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重生之全能大文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七章 解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七章 解局

這個局最精妙的地方,就是舒宇接下來無論怎麼應對,無論怎麼回答,似乎都不對。

如果他要親自去瞭解情況,只要對方妥協就有仗勢欺人的嫌疑。

而如果選擇了謙讓,那對於舒宇的姑姑一家來說,似乎舒宇是愛慕虛才犧牲了他們一家的利益。而對於這個事件的廣大關注著而言,顯得又有些過於軟弱了。

已經明了對方這一切的計劃,舒宇自然便是沒有了什麼顧慮,從口袋中掏出手機,對主持人晃了晃,旋即問道:“我給我姑姑家那位表哥打一個電話,可以嗎?”

舒宇這個理由提的十分人之常情,主持人自然便是也沒有拒絕的理由,便是點了點頭:“當然可以。”

然而,這個主持人既然是受了楊校長的委託去刁難舒宇,自然便也不會那麼輕易的放過舒宇,只見主持人話鋒一轉,便是說道:“不過呢,既然是在直播訪談,您能不能開著擴音打這通電話呢?”

舒宇一怔,眯著眼睛看著主持人。

主持人被舒宇嚴眼中一閃而過卻是有些攝人心魄的寒芒看的有些心虛,卻是硬著頭皮,訕訕一笑,解釋道:“我們電視機面前的觀眾,都很佩服你的應變能力和處世之道,偏巧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也是一個現場向您學習的機會。我相信,電視機面前正在關注這場直播的觀眾朋友們也是同樣的想法。”

舒宇心中一聲冷笑,這個主持人還真是有些手段。

自己提出撥打電話合情合理,人家同意了,那人家提出讓自己擴音接電話聽起來也是合情合理的,再說了,人家都先答應你的要求了,你再拒絕怎麼都有些不好看了。

只是,主持人提出的要求真的算是合情合理嗎?

此時此刻,哪怕就連電視機面前的普通觀眾,也覺察到不對勁了。

這件事情從頭到尾,似乎都散發著濃濃的陰謀氣息。

不說別的,就說此時主持人提出的要求。

直播免提通話?一不小心舒宇自然就會出醜,舒宇的家人稍微表現的平凡一點,缺點就會無限放大。

只要舒宇這一通電話打出去,那就是一個無解的局。

此時此刻,哪怕不是舒宇的粉絲,只要看出這一些,都會對舒宇產生同情。

與之不同的是,舒宇的粉絲此時祈禱著舒宇不要答應撥出這通電話,而其他的觀眾,在內心中則是更期待舒宇選擇撥出這通電話,他們好奇之後舒宇會不會出醜,會選擇怎麼樣破解這個看似無解的局,從而應證舒宇究竟真的是這一代青年人中能創造各種奇蹟的天才式人物,還是徒有虛名而已。

其實,這麼多不同人的不同想法,也只不過是在電光石火之間。

主持人提出這個條件,舒宇不過沉吟了十幾秒,便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舒宇點了點頭,在手機上撥出了一個號碼,撥出後,按下了擴音鍵。

“湖水是你的眼神,夢想滿天星辰……”

一段好聽的彩鈴後,電話被接通了。

“喂,表弟,到靜海了吧?”電話那頭傳來舒宇表哥徐孟起的聲音。

“嗯,你們那是不是出事了?”舒宇問。

“沒……你怎麼知道的?”徐孟起顯然本是想下意識的隱瞞,但話到嘴邊,便是覺察出了蹊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嗯……”面對表哥徐孟起的反問,舒宇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實話實說擔心表哥會因為失去冷靜而說出一些不利於此時局勢的事情,不實話實說,之後姑姑一家知道了,又可能會覺得自己見外,全國都知道單單把他們蒙到鼓裡。

然而,舒宇還是小瞧了自己這個表哥的智慧,就在舒宇遲疑這不知道怎麼回答表哥話的這五六秒鐘時間,電話聽筒中的表哥突然嘆了口氣,又問道:“是不是我們又被人設計了,是不是現在全國都知道了?”

對於徐孟起這個無論是前一世還是這一世都極具官場天賦的人來說,想要猜到這些並不難。首先,租房子爭端的許多細節都頗有人為嫌疑,其次舒宇在事件發生時打來這通電話,且已經知道出了事,結合舒宇此時的身份和以往的遭遇,那具體是怎麼回事就呼之欲出了。

但徐孟起這飛速的反應力和分析能力,還是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不由咋舌,他們此時大概都報著同樣一個想法“舒宇這表哥是妖怪吧?不是有個詞,就叫大智近妖嗎?”

