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重生之全能大文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六章 這裡有唐雨音的痕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六章 這裡有唐雨音的痕跡

空英知秋也是被舒宇的問題問的一愣:“你有在隱藏身份嗎?”

沒等舒宇回答,空英知秋卻是率先一步,恍然一笑,然後說道:“我早就知道你了,我畢竟也是彩虹組織的成員,從你拍的那個MV開始,我就有關注你。我一直以為,子翰是你的表字,畢竟宇字和翰字釋義有些許相通。”

“子翰的確是家父所賜的表字。”舒宇點頭,心中更加佩服這位東瀛老人的博學,畢竟如今國內,對於表字的常識,已經有很大一部分人不知道了。

於是,舒宇便將自己想要隱藏身份,所以用了表字來到這裡的事情講給了空英知秋。

空英知秋津津有味的聽完以後,笑著說道:“你能隱藏身份那麼久,尤其那個屈雲局長到現在還不知道你的名字,實在是怪他們太過懶得用腦。現在網際網路發達,你在中國的網際網路裡又經常冒泡露臉,只要有心,想要知道你的身份並不困難。”

舒宇忙是笑著搖頭:“倒是希望他們都懶一些,畢竟我目前挺喜歡這種沒人認識的清閒生活。”

說到這裡,舒宇才想起空英知秋剛才說他有個不情之請,便是又問:“對了,老先生,您剛才說有個什麼事情需要我幫忙?”

見到舒宇主動發問,空英知秋便是不再遲疑,笑道:“打擾你的清閒了,不是幫我的忙,而是說我有一個想法……”

於是,空英知秋便是把自己的想法講給了舒宇聽。

聽完空英知秋的話,舒宇點了點頭:“這是一件我沒有辦法拒絕的好事,只不過,您真的對我來藏曲教的這幾樣東西,那麼看好?效果似乎並沒有我預料的那麼顯著啊。”

“你果然是一個優秀的著書者,卻是一個教育方面的門外漢。”空英知秋笑了笑:“你的這幾個課程,我都回去研究過,又對幾個學習過這幾節課的學生與其他同齡同起點的學生進行了對比,發現他們對話能力雖然沒有太大提升,但是語言邏輯,以及對中國古代詩歌的學習上比其他學生要強,況且你才教了他們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效果沒有那麼顯著很正常。”

空英知秋顯然對教育學是深諳其道,面對舒宇提出的問題,可以不假思索便是侃侃而談:“之所以說你是教育方面的門外漢,是我發現,你推出的這幾個課案本來是可以完全按照難易程度,由簡入繁穿插教學的,那樣效果應該會更好一些,不過你卻是完全按著心情,隨意的去教了。”

舒宇聞言,有些不好意思的笑著撓了撓頭:“您知道,我並不是學教育專業的,所以的確有些業餘。”

空英知秋笑著擺了擺手,似是也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與舒宇多談什麼,然後說道:“燃燈節剛過,活佛塔班明天在日光城的布達拉宮摸頂,我想去湊湊熱鬧,正好我們之間剛才談的事情,也可以在那裡去做,你覺得呢。”

“榮幸之至。”舒宇笑著點頭。

這一夜,怎麼看都像是要下雨的,然而終究是一夜狂風,卻沒有帶下幾滴真正意義上的雨水。

非但如此,翌日,天上竟是難能的放了晴,這讓舒宇和空英知秋兩個“外地人”感慨了好半天西藏天氣的無常。

一大早用過早餐,和扎和道了別,又讓扎西將自己要去日光城辦些事的情況轉達給楊根葉,舒宇才算是放了心,與空英知秋一道,驅車前往日光城。

藏曲到日光城有三百三十公裡,且通車道路並不算完全平整,車開了足足六個小時,才在北側的街道上,遠遠的看到了一座座白色建築組成的巨大建築群。

藏傳佛教的聖地——布達拉宮。

舒宇本是不信佛的,介於唐雨音的關係,倒是消除了一些對佛教的偏見,饒是如此,也只是對佛教長期出於一種“不偏不倚”的中庸型認知。

然而,到了此時,舒宇不知道是被眼前那些虔誠的佛教信徒一走一拜的動作所感染,還是被那藍天白雲下,顯得一塵不染的布達拉宮所打動,還是被那無比清新,沒有半點汙染痕跡的車窗的外空氣以及伴隨在風中隱隱約約的佛語吟唱聲所淨化,此時竟然自然而然的拋棄掉一切雜念,整顆心隨之空靈了起來。

