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四十章 伏爾加河畔的蒙古人(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四十章 伏爾加河畔的蒙古人(上)

無論方旭所帶領的第三營是生是死,在整個哈薩克戰局上都不過是個小小的棋子,或許大玉茲的杭和卓汗王會感到心痛,但絕不會為了一個營再去搭上更多的部隊。地球離了誰都不會停下,戰場離了誰都要繼續打下去!

梁明眼中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哈薩克近衛軍第三營,落入他眼中的只有整個哈薩克聯軍。既然下決心要大打一場,那麼就要追求最大化的利益。於是乎一個地方部族——卡爾梅克人,進入了他的眼界。

這個所謂的卡爾梅克人就是當年渥巴錫率部東歸時留在伏爾加河西岸的土爾扈特部餘部。

西元1771年1月16日,土爾扈特部落的人民反抗俄國壓迫,舉行起義回歸祖國時,由於那一年伏爾加河一直沒有封凍,無法把回歸祖國的訊息及時傳給西岸的部族,這些土爾扈特部餘部就留居在了俄國。

當時在西岸沒有東歸祖國的土爾扈特部餘部共有4700帳,其中有杜爾伯特部落10000多人,土爾扈特部落8000多人,和碩特部落3000多人。為了防止他們東歸祖國,沙俄軍隊一直包圍了他們十幾年,不準他們離開伏爾加河沿岸。自1771年至1775年有2000多人小規模的、分散的,巧妙利用遊牧的方式回到祖國,清朝政府都很好地給予了安置。1775年以後,俄國政府對留居的人嚴禁四處遊牧,使這批衛拉特蒙古人至今留居伏爾加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土爾扈特人回歸祖國以後,留居俄國的卡爾梅克人也在醞釀迴歸,準備冬季到來舉事。1771年10月19日,俄國女沙皇葉卡特琳娜二世,趕緊下令取消土爾扈特汗國,成立了卡爾梅克管理處,由阿斯特拉罕省務廳直轄管理,省長作為最高監督,選派了一大批俄國警官去卡爾梅克部維持治安。

西元1772年,阿斯特拉罕卡爾梅克管理處又下設了札爾固法庭,由3個主要部落——土爾扈特部落、和碩特部落和杜爾伯特部落推選3名代表組成,按古代的卡爾梅克人法典和法規審理,法庭裁決由省長批准。又把鼓動群眾迴歸的3大部落的領袖:杜爾伯特的臺吉策伯克烏巴什、和碩特的臺吉楊德克、土爾扈特的臺吉阿沙爾瑚召集到彼得堡,葉卡特琳娜二世又用各種宴請規勸並耐心說服他們。但這3位臺吉軟禁威脅不了,好言利誘哄騙不了。1774年4月,俄國政府的官員將楊德克和阿沙爾瑚在一次聚會上毒死了,策伯克烏巴什僥倖逃脫。雖然鼓動東歸祖國的首領們給鎮壓下去了,但是激起了卡爾梅克人的更大不滿。

西元1774年,俄國農民普加喬夫領導的農民起義,蔓延到卡爾梅克人的駐地,8月15日,俄軍首領阿.敦杜科夫公爵,讓卡爾梅克領主車臣多爾濟率軍聯合去鎮壓普加喬夫農民起義。車臣多爾濟不但不援助俄軍,反而和卡爾梅克長老及首領們商量後,派出代表和普加喬夫聯合起來反對俄國政府,普加喬夫親自接見卡爾梅克的各路王公和卡爾梅克人,他們聯合起來打敗了俄軍,並佔領了不少俄軍的城鎮。8月25日,普加喬夫農民起義軍不幸兵敗撤走,俄國政府追問卡爾梅克首領和普加喬夫共同進攻俄軍的原因,“卡爾梅克首領以‘詐降’的原因搪塞過去使俄國政府毫無辦法。

可以說,渥巴錫東歸之後這些生活在伏爾加河流域的蒙古後裔就沒過過幾天舒心的日子,雖然被俄軍圍困的那十多年中三部人口大為增長(沒有參與戰爭),可土爾扈特汗國遺留下的各種權利也被沙俄政府逐漸剝奪了個乾淨。特別是最近幾年,眼看著三部人口大增,沙皇再次把徵兵的注意打到了卡爾梅克人身上。雖然因為卡爾梅克人的極力反對而沒能成事,可這也代表著一個極為不好的訊號。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幾年之後蒙古人將再次為沙皇的榮耀而流血犧牲。

元武十六年(西元1804年),四月。

寒冬退去,冰雪消融,大地逐漸恢復了生機,一縷縷翠綠勃發而出。

這個時節多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歷經了酷寒的冬季,瘦唆的羊群、牛馬都需要盡情的去吸取春日的陽光,綠油油的牧草無疑很適合去滋潤它們乾枯了一個冬季的肺腑。