而作為舒宇這次暗中的對手,楊校長從電視上看到這一幕,也是目光一凝,他是全國最早一批關注舒宇的人,故而對舒宇的崛起很是瞭解,但對於徐公達的兒子,舒宇的表哥,他卻是一無所知的。舒宇這一家上輩子究竟是積了什麼德,怎麼年輕一代一個比一個精明?

還有與徐孟起有過一面之緣的騰訊馬總,在直播軟體上看到這一幕時,眼中也是不由的射出一道精光,旋即,他重新拿起辦公桌上,昨天由徐孟起傳真過來的一分策劃書,細細的閱讀了起來。

言歸正傳,舒宇見表哥徐孟起已經猜出了大半,便是也不再多說,而是問道:“究竟是因為什麼和人家爭吵,給我細說一下吧?”

舒宇知道恐怕此時,全國觀眾都在關注著這個直播,關注著事態的發展,直播時間有限,他必須在這個有限的時間裡,將這件事做個了斷。

“好,事情是這樣的……”表哥徐孟起將事情的起因和經過娓娓道來,令舒宇略感頭疼的,是表哥徐孟起的敘述和剛才主持人所說大致無二,那個與之發生爭端的老人,的確並沒有做錯什麼事情。

表哥徐孟起似乎也是已經想到,這件事讓全國皆知,會給舒宇的名譽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語氣不由是有些愧疚:“其實這事本身是一個很普通的鄰裡糾紛,但因為我們的處理方式欠妥才導致了矛盾的激化。我媽的性子你也知道,太直,她覺得那棵桃樹寓意桃李滿園,對我爸之後的事業有幫助,就說什麼也要拿下來,那老人被我媽說急了,說我媽是潑婦,我也有些忍不住,就衝動了,還好被我爸攔住了。”

徐孟起主動承認了己方的錯誤,看似並不明智,實則此時一想,卻是目前作為舒宇的親屬,對此事最好的處理方式。

一來,主動承認錯誤,雖然有迫於壓力之嫌疑,但終歸敢於承認錯誤,總比編謊嘴硬推卸責任要強,而徐孟起的話暗藏語言藝術,讓聽者聞言,雖然知道他們一家有不對的地方,卻也會覺得是人之常情——當代社會,鄰裡糾紛在所難免,誰都不想讓自家吃虧嘛,可以理解。

二來是起到了更深一層的心理引導作用,徐孟起這樣說,表面前起來沒什麼,卻是可以讓不太願意輕易原諒舒宇的群體中很大一部分人,將更多的埋怨轉移到徐孟起一家上,算是為舒宇分擔了不少怨氣。

舒宇會意一笑,心中瞭然,旋即問道:“那這件事你們打算怎麼處理呢?”

聽到舒宇的問題,徐孟起的口中發出了一聲嘆息,然後說道:“我和我爸都好說,關鍵是我媽,他現在嚷著要我爸找我爸在京都搞法律事務的老同學出面結局這件事。”

聽到徐孟起的話,電視機前原本對徐孟起一家剛剛產生些許同情之意的觀眾,心中的思緒再次轉變。

鄰裡糾紛,那你找搞法律的熟人做什麼?

這不明擺著仗勢欺人嗎?

如果那個熟人不幫忙還好,但如果真的幫了忙,那就是對法律最大的侮辱。

事實上,徐孟起的這句回答,也是動了小心思的,徐公達,哪有什麼在京都搞法律工作的熟人呢?事實上,遇到這件事以後,舒宇的姑姑第一個反應,不是找別人,而是找舒宇,但徐孟起知道輕重,如果此時把舒宇供出來,舒宇之後對這件事無論怎麼處理,都會被質疑。但舒宇問了,他又不得不回答,於是他便莫須有出了這樣一個人。

也不知道,舒宇有沒有聽出徐孟起話中的倪端,舒宇聽到徐孟起的話以後,只是從口中發出了一聲輕笑,然後反問道:“姑姑這樣做,值嗎?”

“哎。”徐孟起又發出了一聲嘆息,旋即道:“我們都知道不值,可是她……現在才發現我媽對我爸的事業挺上心的,一個寓意都要搞得小題大做。勸不住啊!”

