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帶著空間闖美國最新章節列表 > 000054 交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00054 交流

第一階段的價格談判終於結束。

這個階段談的而是雙方都很關注的價格,自然快不起來。好在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雙方最終取得一致。

在所有的不動產中,博的兩棟別墅總價達到了500萬,蒙特雷納的石頭城堡價值400萬,其他的釀酒廠加上裝置價值00萬,葡萄園的那些車輛和器械等作價00萬。這些東西的價格都比較公道,開始有爭議的那1萬多瓶年份酒也作價00萬,相比現在葡萄酒的價格看起來有些虛高,但實際肖逸飛並沒有吃虧,畢竟那8瓶給酒莊帶來榮譽的197年霞多麗白白葡萄酒如果送拍那價格就能到00多萬。

在葡萄園方面,肖逸飛這邊找了一堆理由,比如絕大部分葡萄園沒有滴灌裝置,葡萄園中用於抗霜凍的大風扇年代久遠需要更換,部分葡萄園需要重新種植等各種理由進行壓價,成功的將葡萄園的單價壓到了5萬美元一英畝。另外也用1800萬拿下了酒窖內兩三年內的未發售新酒,而蒙特雷納的品牌價格也被壓到了1000萬。《瓶擊》DVD的版權也被壓到500萬。

這樣整個交易的成交價格就被壓到了1.億美元,這個價格還包括了千萬的貸款,實際這筆貸款現在絕大部分都還躺在酒莊賬戶上,這是博打算年底用來改擴建酒莊的資金。

可以說這個價格完全在肖逸飛心裡價位之下,他對這個收購團隊的工作非常滿意,他本以為不承擔千萬貸款的話,總價再怎麼都要到1.個億呢。

雙方正式簽署了帶有條件的購買協議,這個協議標誌這第一階段談判結束。而且這份協議比開始的兩份意向書法律效力更大,違約懲罰也更大。違約金已經從幾百萬變成了1千萬美元,這下雙方基本都不敢胡亂毀約了。

下面該進行第二階段談判,這個階段主要談買賣結束後,雙方的責任和擔保,以及外債等的處理。這個階段,雙方每談成一條,就需要簽署備忘錄,等一切問題談判結束,雙方就必須簽署最終購買協議。

這個階段純粹是個扯皮工作,而且涉及到太多的法律名詞。現在的談判,基本上就是對方的律師在和瑞安加高爾德交鋒,畢馬威的會計師還能偶爾插話,對於其他人,抱歉,大家都是擺設。

“走,我帶你去逛逛周圍。”

這種談判太無聊,博主動提出帶肖逸飛參觀酒莊。

肖逸飛也很無聊,又不能拿出漢斯日記來看,又必須每天到場對備忘錄進行簽字確認。對於博的提議,他是雙手贊成。

兩個人走下二樓,來到一樓。

“這個就是我們的釀酒廠,這是果梗分離機,這是螺旋輸送機,這是壓榨機。這些是裝瓶機,這些都在幾年前才進行了更新。”

他藉著這些機器,給肖逸飛講解了一遍葡萄的處理過程,基本和自釀葡萄酒差不多,只是使用了許多機械。接著推開一道門,帶著肖逸飛走到了後院。

“這是過濾澄清裝置。”

“這些怎麼放在室外?”

“這地方狹小了些,我們前兩個月已經拿到了擴建允許書,現在便宜你了。”

拜託,擴建也是要花錢的好不。

兩個人又去了城堡一樓的發酵室。一排排巨大的不鏽鋼罐子矗立在地面,只是這些管子和肖逸飛享受手光滑如鏡一點都不一樣,而是佈滿了坑坑點點。

“走咱們上去看看。”

兩個人順著梯子爬上罐子中間的鐵架,這下肖逸飛明白了,發酵罐是雙層的,坑坑點點的是外殼,真正的發酵罐是裡面一層。

現在酒莊還沒有釀酒,上一年的葡萄酒也早就裝桶放入酒窖,發酵罐中空空如也。

看了幾個罐子都是一樣的結構,下到地面,博摸了摸罐子,又用袖子將罐子上剛剛留下的手印擦去。

“以前這裡就是酒窖,那個時候,還是我父親當釀酒師,我成天就在這裡忙碌。”

這個情節肖逸飛知道,在電影《瓶擊》中有描述。既然要買蒙特雷納酒莊,肖逸飛肯定要看看那部電影的。

電影中關於酒莊的部分,主要取景就是在這個石頭城堡,又重點是一樓。當時博還在給他父親打工,當“酒窖老鼠”,成天跟橡木桶打交道。

“這一切彷彿就在昨天。後來我們在地下挖了酒窖,這裡就變成了儲存室,存放灌裝好的葡萄酒,後來要買裝瓶機,我們擴建了旁邊的廠房,儲存室也被移到那裡,這裡被我改建成了發酵室。”

“我聘請你繼續擔任釀酒主管,你願意接受麼?”

