怪他覺得椅子發燙。

如今楊袞給他了一個立功的機會,拿下俄屬恰克圖,只要漂漂亮亮的拿下俄屬恰克圖,不但他自己能坐穩軍團副總參謀長的椅子,一直對他照顧有加的軍團長楊袞身上也會壓力大減。宮河極為珍惜這次機會,軍事佈置準備了極為詳盡,他相信自己的表現能博得一個滿堂彩。

宮河在外蒙古待得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身為第九軍團的副總參謀長,俄羅斯在北海、葉塞尼河流域的兵力部署、地形地貌都被他給摸的一清二楚。

元武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聽到軍團長楊袞親口下達的進攻命令後,宮河是高興的一蹦三尺高,大聲呼道:“早等著這一天了!”

對於恰克圖的沙俄武裝,宮河心裡很清楚,單憑自己手中握著的三千步騎即使順利的打下來,折損也不會少到那裡去。是以,得到確切命令後宮河馬上派人去召集了附近的幾個信得過的喀爾喀蒙古部落首領,明確的告訴他們——大中華要同羅剎鬼開戰了。

三天的時間,三個喀爾喀蒙古部落湊足了一千名騎兵。人數不多,但宮河知道這三個部落已經拼盡全力了。如今外蒙古的喀爾喀蒙古人,隨著滿清的滅亡也隨即取消了剛剛施行不足三十年的“旗”制。唐努烏梁海地區一共有五個蒙古旗,分別是乾隆二十三年建起的唐努、薩拉吉克、託錦、庫蘇古爾四旗,以及乾隆二十九年建立的歸屬於定邊左副將軍直轄的克穆齊克旗。五個旗那就是25佐領,帶上散待得十六個佐領,唐奴烏梁海一共有41個佐領,廢除“旗”制之後,也就變成了41個部落了。

在宮河看來,蒙古人的觀念很古怪,他很不理解。唐奴烏梁海41個部落,散的到處都是,卻個個都能同第九軍團扯上關係,差的就抱個營長,厲害的都能同旅長打上交道。這些個蒙古人對於國防軍可謂是發自內心的敬畏,那些同蒙古部落交好的軍官,在蒙古部落中相當有臉面,調遣個百十人可以說是小菜一碟。但讓宮河腦袋疼的是,那些個蒙古部落肯買一營的顏面,就不大愛打理三團的生意,就是旅一級的將官下到部落,能得到的也僅僅是隆重的接待,而不是兄弟般的友情。換句話說,不沾邊的將官,在那些蒙古部落裡還比不得扯上套的營長。除非你這個將官能夠同這個部落保持長期的密切聯系,還要同對應的駐軍一脈相承。可以說,唐奴烏梁海的蒙古人,把縣官不如現管的這一套發揮的淋淋進至。

宮河能調動三個部落,這已經是好的了,畢竟一年多前他還是野戰團的團長。這三個部落也是在那是搭上的關係。

有了這三個部落的幫手,宮河底氣硬了不少,三千騎兵,一千精銳步兵,若是還拿不下小小的恰克圖,他這個副總參謀長確實是不用在當了,軍隊裡也不用在混下去了。

元武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清晨。

一千蒙古騎兵準時抵達恰克圖城外,匯合另外兩個騎兵團迅速包圍了俄屬恰克圖城。與此同時,瞧瞧潛進買賣城(中屬恰克圖)的警備一團也準時出擊,一舉擊潰了兩城連接處的沙俄守衛,將戰火推向了俄屬恰克圖。

宮河野戰團裡養就的習慣,做事圖的就是個幹淨利落。他集中了買賣城中守衛配置的十二門青銅跑和數月來暗中拉入買賣城的三十二門大炮,四十四門大炮對準俄屬恰克圖城的南城就猛轟開來。

二百多發炮彈射出後,俄屬恰克圖城南就打了個稀巴爛,幾個地圖上標誌處的戎守工事也連同一溜溜的房子一齊飛上了天。俄屬恰克圖,南大門已經洞開。

早已按捺不住的蒙古騎兵順著貿易大道越過廢墟一般的城南飛一般的衝進了恰克圖,一同的兩個騎兵團也不甘示弱,除了堵門的隊伍外,餘下的八百多人也是打馬飛奔,衝進了恰克圖。

15、16世紀時,一些不願忍受地主、貴族壓榨的俄羅斯、烏克蘭農民遷徙到由於欽察汗國被推翻之後的俄南地區。這些人被稱為“哥薩克”,即突厥語中的“自由人”。自16世紀起,哥薩克因替沙皇政府鎮守邊疆,被免除勞役和賦稅,並獲得一定的俸祿和相當數量的土地。他們擁有經自由選舉產生的統領、百人長、大尉所組成的自治機構。哥薩克人以英勇善戰著稱,在沙俄歷史上,沙皇透過收買哥薩克上層人物而控制哥薩克人。哥薩克人組成的騎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他們的生活方式頗似遊牧民族,男丁人人騎馬舞刀,驍勇善戰,切全民皆兵(男人)。

