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民國之我不是文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 學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章 學校

早晨,天剛微涼,中山大學內一片喜氣洋洋,非常熱鬧。學生們在各科主任的張羅下開始佈置彩旗,穿著校服,準備迎賓。各學生會部門已經下發通知,說明北伐的成敗在此一舉,上百位富商雲集此處。如若能讓這些商人慷慨解囊,到時候軍費問題迎刃而解。聽到這訊息,不僅各系主任,各科委員,分攤下來學生會各部門主席,所有學生都非常激動,中山大學內一時間北伐宣傳貼報也籌措的有聲有色。

難得一見,甩手掌櫃校務委員會委員長(校長)戴季陶,副委員長(副校長)顧孟餘也都早早出現。此前在黃埔軍校校長任上嚐到甜頭的常公,深知辦學的重要性,於是就安排自己的鐵哥們戴季陶出任委員長。但戴和顧兩人因為政府事務繁忙,學校的事情就交給副委員長朱家驊。

此前三月份的時候,還有兩個後世知名度比較廣的兩人,郭沫若出任文科學長,不過在今年七月份,也就坐了三個月的文科學長的位置就投筆從戎了,所以朱家驊就趕緊找元任推薦的傅老弟來代筆了。而郁達夫出任英國文學系主任,不過幹不了多久,估摸著年底就要辭職了(這是後話,現在郁達夫心思雖然不在上面但也是幹著)。

這時郁達夫也跟著別人後面轉著,自己作為一系的主任,自然要為學校考慮。今年七月學校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實際上就被一黨操控,所以學校也隨之改組,實行校務委員會負責制。校長變成了委員長,平添了一股官僚做派,郁達夫雖然覺得不舒服,但工資也沒少拿,也就不多說了。

一早學生們懸掛著錦旗,學校路兩旁都是錦旗飄展,來往的學生聽從各科學長的安排井然有序的從事著各自的工作,只留下十幾二十位學生作為代表,在校門口隨著校領導歡迎。剩下的人該上課上課,該幹什麼幹什麼,就是要給他們展現一下學校的風采。此番政府已經跟學校商議,以辦學的名義張羅捐款,到時候一部分錢用於辦學,另一部分則是用來充當軍費。

委員長戴季陶、副委員長顧孟餘、朱家驊則早早的在辦公室等著,大約八點半的時候,有人通知住在招待所的各地商人們已經動身,所以三位帶著學校的一干領導,急忙出門,耐心等待著賓客的到來。

不多久,一輛輛車停靠在校門口。下來一群群人,很快上百人的隊伍已經將校門口堵住,隨著機頂不走,學生們站在正門口道路兩旁齊聲歡迎。之後商人們分成各個小隊,由各學校領導、主任、副主任分別帶著,參觀學校。嚴不聞等十位上海商人自然分為一組,不過因為朵老闆不情願跟霍老闆一組,所以分成了兩隊。

霍老闆跟著幾位主任、副主任走開的時候,忍不住笑道:“朵老闆,你那晚的風采我可是領教過了。”霍老闆媚眼一笑,讓朵老闆氣不自盛:“搞的你就好到哪裡去似的。”

帶領嚴不聞一道走的,就是郁達夫和幾位副主任,在各間校舍行走,聽到裡面老師、教授們的誇誇其談,口若懸河,能被中山大學聘請,而且還是民國這個大師雲集的年代,沒有點水準肯定是不敢出來教書的,所以偶然間聽到校舍內講師們的對自己所研究領域的獨到見解還是很驚豔。空口白話,大話空話可能誰都會說,但提到古文學、外國文學、歷史、考古、建築等各行各業的深入見解,可就不是隨口說說那麼簡單。大師之所以為大師,必須對自己所學行業精而又精,隨口丟擲論調容易,雖然短時間內可能引起學生的震驚,但往後經不起推敲,最後也只能落得個誤人子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幾人走的累了,坐在涼亭休息,郁達夫和嚴不聞則四處走著,郁達夫道:“嚴先生,以你的商業頭腦,可否去跟工商學院,經濟學的學生們交流交流。一些理論書本上看著簡單,但實際操作的時候就知道有多難了。”

郁達夫笑著,極力邀請,這麼多商人,家大業大的人不少,但像嚴不聞這種幾乎等同於白手起家的少之又少,所以相對於現在的商業環境非常有代表性。從之前前朝以張謇為代表的實業救國的那一幫人退去之後,現在的商業市場隨著國外市場的衝撞變得紛繁多彩起來,就好比跟國外學的銀行的一些系統、汽車行業、證劵行業等等。

嚴不聞看這位大佬邀請,自己還是準備推辭:“沒有準備,說錯了,給學生們留下錯誤的觀念就不好了。”嚴不聞這並不是第一次教書,之前在大夏大學代為教授一堂課,自己準備了好長時間才能正常講出來,這次自己又沒有準備,講什麼?

郁達夫道:“沒有準備才能表現出真正的自己,這對學生也有很大的好處,嚴先生不準備嘗試一下?”

“那可以,不過說的不好,鬱先生可別計較。”

“怎麼會?大家都是一邊學一邊教,觀念不同也是正常。學生們的任務之一就是取百家之長,舍百家之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若學生們能尋找到百分之一的真理,其中就算經歷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淤濘,也是非常值得。”

嚴不聞不得不佩服郁達夫的口才,也就不拒絕了,於是就答應:“好,那我就逞能,上一堂課。”

郁達夫笑道:“先生,我這就帶你去學經濟的那學生班上。”

一邊走,一邊郁達夫還問:“早就聽說嚴先生不僅是商界奇才,而且文章寫的還非常不錯,如有時間可否請教一番。”郁達夫此人見識頗為廣泛,和徐志摩也是中學同學,在留學的時候也和同學郭沫若夥同幾位同學成立文學團體“創造社”,之後還寫了一部短篇小說合集《沉淪》,轟動國內文壇,也是位非常知名的人物。留學期間更是學的經濟,所以對嚴不聞這種開辦報社,文章寫的還不錯的人有種親切感。兩人都對經濟學有所瞭解,同樣還喜歡文學創作。

當然這是郁達夫的一廂情願,嚴不聞自從寫完《笑傲江湖》後,就沒寫過任何文章,因為興隆報社規模起來,自己也不需要動手。另外商業成功並不代表對經濟學瞭解的深,所以讓這位郁達夫大兄弟失望了。

郁達夫熱情的陪著這位“同道中人”一路前進,最後在一處校舍處,敲開了校舍的門,裡面以為老師正在講解一些西方傳來的經濟學理論,而下面的同學正認真聽著,忽然有人敲門進來,打斷了思緒,學生和老師都往門處看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