博意興闌珊的說道:

“不了。我知道,有些人對我和妻子另開新品牌有意見,我還是離開吧。”

他說的就是海蒂自有的品牌LaSierena(美人魚)系列,以及以博.巴雷特和海蒂.巴雷特命名的“巴雷特和巴雷特”品牌。這兩個品牌的葡萄酒,特別是售價高達50美元的雙巴雷特牌,採用的葡萄都是從酒莊所產葡萄中精心挑選出來的。這樣的舉動自然讓酒莊管理層其他人非常不滿。甚至海蒂的葡萄酒連廠家地址都沒有,就是用的卡利斯託加的一個郵政信箱,註冊的時候居然使用的是他們家別墅的地址,釀造的時候,連釀造和發酵裝置都使用的是酒莊的裝置。

當然了,這招是納帕谷內許多小品牌常用的招數,甚至在納帕谷還有純釀造的廠家,他們就建設一個大一些的釀造廠和酒窖,每年就提供釀造、發酵和醇化裝置來盈利。

因此,當你看到一個品牌的註冊地址是某個郵箱號碼的時候,你就可以判斷他的規模了。因為任何品牌的葡萄酒,如果他有自己的葡萄園,或者是有自己的生產廠,那麼他必然就要將葡萄園或者生產廠的地址標註出來。只有那些打著借雞生蛋,純粹指向撈一票就走的品牌才這麼幹。

插嘴說一下美國葡萄酒的售價和檔次問題。

雖然美國沒有像波爾多那麼複雜的酒莊等級,但畢竟也算是成熟的葡萄酒市場,葡萄酒酒價格不像咱們國內這麼混亂,動不動就是幾千幾萬人民幣,甚至隨便一瓶葡萄酒售價都在上百,很少找到50元以下的真正葡萄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體來說,常見的美國葡萄酒就幾個檔次,第一檔就是最便宜的餐酒,他們普遍售價在10美元以下。

當然,某些號稱比水還便宜的1美元一升的“葡萄醋”咱們就不說了,因為他根本不是葡萄酒。

最便宜的葡萄酒也有,比如上一卷說過的野馬葡萄酒集團(Bronco),他們出過一種叫“元拋”(To-BuckChuck)的葡萄酒,它的正式品牌名叫CharlesSha,在加州超市標價1.99美元出售,曾經創造了一年半銷售了1千萬箱,合一億多瓶的單品牌銷售記錄。

之所以能做到1.99美元一瓶的價格,得益於他們公司在加州中央谷地擁有.5萬英畝的葡萄園。

不是所有的產區都像納帕產區那樣實行限產政策,特別是中央谷地,他們根本不實行限產措施,種植戶想盡辦法增加產量。納帕限制葡萄的產量不能超過4噸,赤霞珠不能超過噸,但在中央谷地,葡萄產量達到8噸都是有可能的。從葡萄的價格更加能看出這種區別:在納帕,葡萄的平均售價是千多美元一噸,赤霞珠最高能到5千多美元;而在中央山谷,

最大的葡萄園所產葡萄價格甚至低到一噸40美元。(這個價格是內部價,根本沒有計算必要的利潤。)相信這個價格也就只比澳大利亞葡萄的均價貴一點點。它也應該算是加州釀酒葡萄最低的價格,從這裡就能看出兩元拋的品質。

另外這個1.99美元的價格,只是在加州出現,因為在加州他們自己就是代理商,可以將酒直接發到零售商手中,而在外州,因為要經過代理商這一級,價格上漲到.8美元一瓶。(這個代理商問題後文有交代。)

接著中檔酒價格大約在10到5美元之間。這個檔次是消費的主力,也是銷量的主力。中產以下如果每天都要喝的話,就是採購這個檔次。

再貴一些的就是5到100這個檔次,算是高檔酒,中產階級採購的一般也是這個階層。

100美元以上一般都叫豪華酒,不過這裡面一般說來又分成兩檔,一種是100到00的飲用酒,就是說他是拿來喝的,只是說飲用人群佔的比例很小。而00以上,一般叫投資級,就是說買來等著它升值的,真正飲用他的人那就更少了。

由此可見,雙巴雷特組合那高達50美元的售價是多麼難得。

兩個人又去酒窖遊覽了一番,這裡純粹就是一堆堆的橡木桶,在外人眼裡這裡平淡無趣,但在博和肖逸飛看來,這裡面的東西價值挺高的,價值在葡萄園之下,在釀酒裝置和酒莊的價值之上。博介紹了一堆,比如那些桶是去年的,哪些桶是前年的,哪些桶又是06年的,它們各自的風味怎麼樣等等吧啦吧啦一大堆。還挑了幾個酒桶用取酒管弄出來讓肖逸飛品嚐。

順帶的,肖逸飛拿葡萄酒杯的姿勢被博鄙視了一番。

“拿杯子要拿底座,讓手儘量遠離葡萄酒,保持葡萄酒的溫度。”

好吧,肖逸飛只能學著拿底座,又學他品酒的方式,又聞又晃的折騰。只是肖逸飛一直擔心,看博聞酒的姿勢,肖逸飛很擔心他用鼻子將葡萄酒給喝下去。

感謝書友“最終-幻想”“cccecilia”“haobb111”的打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