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傳媒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6章 商業風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6章 商業風雲

“楊董,請留步。 .COM||||說|網”邵爵士杵了杵文明棍,道,“楊董的提議我會考慮,邵氏兄弟並非我一人了算,還有其他股東。”

“自然,邵爵士慢走。”楊文親自送客,滿場賓客也就八十多歲的邵爵士值得他放低身段。

“父親,邵翁的話分明就是託詞。”楊逸有些不平,邵氏院線是邵氏兄弟公司的子公司,邵氏兄弟一向都是邵爵士管理,其它幾兄弟要麼早逝,要麼長住新加坡,不理會香港的業務。

邵氏兄弟公司旗下除了擁有已經停產的邵氏電影,還有邵氏院線,無線電視的股份,以及清水灣片場和大量土地。四兄弟財產分開,工作合作,香港第十富豪邵爵士,個人坐擁七十六億港幣的財富,也是十大富豪裡面唯一一個不靠地產與貿易起家的富豪。

邵爵士出身寧波豪門,排行老六,家裡開染布坊。後來邵氏兄弟在sh灘開電影公司,拍攝影片遠銷海內外,抗戰開始前,邵氏在南洋有一百多家電影院和遊樂城。日軍侵佔南洋,邵氏的產業被沒收,毀於戰火。戰爭結束後,邵爵士隻身來到香港,重建邵氏電影,已是近五十的人。

邵氏獨霸香江電影業近三十年,直到嘉禾的幾位創始人反出邵氏,自立門戶,香港影壇才開始龍爭虎鬥。後來居上的新藝城,雖然殺出一片天,也是因為邵氏與嘉禾相爭,顧不上這位新弟。所以,邵爵士在香港電影界,傳媒界,堪稱是皇帝一樣的存在,東方默多克實至名歸。

其它人也許會覺得邵爵士年事已高,沒多久活頭,會考慮接班人的事,或者賣出產業退休頤養天年。可只有楊守禮知道,這位邵爵士硬是活到一百零七歲,長壽都不為過。一想到邵爵士還有二十多年壽命,熬到嘉禾兩位老闆鄒文淮和何觀昌過世,熬到新藝城幕後老闆雷坤過世,新藝城四分五裂,楊守禮就沒有勇氣。

邵爵士就這樣憑著自己的壽命,雲淡風輕的看著一個個老對手離去,香港影壇也變得死氣沉沉,了無生趣,自己也成為獨孤求敗似的站在半山看香港夜景。

楊守禮動爺爺楊文與父親楊逸幫忙,看能否收購邵氏院線,和氣生財。可明顯,邵爵士還沒有賣出邵氏院線的想法。這幾年,香港電影又有起色,除了帝皇影業,還有永盛電影,加上新藝城也與邵氏院線合作,聯袂上映自己的電影。香港票房增長的同時,邵氏院線也坐收分成,僅帝皇影業一家,這些年分潤給邵氏的票房,就有不下兩千萬港幣。

邵氏院線對於邵爵士來,就是一個下金蛋的雞,賣掉它無疑於殺雞取卵,他怎麼會做這種傻事。但是帝皇影業是邵氏最大的客戶,一口回絕自然不好,只能先敷衍過去,在徐徐圖之。

“不用擔心!”楊逸看著心愛的幼子,略微尷尬,“雖然邵翁沒有明確答覆,但是希望還是有的,大家都知道他很少管邵氏電影的事了,更別邵氏院線。”

“父親,這些年來我學會了一件事。”楊守禮道,“不要把希望放在別人身上。邵翁現在重心放在電視臺,利氏家族是電視臺大股東,但在邵翁的控制下,完全沒有話語權。無線對於利氏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利氏家族可是香港老牌四大家族,雖然是靠**起家,但其家族產業希慎置業也是有名的地產集團,更別提利氏擁有整個飛鵝山,光租金都夠他們生活無憂。不愁吃喝的情況下,自然會想事業有所作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無線初建時,就是利希慎牽頭拿到免費電視牌照,但他覺得自己在傳媒界沒有人脈和資歷,也不懂娛樂。所以找了當時的娛樂大亨也是邵氏的老闆邵爵士加盟,成為第二大股東。在電視臺建立的十多年裡,都是利氏做主,當然無線也沒有什麼起色,更別提如今的獨霸香江局面了。直到利氏因病過世,邵爵士入主無線,無線才開始騰飛。

