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二十二章 收北海(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二十二章 收北海(完)

“老爺,衛兵送來了一封信,說是城外的韃靼人用箭射進來的。”一個發須花白的老人向沉思中的勒金斯恭敬的說道。

“信?”勒金斯眼睛猛然一亮,一把搶過老僕人哈伊爾達手中的那支箭,將布條解下後,前後左右地翻了翻後疑惑的說道:“這上面寫的什麼文字?法文還是英文?”短短的一天時間,勒金斯似乎老了十歲不止,原先精銳的眼睛也流落出一絲恍惚。

“老爺,或許霍德洛夫神夫認識。您知道的,他是一個博學的人。”老僕人哈伊爾達提醒道。

“這是個好主意,管家快派衛兵去請神父過來!”勒金斯好似落進河裡的旱鴨子,拽著了岸邊最後一撮救命稻草。

“是,老爺。”老哈伊爾達再次恭敬地彎下了腰。不多會兒,正在給死人做禱告的霍德洛夫神父被請進了城守的辦公廳。

“尊敬的勒金斯大人,您找我有什麼事嗎?”鬍子已經花白了的霍德洛夫神父顫顫微微地向勒金斯行禮道。

“神父,知識淵博如海的你,是否認識這上面的文字?”勒金斯忙隨手將信交給了神父道。卻見霍德洛夫接過了信件,開啟看了看隨即向勒金斯說道:“勒金斯大人,這是法文。”

見霍德洛夫認識,勒金斯心中好似猛然間松了一口氣似的,語氣也輕快了少許,“神父,請您翻譯一下。”

“是,勒金斯大人。”不再多問的霍德洛夫趕緊埋頭翻譯起來道;“中華帝國遠東軍團副指揮官陳中將,敬告沙俄色楞格斯克城守勒金斯閣下,貴國長久侵佔中華帝國藩子民喀爾喀蒙古領土,對我帝國子民造成了嚴重損害。現在他以中華帝國前線最高指揮官的名義,命令貴國部隊立即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他本人以中華帝國的名義起誓,保證色楞格斯克城內所有軍民的生命安全。請於明日中午之前予以答覆,過時不付者視為頑抗到底,將受到中華國防軍最嚴厲的打擊。”

“無恥!無恥!這裡什麼時候是韃靼人的領地了,在一百年前這裡就已經是沙皇陛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地。”勒金斯雖然有心理準備,可聽到霍德洛夫神父的翻譯之後,依舊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氣急敗壞的叫罵道,一連說了好幾個無恥。

當晚,經過一系列的討論之後,勒金斯等人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抉擇——無條件投降。深夜,幾個彪壯的斯拉夫人悄悄地來到了色楞格斯克西面的色楞格河……

※※※※※※※※※

“將軍,對面已經決定於明日中午無條件投降了。”一個參謀面帶興奮的向陳磊報告道。

淡淡的一笑,陳磊站起身來,口中簡單的道出倆字:“開會。”單憑一個小小的色楞格斯克根本無力抗拒西路軍主力的侵扎,不投降就只有一條路——死。

事實上這群黃頭發綠眼睛的羅剎鬼,死與不死並無關大局。他們若是一心尋死,成全了就是,若是投降了,留下來修路建堡做苦力也不錯。

這次會議可以說是西路軍的擴大會議,不僅僅是西路軍各部主官全部參加,更有四個喀爾喀蒙古部落首領列席。陳磊簡單的介紹了下情況,這次會議主要內容從戰爭轉向了建設,有任務的不是第七騎兵師、十五師第一旅,而是後勤部長兼任輜重團團長的郭亮,和那四個列席的喀爾喀蒙古首領。

郭亮的任務很簡單,儘快修復“海東城”(色楞格斯克),將此地建成西路軍的輜重中轉站。城內無條件投降的羅剎鬼就是修建的苦勞力,給吃的,給喝的,老老實實的就不害他們的性命,不老實的一律剷除。

四個蒙古部落的首領心中很是驚喜,他們對任務充滿了期望。北海是喀爾喀蒙古傳統的遊牧地,雖然被沙俄佔據了一百五十年,但其境內依舊生活著不少的蒙古布拉特、布裡亞特人後裔,四個蒙古部落的任務就是收編這些蒙古後裔。這是個好差事,他們求都求不來的好差事。四人當即就拍著胸脯向陳磊下了保證。

