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呂布之雄圖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780章 藏書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80章 藏書閣

“回稟大王,少主已將文武科舉百人全部安排妥當,其中房玄齡.杜如晦.蘇定方等人安排到了麾下。”

典韋低著頭恭敬的稟報著,而呂布眯著眼彷彿有些醉意般的輕點頭。

“嗯~不錯,罌兒做的不錯,有些時候孤在了下面人也放不開。”

典韋偷偷的抬頭看著自己的主公,發現並未有猜忌之色後才暗中松了一口氣。

“惡來,汝也去大殿陪陪,畢竟這群人都是未來。”

呂布這番話說出後典韋卻是臉色一凝抱拳沉聲道:“末將只知主公王令,不知其他!”

呵呵~

回應的卻是呂布眯著眼的輕笑聲。

“惡來,汝也是陪孤數十年了,罌兒也是你看著長大的,日後該該提點的需提點。罌兒的性子你也知道,比孤強!”

說道這裡時呂布搖著頭嘆氣道:“孤向來霸道慣了不向罌兒這般擅納底下人的建議。”

這句話典韋悶著頭沒有接,只是杵在那裡不動。

而呂布卻是迷醉懶散的靠在椅子上隨意的擺手。

“對了,暗中給罌兒傳話,下面人多積累點經驗是好,但有些人就如那諸葛孔明.奉孝般都是人傑。”

“末將明白。”

一抱拳典韋恭敬的轉身離去,看著典韋離去的身影,呂布眯著眼喃喃道:“罌兒,為父已經將路鋪好了,日後誰也不清楚,但為父定會在有生之年除掉咱們呂家的敵人。”

這個敵人在呂布心中只有一個人那就江東的劉辮,其他人都還差點。

劉備也是敵人但蜀中一地已經侷限死了,至於李世民呂布想到後更是不屑的一笑。

不值一提,不是李世民不強而是大勢上已經是窮途末路,一戰可定也。

草原的成吉思汗或許是大敵,但在這個時代,漢人的元氣依然還在,就算面對整個草原呂布也有信心擋住。

唯有江東的劉辮你根本不知道他的底牌。

呂布最為忌憚的便是此人,但此時暗中摸索的他也差不多看出一個問題。

每一次江東出現大將能臣時都是在大戰中或者開疆擴土後。

想到這裡呂布懶散的神色消失的無影無蹤,嘴角勾起絲絲冷笑。

到底是不是他心中所想這般就看下一戰了。

大殿之中隨著呂布離去後壓抑的氣氛隨之散去,一個個松了一口氣後氣氛更加高漲。

隨著呂布的離去,冠軍侯呂罌成了所有人恭維的物件,一個個客客氣氣的頻頻敬酒好聽的話彷彿是不要錢般說不完。

而呂罌面對白官都是微笑面對,至於心中所想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那滴水不漏的模樣看的白官暗中嘀咕,看來這個少主也不是個省油燈未必就比他們的大王差。

科舉百名的士子一個個可謂是滿臉紅暈透著一股滿足激動的神態。

尤其是呂罌安排的他們的位置,雖然官小但職位才是重點。

聰明的官員暗中已經看出了點情況,他們的大王這是有意在朝堂上再培養一股勢力用來平衡啊。

當然也有培養未來繼承人的想法,但不得不說這一舉動並沒有惹的他們有異心不說反而還合格樂於見此。

畢竟天下亂世戰火不休,雖然他們大王正在巔峰之年,但世事無絕對。

一旦有個閃失,呂罌便是唯一的繼承人。

而這個繼承人的勢力越大,日後出了什麼動盪後的局面便越能控制在局面內。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那便是他們少主的野心比他們大王更大。

如果說他們大王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話,他們的少主平時已藐視這個所謂的天子了。

而且平時也暗中透露過想要他的父王取而代之的想法。

至於是否是試探這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需要的未來繼承人是一個有野心有能力之人這就夠了。

洛陽科舉結束後迎來了無盡的繁華,尤其是藏書閣開放後無數的士子激動的落淚。

天下不知有多少的求學士子體驗過那種艱辛,此時宏偉的藏書閣內到處都是陳立的書籍。

數千的士兵鎮守下,每個士子都激動的拍著長隊。

每次百人進入,片刻後每人激動的捧著一本書出來,接著在士兵的帶領下來到了科舉考場內。

藏書閣開放可不是白白的,每個人需要抄錄藏書閣內的書籍,其中你抄錄多少那麼便可看多少,當然你若是過目不忘那是你的本事。

其他的待藏書閣封閉後,所有參加的士子可挑選幾本書籍抄錄免費帶走。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慢慢抄錄了,這樣不是記的更詳細。

呵呵~那個士子心裡沒有一桿秤,抄錄好的書籍最後可是要署名的。

以後這樣的事每十年舉行一次,為的表示讓後世人看到。

到時候一本書每次抄錄後都會有署名,如此流芳百世的事誰會捨得浪費啊,一個個恨不得日夜抄錄,百年過後後人再來一看,最後的署名就有他。

嘖嘖~這不是流芳百世嗎,更何況這一次抄錄書籍,所有士子的名字都會刻在石碑上,也只有這一次。

那個人不是激動萬分,去取到書的士子激動的在士兵帶領下來到了科舉的考場內。

進入一個個科舉時的小房間內後,更是激動的雙手顫抖的翻開。

這本書他曾有幸看過殘本,終於能看到全本了。

沒有人催促他們,一本書你要是願意哪怕看到結束都行,但可能嗎?

看完了想要換書,可以啊,先將抄錄的書拿出來才有資格換。

至於惡意破壞毀壞書籍者!不用呂布懲罰,這群千里迢迢趕來的士子便能吃了他。

六層以上的書籍,只有得到王令之人才了進入觀看,至於抄錄更是必須呂布親自下令才可准許。

至於有資格抄錄之人只有有功之臣才有資格。

至於抄錄的書籍,一個是因為紙張時間長了會損壞,還有一個便是要運送到其他地方。

比如銅雀臺還有鄴城的藏書閣,這可都是流芳百世的,聽聞他們大王還準備在長安再修建一座藏書之地。

所有士子都是眼巴巴的看著的,甚至有些鬍子花白的老夫子都咬著牙準備再多活幾年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隨著一批批士子坐在小房間內翻看書籍,剛勁有力透著霸道孤傲的書法,一個個都透著痴迷。

這是何人的筆跡?有些人安耐不住直接翻看到最後一頁,猛然眼中透著一股震驚。

他們大王的名諱清晰的寫著,更是清楚的寫著什麼時候寫的。

所有的士子此時震驚的都想到了一個傳聞,那就是藏書閣內的書籍除去皇宮內的,其餘的幾乎都是他們大王說默寫出來的。

甚至皇宮內的好多殘本都是他們大王補全的,一時間所有人眼眶都溼潤了。

他奶奶的~日後誰若再說他們大王窮兵默武老子非搞死他。

天下誰有這文采能補齊這麼多的古籍還有腦子裡有這麼多的書。

甚至有人暗中猜到了武王呂布定是有那過目不忘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