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朝航海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88章 臨清倉(第一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8章 臨清倉(第一更)

朱厚照被禁足了。

原因無他,自打李兆同從海里捕撈到巨量的海魚之後,朱厚照就對下海充滿了興趣,所以,朱厚照想再一次去天津衛。

然而,這一次,他沒能成功溜走。

當他從東宮的狗洞中鑽出來的時候,第一眼就看到了站立在狗洞前的弘治皇帝,然後,他就被打龍棍抽了一遍,再被嚴加看管了起來,徹底沒了出去的希望。

就算是日月神教的教眾對他再狂熱,也改變不了現狀。

因為自從流民進入天津衛以來,順天府的局勢便變得風雲詭譎起來,由不得東宮侍衛不把朱厚照看緊一些,防止太子出走而出現閃失。

……

京城徽商會館。

“諸位,天津衛出現一文錢一條的海魚,咱們的糧食賣不動了,這漲價,還要繼續下去嗎?”

“開了弓就沒有回頭箭了,這一次抬高糧價,是咱們背後那些官的意思,不能因為在天津衛受挫,我們就要放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我就不信那位聖人子弟能次次滿載而歸!而且,他一艘船捕撈到的魚,也就滿足一下天津衛,順天府這麼大,他能耐還能上天了?!必須繼續漲價!”

“諸位,我背後的官說了,這一次,不僅要繼續漲價,還要限購,造成順天府缺糧的景象,然後逼迫咱們那位陛下從內帑掏錢,高價購買我們的糧食。

另外,那位聖人子弟不是很能耐嗎?那我們就讓他們能!從明天開始,凡是與他相關的商行,我們全部停止糧食供應,讓他的人自己排隊來限購,不讓他肉痛一次,他就不知道我們的厲害。”

“那朝廷的常平倉怎麼辦?如果朝廷開放常平倉,平抑糧價,我們還漲得下去嗎?”

“嘿嘿,你以為我們背後那些官會沒考慮到常平倉的問題?這個不需要我們操心。”

“他們敢動常平倉???”

“哼哼,你背後的人太無用了,居然連這點訊息都不知道。

你難道不知道這一次針對咱們那位陛下的行動,還有江南士族的參與嗎?

咱們這兩大股勢力一起用力,動一下常平倉又怎樣?

宮裡那位陛下就算知道了是我們幹的,也只能打碎牙齒和血吞,除非,他想讓江山動盪。”

“也對,那位小財神正在做的事情,已經威脅到了江南士族的利益了,他們不參與進來才怪。”

“所以,放心大膽施為吧!一切有咱們背後的官兜著。”

……

山東東昌府臨清州。

這裡是南運河和山東運河的匯合處,為“南北交匯咽喉之地”,大明四大糧倉之一的臨清倉,就坐落於此。

李兆同,在絕大多數的人認知中,他應該隨小朱秀才是狗子號出海捕魚了。

因為據傳這位聖人子弟有與海龍王溝通的能耐,能讓海龍王把數之不盡的魚給送過來。

而顯然,在大眾的認知中,與海龍王溝通的能耐,普通人肯定學不會,所以出海捕魚,肯定需要李兆同這個聖人子弟坐鎮,他此刻,應該在小朱秀才是狗子號上才對。

然而,李兆同卻和錦衣衛指揮使牟斌出現在了臨清的街頭,兩人都是喬裝打扮,微服私訪而來。

臨清倉對面的一間茶鋪中,李兆同和牟斌坐在一個靠窗戶邊的位置上,一邊喝著茶,一邊看著對面臨清倉的動靜。

臨清倉並不是封閉不動的,事實上,臨清倉每日都有進出。

往常的時候,進來臨清倉的,是南直隸等地運來的糧食;從臨清倉出去的,是從臨清倉運往順天府的糧食。

“牟大人,李某的判斷沒有出錯吧,你看那個破損的麻袋裡漏出來的,全是沙土。”

李兆同指著一輛被官軍從臨清倉推出來的木製手推車說道。

這輛木製手推車上,放了四大包“糧食”,其中有一個麻袋存在破損,那“糧食”不斷從裡面流出來。

然而,流出來的並不是真正的糧食,而是沙土。

“這些人,怎麼敢?!”