邵爵士一手打下無線如今的江山,自然眾望所歸,成為公司主席。而利氏新一代沒有能力出眾的接班人,在無線的影響力也就日漸消散。若利氏沒有重回無線的野心,誰都不信。但有野心也要有相符的能力,現在楊守禮就給了利氏展現野心的機會。

半島酒店,下午茶。

“楊三少,我們並不相熟,我秘書告訴我,你多次約我吃飯。我並不知曉我們之間,有什麼可談的。”利唯民優雅的抿了抿手中的紅酒,“半島的紅酒,越來越差了,看來日後我要換個地方吃午餐。”

利唯民是利希慎的長孫,也是利氏家族中唯一兩人持有無線股權的人。利氏家族有基金會,早在利希慎的父親時代就存在。利氏家族所有的產業包括希慎置業等都在基金會名下,每月發放利錢,可保證利氏家族眾人世代不愁衣食。

不同的是,利希慎在無線的股份被一分為三,其中一份給了其髮妻,一份放於基金會名下,一份給予其愛孫利唯民。估計這麼做也是希望增加利唯民在無線的影響力,能順利接管利氏在無線的江山。可惜,利唯民這麼一個年輕人,又豈是邵爵士的對手,利氏的心腹被調離重要崗位等退休養老。利唯民也因為與公司女藝人展開桃色糾紛,還鬧得告上法庭,被邵爵士勒令停職,在家休養。

“每家上市企業發行的認證股權都是有數可知的。邵爵士擁有無線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利氏家族有百分之三十二,其中利公子與利老夫人手**持有百分之十,剩餘不到百分之五十是市面流通的。按理,利氏身為大股東,應該是董事會主席才對,可惜,無線的高層與董事們都支援邵爵士,也就沒利氏什麼事了。”

“你約我來,不是為了羞辱我們利家吧。外界傳聞楊家子弟都是翩翩君子,也不外如是!”

利唯民很是嫉妒楊守禮,大家年齡差不多,楊守禮不靠家族出來打拼,坐擁十億身家,他並不知曉楊守禮在日本股市撈錢的事,所以低估楊守禮的個人財富。

如今香港豪門子弟,大家起年輕一代,首推楊家三位少爺。其次就是雷坤之子雷天豪,剛剛接手九巴集團的管理。霍景良的獨女霍安娜,掌管明大集團的投資部門,明大所有的投資決策都經過她手,這也是楊守禮開玩笑問她明大有什麼專案的原因。再就是剛剛從加拿大回港的李超人次子李超,聽在金融投資和炒買炒賣上很有手段,與老一輩不同的是,李超不喜歡實業,喜歡賺快錢。至於從大馬過來的猛龍潘公子,因為不是香港人,雖然能力不俗,但被排除在外。

楊守成,楊守信,雷天豪,李超人長子李大超,因為年齡相近,又都未婚,被香港媒體稱為“香港四公子”。楊守禮,李超,麗新集團繼承人林健嶽,九龍銀行太子爺林孝智,因為同是家中幼子,備受寵愛,外加緋聞不絕,見報不斷,聲色犬馬,被大眾戲稱“香江四少”,俗稱超級敗家子。關於這楊守禮很鬱悶,他以前敗家,但現在可是努力打拼,是富二代的表率來的,報把敗家子稱號按在他身上,真夠冤枉的。

不管是香港四公子,還是香江四少,都沒有利唯民的份,加上楊守禮長的又比他好看,更沒好氣了。能來參加飯局,也是想知道楊守禮搞什麼。如果是楊守禮的兩個哥哥,可能利唯民不會話夾槍帶棒,但比他了七八歲的楊守禮,利唯民可就不會顧忌了。

“利公子,我想購買您手中的無線股權,您開個價,我絕對高於市價收購。”楊守禮道,如今的無線,可不是後世那個市值幾百億的超級財團。

後世邵爵士賣出手中的無線股份,開出百億港幣現金的天價,就這也依然有財團買賬。現在的無線,市值不過六七十億港幣之間,因為這幾年無線收視率上升,佔了香港一半以上的觀眾群,投資商和散戶追捧,價碼虛高不少,而因為日本危機導致恆指下跌,無線的市值現在不過五十億。

利唯民的股份市值現在是五億,不過市值歸市值,有人買就值這個價,沒人接盤它就不值,只是一紙股權認購書。如果他大量丟擲手中的無線股份,肯定會讓股價下跌,還會導致市面上的流通股跟風拋售,屆時同樣的股份可能就只值四億了。

“不賣!”利唯民一口回絕。

“為什麼?”

