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誰敢與我食鐵獸奪筍最新章節列表 > 第97 有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7 有魚

潘達的計劃是開墾3畝水田種水稻,開墾地8畝地,其中2畝甘蔗、3畝南瓜、1畝絲瓜、1畝菜心與生薑、還有那個‘抽獎’的植物1畝。

雖然有了巨狼堅硬的碎骨做開墾工具,但還是比較艱難,比上次挖坑挖魚塘難,因為上次洪水時土地都是被泡軟的,這次土地是被凍著了。

還好潘達趁著雪化後讓人及時開墾,不然得地裡的草長起來更難挖。

但即使地上的草現在才剛冒芽,但草根長得很深,為了以後自己的地裡不長出雜草,潘達讓人將草根挖出來後把土抖掉堆在一起,等曬乾後燒掉,還可以用來做肥料。

這就是所謂的刀耕火種了吧。

看著人們開墾的進度很慢,潘達不得不想些辦法。

前世時小時候是在農村生活的,那時候的農村用牛耕地,飛魚部落沒有牛,卻有雪橇大狗和兩頭北極熊。

難點是潘達不會做犁耙。

不會做不要緊,但他見過,高將軍出去找礦石了,研究犁耙的任務就交給了葉元帥。

在人們開墾出一畝地時,潘達與葉元帥也弄出了個簡單的犁。

弄出的犁其實就是一個穩定的能讓牛拉的三角架,下面安上個磨成三角犁頭的巨狼碎骨。

人們把地裡的雜草根挖了後,潘達就把犁綁在兩條狗身上讓它們像拉雪橇一樣拉犁,效果竟然和牛拉犁差不多。

飛魚部拉雪橇的大狗有六條,就能拉三個犁,開墾田地的進度一下子加快了不少。

兩頭北極熊---熊大與熊二,按理說它們的個頭更大,力氣也更大,拉犁會比狗快,但結果卻出乎潘達的預料。

熊大與熊二似乎沒有了力氣,食量也少了很多,整天就待在山洞裡不想出來。

潘達很快就想到了原因,熊大與熊二是北極熊,這雪都沒了,它們熱得慌。

為了能讓熊大熊二振作起來,潘達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把它們的毛給刮了,颳得一點都不剩,變成光禿禿兩頭黑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偏黑色的。

果然,刮了毛後,熊大與熊二又恢復了活力,食慾增加了,力也就回來了,一頭熊拉一個犁比兩條狗拉犁還要快。

看著狗狗與光禿禿的北極熊在勤勞地犁地,潘達覺得以後很有必要去抓幾頭牛回來。

因為狗與北極熊耐力不行,吃得還多,犁不了幾分地就要停下吃肉。

好在飛魚部的肉夠多,不然花那麼多肉給犁地的動物吃,種田地的價效比就很低。

農作物的育種工作潘達也親自上陣,上陣指揮葉元帥。

人們開墾出一畝地這樣子,潘達就讓人引水澆溉,然後劃分出幾塊,分別埋下已經泡開發芽的種子,等這些種子都長出一些後再移植。

甘蔗是不需育種的,開墾出兩畝地後就直接分行埋了,很簡單。

甘蔗是第一種種植的作物,潘達有點糾結要不要用羊糞肥,畢竟甘蔗很甜。

最後潘達決定用狗糞北極熊熊糞肥給甘蔗施肥,羊糞留給水稻,畢竟他更想吃久違的米飯。雖然沒見過熊貓吃米飯,但潘達有著人類的思想,他對米飯念念不忘。

飛魚部所有動物的糞便都會被人們收集起來用乾草混雜堆放發酵,這是潘達一直要求他們那麼做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有點遺憾的是,甘蔗只夠種一畝三分地。

至於潘達沒有尺子為何也能把地的大小分得那麼清楚,多虧了他前世時的九年義務。

一畝地有666.66平方米,飛魚部落身材矮小的野人一步跨出兩腳之間有0.5米左右,潘達讓馬拉松用腳步測量,讓他挖的每一塊地都是寬53步的正方形,這塊正方形的地算下來大概就是一畝左右。

