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餐飲巨頭最新章節列表 > 533、填海造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33、填海造港

聽到高有為的話,包大亨和李國豪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凝重之色。

原本以為政府只是想著隨便擴建一個港口,那麼他倆選擇的這片土地是足夠一般港口的,但沒曾想居然是要修建國際化的大型港口。

高有為此時接著道:“港督府那邊的撥款金額實際上是不足以修建大型港口的,但是那邊也松了口,允許私人或者公司投資入股,我看包先生和李先生有意向修建港口,不如合作一二?”

包大亨正準備說些什麼的時候,只見李國豪輕輕的往前一步,看出對方有說話的意思,他也很識趣的後退了一步。

李國豪直言道:“高署長,我和包叔叔的確是有修建港口的意思,跟你們地政署合作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之前已經找了人把香江幾乎是翻了個遍,找遍了所有的出海口,只有這裡是最大最符合深港口的地方。”

“你確定!”高有為臉色一變,他前幾天剛派人去香江四處找適合修建港口的地方,沒想到從李國豪這提前知道了結果。

“我確定。”李國豪點點頭,別看香江是個島城,有新界九龍香江島三個大型島嶼,但實際上真正能夠修建港口的出海口,只有那麼幾個。

其餘的地方不是有大山阻隔,就是因其他種種的原因。

要是不惜財力,倒也不是找不到好地方,就好像九龍靠近新界的一片地區,只要把兩座山給移走,哪裡將會是絕佳的港口地帶。

李國豪見高有為陰沉著臉,不知道在想些什麼,輕笑一聲繼續說:“高署長,我有一個建議,不知道能不能行。”

“哦?李生但說無妨。”

“剛剛高署長也說了,這片地區是非常符合修建深海港的。”

不等李國豪說完,高有為打斷道:“不錯,但是這的可用土地面積太小了,根本沒辦法修建大型的港口。”

“高署長且聽我說完。”李國豪也沒有氣惱對方打斷自己的話,指著海面繼續道:“你看那是什麼地方?”

包大亨與高有為順著對方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見遠處海面上朦朦朧朧的出現了一座若隱若現的大橋。

“青衣大橋?”高有為驚訝的說道。

“不錯,青衣大橋,我沒記錯的話,這座大橋應該是前年剛完工的吧,這個專案也是你們地政署應該也有合作。”

剛剛高有為說政府是想修建大型港口的時候,李國豪心裡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恰好有看到了海面遠處的青衣大橋,這才給了他底氣。

“不錯,的確是我們地政署的專案,但這跟港口又有什麼關聯?”

李國豪笑著說:“記得之前報紙上有提到,青衣大橋的中部支撐的地方,是你們填海造出來的,就連大橋連結青衣島的地方也是填海而成。”

“青衣大橋的確是填海......”

提到填海,高有為又見李國豪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頓時驚悟過來:“李生難道你的意思是說填海修建港口?!”

不止是高有為驚訝,就連一邊的包大亨都詫異不已。

要知道填海這個工程是何其大也!

當年香江島填海專案,政府不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才擴充了幾公裡的土地,這想要填海造港的資金,恐怕也不是小的數目。

李國豪看見兩人臉上的驚訝,把自己的想法繼續說出來:“我剛剛有說香江幾乎很難找到適合修建大型港口的地方,除非是把我們後面的這座大山給拔掉!但我想拔掉這座山所需要的資金,恐怕是個天文數字吧!與其如此,不如就在這裡!填海造港!”

高有為沉思了片刻,如果李國豪沒有在港口這件事情上騙他的話,那麼想要修建大型港口,恐怕真的是要填海造港了。

而且工期的話,恐怕也不一定能夠趕上。

想到這些,高有為沉吟了片刻說道:“我還有點事情,就先走一步了,包先生李生再見。”

說完,高有為就轉身離開了。

包大亨和李國豪二人目送高有為的離開,只聽包大亨道:“阿豪,你確定全香江都沒有符合修建大型港口的地方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

李國豪肯定的說道:“早在我想要建造港口的時候,就已經安排人把全港的地方都給摸索了一遍。我們所站的這片地,是能夠修建港口的最大土地了,位置也是絕佳的,在想要找到這種好地方幾乎是難如登天!除非是把九龍跟新界的那座山給拔掉,否則呵呵...”

包大亨一聽,嘴角一笑說:“那看樣子,這次跟地政署的合作,我們能夠佔據主動地位了!”

李國豪點頭:“希望如此!”

原本李國豪跟包大亨的意思是想著等自己到時候把港口計劃給呈報到地政署那邊,到時候只要地政署有想要合作的意思,自然是會相約見面。

沒曾想地政署的副署長居然親自過來。

還要修建大型的國際化港口!

那麼這裡葵青,李國豪買下的地皮,就成了港口專案的重中之重。

高署長走後,包大亨和李國豪也沒了在多待下去的念頭,在看了一遍這片地區以及員工的講解後,便各自上車離開了這片惡臭之地。

......

沒過幾日。

高署長那邊就分別打了個電話給李國豪和包大亨,試探了一下兩人的意思後,便相約了個時間,與地政署的署長一塊吃了個飯。

當場算是簡單的敲定下了合作計劃,只是一直在港口的股份和運營上僵持不下。

李國豪和包大亨的意思是,兩人各自百分之三十,並且港口的運營交給兩人來處理。

而地政署那邊對港口的股份看的不是太重,反正是政府的錢,又不是他們的,但運營可就不一樣了,其中的彎彎道道可就多了去了。

最終,雙方還是達成了合作,由李國豪包大亨與政府共同成立一家公司,在葵青區填海造港,至於運營公司的人則是交給了專業人士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