“聖地終究是聖地啊。”副駕駛位上的空英知秋說。

舒宇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

“要不,我們的事情明天再說,先去布達拉宮裡面看看?”空英知秋問。

舒宇有些心動,不自覺就減緩了車速。

不過舒宇倒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這一細微的變化,而是用手指了指馬路北側,猶如一條不見尾的長龍隊伍,有些奇怪的看向空英知秋:“不是說,活佛每次摸頂只摸一千人嗎?晚了一些吧?這些信徒,看起來,少說也不止一千人了。”

“摸頂應該是已經結束了,不過我們以遊客的身份上去看看也可以的。”空英知秋說到這裡,顯然覺得自己的話也有些主動,便是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不過,他仍是堅持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每次只要路過這裡,便是忍不了要拋掉一切,先上去看看。佛教不是講究緣分嗎?萬一我們與佛有緣呢?”

聽到空英知秋的這句話,舒宇臉上流露出了淺淺的笑,縱然他知道這世間最說不清道不明的就是“緣分”,但對空英知秋的另一句話卻是分外贊同,他此時的確是想要拋開一切,先上去看看再說。

果然,聖地就是聖地。

……

二人停了車,沿著遊客通道爬到了紅山的半山腰,再售票視窗前二十多米遠,空英知秋卻是突然拽住了舒宇。

舒宇有些疑惑的看向空英知秋,空英知秋卻是從隨身的皮包中掏出了一個素色的戶外圍脖,指了指舒宇的嘴:“圍在臉上吧,莫要打擾了聖地的清靜。”

舒宇瞭然的圍上圍脖,空英知秋的意思他很明白,這裡的遊客來自天南海北,如果不稍加掩飾,自己很可能就會被遊客認出來。

不過舒宇仍舊是在心中有些不以為然,他不相信自己如今的名氣可以到路人皆知的地步,畢竟他的長相不算是多麼有特色,反而是有些大眾。

二人購買了門票,即將穿過“德央廈”的時候,空英知秋突然開口:“舒宇,你以前來過這裡吧?”

舒宇一怔,旋即笑著反問:“您為什麼這麼說?”

“兩條路,一條近,一條遠,捷徑向是下山小路,一般沒有人會選擇走。”空英知秋指了指隱藏在指示牌旁,一條大部分人都不會注意的曲折小徑,笑著說。

“前世來過的。”舒宇話一出口,便是暗道後悔,自己怎麼突然一點戒心都沒有,把自己此時身上最重要的秘密,竟是那麼容易便對一個不太熟悉的東瀛人脫口而出了。

故而,舒宇不由是有些緊張的看向空英知秋,然而,舒宇卻是從空英知秋的神情中,沒有看到半分的驚訝,反而是看到了一種淡淡的恍然,然後,便是聽到空英知秋語氣極為平淡的說道:“原來如此。”

原來如此?什麼意思?

舒宇的心頓時有些慌亂。

不過,空英知秋的下句感慨的話,卻是讓舒宇終於松了口氣:“你的佛性比我要高,或是會比我更有佛緣。”

空英知秋說到這裡,虔誠的跪在了地上,雙手合十向正殿方向拜了下去,口中咕噥了幾句舒宇聽不懂的話。

原來,空英知秋把舒宇的實話實說,當作了一句充滿“禪理”的話。

舒宇便是也不再多想,是雙手合十,雖然沒有如同空英知秋那般跪拜,但也仍是彎腰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

越是距離主殿越近,舒宇便是發現空英知秋愈發虔誠,跪拜禮越來越多,不過舒宇仍是耐下性子,空英知秋每行一次跪拜禮後,便是也雙手合十鞠上一躬。

一老一少,一跪一躬,在陽光的照射下,頗顯和諧。

就在二人即將走出雕刻著反映這一世藏傳佛教歷史的壁畫長廊,而進入大殿的時候,舒宇忽是聽到右側傳開“嘎吱”的一聲響動,向是一扇木窗被推開了一般。

這裡怎麼可能有木窗?

