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科技壟斷巨頭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5章 電子化學最高壁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5章 電子化學最高壁壘!

鍾子星目前還沒有進入能量研究的想法,無限能源部的成立至少還要一段時間。

就算成立了也不會立刻就投入裂變能和聚變能的研究,頂多從電池或光能開始。

所以,江浩然這樣的人才目前只能劃在元素演變部中,反正是交叉部門,也算不上分錯。

“遲早的事,中子星科技的‘星際探索’計劃最無法避開的,就是核聚變。”江浩然淡淡的說道。“對於光刻膠、高純度氟化氫這些化學品,我也有過一些時間的研究……”

兩人就著這個問題展開討論,慢慢的,鍾子星有些驚訝。

他想過主修核物理、輔修核化學、量子化學與化學熱力學的江浩然會在能量學方面有所建樹,但沒想到他竟然還會對光刻膠這類有機化學品有這麼深刻的研究,絲毫沒有誇大。

一時間,兩人之間有種默契感油然而生,能相互從對方身上看到自己影子。

......

“實話實說,中子星忽然成立元素演變部有些倉促了。”

辦公司裡,只有鍾子星與江浩然兩人對坐,一起品茶一邊閒聊。

“我知道,但沒辦法的……”

“怎麼說?”

鍾子星嘆了一口氣,放下茶杯:“我們中子星科技最先成立微觀整合部,想要自主設計架構與晶片,沒想過自己生產你知道吧?”

“知道,公司大部門都是科研人員,商務人員太少了,所以只能發展技術!”

“對啊,可惜架構與晶片設計成功後才發現……那些最頂級的代工廠因為有一條秘密保留協議,無法幫我們代工,這種堪稱流氓的協議你說怎麼辦?”

“原來如此!”江浩然皺眉點頭。

為了遏制國內科技發展,各列強無所不用其極,條條框框限制太多太多了,從各方阻斷,簡直超越了鍾子星的預料。

他有想過很多限制協議,可萬萬沒想到連自主晶片的代工都不行。

看看國內工業體系的完備程度就知道,不是國人們喜歡什麼都自己來做,而是被限制的只能自己玩自己的。

中子星科技根本就不想涉及市場,那樣太麻煩了,他們只想做技術……可驟然聽到這條訊息能怎麼辦?放棄微觀整合部的自主設計投入開源的RISC-V的懷抱?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哪怕RISC-V開源,可以自由地用於任何目的,允許任何人設計、製造和銷售RISC-V晶片和軟體,但底子上還是國外的,這與Android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所以,我們自己收購了兩座晶圓廠和一座封測廠,打算自己生產,反正從矽晶圓的採購到全套設備,國內都有,只是低端一些而已,這些都不要緊,架構的出色讓我們的晶片與中高階有競爭之力,只是輸在製程上。”鍾子星道。

“裝置低端,就成立極限精密部自己升級,為了確保不在某一個製造環節被卡住,忽然被斷供電子化學品,那就自己成立元素演變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說是被逼的也不盡然,中子星科技的目標‘星際探索’就是涵蓋了所有高精尖科技,所以他們早就有計劃成立這些部門的打算。

可也沒想這麼早就成立啊!

按照原來的計劃,到今年可能整個中子星才成立第三個部門。

可現在,除了資訊科技部、物質起源部、未知探索部以外,生命密碼部的成立是迫於沒有研發資金的無奈,微觀整合部、極限精密部和元素演變部都是為了應對才出現的。

計劃趕不上變化,親自經歷,鍾子星才算是有了深刻的理解。

江浩然默默無語,半晌才憋出一句:“那就感謝他們讓中子星的危機加劇,也順便讓他們見識一下中子星極限抗壓能力。”

“我正有這個打算!”鍾子星笑道。

中子星科技集團絕不會失敗,有資金和人力,只要知識水平在研發中不斷的上升,能把腦海中的知識讀懂,那麼就算被全世界孤立,他都有信心發展起來。

只是這個速度會相對放緩而已!

嚴格來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三種科技大類是最容易擺脫巨頭壟斷的,一種是生物制藥、一種是能源,剩下的就是化學產品!

缺陷是,都受限於知識與研發經驗。

“光刻膠這麼上游的化學材料,製造成分國內完全可以自主提供,被卡脖子的可能性無限降低,可以一點點的發展起來,慢慢形成完整無缺的產業鏈,完全擺脫國外掣肘。”

光刻膠,這是一種在微電子領域無比重要、無法替代的化學品。

從模擬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到微機電系統,太陽能光伏,再到微流道和生物芯片、光電子器件等等半導體都要具備的關鍵材料之一,連封裝都要用到。

國內的積體電路規模越來越龐大,導致這種材料的應用愈發頻繁。

目前,僅國內就要每年消耗掉幾萬噸的光刻膠,預計再過兩年將要突破十萬噸的規模。

大量的消耗,市場是上升了,可這個市場卻很集中,被外企完全壟斷90%以上。

沒辦法,光刻膠號稱電子化學品中技術壁壘最高的材料,國內自產的純度還遠達不到標準。

生產復雜程度不說,光是生產以及檢測的裝置就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中子戰星實驗室裡擺著的那套,整整花了數億!

當然,對財大氣粗的中子星科技來說,數億就是毛毛雨,可那些剛成立的化工廠呢?哪幾家有能力數億數億的投入?寥寥無幾!

這只是第一項制約,純度要求高,生產工藝複雜、裝置昂貴!

其次,最重要的的一點——技術積累期。

光投入還不算,沒技術積累,出現任何一個岔子,都有可能導致光刻膠生產不達標。

所以,國內的起步時間與技術積累都被國外碾壓,這是不爭的實事,全球市場基本被壟斷。

“說到底,有裝置還不行,得有技術……跟我去化學實驗室試試手?”喝完茶,鍾子星隨口問道。

“行!”江浩然直接起身。

對於這門極度吃知識的化學品,兩人都有強烈的信心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