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秦樓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一章 賠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一章 賠銀

秦含真並不知道自己離開二房後,秦錦儀那邊出了什麼變故。秦錦春本來只是隨口說兩句話,嚇唬一下長姐,而秦含真也隨便配合了一下。誰知道陰差陽錯,秦錦儀信以為真了,還有了一個大計劃。這真的是令人始料未及。

眼下秦含真還什麼都不知情,她回到家中,就把自己前往二房探病的經過,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祖父祖母。

牛氏聽說薛氏如今躺在床上,只有頭部能轉動,其他地方都沒法動彈,嚇了一大跳:“她這該不會是癱了吧?!我聽說有些人摔跤摔得狠了,是會成了癱子的!”

秦含真道:“這個應該不至於。我聽大伯娘的語氣,二伯祖母也就是腰上摔得重一些而已,大夫說要靜養一段時間,不能輕易挪動,否則後患無究。不過具體的情況她沒有多提,如果祖母想知道,回頭那位春榮堂的王老大夫給二伯祖母診完了病,要向二伯娘覆命的時候,我去打聽打聽好了?”

“成,好歹也是妯娌,我就隨便聽一聽。”牛氏不大願意承認,她對薛氏的傷情還有那麼點小關心,“不過我也覺得,她應該沒有大礙,如果真的癱了,她兒子還能這麼冷靜地跟她吵架?早就哭哭啼啼個沒完沒了了!我再沒見過這麼聽母親話的兒子,恐怕他娘叫他去殺人,秦伯復也會二話不說地動手吧?如今真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他竟然也會有跟他親孃對著幹的時候?只可惜我沒能親眼瞧見薛氏如今的狼狽樣,否則我過去幾年裡受過她的氣,一定全都消散了!”

秦含真只能乾笑。

秦柏關注的點稍微正經一些:“薛家的人真的與你大伯父反目了?就為了那幾萬兩銀子?”他覺得有些不可能,“薛家還不至於連幾萬兩都拿不出來,甚至不會因此而傷筋動骨。他們這些年的風光,全是依靠你大伯父的秦家子身份而來,為了幾萬兩就跟你大伯父反目,豈不是本末倒置了?”

秦含真說:“我聽四妹妹提過,薛家二房跟長房不是一路人。二伯祖母和大伯娘的孃家是長房的,今兒去鬧的,是薛家二房的太太跟兒子媳婦,最近這幾年都在經營京城的薛家分號。我有些懷疑,這個薛家二房可能是自己幹了壞事心虛,知道本家那邊不會輕饒了他們,才毫無顧忌撕破臉的。聽說自打大伯父他們一房分出去,在京城裡的權勢地位大不如前,薛家二房的態度就開始日漸冷淡了。他們大約是見多了權貴,覺得二伯祖母和大伯父他們不重要了吧?”

秦柏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薛家在京城又能有什麼根基?他們自家以秦家姻親自居,在京城經營了這些年,又曾經做過皇商,誰家不知道他們與秦家的關係?否則也不會有人對他們禮敬有加,容得他們在城中積攢下偌大家業了。倘若他們真的背棄了秦家,不會有哪家權貴願意收容他們的,誰都不想有朝一日會被手下的親信背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薛家既是秦家的姻親,又是靠秦家發了家,背棄秦家後還能被原諒,風光了這麼多年的,只怕比親信都要更親近些。他們能背叛秦家,背叛親骨肉,自然也不會對外人更忠心。這是權貴人家的大忌。因此秦柏才認為,薛家不會有勇氣真的跟秦家翻臉的,除非他們今後都不打算再跟京城裡的達官貴人有聯絡了,老老實實收了京城的分號,回江南老家過日子去。

秦含真聽了祖父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因此薛家二房的態度就有鬼了。不過這本來就是秦家二房自己的事,只要秦幼珍能說服秦伯復不要再犯蠢,被母親忽悠著替薛家賣命,而能端正自己秦家子的立場,不去做不該做的事,那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秦伯復好歹也頂著個秦皇后親侄兒的身份,又有官身,薛家如今已是尋常商戶,頂多就是生意做得大一些,可他們連順天府的人都扛不住,更不可能對秦伯復造成真正的傷害了。

秦含真覺得,二房跟姻親的一點小糾紛,對三房是不會造成什麼影響的。她只管安心過自己的小日子,時不時關心一下四堂妹秦錦春的近況,別叫她再被人欺負了去,也就行了。

後來,她從長房姚氏那裡聽說了後續的訊息。春榮堂的王老大夫給薛氏看過脈了,道是前頭那位大夫醫術不錯,診斷正確,傷處處理得也很恰當。他沒有改前頭大夫開的藥方,只是交代了一些養傷時要注意的事項,另外又教了兩道對薛氏身體有益處的藥膳方子,最後送上了兩貼他獨家秘方配製的膏藥,是讓薛氏貼往腰上患處的。

