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科技壟斷巨頭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3章 語言之霸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3章 語言之霸權!

“英語根本不足以承載科技的進步。”

鍾子星在這方面顯得有些焦慮,可也知道事情不能操之過急,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其實,現在的科學家或多或少都已經感覺到了這個缺陷。”李賢林教授也加入了鍾子星和陳宇飛的話題。

“現今的科學基礎幾乎都是英語,包括頂級學術期刊在內,直接大刀闊斧的改變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數學是科技之基石,需要大量數學基礎的科技發展速度最快。”

“而中國的科技發展整個世界都有目共睹,與我們獨特的語言文字傳承也有一定關係。”

科技開啟新一輪的爆發,英語各個專業的詞典就會越厚,漢語當然也不能例外。

但是,英語的專業學科詞典厚度是跳躍式的。

這意味著學習英語專業詞典耗費的時間要比漢語多了太多太多,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來,華人科學家在世界範圍內越來越多的原因。

日常交流的英語非常簡單,可專業性英語難度卻跳躍式增長。

這是好事嗎?對科學界來講是一個噩耗,可是對中國來說……請繼續增加你的難度。

只要有一天,科學出現了停滯,中國在前沿學科方面追了上來,那麼英語科學家只剩下兩種選擇生與死!

生,學漢語,死,放棄研究科學。

曾經有人投票說漢語是世界上最糟糕的語言,這群人根本體會不到我們先祖留下來的智慧,漢語的意義表達能力幾乎註定了未來的霸權。

舉個例子,英語一張報紙的組成詞彙幾乎都在兩三萬個以上,普通人想要讀那些世界上著名的各種週刊,詞匯量還要增加,想要成為律師、醫生、或者進入金融行業,你必須要懂十萬個左右的詞彙。

你以為十萬個詞彙叫多?只能說你太天真了。

這也是為什麼米國精英教育與快樂教育的差距成為一道天塹了。

想要成為精英?家庭必須要負擔得起這個條件,請到最好的老師。而窮人,繼續快樂的接受剝削就行了,做什麼精英夢?去發展唱跳rap吧,籃球也行。

國內呢?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了文盲的存在,至少能讓你認識幾千個字,想要更有文化,那就在義務教育中脫穎而出進入更高的學校吧,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總有你一席之地。

所謂階級越來越固化,這只是一個無法脫穎而出的人給自己找的藉口罷了,真當義務教育有義務幫你安排一切?

中國給了你一個跳出來的機會,自己讀不出來怪階級怪社會?哪來這種道理。

國內至少給了你一個機會,在資本國度,你連機會都沒有。

只要讀完小學,就可以認大部分字,讀完九年可以看大部分書了,而搞科研,已經不需要你去認字,因為這些字的意思你早就知道。

制約著你成為科學家的,只有腦力。

......

陳宇飛開始向實驗室裡的人展示起翻譯軟體還存在的問題。

“日常所用的語言基本可以實現同步翻譯,詞義差別不算太大,難點就是專業用語。”

“這是可以預見的問題。”鍾子星點頭表示理解。

“仙女座資料庫裡幾乎把世界上所有存在的詞庫都下載了一遍,即時翻譯成漢語是最簡單的,幾乎不存在問題,可要把《真理》期刊上太陽通訊的專業詞翻譯成英文就沒辦法了,因為裡面一些詞,英文的叫法還沒有出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英語的科學專業用詞只要一出現,立刻就會被國內科學家基於這個詞在科學上存在的原理、存在的形式做出本意上的翻譯。

比方說漢語反重力。

只要學過這幾個字並知道物理學的小學生看到這個詞,都能明白意思吧?違反重力。

在英文裡,反重力叫antigravity,是兩個詞的結合,anti和gravity,譯為反對和重力。

這個詞在英語裡算不上常用詞彙,單獨拿出來你能看懂反對anti,或許知識面廣能看懂重力gravity,可是沒有專用詞典給你介紹,兩個相結合的詞antigravity你必然一臉懵逼。

根本沒有直觀性,表象意義都不具備,導致了學習英語必須要知道含義,反重力=antigravity。

相反,拿一個專業用詞翻譯成漢語就不一樣了。

deoxyribonucleicacid,簡化dna,譯為漢語是脫氧核糖核酸。

簡單吧?脫氧的,核糖,核,酸。

你不是這個學科的,用英文基本沒人明白,可是用中文,腦海中的形象立刻就構建出來了,哪怕不懂,也有一個印象。

這種表意能力,直觀性,越瞭解就越知道其中的偉大。

所以,在國內用大部分中文和部分英文的科研人員,能立刻明白一篇論文的意思。

這表明了什麼?這表明無論是科研還是學術的交流上,用英語比用漢語所付出的代價更大。

如果全世界都使用漢語作為科研標準語言,那麼這些科研人員相互交流就會變得更加頻繁,最直觀的影響就是科技爆發的速度更快。

要不是英語國度數百年的科學積累比中國高出那麼多,早就完蛋了。

一個新興領域的崛起,站在同一條跑道上,中國的科研速度甩開英語幾十條街。

他不止一次思考過,只要這個世界上還沒有出現把外界資料化為與自己腦波頻率相同的傳輸技術供人學習知識,那麼遲早有一天科學家會被這些龐大的單詞量給壓死。

“所以,如今科技爆發,創造的事物越來越多,將會出現新材料和新名詞越來越多,繼續深化英語顯然會拖累我們。”

中子星科技想要的翻譯軟體這時候的重要性就出來了,能把英語最前沿的科學轉為漢語。

完全拋棄英語是不可能的,牽扯太深了,對於鍾子星來說,迫在眉睫的事是科學技術上放棄英語,讓英語以後在國內當做符號或興趣存在。

正常發展,中國想要在經濟和科技方面超越米國,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深耕,前沿科技翻譯成漢語正在加快這一程序。

米國當然也不是傻子,之後必然會在這兩個領域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