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重生之全能大文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一章 種子發芽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一章 種子發芽了

只是看了個開頭,這本《暖暖》中的文字和故事,就牢牢的吸引住了“讀書研究會”會長的心。

……

“嘿,我叫暖暖。你呢?”認識暖暖是在一次海峽兩岸的學生夏令營活動中。

這個夏令營的詳細名稱我忘了,只記得有類似“文化尋根”的關鍵字。那時我剛透過碩士論文口試,辦離校手續時在學校的網頁裡看到這活動。

由於我打算休息一個月後才要投入職場,索性報了名。跟本校幾個學弟妹和其他叄所學校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一同飛往京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京都有四所學校的大學生正等著我們。

……

他似乎終於明白,為什麼那個會員又說是自傳,又說不是。

因為故事的主角是“我”,而並非作者“暖暖”,“暖暖”只是主角眼中的一個人。

這就有意思了。

因為覺得有意思,他就一直看,好在書並不長,花費了幾個小時時間,將這本書從頭到尾看完了。

這本書的故事不算跌宕起伏,大概講的是寶島男孩涼涼畢業後參加了一個海峽兩岸學生夏令營活動,來到了內地京都,在那裡他遇見了在京都讀書的東北女孩暖暖。他們和其他學生一起快樂地遊覽了京都諸多名勝古蹟。在此過程中,涼涼和暖暖的感情也與日俱增。夏令營活動結束後,涼涼依依不捨地離開京都,離開暖暖,回到了寶島,他找了工作,和暖暖一起約定,不管現實如何,都要努力地生活著。此後,涼涼因為工作關係,再次來到內地出差,掩不住對暖暖的強烈思念之情,他在回寶島之前去了京都,見到了暖暖。並且和暖暖一起去了冰城,在那裡兩人的感情更近了一步。最後涼涼雖然仍要和暖暖分開,但彼此的內心跨越海峽兩岸,離得更近了。

雖然故事平淡,但看完全書,“讀書研究會”的會長仍是有一種心靈被淨化的複雜感覺。

男女主角雖然沒有在一起,但誰又能否定他們之間的感情呢?

就好像之前,來自內地的作者舒宇的那兩本書——《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檞寄生》……

嗯?

想到這裡,“讀書研究會”的會長眉毛挑了挑。

似乎,風格很像啊。

風格當然像,這本《暖暖》,與之前舒宇發表的那本《檞寄生》一樣,也是出自前一世寶島純愛作家痞子蔡之手,只不過這本書相對來說,因為風格並沒有太大突破,因為內容有些敏感,所以更加冷門一些。

舒宇之所以用這本書,一來是書中女主正好也叫暖暖,正好也要去內地,偏巧暖暖病了急需用錢,偏巧兩岸關係突然緊張,偏巧自己也兼任著兩岸關係辦公室的職位。

與其要做,不如一起做了。

……

因為是“新人新作”的關係,加上寶島最近許多作者發書,所以一開始並沒有被人們關注。

“讀書研究會”的一種會員在讀過這本書以後,也自知這是一本不錯的書,但同時他們也意識到了書中的一些比較“敏感”的意向——兩岸之情。

所以他們也沒有一如既往的為這本書做宣傳。

蔡瑩溫那日見過《暖暖》這本書,並且選擇“放對方一馬”以後,就一直有些惴惴不安,故而第二天開始,蔡瑩溫就派人暗暗跟進這本書的銷售情況。

又過了兩天,蔡瑩溫總算是松了一口氣,四天賣出去一千八百本,連自己這本《夜來香》的零頭都不如,自己還真是沒事瞎操心啊!

蔡瑩溫忘記了一點,一本真正的好書,銷售狀況是呈現樹冠狀,一個人買了,覺得好,推薦給三個人,三個人推薦給九個人,九個人推薦給二十七個人……以此類推,所以四天就賣出去一千八百餘本,後期絕對不會差。

發售一週後,《暖暖》在寶島的銷量成功破萬。

雖然比起已經十幾萬銷量的《夜來香》來說有些不起眼,甚至連新書暢銷榜前十都沒能進去,但只要稍微關注一下這幾天各個網路聊天室,就會發現,相比於對《夜來香》的失望,《暖暖》儼然成為了一個話題,且口碑特別好。

“這本書是在夷洲買下的,買完後就去北俄出差,然後在北俄這個異地他鄉讀完了整本,雖然北俄現在仍是很寒冷,但心裡卻是暖暖的。同時推薦內地小歌後楊曉慧的同名歌曲“暖暖”,聽那首歌,看這個故事,特別有感覺。”

“比起開始消費我們忠誠的某位女士(因為大選將至,就不提名字了),我覺得這本《暖暖》更有誠意一些。”

“我承認,一開始的確是被四個暖字所吸引,但看到——‘暖暖。’我說:‘我要去北京找你了。’‘嗯。我等你。’暖暖說——這兩句簡單的對白情節時,不由想起了大學時那段異地戀愛,眼淚不由自主的掉下來了。為什麼他沒有來,我可以等他啊。”

“老公推薦看這本書,因為和我們06年的京都之旅行程很類似,從作者的文字裡回憶那年的美好時光,我們一起去天壇,一起吃東來順,一起去京都大學看一塔湖圖,一起吃全聚德,在衚衕裡轉悠,一直走到恭王府門口,嫌票太貴沒進去,終於在小說裡看到了恭王府裡面的玄妙,呵呵,一種不錯的互動,帶著這些心情去看這本小說,想法自然不同,海峽兩岸的距離,像銀河一樣分開了暖暖和涼涼,為他們惋惜,同時,慶幸自己和老公現在的幸福,所以看到結尾竟然感動到想掉眼淚。”

與此同時,舒宇在《暖暖》中暗暗種下的“種子”,也逐漸在寶島的這些讀者心中發芽了。

“為什麼要分那麼清楚呢。”

“對啊,除了原住民,我們誰祖上三代不是內地的。”

“好想去內地看看。”

“據說內地發展的很不錯。”

“而且內地人很好客,很歡迎我們去呢。”

“內地都不介意,為什麼我們的當局要這麼介意呢?”

“說不定我的終身幸福就在海峽對岸啊。”

當然,也是僅限於此,歸根結底,寶島才是他們成長的地方,縱有不滿,但也只是說說而已。

但因為之後的一件突發事件,將這些議論煽起到了明面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