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重生之全能大文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良五事?範圍攻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良五事?範圍攻擊!

“《自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還未等眾人讀懂意思,這首詩的譯文已經在評論區被頂了上來。

當然不是李建博,畢竟李建博此時正和霍軍行在長城上遊玩。

解析來自一個暱稱“靜思玄夜”的使用者的評論:“交了不好的運氣我又能怎麼辦呢?想擺脫卻被碰得頭破血流。破帽遮臉穿過熱鬧的集市,像用漏船載酒駛於水中一樣危險。橫眉怒對那些喪盡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願為老百姓做孺子牛。堅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場永不改變,不管外面的環境發生怎樣的變化。”

這一首《自嘲》是舒宇前一世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其中那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在舒宇前一世廣為流傳。

真正優秀的文學作品,是經得住時間和空間的考驗的。

這首詩一發,配合著“靜思玄夜”的譯文,立即就引起了舒宇支持者們的轟動,點贊和轉發。

然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許多知名學者的微博號,也在其微博評論這首詩。

當代著名文學大師白篤評價:“這首詩的首聯寫作者所處的險惡處境;頷聯寫他堅持鬥爭的行動;頸聯寫他堅持鬥爭的內在動力,即強烈的愛和憎;第四聯寫他戰鬥到底的決心。全詩內在邏輯性強,文字風趣,內容莊肅。這首詩意境與舒宇早些時候創作的那首《竹石》和《石灰吟》相似,卻又更加具體。大讚!”

京都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紫晨點評:“《自嘲》是一首抒情詩,也是一首對仗工整的七言律詩,有成為勝炙人口的名篇的潛質。其中“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更是名篇中的名句。整個詩篇詼諧見於形,嚴肅寓於中,體現了舒宇詩歌的獨特風格。”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其中“運交華蓋”是說生逢豺狼當道的黑暗社會,交了倒黴的壞運……這首詩是一首抒情詩,是作者從自己深受迫害,四處碰壁中迸發出的憤懣之情,形象地展現了作者的硬骨頭性格和勇敢堅毅的戰鬥精神。”——更有中國詩歌協會的主席寫出了這樣洋洋灑灑幾千字的,逐字逐句的長評鑑賞。

但這場風波並未因為這首《自嘲》而平定,這首詩的詩句,反而更加刺激到了那些之前對舒宇或謾罵,或嘲諷的人們。

“果然,我就猜到他會這樣。”

“前腳才寫《傷仲永》來自勉,被誇了兩句就上天了,又寫詩來罵人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才華不是這麼用的。”

“只會打嘴炮有什麼用?”

“假謙虛。”

“可惜了,90後還是太張狂。”

“樓上的,他只是個例,請別以偏概全,我們90後以有舒宇為恥!”

“贊同樓上!我們90後以舒宇為恥!頂上去!”

舒宇看到這些評論,不怒反笑。

只會打嘴炮?對文學界沒貢獻?

那你們再瞧好了吧!

……

很快,舒宇微博再次更新。

“《文學改良芻議》:

今之談文學改良者眾矣,記者末學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來頗於此事再

四研思,輔以友朋辯論,其結果所得,頗不無討論之價值。因綜括所懷見解,列為五事,分別言之,以與當世之留意文學改良者一研究之。

吾以為今日而言文學改良,須從五事入手。五事者何?”

……

“文學改良芻議?就他還改良文學?”

“果然是目中無人,張狂太過了。”

“呸,他也配?!看看他要提出什麼?”

“不知天高地厚的東西!自己給自己挖坑!”

“坐等他提出五項改革想法,然後逐一駁倒!”

於是,這些攻擊者的視線繼續隨著滑鼠的滾動下移。

“一曰須言之有物:

吾國近世文學之大病,在於言之無物。今人徒知“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而不知言之無物,又何用文為乎。吾所謂“物”,非古人所謂“文以載道”之說也。吾所謂“物”,約有二事……文學無此二物,便如無靈魂無腦筋之美人,雖有穠麗富厚之外觀,抑亦未矣。近世文人沾沾於聲調字句之間,既無高遠之思想,又無真摯之情感,文學之衰微,此其大因矣。此文勝之害,所謂言之無物者是也。欲救此弊,宜以質救之。質者何,情與思二者而已。”

……

張崇遠懵了。

孫慶雲傻了。

還有許多文學創作者,氣的臉一陣青是又一陣白,但要反駁,卻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人家舒宇寫的,的確真的很有道理啊!

但不反駁吧,就等於被舒宇拐彎抹角罵了,畢竟他們可沒少創作過言之無物的文章……

哼,就不信他句句都有道理!

