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傳媒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2章 併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2章 併購

“我答應過給你們《蜘蛛俠》的北美放映權,就不會反悔。 .COM免費門戶”楊守禮道,“雖然我們之間並沒有簽署合同。”

“這還不夠,我們米拉麥克斯希望成為貴公司的北美唯一合作伙伴。”鮑伯道,“我知道帝皇影業擁有香港眾多**電影公司的海外發行權,而能夠在你名下電影院上映的影片,雖然不是你拍攝,但也有可觀之處。如果在北美上映,票房也許不會很高,但勝在量大。”

在帝皇院線上映的影片,雖然大部分都非帝皇製造,票房有高有低,但楊守禮為了維持近三十家電影院的排片率,給觀眾日日有新片上映的感覺,已經竭盡所能的尋找片源了。既要片子質量好,又要數量多,哪怕香港有近百家電影公司,但符合帝皇院線上映條件的電影,也少之又少。

延長上映期,新片老片聯映,就是帝皇院線的手段之一。

“這不可能,米拉麥克斯的發行能力並非最強,就算我給你那些影片,你也無法辦到。”楊守禮一口回絕。

“那些院線商有奶就是娘,而且首輪放映我們不與八大公司爭奪,我們兄弟倆看中的是鎮的二輪放映,還有電視播映權。”鮑伯道,“這些錢那些大鱷不會放在眼裡。”

鮑伯這就是偷偷的進村,打槍的不要。質量還過的去但數量眾多的電影,操作的好,能夠給韋恩斯坦帶來細水長流的利潤,日積月累也是一個天文數字。按照經濟長尾理論,如果每年上映的大片創造了院線市場的八成票房,那剩下的中製作就霸佔了餘下的二成。

從有錄像帶和電視開始,每家大公司就在不經意間發現,那儲存不易,令人頭疼的片庫,原來是個大金礦。源源不斷的錄像帶出租與銷售,電視轉播權,每天都在給公司創造流水。

韋恩斯坦兄弟現在看中的就是這門生意,只是他們底子薄,沒有自己的片庫。所以把主意打在帝皇影業身上,意圖讓楊守禮提供哪些票房不好,或者根本沒法進電影院上映,只能發行錄像帶和賣轉播權的片子,讓帝皇成為他們的活動片庫。也以此打破新線對他們的圍剿,放棄與新線在大片市場上的爭奪。

楊守禮思索片刻,覺得這對香港電影是件好事。在港片最輝煌的時刻,年產數百部電影不是難事。但香港市場就那麼大,養不活眾多的電影從業人員,長此以往,這些電影人士不是轉行就是遠走他鄉,對香港電影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

按照比例,香港每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從事與影視相關的工作,雖然大部分學歷不高,屬於從片場工幹起,但他們的經驗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日後內地那龐大的市場更開放後,香港電影人員肯定比內地那些脫離市場很久的幕後工作者要有用的多,只需整合起來,就能隨時拉起無數的劇組。

前提是,他們必須在電影圈內生存下去,熬到市場開放的那天。韋恩斯坦的建議,無疑是給了那些底層電影人更多的機會,多了一筆收益。拍攝後無需擔心本地市場不能消化,北美影迷也能成為他們的後盾,雙方都能多一個選擇。

但為了遷就北美影迷,香港電影公司無疑會加大拍攝一些血腥暴力色.情的cult電影,或者為了吸引西方人的口味,放棄中華的傳統文化相關選擇,拍攝港產西式電影,變得不倫不類,既不能討好西方觀眾,又得罪亞洲影迷。

但不管如何,利還是大於弊的,香港電影圈也能透過這次合作,再次優勝劣汰,讓那些純粹撈一筆就走的電影公司早日關門大吉,也讓那些社團的資金少一處洗白的地方。而帝皇影業也能讓那些有潛力的電影公司和導演,除了因為帝皇院線之外,還因為韋恩斯坦的北美發行,牢牢的團結在帝皇周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致我同意,我們好好談談。”楊守禮頭,與韋恩斯坦的關係是越來越密切了,雖然不喜歡他們兄弟倆的為人,但他們對電影市場的觸覺,確實比楊守禮靈活的多。楊守禮需要對方的人脈與關係來作為自己攻擊好萊塢的先頭部隊,米拉麥克斯需要帝皇的製作能力來挑戰好萊塢傳統八大公司。

“鑑於我們的關係有了新進展,我告訴你一個秘密。”楊守禮算了算時間,道,“新線可能被東家時代華納併購進去,成為一個電影製作部門,發行權被收回。”按照歷史上發生的時間,應該就是最近兩年。

“怎麼可能?”鮑伯道,“新線的盈利能力比起時代華納的其它部門……”

鮑伯頓住,時代華納要吞併新線,不就是因為新線賺錢能力超過時代華納旗下其它子公司許多,在時代與華納兄弟合併的這些年,他們的財務報表並非那麼吸引投資者,以致市場上時代華納的股價沒什麼起伏。

股價一潭死水,沒有升值,這明顯不符合時代與華納的合併初衷,董事會與股東的利益無法滿足,讓時代華納的高層開始憂心。而新線這些年的市值增幅又有目共睹,新線也是上市公司,時代華納透過各種公司交叉持股,握有新線的大部分股份,是其大股東,只需收購市場流通股超過一定比例,就能把新線並購進時代華納。

一家優質的有持續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被時代華納併購,一旦確定,無疑會得到市場投資者的追捧,令其股價上揚。

鮑伯嘆息,如果新線被併購,那米拉麥克斯也就沒有超越新線的可能了,兩家公司已經不在一家層面上。如果以前米拉麥克斯還能追逐下新線的尾巴,那現在是連背影都只能遙看了。

“我們做**電影的,上面永遠壓著這些大集團,一旦有挑戰的可能,不是併購就是打壓。”鮑伯道,新線能有今天的地位,他深知有多難,在八大公司的地盤下殺出一條路並最終上市,新線領導者邁克爾林恩與羅伯特謝伊二人居功至偉。

而新線成為時代華納的一個部門後,二人還會留下來嗎,看著自己的心血成為他人的盤中餐,成為投資者圈錢的工具。

楊守禮笑而無語,如果沒有帝皇影業的幫忙,過不了幾年,米拉麥克斯也會被迪斯尼收購,韋恩斯坦兄弟與新線二人都是難兄難弟。

“好了,我告訴你新線的結局,你也把我要找的人帶來。”楊守禮拍拍鮑伯,“《忍者龜》的票房越高,新線被併購的日子就越早,米拉麥克斯的危機也就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