“不為什麼?”利唯民幹淨利落的起身離開。

剛剛走到門口,就被一堆記者圍住。

“利公子,聽利氏有賣出手中無線股權的想法,是不是真的?”

“是因為最近無線的股價下跌,讓利氏有拋售的想法嗎?”

“楊少,楊家有打算進軍電視臺嗎?”看到走在利唯民後面的楊守禮,記者們立刻分成兩撥人馬,“楊氏是準備收購利氏手中的股份?聽帝皇百貨最近與日資百貨在爭奪永安百貨與先施百貨的收購權,楊家的資金充沛嗎?”

“據我所知,帝皇影業的十億貸款並未還清,如果現在收購無線股權,會不會讓中銀催款還貸,影響帝皇影業運營?”

利唯民瞪了一眼楊守禮,他再傻也知道被對方擺了一道。來半島酒店的事情,除了他秘書外沒人知道,現在來了這麼多記者,明顯就是楊守禮放的訊息。目的不言而喻,給邵爵士施壓,可是,這伎倆,邵翁豈會上當。

翌日,關於楊氏收購無線股權的訊息傳的沸沸揚揚,由於楊氏所屬的帝皇系公司並沒有一家公開宣佈收購,所以訊息值得商酌,大型的財經報刊如《財富》《信報》等影響深遠的專業報紙,並沒有刊登相關訊息,只是派人諮詢帝皇百貨和希慎置業的公關部,問是否屬實,如屬實,何時召開發佈會。

“無線的股權歸利氏家族基金會所有,若要賣出,需要全體家族成員一致透過。另外我和我奶奶手中的股份,是爺爺的遺贈,我們不會賣出。”利唯民對來訪的記者道,沒有明利氏基金擁有的百分之二十二無線股份不賣,如果利氏全體同意趁高價賣出,不無可能。

利唯民的話語見報後,無線的股價在上揚,經紀行在掃貨,散戶在觀望,大家都在等楊氏宣佈收購的那天。楊家現在有錢,連賣菜的大嬸都知道,都認為楊家會收購無線股份。

“雕蟲巧,當年我玩的不玩了的,昔日sh灘的股市比香港水深的多,什麼手段我沒見過?”邵爵士看完報道,對著一旁的紅顏知己方姐道,“楊家在日本股市賺了錢,就以為自己天下無敵,是股神了!”

“邵六叔老狐狸一枚,怎麼可能瞞得過他。”楊守禮對家裡親人解釋,“暗度陳倉,圍魏救趙。邵翁要麼拉攏利氏,增加無線的持股權。要麼一心保衛家族企業邵氏兄弟公司,不管是那樣,都需要大量現金。據我所知,邵翁沒有多少現金,那麼只能找銀行貸款,而抵押利潤豐厚的邵氏院線。”

“如果邵翁選擇邵氏兄弟,自然會放棄無線,我趁勢收購無線股權,大不了長期持有。”楊守禮自信滿滿,“選擇無線也罷,他敢抵押邵氏院線貸款,我就聯合其他電影公司不給邵氏供片,讓整個邵氏電影院空無一人。最後銀行會拋棄這個包袱,低價拍賣,我自然有機會。”

“你如何服那些電影公司配合你的行動,要知道,邵翁在行內的聲望,不是你能比的?”楊逸問道。

“很簡單,我買了院線後,會成立一家放映聯盟,所有電影一視同仁。不管是大公司投資的大片,還是公司的製作,都合理分成,上映時間按照票房來劃分,成立一個專門分配電影熒幕數量的理事會。公開,透明,一人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