潘達覺得以後有必要弄出尺子,但那個會很難,因為自然界沒有參照物,他只能憑記憶等高將軍這次出去找礦回來後讓他弄個竹尺作為最原始的度量參照。

重量參照物亦然。

飛魚部的幾百個人也是花了好幾天才將潘達需要的3畝田8畝地開墾好,地比較簡單,挖出草根犁好後把土敲碎些便好。

田的話犁好後要放水灌溉,等田裡的土泡軟後叫幾十個孩子進去打滾,然後讓熊大熊二拖著大圓木在田裡拉上幾趟平整,再把羊糞肥撒進去,就等著秧苗成長好後插秧。

由於天氣變暖,人們已經把豬羊從山洞裡移到了山腳下的豬樣圈。

羊圈旁邊有很小塊地用很小的柵欄圍了一圈,裡面什麼都沒有,只有些草在發芽成長。

負責割草餵羊的人也不會去割那個小柵欄裡的草,因為二隊隊長粗虎交代過他們,柵欄裡種了一種大熊叫做紅薯的東西。

直到今天,當粗虎去視察羊群情況時,路過小柵欄,看了看裡面的小草,驚喜的發現大熊叫他埋下去的叫做紅薯的那種藤蔓竟然長了出來,一下子就長了很長。

於是粗虎趕緊去向大熊報告情況,因為大熊跟他說過這個紅薯很重要。

紅薯確實很重要,它不僅易種植,還全身都是寶。

嫩紅薯苗可以當做青菜炒,愛吃炒紅薯葉的人會很上頭,不愛吃的都不想碰;

紅薯藤可以餵豬,豬最喜歡吃那種藤蔓;

地底下結出的紅薯最好吃,烤地瓜誰不愛呢。

潘達留出了三分地,等那條紅薯藤長得長一些後切成幾段種在那三分地裡。

巖洞裡的水已引出來,三畝水田都已灌溉好,剩下的也不能浪費,畢竟田離出水的山洞口還有一段距離。

所以潘達在人們以為挖好了田地沒事做時,就讓他們挖個蓄水池,方便以後取水澆地。

挖好了蓄水池,人們又以為沒事做時,就被潘達派去挖魚塘,因為原來的大魚塘被巨狼用空氣炮轟出的大坑毀了,原先魚塘所在的地方現在是個連著河流兩端的湖泊,狼骨橋就立在湖泊邊上。

考慮到以後還有可能發洪水,新的魚塘這次離河流比較遠一些地方挖,這就得挖的更深些,堤岸要加的更高些,連通魚塘與河流的溝渠也要挖的更深更寬些。

離河越遠,土地越硬,這可把人們累得不行,巨狼碎骨磨成的鋤頭都挖爛了很多,但人們毫無怨言,挖爛了鋤頭繼續去河邊撿碎骨塊回來磨,做成新的鋤頭繼續去挖。

原先飛魚部的人都知道挖個叫魚塘的大坑,就會有很多魚吃。剛加入飛魚部落的新人透過詢問得知大熊讓人挖坑抓魚的事蹟,幹得更起勁。

畢竟這個蠻荒時代,人們要想吃到魚很難,只有在小溪流裡能抓到一些小魚小蝦米,而飛魚部落的人在大熊的帶領下吃到了絕美又實用的飛魚。

挖魚塘又是花了百來號人幾天時間,當溝渠連通魚塘,河水湧入魚塘時,疲憊的人們臉上洋溢著對未來的憧憬。

一個孩子指著魚塘裡還很淺的水喊道:“快看,有魚!”

魚塘放水這麼重要的儀式潘達也是親自坐鎮的,他順著孩子的指示,看到了一條很小的不知是什麼品種的魚,心中終於是松了口氣。

寒冬把整條河都凍住也沒能全凍死河裡的魚,就算現在沒看到魚,潘達也篤定以後也一定會有魚。

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會有魚,潘達甚至覺得去戈壁荒漠裡挖個大魚塘,只要不斷水,就算不往裡面扔魚苗,過些時間魚塘裡也一定會有魚。

挖好了大魚塘放滿了水,人們還是要繼續與泥土做鬥爭,因為潘達讓他們到河邊挖了很多小魚塘。

原因潘達是不會跟他們解釋的,但飛魚部的‘老’人都猜得到大熊是等著下大雨發大水,河水冒過小魚塘再退去後,可以抓小魚塘裡的大魚回去吃,小魚扔大魚塘裡面養。

潘達要讓飛魚部落年年有餘(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