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呂布不可能這麼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主政廣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主政廣陵

且不提山熊和碾子悄悄返回丹陽山區招兵,單說劉主薄這幾天緊鑼密鼓的準備的,自帶了八百步兵。張遼部三千精兵。一共不到四千人,南下廣陵。

劉主薄,名字叫做劉成,字鴻夢,出身幷州貧寒之家,從呂布在幷州的時候就跟著呂布,算得上老人了。

現在做郡守了,算得上位高權重。

隊伍老長了,拉著一千輛架子車,裝滿了糧食等輜重。後續廖化還會接著往廣陵送物資,因為廣陵在這年頭算是比較荒涼的地方,遠遠比不了徐州、下邳的繁華。

劉成、張遼並馬而行,一行人緩緩南下前往廣陵。”

張遼說:“劉主薄,不,劉郡守,這次你可是高升了啊,理應請客。”

“請客這都是小事,就這我這心理沒底,到了廣陵,你可得多多幫襯我啊。”

“這個你放心,主公再三安排,說你經驗不足,讓我多多幫襯。臨行前咱們軍師不是給你治理廣陵的要點了?”張遼問。

劉成點點頭:“都說了,主公安排我勸課農桑,安撫百姓,讓百姓多多種地。廣陵一帶雨水多,河流多,稻田產量遠比旱地高。主公說廣陵比較窮,短期內不指望廣陵,讓我別有太大壓力就行。”

“那軍師咋說?”

“軍師讓我修,修,修。修路,修水渠,修運河。說這三項做好了,廣陵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呢也將在廣陵留下光輝的一筆。到地方再說吧,不過壓力的確不大,短期內徐州給解決糧食問題。”

一路緩緩而行,步兵行軍還帶著大量輜重,行動緩慢,一天行軍不過七十多裡。好在這一路並非戰區,所以安全問題還是不用擔憂的。

張遼派出匈奴馬輕騎兵在前面探路,一路安安穩穩,八天的功夫安安穩穩的抵達了廣陵。

正如想象中的一樣,低矮的城牆,破敗的房舍,就連郡守衙門的屋頂都漏雨,一直沒主官管理,衙門裡的由幾位主薄、和地方士紳管理著,倒也沒什麼問題。

為了不製造緊張氣氛,張遼率領三千大軍在廣陵城西駐紮。

劉成率領八百士兵入城,算是正式接手了廣陵。

接手了這個爛攤子,劉成充滿了鬥志,親自上陣,帶領八百士兵先是修葺衙門,漏雨的房頂瓦先換了,然後開始整理城市的街道。

廣陵的這街道很爛,汙水橫流,連個公共茅廁都沒有,滿街的汙物,容易生病,看起來也不爽。

當地百姓倒是習慣了,劉成並不著急。率領八百士兵赤膊上陣,在街道上修建了十幾個廁所,僱傭了幾名清潔工,每日裡清潔街道。

八百士兵分班倒,白天巡邏、晚上巡邏。城外張遼三千大軍駐紮,騎兵巡邏範圍更是到達幾百裡地,一時間廣陵郡的治安瞬間好轉。

差不多有半月餘,廣陵郡的情況也摸清了,地方士紳豪強服帖了。不服帖也不行,張遼那三千大軍可是在城外呆著呢。廣陵郡由於地處偏僻,戰火比較少,人口還是很多的,差不多四十多萬,在人力上還是很滿意的。當地以水稻為主,大牲口只有黃牛和水牛,騾馬存欄量很少。但是養殖鵝鴨、魚的挺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日上午,衙門後堂議事廳。

劉成說:“本官一直是溫侯的主薄,人比較笨,也不懂什麼為官之道。但是本官知道,為官一任,怎麼也得做點事情出來,回頭郡志上不太難看。”

下官說:“郡守大人想做什麼事情儘管提,有事情咱們一起解決。”

“修路,廣陵郡接壤下邳,接壤彭城的官道坑窪不平,有的橋樑已經是危橋了。發動百姓,三丁抽一,官府管飯,先把官道整修一遍,挖些沙石把路面鋪一下,黃土路一下雨泥濘的太厲害了。”

劉成話音剛落,反對的聲音立刻四起。

糧槽說:“庫房裡的稻米不過十幾萬斤,日常開銷都不夠。哪裡有糧食來維持民壯的吃喝,如果讓民壯自帶食物勢必引起民變。”

工槽說:“衙門裡沒什麼工具,百姓修路只有些鋤頭、籮筐之類的,哪裡挖得了沙石。”

“還有就是百姓的積極性恐怕不高啊。”一些士紳說。

劉成看看左右,說:“大家能提出這些問題,說明大家很瞭解廣陵。府庫裡能餓死耗子,民間窮苦,老百姓手裡連像樣的農具都沒有。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條件,百姓對官府有意見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這三個問題現在都能解決。”

大家吃驚的看著這個新來的郡守,都能解決?

吹牛了吧,光是吃飯這就是個大問題,哪怕是粗茶淡飯,這就需要米,需要面。就算糧食能發動大戶湊些,但是工具怎麼辦,修路這可需要好鐵的工具。

劉成神秘的一笑,並未當場說破。

“明日一早大家隨我去北門外。”

“是大人。”

翌日一早,廣陵郡的眾官起了個大早,來到了北門外。

北門外因為城防需要,有一大片荒地。現在這片荒地上堆積放著兩千輛家兩輪的架子車,五千輛一個輪的木牛車。

“眾位,看一下。這是主公支援給咱們的架子車和木牛車,一共一萬多輛,陸續還會到貨。架子車一千文,木牛車六百文。”劉成拉著一輛架子車說。

工槽的主官倒是很有見識,立刻發現這車輪太精妙了。

“值這個錢,大戶人家肯定樂意買,只是貧困百姓恐怕買不起。”

“買不起就賒,三年後還清。大家再來看看這工具,鐵鍬、鐵鎬如何?”劉成拿起鐵鍬鏟荒地毫不費力。

那鐵鎬掄起來就不用說了,開山裂石頭。

“工具一萬套,一把工具用一年三十斤稻穀,大家認為不多吧。”

眾人都是行家,畢竟士紳階層還是有見識的,這些精鋼打造的農具一年絕對值這個價格。

“良心價格,這一套農具沒幾百文錢下不來。如此精良的鋼材打造農具真是太浪費了。”

劉成一指架子車上的東西說:“這是徐州官鹽。二十斤換稻米百斤,我想百姓肯定樂意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