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國文娛最新章節列表 > 第909章 轉危為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09章 轉危為機

巴林銀行事件,放眼全球金融行業,其實並不算多大的事情。但之所以震動全球金融市場,主要是因為戳穿了大型銀行風控能力的畫皮。

與此同時,巴林銀行破產之後,確實會火燒連營,影響全球數以百計的金融機構。香港的匯豐、渣打,其實,也受到一定影響,但損失不像恆生銀行這麼大。

主要是因為,恆生銀行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多少自營網點,為了拓展業務需要,不得不跟當地的一些金融機構合作。

跟巴林銀行合作,主要是為了將恆生的服務,拓展到英國市場。由於,恆生沒有英國的網點,不得不採取跟巴林合作,預存一部分資金在巴林銀行,來提升恆生網銀在英國網際網路轉賬的到賬時間和效率。

林棋雖然是知道巴林銀行破產時間,但由於事先並不關注旗下子公司的具體經營,所以,萬萬沒想到,恆生銀行居然是巴林銀行破產事件中,受損最大的金融機構。

甚至,香港的一部分媒體,將恆生銀行作為反面例子,嘲笑暴發戶恆生銀行風控能力遠遠不如匯豐那麼優秀。

當然了,根本就不用調查,就知道了,這些新聞一定是恆生銀行指使的。

這五年來,恆生銀行在市值、存款規模和盈利等等方面,迅速的拉近跟匯豐的差距。原本,恆生的市值和盈利大約是匯豐的五分之一左右,大部分投資者都僅將恆生當做縮小版的匯豐。沒有任何人認為,恆生有朝一日,能跟匯豐平起平坐。

但是,隨著恆生被新創業電子集團收編之後,一連串讓市場看不懂的操作。大舉進軍中國內地市場,並且,成為全球第一家網際網路銀行,最先提供線上支付解決方案。網銀橫空出世,相當於是幫助網際網路完成了流量貨幣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網際網路的流量,沒有跟貨幣掛鉤之前,只能做一些廣告,且,流量價值也是很低的。但隨著網際網路上解決了支付問題,網銀和線上支付的客戶越來越多,任何一個網際網路訪問使用者,都可以便捷的進行支付轉賬時,網際網路上的流量價值,自然是迅速的開始變得越來越值錢。

而最早提供網銀這個線上支付基礎設施的恆生銀行,目前也是網銀市場絕對龍頭,擁有850萬網銀客戶.

也正是因為受益於國內市場的經濟發展和網際網路市場帶來的使用者紅利,雙輪引擎推動之下,導致恆生現在的發展勢頭,遠遠比匯豐銀行更好。

匯豐雖然有香港的發鈔行地位,有助於增加信用。但實際上,發鈔銀行本身,是需要佔用大量美元外匯存款的,有多少美元才能發行多少港元。除了在香港本地有信用加成之外,並不見得有更多的好處。

也正是因此,恆生銀行發展勢頭遠遠比匯豐更好。加上,匯豐對於恆生銀行這個以前的小弟,逐漸開始跟自己平起平坐有點不爽,所以,兩家銀行的摩擦也越拉越多。

這次恆生銀行踩雷,匯豐如果不抓住機會抹黑,那就真見鬼了。

“老闆,對不起,我辜負您的信任!”恆生銀行ceo林偉中,在媒體和投資者面前是輕描淡寫的解釋,但他還是明白,更關鍵的是跟恆生銀行的實際控制人林棋解釋,“巴林銀行事件發生之前,其實,在新加坡、日本等地,巴林銀行是存在一些反常的資金流動,我們僅以為是巴林銀行的客戶,藉助巴林銀行的通道進行一些投資,但卻沒想到,居然是巴林銀行自己的員工,進行那麼高風險的投機!如果,我們深入瞭解,有可能會減少跟巴林銀行的合作規模,損失也會減輕……”

“老林,巴林銀行的黑天鵝事件,也不用太過於內疚。”林棋反倒安慰林偉中,“當務之急,恆生銀行要吸取巴林銀行事件的教訓,加強風控管理。風險較高的企業,設立獨立運營的子公司,要跟恆生銀行的主營企業隔離起來。主營企業,一定是存款、貸款這樣的傳統業務!銀行在服務使用者的技術方面可以創新,但創新主要是讓客戶感覺更好用的技術,比如,網銀這種技術,使得使用者轉賬、支付和操作更方便,這才是高質量的技術創新。至於,銀行自己跑去炒股、炒期貨、炒外匯,尤其是,加了槓桿,那就是走火入魔、瘋了。銀行,比是並不是賺取暴利的能力,而是服務客戶的能力和風控能力!網銀,基於網際網路的轉賬、支付、存款、貸款,這是將服務的觸角伸出到物理網點之外,使得我們服務質量和效率提升了,這些優勢是要加強。另外,風控方面,寧可保守謹慎一點,少賺錢,少做大專案,也要避免遭遇滅頂之災。對於銀行而言,能長久的活下來,比追求短期的暴利更重要!”

林偉中笑道:“老闆,之前我們就一直是最重視風控的銀行,99%的貸款都是100萬元以下的貸款。90%的貸款,更是低於1萬元金額。對於所有的貸款客戶,我們都是長期跟蹤分析其資質。上億的大額貸款,基本上是很少做。除此之外,存貸款、信用卡和資金轉賬業務,一直是我們的核心。對證券、基金、保險、信託等等其他的業務,我們一直是比較謹慎,即使是做,也是賺取客戶的手續費額,絕對不會親自下場去冒險……”

林棋想了想說道:“巴林銀行破產清算時間,其實也是可以試著看看,能不能轉危為機!”

“轉危為機?”林偉中疑惑。

“可以試著操作債轉股!”林棋想了想說道,“這樣相當於是注資,改善了巴林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盤活了巴林銀行。”

林偉中皺眉說道:“但是,巴林銀行這個坑到底多大,還很難說。且,破產清盤之後,200多億的資產和客戶,估計也很難保留。”

“但是,巴林銀行有大量的熟練員工和金融牌照。”林棋微笑說道,“收購巴林銀行,砍掉大量的自營資本投資業務,不再做用自己的自己賭錢的事情。而是,大力發展巴林銀行的證券經紀、基金等等業務。基金和證券業務,主要是賺取管理費和佣金。尤其是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券商和基金發行銷售平臺,規模做大最後,很難虧損。你想,網際網路化的證券交易多簡單,客戶直接在家裡網路上填買入和賣出的交易單,成交後,券商閉著眼睛收錢,根本不用僱傭多少客戶,基本上都是系統程式自動完成。基金業務也是一樣,除了少數基金主動基金,需要優秀的基金經理人,其實,絕大部分被動基金,比如指數基金,根本就不需要太優秀的基金經理人,被動跟蹤指數成分股就是了,不用動腦子,指數基金的成本低廉,以薄利多銷規模取勝,更何況,客戶虧損也是客戶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