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五十五章 永不止步(終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五十五章 永不止步(終章)

ps:不管好壞這是小卒的第一個完本,也是第一本VIP,一路來感謝大家的支援!

新書《網遊之血路》正在上傳,還望大家繼續捧場!!!

十天之後的朝會上,西北戰事的最終走向終於有了決定。朝廷駁回了王敦的求援請命,正式確定了就此同俄羅斯談判議和的方針,時間就定在十月,地點放在了奧倫堡。三日後,停戰通知下達到了位於託博爾河前線的十一軍司令部。王敦看著這一張薄薄的軍令,只能無奈的向俄方遞交了停戰書,並正式向俄方提出了談判通知。

俄羅斯是否接受談判,這要等莫斯科的反應。但是就託博爾河前線而言,此時中華軍的停戰書無疑是久旱之後的甘霖露,庫圖佐夫是求之不得,當即應允了下來。在第二天清晨,俄軍最高指揮官庫圖佐夫帶著隨行侍從乘船來到了託博爾河東岸,雙方在陣地錢前沿舉行了停戰書的正式籤字儀式。

對此亞歷山大一世會作何反應,梁明不得而知,或許會暴跳如雷,狠狠地責罰於庫圖佐夫和前線的俄軍將領,但梁明能夠確認,他最終會接受談判提議乖乖的坐到談判桌前的。因為,這就是現實。身為一國君主,是不可能因為自己的喜好而看待軍國大事的。這一點不要說是俄羅斯的沙皇,就是放到梁明身上也一樣。

這些天來梁明一直在留意於太子的動作,在促使內閣和軍部達成一致的扯皮中他表現得很不錯,能在十天之內解決此事有他的一份功勞。

在今天的朝會上,透過了和談提議的同時還透過了軍部海陸兩軍的擴軍提案。海軍,增編一支獨立的分艦隊,定名為北美艦隊。陸軍這將遠東軍團正式更名為第十三軍,在其原本基礎上擴增兩個整編師和相應的軍部直屬編制,另將遠東軍所屬的布裡亞特人和通古斯人變為兩個地方守備旅,再就是從隨軍的萬餘蒙古人中挑選了兩千多人組建了一支騎兵旅加強給了第七騎兵師。

從這一點上看就可以知道,海陸兩軍的要求都不是沒有根源的。

先說說海軍。這件事海軍之所以出頭,還主動掛上了太子為的就是有個擴軍的藉口,地點就在小小的黑海。

黑海確實不太大,可地點敏感,位子十分的重要。如果中華帝國真的能夠在黑海邊上站穩腳跟,那麼組建黑海艦隊是勢在必行之事。梁明就是再不自小海軍,後世俄羅斯大名鼎鼎的黑海艦隊他還是有耳聞的。

添上中華帝國,黑海可以說就有了三支勢力,土耳其、俄羅斯和中華帝國。因為都是敵對俄羅斯的原因,土耳其和中華帝國是天然的盟友,何況還有法國從中牽頭。那樣的話為了不刺激到土耳其,中華帝國新組建的黑海艦隊有一支分艦隊的規模就到頭了。海軍部圖得也就是那一支分艦隊,現在能夠成立北美分艦隊也是有所得。四艘三級戰列艦,四艘四級護衛艦,再加上相應的配屬艦船,足以滿足海軍的胃口了。

至於陸軍部,他們的圖謀相當的大,要擴編兩個正規軍。這個計劃明顯是一廂情願的,當然了漫天要價也是談判的慣用手段。

既然陸軍漫天要價,那內閣就地還錢也不為過,一口落了個一個師。這差點讓李勾他們氣破了肚皮,可以說這十天的時間大部分是耗在了陸軍擴軍提案上的。

最終能把嚴重缺編的遠東軍變成正兒八經的國防軍第十三軍,梁晉是出了大力了,在內閣方面是磨破了嘴皮才能應了下來。按照戴均元他們的計劃,先穩定住海軍,順便也穩住了太子,削去了軍部的一根支柱。集中主要力量遏制陸軍,同梁明的看法一樣,在內閣眾位大臣看來,海軍牛,他們牛在海上,陸地上還沒他們折騰的份。可陸軍就不一樣了,在內閣重臣的心中,危害性陸軍要遠超過海軍的。

兩個整編師,這是內閣的底線。至於將西伯利亞的土著並改變成守備旅和加強給第七騎兵師的蒙古旅,那都是事前就商量好的,梁明親自拍板定下的,算不上數。

超過了,那就不用談了。反增戴均元心中也有了一定得底氣,他認為梁明應該不會支援對俄繼續擴大戰局的。若是安撫住了海軍,剩下陸軍自己也折騰不起什麼大風浪來。

國防軍一個正規軍有五萬多人,三個整編師和一個騎兵師,人數還不到四萬,剩下的那就是軍部直屬部隊。一個警備旅和一個炮兵旅,加上相應的輜重團、醫護營等,其耗資還要超過一個整編師。