於是,他們繼續往下看。

……

“二曰須講求文法:

今之作文作詩者,每不講求文法之結構。其例至繁,不便舉之,尤以作駢文律詩者為尤甚。夫不講文法,是謂“不通“。此理至明,無待詳論。”

……

這一段一出。

那些沒有真才實學,只是靠著他人吹捧和媒體炒作而成名的文人們臉紅了。

而其餘的文人,也沉默了。

否定舒宇說的這一條?別開玩笑了,傻子才會支援文章不講文法……

繼續看看,他一定會有說的有錯的地方。

……

“三曰不作無病之呻吟:

此殊未易言也。今之少年往往作悲觀。其取別號則曰‘寒灰’、‘無生’、‘死灰’。其作為詩文,則對落日而思暮年,對秋風而思零落,春來則惟恐其速去,花發又惟懼其早謝。此亡國之哀音也。老年人為之猶不可,況少年乎。其流弊所至,遂養成一種暮氣,不思奮發有為,服勞報國,但知發牢騷之音,感唱之文。作者將以促其壽年,讀者將亦短其志氣,此吾所謂無病之呻吟也。國之多患,吾豈不知之。然病國危時,豈痛哭流涕所能收效乎。”

……

那些喜歡動不動寫些苦情詩、苦情散文的文學創作者都傻眼了。

我們不就喜歡寫這些型別的東西,賣弄一下文筆表現自己憂國憂民,多愁善感的情操嗎?

怎麼就成亡國之音了?

如果不讓我們寫這些,我們還能寫什麼呢?!

他們是真的怕了。

他們終於想起了舒宇之前每次寫文章的反擊能力。

然而,舒宇可是那種要不不出手,一出手就下死手的角色。

……

“四曰務去濫調套語:

今之學者,胸中記得幾個文學的套語,便稱詩人。其所為詩文處處是陳言濫調,‘磋跎’、‘身世’、‘寥落’、‘飄零’、‘蟲沙’、‘寒窗’、‘斜陽’、‘芳草”、‘春閨’、‘愁魂’、‘歸夢’、‘鵑啼’、‘孤影’、‘雁字’、‘玉樓’、‘錦字’、‘殘更’,……之類,累累不絕,最可惜厭。其流弊所至,遂令國中生出許多似是而非,貌似而實非之詩文。今試舉一例以證之。

‘熒熒夜燈如豆,映幢幢孤影,凌亂無據。翡翠衾寒,鴛鴦瓦冷,禁得秋宵幾度。么弦漫語,早丁字簾前,繁霜飛舞。嫋嫋餘音,片時猶繞柱。’

此詞驟觀之,覺字字句句皆詞也。其實僅一大堆陳套語耳……”

……

好嘛,這些詞以後都別用了,否則就是濫調套語了。

……

“五曰不講對仗:

排偶乃人類言語之一種特性,故雖古代文字,如老子孔子之文,亦間有駢句。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三排句也。‘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貧而無謅,富而無驕’。‘爾愛其羊,我愛其禮’。此皆排句也。然此皆近於語言之自然,而無牽強刻削之跡;尤未有定其字之多寡,聲之平仄,詞之虛實者也……”

……

所有攻擊舒宇的人都不知道該如何去反駁這篇《文學改良芻議》了。

更有很大一部分文人,看到這篇《文學改良芻議》後,哭笑不得。

他們對付你,你反擊他們就好了啊。

尼瑪搞什麼“範圍攻擊”啊。

……

其實,他們應該感到慶幸。

這篇來自前一世現代著名學者胡適先生,為了推動“白話文運動”而創作的《文學改良芻議》,經過舒宇之手,已經是精簡版了。

原文提出“改良八事”,而舒宇修改的“精簡版”,則只有“改良五事”。

當然,這倒也不是舒宇對攻擊自己的人大發慈悲,或者是否定原版的《文學改良芻議》另外三事,而是因為,胡適先生這篇文章創作於前一世的“新文化運動”之前,是為了推行“白話文運動”,因為當時垂死的中國文壇狀態,必須要“除舊迎新”才能“破而後立。”

而將《文學改良芻議》搬到此時,那被刪掉的那三條不但完全不適用當今,還會引來非議。

那三條分別是“不摹仿古人”、“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語”。

文章,是要講究時效性的。

……

《文學改良芻議》發表十分鐘後。

991個贊,70個轉發。

半小時後。

911個贊,191個轉發。

一小時後。

44414個贊,8145個轉發。

多地文協召開緊急會議,逐句研究《文學改良芻議》,文學圈子一篇譁然,轉而一片死寂。

猶如暴風雨前的寧靜。

而舒宇的那些粉絲們,則活躍了起來,開始了絕地反擊。

嘿。你們不是說大宇只會打嘴炮,對文學沒有貢獻嗎?

他提出自己對文學改良的看法,你們怎麼都啞巴了?!

……

至於造成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我們的舒宇,則是與同宿舍的兩個兄弟,坐上了回往魯南的飛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