在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土爾扈特臺吉阿木哈,氏族的首領翰齊爾,兀魯思首領莫庫先,喇嘛根庫藏巴格素爾,宰桑佐德巴、藏巴和巴克薩爾德木奇;和碩特臺吉車爾貝丘緬涅夫,宰桑巴圖爾;杜爾伯特丘切伊臺吉,宰桑巴德巴、楊德克、兀魯思女領主納德木特,額爾德尼巴克夏喇嘛,宰桑烏巴什等16人聚到了一處。這十六人是卡爾梅克人地位最高的一批人,不是各部頭首,就是喇嘛或是法庭札爾固(宰桑),五萬餘卡爾梅克人的命運就由他們來主導。列席的還有策凌烏巴什和翰齊爾,他們倆分別是土爾扈特部和杜爾伯特部臺吉的繼承人。

卡爾梅克人三部中,人口最多的自然是杜爾伯特部,但部族中還是以土爾扈特部為首,畢竟原本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都是土爾扈特部的附屬小部。這次聚會的召集人就是土爾扈特臺吉阿木哈。

看著到齊了的眾人,阿木哈暗自平復下激動地內心,平靜的向眾人問道:“諸位,可知道最近一年東邊發生了什麼事麼?”

東面?這是個相當敏感的問題。最近一年來,生活在伏爾加河流域的他們經常看到一隊隊的俄軍向東開進,心中都知道東面出了大事,可半圈禁狀態的他們卻真的瞭解不多。

“丘切伊臺吉,你現在可是卡爾梅克公署的總督,還被沙皇賜給了旗子、馬刀、鎧甲、貂皮大衣和帽子。作為我們這群人中地位最高的一個,你能告訴我們東面發生了什麼事情麼?”阿木哈語氣中帶著一絲調笑,自從三年前丘切伊臺吉被沙皇封做卡爾梅克公署的總督之後,就成了草原上的一大笑柄。當然了,都是在開玩笑,當不得真。

被調笑慣了的丘切伊也不生氣,反而是陷入了沉思,半響才說道:“老阿木哈,你是不是聞到了什麼?雖然我還不清楚你到底察覺了什麼,但是東面的事情我還真的瞭解了一點,是從馬卡羅夫那個叛徒口中得到的。”說到那個名字,丘切伊一臉的厭惡。

馬卡羅夫,很正統的斯拉夫人名字,其本身卻是個地地道道的蒙古人,已經信奉了東正教,他現在的職務是卡爾梅克公署的第一任警察總長。

說起這個來話就長了。西元1786年,阿斯特拉罕總督波焦金下命令撤消了阿斯特拉罕的卡爾梅克法庭札爾固(注1)和卡爾梅克管理處,卡爾梅克人的訴訟案件轉交縣級法庭處理。只是在阿斯特拉罕設立了卡爾梅克軍需處,由一名俄國政府官員任主要負責人,還有3名卡爾梅克領導和3名宰桑為辦事員,主要是徵收賦稅和徵兵。軍需處遭到卡爾梅克人強烈的反對,軍需處被迫撤消。波焦金的命令落空,1788年又成立了卡爾梅克辦事處,並搬到阿斯特拉罕,以利省長控制。這個機構,還是遭到卡爾梅克人的普遍不滿,俄國政府再次變換花樣,於1797年又撤消了卡爾梅克辦事處而成立了卡爾梅克公署。

沙俄政府規定:卡爾梅克藏傳佛教僧侶,允許有宗教儀式的自由,賜給卡爾梅克人權力和特權,規定在職務需要時,才允許干涉卡爾梅克人的事務,任命卡爾梅克人警察總長,為卡爾梅克事務的領導者,馬卡羅夫被任命為第一任警察總長,各兀魯思維持治安的警察區長聽其指揮。

如此一來卡爾梅克人除受俄國阿斯特拉罕省警務廳管理外,還要受俄國政府外務委員會管轄。俄國政府對卡爾梅克人控制進一步增強,卡爾梅克人幾乎失去了一切卡爾梅克汗國的權力。

由於俄國政府直接插手札爾固的審判工作並且規定用俄國的法律進行審判,而且在卡爾梅克人駐地俄國警察遍地,他們隨意捉拿拘捕人,使卡爾梅克人感到現在過的“是地獄般的生活,到了“最痛苦的深淵中”。由於牧民有冤無處訴,是非得不到分辨,草原法庭混亂不堪,而卡爾梅克人又不能根據自己的法律予以審判。俄國人對卡爾梅克人的法律不瞭解,而且態度冷酷無情,不理不睬。現如今,卡爾梅克人對沙俄的不滿已經達到了頂界點,對叛徒馬卡羅夫這樣的叛徒也是恨之入骨。

“冬天的時候,東面不是撤走了一部傷兵麼,馬卡羅夫和我這個所謂的總督當然要籌措出一批物質來。同帶隊的那個將軍喝酒的時候聽到了兩句,奧倫堡總督區正在和哈薩克人打仗,很是激烈。現在前線的俄軍已經超過了五萬人,總指揮官是原先被免職的彼得堡督軍庫圖佐夫。”丘切伊停了一下,臉上多出了一抹笑容,“再多的話那將軍就不說了,但在送走這支隊伍之後,我詢問過馬卡羅夫。他為了向我炫耀自己的得寵,透露了一個訊息,說現在不但是哈薩克汗國在打仗,西伯利亞也打了起來,是同取代了大清的中華帝國交手,還吃了不小的虧。”(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