梁晉是真的為了同陸軍拉上關係,不遺餘力的替陸軍脹氣,但見到內閣態度強硬,知道不能強來。同自己的一班子商量了好久,終於拿出了一個可行的方案。

增編的國防軍都是從地方守備部隊抽取的尖兵,按照慣例這些地方部隊還是要恢復得。兩個整編師,那大大小小抽掉了四個守備旅和三個守備團,能夠恢復得估計也就是一半。這些地方部隊底數太大,很多單位訓練也比較鬆懈。這幾年剛安寧下來,換了兩批士兵,這素質就嘩啦一下落了一大截。所以,儘量削減些不上檔次的地方部隊也是內閣和梁明的共同願望。

梁晉那個小班底想出的法子是什麼呢?就是不再恢復抽調的地方部隊了。假如內閣能夠同意將遠東軍擴建成一個滿員的正規軍的話,那麼不但算上即將再次抽調的兩個守備旅,連上馬上要恢復的三個守備旅,軍部同意全部裁減。

從財政上看這不是太划算的,一個軍部所有直屬部隊的日常開銷絕對超一個整編師,但是其中的一個提議吸引住了內閣,將遠東軍擴建成一個正規軍。這個提議很合內閣的胃口。

遠東軍位子特殊,戰功赫赫,擴編是遲早的。就拿這一次來說,內閣就準備把擴充的兩個整編師中的一個調過去,雖然陸軍一直在說這兩個師一個是準備調往藏南的,另一個是要調去北疆。

若是把遠東軍擴編成正規軍,不就正好抵消了日後陸軍部再次擴軍的藉口了嘛!

於是乎,國防軍第十三軍在一年後就新鮮出爐了。

對於太子的表現,梁明總的來說還是很滿意的。而他那個小團體能夠相處這樣的法子,可以看得出也是有人才的,這些都是他的嫡系部隊,都是為日後朝局的接替預備的人才。

而更讓梁明讚賞的是,昨日東宮遞上的一道摺子。說的是西北戰後的善後問題,以及同沙俄談判時的條籌,很得體啊!

1、俄羅斯承認戰敗,並賠款黃金1000普特(沙皇時期俄國的主要計量單位之一,是重量單位,1普特=40俄磅≈16.38千克),和金元50萬。

2、俄羅斯承認烏拉爾山以東地區為中華帝國正式領土,讓出烏拉爾山脈東部關口,烏拉爾山脈為中俄共管。

3、承認哈薩克汗國為中華帝國的附屬國,受中華帝國保護;承諾俄羅斯本國將永不入侵哈薩克汗國。

4、俄哈領土以戰前為界,俄羅斯退出託博爾河上游,將其歸還哈薩克汗國。

5、允許伏爾加河流域卡爾梅克人,即三十年前東遷的蒙古土爾扈特部餘部歸國。並不許有絲毫的為難,否則將會視為對中華帝國的嚴重挑釁。

6、對此,中華帝國可以同樣退出哈薩克大草原,以示無盡佔之意。並將在戰爭期間俘虜的一萬餘俄羅斯軍人,以及近二十萬平民釋放回俄國。

在梁明看來,這幾個條件都很不錯,很符合現如今的局勢,特別是針對託博爾河這一條。

如此一來既可以讓哈薩克汗國上下感恩戴德,表現出了中華帝國的上國風範,同時也在這一敏感地域隔開了俄羅斯,使得哈薩克汗國成為了雙方的隔離層。

沙俄人生性殘暴、報復心和掠奪慾望極強,此次大敗使得他們二百多年的努力化為浮塵,心中的火氣之盛可想而知。讓哈薩克人去承受也好,如此才能更好的讓他們記住中華帝國的恩情。梁明可清楚地記得,後世中華傾國之力救助過的兩個白眼狼。

雖然這個所謂的哈薩克汗國,國運長不到哪去了,可拿不到手的時候依舊不能輕心大意。太子遞呈的這個摺子,唯一的缺陷就是沒有提及俄羅斯的反應。應該再加上一條,派出第二波特使前去土耳其,光明正大的前去。要讓莫斯科清醒的認識到,中華帝國很有可能同土耳其結盟的。

………… …………

十月中旬,一封電訊傳到了紫禁城。俄羅斯已經簽訂了協議,如同太子呈獻的摺子一般的協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拿著這份電訊,梁明呵呵一笑,中華帝國真正意義上的對外擴土的第一戰就這麼結束了,成果斐然。但他相信,這只是第一戰而絕不是最後一戰,中華帝國的腳步就像是滾滾東去的大江黃河,永不止步。只要國力能夠承受,土地就是獻給民族的最佳禮物。

(本書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