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一九八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一三零章 相互傷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一三零章 相互傷害

“將來,我們生產電腦還要從電子工業部申請計算機生產許可證,除了生產資質以外,還需要國家計算機檢測中心出示電腦安全效能和工作效能測試報告,未雨綢繆,李院長和劉總負責,淘寶控股公司投入1000萬元專項資金,在國智半導體研究院成立國智牌電腦測試中心,國智半導體裝置公司用公司生產的12種電腦硬件,組裝100臺586臺式電腦,交給李院長,李院長派人負責測試。”

“好的,孫總!”

“好的,孫總!”

李國良和劉宏宇不擔心測試結果是否影響生產國智牌電腦?

孫總言出必行,行必果,從不會半途而廢,11種電腦硬件的測試大多數都是在國智通訊半導體研究院完成的,有專業實驗室、專業檢測裝置和專業檢測人員,專業檢查裝置超過國家計算機檢測中心,按照ISO9001和ISO9002認證標準測試。

-----

“陳所長,恭喜了!”

倪光蘭吃完早餐,習慣性坐在書桌前,開啟聯想臺式電腦,瀏覽一下PT的新聞網頁,立馬倍一則醒目的短新聞吸引住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淘寶控股公司熱烈祝賀所長陳永清研究員領導的國智伺服器CPU研究所研製GZ-C4000成功!

GZ-C4000昨天透過國家CPU專家組的技術鑑定,專家組一致認為,GZ-C4000達到了Pentium75的技術效能,率先打破西方國家對585電腦CPU的技術壟斷。

陳永清1992年以GZ-C1000技術成果收穫當年的科技進步一等獎,倪光蘭研究員當年以主持研發成功聯想電腦主板也收穫科技進步一等獎,兩人同時出現在最高領獎臺上,雖然年齡相差10多歲,但惺惺相惜,相談甚歡,留下聯系電話,

1994年,倪光蘭被遴選為首批工程院院士。

倪光蘭找出電話本,拿起桌上的電話。

“謝謝倪院士,這是國智伺服器CPU研究所全體技術人員的成績,我只是一個組織者。”

陳永清剛到辦公室,一看手機的電話號碼是倪院士的,雖然很少聯絡,但二年前,聯想集團董事會宣佈解除倪光蘭總工和董事的職務,行業人士皆知,倪院士如今閒賦在家。

陳永清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後,也為倪院士打抱不平。

四通公司的前總工程師王輯之前幾年就被公司段總剝奪了總工程師的資格,如今到處告狀,陳永清自己選擇正確,慶幸孫總任人唯賢,不看過程,只重結果。

倪院士如今同公司老總柳專志鬧得很兇,水火不容,起因同香江聯想上市有關。

“陳所長,GZ-C4000的研發成果,標誌著國產CPU將步入586時代,有了同INTER和AMD競爭的資格,意義重大,我建議陳所長申請明年的工程院院士資格,我會全力支持!國產CPU的希望就在陳所長和國智伺服器CPU研究所的身上。”

倪光蘭立馬預感到國內電腦產業將會迎來大變局,一旦孫健投入巨資生產國智牌電腦,沒有核心技術的聯想電腦必將凶多吉少,但柳專志等人還沾沾自喜。

“多謝倪院士,您老的身體還好吧?”

“陳所長,還好!”

倪光蘭突然想到自己如今的境遇,還在為聯想電腦著想,感覺一陣悲涼。

聯想公司為了上市融資,柳專志將公司一分為二,成立了京城聯想公司與香江聯想公司。

香江聯想公司成立於1988年,是由計算所公司、新技術進出口公司香江公司和香江人呂堂平等人共同出資,在香江註冊成立。

1993年,柳專志為了香江聯想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在香港中國銀行貸款3000萬美元成立“南明公司、北明公司”等一系列的公司資本運作後,將這筆鉅款借給呂堂平等三人,讓他們用這筆錢成為香江聯想上市公司的發起人,入資香江聯想上市公司,並以每股1港元買下大量香江聯想公司的原始股。

1994年2月14日,香江聯想公司在香江聯合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HK0992,每股最高達到4港元,呂堂平三人只要丟擲手中部分股票後,就可還清聯想的債,如今聯想公司股價最高達到40多港元,呂堂平三人手中的股票價值可達上百億港幣,造成嚴重國有財產流失。

柳專志此舉引發中K院、計算所和聯想公司許多人的不滿。

總工程師倪光蘭也非常生氣,他和公司許多同事都想買點聯想原始股,因為大家都知道聯想股票上市後肯定上漲,會賺不少錢,他也是聯想公司發家產品“聯想漢卡”的發明人,還主持研發成功聯想主機板,對生產聯想電腦功不可沒,是聯想最大的功臣都不為過。

柳專志以違反上市公司有關法律規定為由,拒絕了倪光蘭等人的請求,香江聯想股票上市後,倪光蘭到港交所才買了一些。

柳專志把公司鉅款借給呂堂平三人,讓他們用這筆錢買下大量聯想原始股票發了橫財,誰能說清楚裡面的內幕?

倪光蘭向上級部門實名舉報柳專志。

1994年5月,倪光蘭的司機違反小車公車私用使用規定,公司給倪光蘭換了一個司機。

倪光蘭透過書信向柳專志表達了不滿,收到信的當晚,柳專志馬上回了一封信,表示兩人這樣鬧下去,結果越陷越深,最後公司分裂……

倪光蘭沒有搭理柳專志,認為柳專志開始變軟,然而,倪光蘭想錯了,此一時,彼一時,柳專志不是10年前的“小柳“,聯想集團已不是10年前的計算所公司,對於聯想集團來說,倪光蘭的價值同1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

1994年6月,倪光蘭打算在滬海建立設計中心的申請報告,柳專志用便條的方式給倪光蘭的答覆是:不!

這是柳專志十年裡面第一次向倪光蘭說“不”,有了第一次,第二次,一連串的“不“便開始了。

柳專志撤換了倪光蘭手下的財務總監,倪光蘭非常生氣,你要是這樣做,我永遠和你沒完。

數字程控交換機事業部改為子公司化為泡影,倪光蘭:我堅決和你幹到底。

柳專志重新制定議事規則,集體討論,最後總裁決定,倪光蘭:應該董事長說了算,你這樣做違反公司法……

倪光蘭突然發現自己在聯想公司徹底失語,不甘心失去話語權,繼續向柳專志發難。

倪光蘭指出柳專志在香江聯想公司上市的時候玩了陰謀,京城聯想借給導遠公司的552.58萬美元,實際上造成國有資產損失1.2億。

1995年6月30日上午,聯想集團董事會宣佈解除倪光蘭總工和董事的職務,會議結束,柳專志和倪光蘭各自默默地離開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