四個蒙古部落的另一個任務就是派遣部分人手,協助郭亮監管海東城的修建工作,也就是讓蒙古人去當監工,監視羅剎鬼。這個實在是不成問題,能管教一下羅剎鬼,任那個喀爾喀蒙古人都是樂意的。

第二天中午,勒金斯等人很準時的開啟了城門。色楞格斯克城內的沙俄守軍一個個垂頭喪氣的走了出來,軍刀、火槍、火炮、戰馬,分類別樣的堆積在了一起。軍人和平民被特意的分成了兩隊,然後軍人之中再次區分出哥薩克和外貝加爾團來,這三個群體就成了日後的三個勞工大隊。老老實實的幹活,不僅可以養活自己,有家室的也能吃上飯,反正是餓不死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了,這些人裡面還是有特別的,比如勒金斯、沃爾康斯基、穆拉維約夫等人,若是他們能為中華帝國服務,他們所過的生活絕對要好過以前。

當天下午,趕去涅爾琴斯克(尼布楚)和捷連賓斯克得兩路偏師也帶著累累戰果回到了海東城,西路軍修正了一日,再次踏上了征途。下一戰他們將要面對的是,上安加爾斯克和巴爾古津堡、巴翁託夫斯克堡三座戰略據點的聯軍,打破了這股俄軍,北海就將全部回到中華帝國的懷抱。

上安加爾斯克和巴爾古津堡是哥薩克人的聚集區,這兩座城市本就是哥薩克建造的,經過一百多年的繁衍生意,這兩座城市已經成了中南部西伯利亞的哥薩克的老家了。

巴翁託夫斯克堡這是一座純粹的軍事駐地,即便是戰爭平息百餘年後的今天那裡也駐紮著一個標準的通古斯騎兵營。所謂的通古斯,滿語族是發源於貝加爾湖附近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共同體,屬於這個語族的包括滿族(錫伯族)、赫哲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及奧羅奇人、那乃人(都是赫哲人,即原女真人的一支)、烏底蓋人、烏爾奇人、雅庫特人(都是原女真人)等。這些人族中很大一部分的原生存領地被沙俄佔領了,一百多年的磨合之後,許多的通古斯人已經加入了沙俄軍隊之中,甚至還有不少人加入了哥薩克。

三千騎兵無疑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特別是其中八成都是純粹的邊境哥薩克騎兵。

這股力量的首領是上安加爾斯克的哥薩克頭人薩帕耶夫,作為一個參加過第五次土俄戰爭(1787~1791)的老兵,他十分自信與哥薩克強大的戰鬥力,對於勒金斯的勸告嗤之以鼻。說實話,對於南方的韃靼人他真的沒放在心上。現在不是一百多年前,那時的韃靼人還保持著強盛的戰鬥力,韃靼騎兵的勇敢善戰並不亞於自由的哥薩克。可是現在,韃靼人已經徹底馴化了,他們失去了祖先的英勇。特別是最近五十年來,再也沒有聽聞過有什麼韃靼人部落反抗過俄羅斯帝國的統治。當然了,土爾扈特人不算,他們又沒生活在美麗的貝加爾湖。

※※※※※※※※※

一條無名的小河。

天才矇矇亮,狹路相逢的中俄兩軍相會於這條不知名的小河。

一陣震耳欲聾的炮轟聲。起先面對俄軍的炮火試探,西路軍的炮兵並沒有立即予以還擊。而是由第七騎兵師一旅旅長盛和才帶著兩千蒙古騎兵迎著對方的炮火直接對俄軍發起了第一論進攻。

裝備落後的西伯利亞俄軍(哥薩克)使用的還都是老式火炮,實心炮彈,且發射速度較慢。這群哥薩克所攜帶的大炮本來就少,如此一來炮聲就更見稀疏了。這樣的炮擊對於高速賓士的騎兵來說,其殺傷力遠沒有對步槍來得致命。

第七騎兵師就像當年同蒙滿騎兵作戰時面對滿蒙的老後鐵炮一樣,一個勁的躍馬揚鞭根本就不在乎那些稀疏的鐵蛋,不多時兩千人馬順利地衝過了俄軍的火炮封鎖線,並用隨身攜帶的手雷炸燬了俄軍陣地前沿的幾處簡陋的防禦工事。

見此情形,對面的俄軍又是驚愕又是憤怒,害怕盛和才所部對陣地造成進一步傷害的薩帕耶夫隨即便率領哥薩克騎兵主力前來阻擊這些看上去並不好對付的韃靼。此時的薩帕耶夫已經消除了對對手的輕視,就因為第一騎兵旅對於炮彈的毫不在意。那是要命的傢伙啊,再是稀疏也是會要人命的!