這時舒宇的第一個想法,不過,他仍是下意識的睜開眼睛,向著聲音來源的方向望去。

下一刻,舒宇便是真的怔住了。

聲音的來源方向是一個他前世未見過的壁畫,或許所畫的是與前一世不同的歷史典故。

這裡的確沒有窗戶,卻是有一扇小小的木門。

再仔細一看,原來木門的邊沿正好是壁畫的邊框,所以才那麼不明顯。

“zhaidelegadi……”木門中,站著一個穿著紅色僧衣的藏族僧人,說了一句藏語後,便是轉身隱入木門之中。

舒宇並不懂藏語,正是一臉疑惑的時候,卻聽身後正在行跪拜禮的空英知秋忙是說道:“圖季奇!圖季奇!”

這個藏語舒宇倒是熟悉,每當自己給藏曲的小學生解惑,或是宣佈下課的時候,那幾個對漢語仍不是很熟練的小學生總是脫口而出,“圖季奇”應該是表達“謝謝”的意思。

故而,舒宇轉過頭去,將不解的目光投向空英知秋。

空英知秋此時已經是快速的起了身,見到舒宇投來的目光,便是有些激動的解釋:“那位喇嘛,讓我們跟他過去。”

舒宇一愣,還想追問,空英知秋卻是已經錯過自己的身子,快步走入小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舒宇無奈搖頭,只好小心跟上。

跨過小門,看到門後場景,舒宇才不由得一聲發自內心的感嘆。

小門之後,竟是別有洞天,一個小院,院中所種的植物舒宇也不陌生,正是菩提樹,誰會想到這個小院能隱藏在長廊一側,綠叢之中,鮮為人知?

這個季節菩提樹竟然能仍葆青綠,又是什麼原因?

小院的盡頭是一個一層的環形的白色建築,剛才開門邀請二人的喇嘛,半供著身子站在門前。

待二人走近,喇嘛再次開口,不再是藏語,而是漢語:“青衣施主先請,綠衣施主稍侯。”

於是,空英知秋難掩臉上的興奮神情,率先一步步入建築之中。

舒宇則是極為耐心的在院中等了約莫半個小時,那原本猶如老僧入定般,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的喇嘛,卻是緩緩抬起眼皮,看了一眼舒宇:“這位施主也請進吧?”

舒宇想問他,為什麼空英知秋還沒有出來,那喇嘛卻彷彿是沒有一點和舒宇再對話的意思,轉身向一旁走去。

舒宇嘆了口氣,懷著半分警惕走入建築。

踏入建築的門,一股涼風瞬間裹住舒宇的全身,甚至讓舒宇不由得是產生一種錯覺,院子裡的寒氣都被這個建築物吸納了。

映入舒宇眼簾的,是空蕩的建築物中,滿滿的壁畫。

這些壁畫與布達拉宮對外所展示的壁畫都不同,色澤豔麗,且繪畫手法也是先進一些,應該都是進二十年的作品。

然而,這些都不是讓舒宇錯愕,從而停住了腳步的原因。

確切的說,是一副壁畫的內容,讓舒宇不由得是心跳加速,產生了一個近乎肯定的想法——這裡,有她的痕跡。

壁畫上,遠景是布達拉宮,近景是一個老喇嘛和一個小沙彌,老喇嘛跪於樹前,小沙彌撐傘於其身側後方。

所指的她,自然便是唐雨音。

因為這幅壁畫,與唐雨音當初的那張發表在《中國影像》雜誌上照片,取景,內容近乎相同。

就在這時,建築盡頭的兩束油燈被點亮,同時,一個聲音帶著空曠建築所獨有的迴響,傳入舒宇耳中,震撼著舒宇的內心。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