恰克圖生活著近兩千名哥薩克,他們中的多數是在大批的俄商離去後搬來的。依照哥薩克的慣例,打起仗來兩千哥薩克至少能拉起一支七百人的騎兵隊。但這需要足夠的時間來準備。

中華軍突然間的爆發,打了沙俄一個措手不及。二百人的俄軍幾乎不堪一擊,而常備的哥薩克民團,說到底他們也就是民團,這時都在家裡窩著呢?槍炮一響,想從大亂之中的恰克圖城整軍備戰,那簡直就是開玩笑。可以說,因為一個措手不及,恰克圖城內的哥薩克成了遊兵散勇,他們再也沒機會組成騎兵群了。

蒙古人的兇悍在這裡得到了充分體現,他們對一直欺壓、殘殺自己的敵人是毫不留情的。蒙古騎兵的馬蹄過處,一片狼藉,等第九軍團警備一團的戰士衝進城堡的時候,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幅令人作嘔的圖畫。四肢不全的屍體,踏的血肉模糊的腦袋,隨處的殘肢斷臂……。整個戰鬥,從國防軍開始炮擊,到最後一個哥薩克的腦袋飛上了天,用了不到半個時辰!

宮河興致勃勃的帶著手下到處視察戰場,看著遍地的俄羅斯人、哥薩克人的屍體,很滿意的叫嚷道:“這一仗真娘的痛快,這群老毛子,老子早就看不上眼了,這下讓他們也嚐嚐我天朝雷霆手段!哈哈!”

這時候,蒙古額爾古部落首領巴雅爾騎著戰馬飛快的跑來,他的身上,還有戰馬的軀幹,到處浸著血水,馬蹄上還沾有白黃的腦漿,幾個人頭被拴在一起,搭在戰馬脖子上。 見到宮河,巴雅爾一拽馬韁頓住了戰馬,身子一溜落到了地上,向宮河頗為興奮的問道:“宮將軍,怎麼樣?”

宮河一豎大拇指:“漂亮,幹的實在是漂亮,真不愧是大草原的蒼狼,成吉思汗的後人!”

巴雅爾聽了宮臣的誇獎,得意的仰天大笑。

蒼狼是蒙古人的圖騰,成吉思汗是所有蒙古人心中的神聖。宮河如此的讚賞,著實讓巴雅爾高興。笑完了,巴雅爾臉色卻變了,他略有緊張的問道:“宮將軍,你們會不會認為我們太過……那個……殘忍?”巴雅爾畢竟是一個部落的首領,他心裡很清楚的知道宮河對他們

戰力的讚賞,有的時候甚至能夠要他們的命。巴雅爾知道,天朝要的不是能夠打仗的喀爾喀蒙古,而是撫順的喀爾喀蒙古,這一點所有的蒙古部落首領都知道。若是今日一戰,他們三個部落的表現惡著了那個人,在劉曉琨、楊袞面前給他們部落上下眼藥,說他們野蠻難馴,那可就得不償失了。巴雅爾從心底來說並不想太過表現,可手下的兒郎沒他這份心思,面對羅剎人,每一個唐奴烏梁海的蒙古人都會使出全身的力氣。所以,暢快之後巴雅爾心中頗有點緊張。

宮河轉過頭看了看手下一幫子面色如常的軍官,微笑著向巴雅爾說道:“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刀槍!”

頓了一下,接著道:“這是皇上親口定下的規矩,無論是蒙古人,還是東北的滿人,都是大中華帝國的子民。”

巴雅爾敞開了心胸仰天大笑,緊緊握住宮河的手:“宮將軍是我們的朋友!國防軍也是我們的朋友!我們的刀槍,我們的兇惡是對待我們的敵人的;對於朋友,蒙古人,像來是肝膽想照!”

恰克圖成了一座死城,但是無論是兩個騎兵團還是警備一團,他們都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精銳,這點場面還鎮不住他們。況且,與蒙古人在戰場在的表現相比,宮河戰後的表現更讓人心寒,秉著楊袞的命令,宮河真的造了個“京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京觀”又叫“武軍”,就是將敵軍的屍體堆在道路兩旁,蓋土夯實,形成尖塔形的土堆。這個習俗在春秋時期很是流行,後來在中國就沒了。

ps:在《左傳》中記載,春秋時楚莊王的軍隊在邲(今河南武陟東南)戰勝了當時強大的晉軍,這是一個空前的大勝利,大臣潘黨建議將晉軍陣亡者的屍體堆築為“京觀”,說:“我聽說打敗敵軍後.要留下紀念物給子孫,使他們不忘武功。”而楚莊王卻說:“武這個字的意思就是要‘止戈’,力求不再使用兵器。國家用武是為了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做到了這7件事才可以使子孫不忘記武功。現在我使兩國子弟暴屍野外,是殘暴;出動軍隊威嚇諸侯,未能戢兵;暴而不戢,也不能保大;晉國仍然存在,也不算有功;這場戰爭違背民眾意願,不能說安民;自己無德還和諸侯征戰,何以和眾;讓別國混亂以為自己的榮耀,也不豐財。7項武德我一項都沒有,怎麼能讓子孫懷念?而且古代聖王是討伐不敬者,將罪大惡極者築為京觀,是用這種最重的懲罰來警告邪惡。這場戰役中的陣亡者都是為了自己的國君盡忠,怎麼能夠將他們築為京觀?”下令將晉軍陣亡者妥善埋葬。

由此可以想象楚莊王不愧為春秋五霸之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