一群揮舞著軍刀的哥薩克就像脫韁的野馬一般衝了出來,迎著第一騎兵旅撞了上去。然而盛和才卻並沒有上去迎擊,而是虛晃了一槍,撥馬轉身就逃。眼見敵方開始撤退,正在興頭上的哥薩克騎兵當即高喊著“烏拉”一路追了上去。

不可否認,哥薩克確實是草原上的驕子。就憑他們能始終死死咬著第一騎兵旅不肯放,就可以看出他們內心強盛的自信。一路追擊的哥薩克在不知不覺中逐漸靠近了中華軍的陣地,此刻的他們雖趕不上第一騎兵旅,卻也能一直保持著一定距離不被甩開。

然而正是這段距離卻成了一道渭涇分明的生死線,只聽轟然一聲,之前一直沉默著的西路軍炮兵群終於發出了撼人的怒吼。一顆顆炮彈準確地在哥薩克騎兵的身旁綻放開了死亡之花,不同於哥薩克們落後的實心炮彈,利於對付騎兵的開花彈早就是中華國防軍炮兵部隊標準配置,而且裡面裝的還是威力遠勝於黑火藥的苦味酸。

一瞬間就近乎百名哥薩克倒在了戰場之上,這樣的情形對於彪悍的哥薩克騎兵來說也是一場從未遇見過的惡夢。貝加爾湖附近的哥薩克騎兵的主要作戰物件是觸角伸到中亞的哥薩克,二百多年來時刻不忘南下的沙俄在擊敗瑞典之後一直把土耳其帝國作為第一假想敵。

這些哥薩克早已摸清了土耳其軍隊的底細,那不比沙俄好到那去了的老式大炮對他們的威脅很小,甚至可以說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火器部隊的剋星。然而這一次情況卻出乎了他們的預料,對面那群韃靼的炮彈會自己爆炸,而且其殺傷力遠不是普通開花彈可以比擬的。

正當哥薩克騎兵恐懼於這種從未見過的炮彈之時,對面的陣地卻突然停止了炮擊。卻見剛才還一路退逃的韃靼騎兵突然又回頭衝殺了過來,其速度之快讓人幾乎沒有思考的餘地。驚魂未定的哥薩克騎兵就這樣被滿蒙騎兵衝了個七零八落爭相潰逃起來,其首領薩帕耶夫也戰死於陣中。

第七騎兵師一路掩殺到了巴翁託夫斯克堡,此時的哥薩克已經十去七八了。

哥薩克騎兵的坐騎是頓河馬,同歐洲的戰馬一樣,衝刺速度強但耐力不足。而第七騎兵師坐下的卻是改良的蒙古馬,良好的耐力是它們最大的優點。

今日,西路軍所使用的戰術是十年草原之戰中再尋常不過的一種把戲。這一招讓當初士氣高昂的中華騎兵部隊,在於蒙滿騎兵的纏鬥中吃了不少的苦頭。幾經接觸之後,滿蒙騎兵就發現了中華騎兵坐騎的缺點——耐力不足。於是草原上的滿蒙騎兵在遇到中華軍騎兵時往往先佯裝敗逃引對方來追自己,由於蒙古馬的耐力要優於歐洲馬,因此中華軍騎兵往往是追殺了十餘里就不得不停下來休息,而滿蒙騎兵也往往是在這個時刻再突然回頭殺個回馬槍。

此次遠征作戰,正是考慮到蒙古馬耐力足的緣由,這才給第七騎兵師換上了最新的改良蒙古戰馬。這些改良戰馬比起原先的親戚來說,體型高了少許,衝刺速度高了一點,馱負力也強了不少。算是介乎兩者之間的一種戰馬,有點像古代的大宛良馬。

兩戰之後,北海附近的沙俄軍力被一掃而空,陳磊完美的完成了第一個任務指標——收復北海。而此時楊袞率領的東路軍也同樣迎來了一次輝煌的勝利,他們攻克了沙俄在東西伯利亞的最大的城市——維爾霍連斯克,全殲了沙俄守軍兩個步兵營。

維爾霍連斯克位於勒拿河上游,建立至今依舊有一百六十年了。它是沙俄經營東西伯利亞的大本營,九十年前俄國人就是從維爾霍連斯克出發,征服了整個堪察加半島,然後又向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挺進。(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