“嗯,這樣吧,我給我姑姑送一首詩,一會先拍下來從網上傳給你,改天有機會我把原版送到姑姑那裡去。”舒宇似是早有所料一般點了點頭,旋即說道。

“詩?表弟,我媽哪讀得懂什麼詩啊,她讀書不多的。”徐孟起不由有些不解,不明白自己這個表弟此時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他當然知道舒宇有才,但在這個時候寫詩賣弄,真的合適嗎?再說表弟應該不是什麼喜歡賣弄的人。

“放心吧,這首詩,姑姑能懂。”舒宇胸有成竹的一笑,然後結束通話電話,看向有些愣神的主持人:“能不能勞煩找個工作人員,去同一首歌舞臺那邊,找一個名叫何瑞涵的老先生,借一副文房四寶?”

舒宇當然知道,這一世祖上的家底,並不如上一世殷實,當初,為了保住舒常業的學業,故而犧牲了舒宇的姑姑,舒宇的姑姑讀到小學四年級,就沒有再讀書了,直到二十幾年前,與姑父結婚後,才去舒州讀了個夜大,所學的也是紡織專業。

但舒宇相信,自己即將作出的這首詩,自己的姑姑一定能讀懂。

與此同時,觀眾們也是對舒宇產生了失望的情緒,他們的想法與剛才徐孟起心中的想法無二。

舒宇這是要做什麼呢?

他怎麼那麼不懂得分寸呢?

都這個時候了,還賣弄什麼文采?

難道他以為,這個時候賣弄文采,寫一首詩,就能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嗎?

沒讀過太多書的人能讀懂的詩,那還叫詩嗎?

兩三分鍾後,文房四寶被蘇省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借到了攝影棚。

準備完畢後,舒宇落筆宣紙。

嗯?舒宇的字果然如同傳言般不錯,有自成一家的趨勢。

只是他要寫什麼呢?

這樣的想法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舒宇只在宣紙上落下了二十八個字,確切的說,是一首四句七言古韻。

看到舒宇這四句詩,所有之前對舒宇的質疑瞬間煙消雲散,這還真是一首淺顯易懂的詩,其中蘊含的大道理以及其普卷而來的豪邁,讓不知全國多少人,都為之動容。

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心中更是感慨一聲:“這個舒宇,哦,不,應該說是這首詩,真的好大度啊!”

卻見宣紙之上,用飄灑圓秀,恣肆中隱見逸氣的舒體字寫著:“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急急忙忙聯絡千里之外的人,只為了一堵牆的紛爭,讓他三尺的距離又能如何呢?萬里長城至今還存在,但卻是不見當年意氣風發創下宏圖大業的秦始皇了呀。

意思淺顯易懂,道理也是明白,意氣之爭,沒有什麼意義。

這首詩來自於舒宇的前一世的一個民間傳說,傳說一個當朝大官員家中因為宅基糾紛,修書一封,希望他能為家中撐腰。收到家人來書,那大觀園便是回修一紙家書,內容便是這首詩。

當然,因為是民間傳說,這首詩有好多個版本,有些說是這個官員家中的事,也有的說是另一個朝代那個官員家中的事。甚至就連這首“讓牆詩”,也有另外一個版本——“紙紙索書只說牆,讓渠徑寸又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計,今見牆成不見王。”

但最為被歷史認同的故事發生地,是桐城。

最為廣為流傳的,也是舒宇寫下的這一首字面意思更為簡潔明了的版本。

這首詩所展現出的胸懷和大度,立即就感染了這一世所有關注此事的觀眾。

舒宇是做出了謙讓,但此舉並未讓舒宇變得懦弱,或是讓舒宇的姑姑一家趕到不滿,舒宇這首詩的原版,甚至被炒到了十幾萬的高價,被姑姑一家視如珍寶一般裱在公達補習班,為徐公達平添不少生源,其帶來的價值,遠遠高於這幅字在網上叫價的價值,算得上是無價之寶了。

而與前一世歷史相似的是,那個老人,楊校長的父親,在得知一切原委,又見自己的鄰居主動讓出三尺的公共區域砌牆後,也是主動謙讓出三尺的公共區域。

於是,六尺巷在這一世也出現了,六尺巷之中的一口井和一株桃樹,成為了遊人們爭相拍照的景點。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因為,舒宇的父母已經在唐雨音的陪同下,來到了靜海,與唐雨音的養父母,進行了第一次的見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