牟斌的視力不差,他看清了那麻袋裡流出來全是沙土,一粒糧食都沒有,頓時,這位指揮使大人的怒火燒了起來。

“他們有什麼不敢的,接下來,等到這些所謂的糧食搬上漕船之後,這漕船就會在中途傾覆。

然後,順天府等地,就會陷入缺糧的困境。

再然後,那些與這些碩鼠有勾結的糧商,就會大幅提高糧價,進而,順天府的百姓,就要遭殃。

百姓遭殃了,沒飯吃了,就會想著鬧事。

為了不讓百姓鬧事,就會有官員建議陛下發放賑災糧餉,而如今國庫空虛,顯然是發放不出來的,那麼這賑災糧餉從哪裡來?

很顯然,是從陛下的內帑中來。

最後,陛下為了江山穩固,內帑就會被掏空,陛下的內帑被掏空了,沒錢了,那麼對於某些官員來說,咱們的陛下,就很好控制了。”

李兆同攤著手說道。

“這些人的目的,竟然是控制皇權?!”

牟斌感覺自己的世界觀都快要崩塌了,這些人怎麼敢這麼大膽,他們就不要被抄家滅門嗎?!

他牟斌做了這麼多年錦衣衛指揮使,也算是位高權重了,可從來沒敢生出過對陛下,對皇權不敬的念頭來。

這些人,太瘋狂了!

“不然你以為呢?”李兆同哂笑道,“不然你以為陛下為什麼要你喬裝打扮,混入我帶去天津衛的九千名人夫當中。不然你以為陛下為什麼要你聽我的命令行事?”

“陛下預料到了這些事情?那陛下怎麼不讓我們錦衣衛迅速出手,將這些碩鼠的行為,扼殺在搖籃當中?”牟斌還是心存困惑。

“證據呢?僅憑猜測,就要對人抄家滅族,咱們陛下可不想被人罵作暴君。”李兆同反問道。

事實上,這一切,弘治皇帝根本沒有預料到。

只是當初李兆同去向弘治皇帝討要密旨的時候,李兆同預料到如果他下海,定會引來一些勢力的瘋狂反撲。

所以,李兆同向弘治皇帝請求,派一兩名錦衣衛或者東廠高層,喬裝打扮隨他進入天津衛,在必要的時候,配合他行事。

結果,弘治皇帝夠大氣,把牟斌這個錦衣衛指揮使給丟了出來,讓牟斌喬裝打扮隨李兆同前往天津衛。

再然後,李兆同第一次出海返航,就得到了糧價翻三倍的訊息。

再接著,李兆同將小黃魚的價格定為一文錢一條,放出去,企圖平抑糧價。

結果,那些糧商,就算糧食賣不出去,也不降價。

李兆同就意識到這裡面存在問題了。

肯定有人搞事。

既然有人搞事,那麼就得有搞事的能耐。

這些糧商之前漲價,可以以流民大量湧入順天府境內,糧食不足為藉口,可現在,流民們根本不消耗多少他們的糧食,他們還硬頂著不降價,這就是有其他底氣了。

其他的底氣來自於哪?

李兆同仔細思索了一下。

極大可能,就是他們要動朝廷的糧倉。

因為如果不動朝廷的糧倉,這價格漲得厲害了,弘治皇帝同意開放常平倉平抑物價,那他們漲價,只能是傻子行為。

他們不可能是傻子,那就是他們要對糧倉動手了。

大明四大糧倉在北方有兩個,分別是是德州倉和臨清倉。

只要這兩大糧倉出問題,那順天府的糧食供應,就真的要出大問題了。

所以,都不需要做太多的調查,李兆同就和牟斌喬裝打扮離開了天津衛,前往這兩大糧倉。

首站,便到達了臨清倉。

結果,兩人就看到了碩鼠正在偷臨清倉裡面的糧食,李兆同才由此做出判斷。

順道,把功勞推給了弘治皇帝。

畢竟,陛下要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