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傳媒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3章 貸款十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3章 貸款十億

“楊三少,您有霍翁和李先生擔保,貸款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COM\|\|\|\|\|2|3|u|s|.|c|c|可是,五億港幣這個數額,太大了。一旦有什麼損失,我們中銀承擔不起。”中國銀行投資貸款部部長馬偉華思索後道,“如果楊少您能用帝皇百貨抵押,加上您手中的產業,五億港幣沒有問題。”

“馬生,帝皇百貨是我家族企業,不是我個人的,沒辦法拿來抵押。我擁有三成帝皇城股份,將軍澳這塊地在日後只會升,不會跌,我的股份目前市值至少一億。帝皇影業擁有龐大的現金流,現在《覺醒》的歐洲版權還在我手上,加上後期的票房款,錄像帶和電視播放權,一億不多。帝皇保安和星光戲院,五千萬也值。”楊守禮輕輕敲著桌子,“馬生,我到任何一家銀行拿出我手中的東西,別五億,八億都能貸,那怕我真還不上貸款,我父親和我爺爺,也不會看著我不管。”

“而且,五億很多嗎?”楊守禮站起來看著窗外,“《覺醒》現在只算亞洲票房,就有兩億港幣,現在還沒下畫,保守估計會有三億。那全球票房會有多少?周邊產品會有多少?何況,我們帝皇影業每年不止一部票房大賣的電影?今年上映的《英雄本色》《少林寺》都有我們參與投資,區區五億,我一年就能賺回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銀行不下百家,我為什麼不找匯豐,花旗,和本地的東亞與恆生,只找你們中銀?”楊守禮反問道,香港本地的東亞銀行也是老字號,立足於海外華人的金融業務,是本港銀行業的翹楚,特別是在恆生銀行被匯豐控股之後。

“為什麼?”馬偉華問道,中銀現在的情況不太好,因為中英關系明朗後,香港人對未來不看好,不是移民加拿大,就是跑去英國。中銀的儲蓄被擠兌,業務減少,不被香港普通人信任。其實,大家都知道,中銀背靠祖國,是不可能倒閉的,可惜人云亦云,普通人見大家都把中銀的存款提出,自己也銷戶,生怕打了水漂。中銀的擠兌雖然沒傷到筋骨,但連累了其它中資銀行也被擠兌。

“中銀的情況李生也和我過,無非就是市面對你們中銀沒有信心,也怕你們突然倒閉。中國人有句古話,財不可露白,可這不適合銀行業。做銀行的就是要告訴大家,我有錢,我財大氣粗,資金雄厚。中銀要給香港市民新的形象,就從這筆貸款開始。馬生,你覺得如何?”

馬偉華沉默,其實這筆五億的貸款在楊守禮提交資料時,他就預設了。貸款部的同仁一致認為,楊守禮用來抵押的物業足夠,而且楊家的資產也很充沛,這筆貸款最多會延長還款期限,不會虧本。而且楊守禮才華橫溢,賺錢的能力在香港年輕豪門子弟中,第一都不為過。

“楊三少,如果我貸款十億給你,你敢接嗎?”馬偉華問道。

“為什麼不敢,我還的起。”楊守禮伸出手,“合作越快。”

楊守禮向中國銀行貸款十億港幣,而且中銀還批准了,錢已經匯入了帝皇影業的戶口,媒體收到風之後,特別是財經版的記者,猶如打了雞血一樣,多久沒有這種大新聞大手筆的金融事件發生了。中銀的門口擠滿了記者,都是要求採訪的。

“馬先生,中銀批出十億的貸款,會不會對銀行的現金產生影響,萬一楊三少還不上,儲戶的利益你們如何保證?”

“我們中銀有足夠的現金流支撐這筆貸款,十億對於我們來,不值一提。”馬偉華面對記者信心十足,“雖然現階段香港銀行業有許多波折,但我相信,未來會更好,中銀會用優質的服務來立足香港。”

香港在進入八十年代後,經濟一直波動,八二年股市樓市下跌,八三年佳寧集團破產清盤,八四到八六年,華資的恆隆銀行,新鴻基銀行,海外信託銀行停牌被政府接管,連帶永安銀行,康年銀行被兼併或易手。加上中英談判,時局動蕩,直至去年八七年十月,由於華爾街引發全球股災“黑色星期五”,香港股災“黑色星期一”爆發,恆生指數跌了四成。

這也是為什麼,十億港幣的貸款,可以在現階段經濟不平穩的香港引人側目,而中銀也在廣大市民的心中成為儲蓄的保證。

“boss,一號戶頭又進來十億港幣,現在已經累積十五億港幣了,證監會和警視廳已經注意我們。”東京證劵,高階副總裁原田徹到山口健的辦公室報告,“需要向證監會報備嗎?”