他話說得挺委婉的:“秦二太太大約也聽說過我們老王家獨門秘方的效用了。這膏藥貼到傷處,確實挺疼的,但效果也是真的好。秦二太太若沒有興趣,可以不貼,光靠吃藥,傷也就是會好得慢一些罷了。但秦二太太若有興趣試一試,只管貼去,一天一副,貼上兩副就能感覺到它的效用了。到時候若府上還想要給二太太用這膏藥,再打發人到我們家醫館去就好。”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怕疼,不想貼膏藥,就不要浪費好東西了。

秦含真聽得好笑,感到這位王老大夫也是個妙人呢。

薛氏聽說後來並沒有用他的膏藥,實在是受不了那個疼痛,但她喝著前一位診脈的大夫開的藥,傷勢漸漸有所好轉,脾氣也慢慢緩和下來,不再動不動就躺在床上發火了。

秦伯復後來又跟母親單獨談了一次話。具體說了些什麼,因為跟前沒有旁人在侍候,所以連葡萄青梅都打聽不出來。但秦伯復事後給秦幼珍遞過信,說是暫時說服了薛氏,不要再站在薛家那邊來跟他這個獨生兒子過不去。秦伯復還挺高興的,整個人都松了口氣,又開始忙起了考評的事。因為秦幼珍反對,他最終還是沒決定以侍疾為藉口,向皇帝請長假。但吏部那邊已經有人跟他打過招呼了,估計這一回,他是真的要冠帶閒住,落得個回家吃自己的下場。

幸好沒有丟了官身,將來也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秦伯復原本還挺焦慮的,日子一長,倒是慢慢冷靜下來,開始認命了,只是心裡還有些怨恨薛家與黃家。他打從心裡覺得,如果不是薛家與黃家存心為難他,他根本不會是今天的結果。

大概是受到前程晦黯的影響,秦伯復這段日子有些消沉。他也不再天天往衙門裡去了,更不再出門與人吃喝玩樂,有了空便在自己的書房中呆坐,也不知在思考些什麼,偶爾才會去看望傷勢未愈的母親薛氏。薛氏病床前,其實只有親侄女歉兒媳婦小薛氏,以及一直以來她都不是很待見的小孫女兒秦錦春在侍疾。

至於芳姨娘和秦遜,則被秦錦春故意攔在了三進院門前,小薛氏對此視若無睹。她雖然是個軟和性子,但對妾室庶子,還是有點警惕的。芳姨娘與秦遜也沒吵鬧,竟難得地回側院老實度日去了。二房難得地有了一段平靜的時光。

二房平靜了,薛家卻不大平靜。

順天府的罰銀單子是正式由官差遞到薛家分號去的。無論薛家有什麼身份了不得的姻親故舊,又或是投靠了哪家哪戶的貴人,這罰銀單子都是要上檔的,無法輕易賴掉。薛家二房實在不想掏自家腰包,就想好歹拖上一拖,等拖到過年封衙,他們就有充足的時間可以轉移一部分財產了。等到薛家長房開春後趕到,正好可以拿公中的錢替他們賠銀子。薛家二房損失不多,兜裡悄悄揣上的錢,卻是實打實落入自家腰包的好處。

可是順天府尹不肯拖下去了,幾乎天天都派了官差上門來催。薛家京城分號簡直沒辦法再打開門做生意。周圍的鄰居更是指指點點地,不知在私底下編排薛家些什麼。

那位入獄的掌櫃,也再受不住牢獄生活,傳信給家人道他生了病,在獄中缺醫少藥的,恐怕要連性命都丟掉。再這樣下去,他可沒法保證自己的嘴巴不會說出些不該說的話,給整個薛家二房帶去禍患。

這既是求救,也是威脅。薛家二房上下一邊氣惱不已,一邊絞盡腦汁地想著解決辦法。可如今,秦伯復與他們撕破了臉,見他們來了,連家中的門都不肯開啟迎客了。薛二太太與薛二奶奶想要再重施故伎,找上薛氏,哄得她幫自家說話,逼秦伯復替薛家辦事,根本沒法辦成。他們只好改去跟小薛氏聯絡。但小薛氏從來不會真正忤逆婆婆與丈夫的意願,找上她也沒用。

就在薛家二房想辦法四處去託人情,仍舊想要把那幾萬兩銀子的罰銀都給抹了的時候,順天府尹忽然出手了。他命人將薛家二房的當家,薛二老爺給抓走了,關進了順天府的大牢。

寒冬臘月的,眼看著沒幾日,衙門就要落筆封衙了,順天府尹卻出了這麼一招,薛家二房上下都傻了眼。且不說好好的人在這個天氣裡進了大牢,能撐得幾天,光是新年將至這一點,就足夠讓他們不敢再有僥倖之心。如果他們再不付清賠償款,萬一順天府尹拖到落衙,都不肯將薛二老爺放回家去,難不成真要讓一家之主在獄中過年?

薛家二房終於認清了形勢,主動找上順天府尹,開始討論起支付賠銀的具體事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