原田徹就是那位曾經的日本第一操盤手,住友銀行高層,在《廣場協議》引發日元升值時,錯誤的估計,認為日本會採取措施應對升值帶來的泡沫,不會讓美國人胡來,肆意掠奪日本人民的財富。可惜,他高估了日本官員的骨氣與眼界,還有民族自信心,對於美國人的動作,他們不敢反對。人民也被財富泡沫迷醉了眼,而因為他的堅持對賭,住友銀行損失慘重。原田徹被掃地出門,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流浪街頭睡橋底,直到山口健在楊守禮的要求下找到他。

一番調查後,山口健發現原田徹的大才,半威脅半邀請的成為了東京證劵的副總裁。東證和山口健的底細,原田徹自然明白。所以他才隱晦的提醒山口健,如果要洗黑錢,麻煩悠著,一次來十億港幣過戶太明顯,而且一號賬戶還是山口健親自過問的最高級vip,有麻煩千萬別扯到我身上,還是報備證監會的好。

“向證監會報備,提交所有資料。”山口健拿起因為聽到十億港幣而打翻的紅酒杯,自言自語,“越玩越大,他就這麼有信心。”

“老闆,你什麼?”原田徹難得遇到山口健如此好話,見他不在狀態,於是多問了一句。

“哦,原田。我記得你過,日經指數會跌,日元貶值。可我總覺得不會,你看看外面的人。”山口健站起來指向樓下證劵大廳的人群,“他們個個都拿錢炒股,炒外匯,炒樓,你告訴我日指會跌,他們會血本無歸,我怎麼信?”

“老闆,正如我所,日本經濟現在就是一個大泡沫,根據我的觀察,大財閥們已經在日指最高時準備離場了,他們在慢慢撤退,之所以低調,是因為需要普通人接盤他們手中已經虛高的股票和債券。”原田徹掩飾不住心中的痛楚,他很想告訴外面那些人,趕快離場,回家好好過日子吧,可他不能,因為沒人會信他。“正如我四年前所,這場泡沫如果政府不出面維持,日本會一蹶不振,二十年內都沒法回覆元氣。”

“這是一場非理性的繁榮,是不是可以這麼?”山口健問道。

“額!非理性繁榮!”原田徹默默念著,眼前一亮,“老闆,你的很對。現在的日本確實是非理性繁榮,每個人都沉寂在炒買炒賣中,沒有人安心做實業了,日本人民忘記了,製造業才是民族的根本,也是日本崛起的基礎。”

如果楊守禮聽到原田徹的這些話,不知道會不會拜服,**年日本經濟危機爆發後,真的二十年都沒緩過來。日本的經濟底子可不差,金錢,技術,人才,要撒有撒,就這樣還半死不活十多年。

“有人和你一樣的看法,原田。”山口健沉默許久,“就是一號賬戶的主人。”著站起來拍拍原田徹的肩膀,“我去見見族長,服他拋售地產與股票,儘量持有現金。你先處理東證名下的股票,其他再。”山口健沒有的是,非理性的繁榮,也是楊守禮的,原田徹這位金融高手都對楊守禮的這句話贊同不已,加上楊守禮豪氣的拿出十幾億港幣,那證明,他真的有把握打贏這場仗。

在山口健離開後,原田徹就開始召開會議,商量拋售東京證劵名下的股票和其它金融衍生品,果不其然,被東證的其他金融師反對,他們依然沉浸在日本經濟崛起的美好環境下。

“立即減少持股數目對大市會照成挫折,而我們手上的其它投資也會被牽累。中期業績宣佈得不好,怕會影響客戶信心。”東京證劵所擁有的股票債券並不全是公司所有,也有客戶自己購買的股票,交由東證打理,何時賣出也是顧客了算,並不能私下拋售。如果東證拋售自己名下的股票,會引起顧客誤會。

東京證劵的金融分析師並不是行內數一數二的高手,看問題比較侷限,於是贊成與反對拋售的人各一半,最後等原田徹拿主意。

“拋售後我們大量買入美金,做空日元。”原田徹一催定音,“另外,從現在起,會議室的內容不得透露,否則我不清楚山口先生會發什麼脾氣。”

日本銀座,量子基金辦公室。

“老闆,有人在大量拋售市場上的股票?”日本分公司經理在東證拋售股票時,就長途電話報告了美國總部。東京證劵出手很慢,賣一筆,收一筆,一一的出,但總體趨勢是賣出比買入多。東證的手段雖然隱蔽,但瞞不過有心人。

“是哪家,我們好一起動手,現在還不到最好的時機。”喬治看了看日指的曲線圖,還可以維持幾天的高價位,現在拋售,會少賺很多。

“是日本一家證劵公司,不會對我們的行動產生影響。”託尼道,“但我怕那些散戶會跟風拋售,萬一……”

“聯絡我們合作的媒體,宣傳日本市場利好的訊息,讓更多的人進場。”喬治想了想,少賺就少賺吧,“看樣子,我們要提前行動了。”

如果股市在大漲,每個人都進去意圖撈一筆,那你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大戶在坐莊。財團和大企業總是比普通人有渠道先一步得到內幕消息,早做準備布控。趁股市最高拋售,等水魚高價接盤後,打壓市場,做空,然後低價回購心意的股票。大戶就這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操縱市場,讓中股民血本無歸。經濟危機來臨時,有些財團會只顧利益,自己先一步跑路,大戶的套現撤離,就是暴跌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