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超級國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為【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為【求訂閱】

經濟艙是最實惠的,價效比最高,適合大眾出行,反正飛鐵的速度夠快,比飛機都快,根本不需要多少時間,稍微打發一下就到站了。

經濟艙的座位距離比飛機要寬很多,飛機的標準是18英寸,也就是45.5釐米,但是飛鐵的間隔有50釐米,比飛機足足多出4.5公分,足夠乘客舒適的座靠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三層客艙的是最大的,內側直徑達到了十五米,每一排按照3-5-5-5-5-2結構安排座位,之間有五個0.5米寬的過道,也就是說一排有25個座位。

而每排之間的間距呢,飛機經濟艙的標準是29-30英寸或者31-32英寸,看似一兩英寸的差別,但是使用者體驗差距是極大的,尤其是對那些大長腿來說,間距太小,他們會非常難受。

而膠囊列車選擇的間距是最大值,接近32英寸,為80.6釐米,所以第三層經濟艙擁有62排,按照每排25人,總共可載1550人,而第二層和第四層相同,比第三層略小,兩邊各收縮一個座位,每層可載1426人,光是經濟艙三個艙就能載客4402人。

商務艙載客是900人,頭等艙最大載客300人,一輛膠囊列車若是滿載將會達到5602名乘客。

速度是飛機的6倍,載客量是飛機二十倍,票價也比飛機的便宜不少,目前定價是0.15唐元每人每公里,換算成軟妹幣大約是0.51元左右,你說以後還有客機的活路嗎,恐怕除了飛鐵到達不了的地方,否則真的沒有客機的活路了。

這就是科技的進步帶來的改變。

“這就是膠囊列車?真的好大啊,看影片和效果圖遠遠沒有看到實物這麼震撼。”

“你們看,沒有輪子,而且是懸浮的,怪不得能夠開那麼快呢?”

“這個之前就知道了,畢竟是真空管道嗎,其實這個技術各大國都有研究,也都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還沒有進入實施階段,並且體積沒有這個大,而且速度更是沒有這個快,還沒出來就已經落後一個時代了。”

“厲害啊,這麼大的膠囊列車所代表的技術可不簡單啊,不愧是得到外星科技的額新唐,其它國家根本不可能製造得出來,如果我們國家想引進飛鐵,恐怕成本會很高啊。”

“我們國家面積小根本用不到這麼快的飛鐵,它適合國際航線或者像華國這種國土面積特別大的國家。”來到站點,所有人看到眼前的龐然巨物,都心有切切。

連大長老都不禁感慨了一句:“真是國之重器啊。”

李權附和道:“未來是飛鐵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會變得更加短。”

大長老默默的點了點頭沒有接李權的話,從下往上挨著看了一下每層的佈局,最後和李權一起來到最頂層的頭等艙,頭等艙都是重要人物,其他人都在商務艙,經濟艙基本沒人,除了極個別好奇的人坐了過去。

“出發了。”很多隨行的記者直接把攝像頭對準了速度顯示器。

“好穩啊,除了開始啟動的那一下能感覺到,後面加速都不是非常明顯,而且車廂內除了我們發出的聲音,根本聽不見機械的聲音。”商務艙內大家議論紛紛。

最頂層的頭等艙內。

“這個真的很安靜。”大長老感慨道。

“是的,我們最膠囊車廂的車壁進行了隔音處理,再加上管道是真空的沒有摩擦聲,聲音很小也就正常了。”

過了不到半個小時,車速達到了最高安全時速5000km每小時,是的,這是安全時速,不是極限時速,具體極限時速是多少不得而知,因為測試的時候最高達到過6000km每小時,沒有出事,但是當初建造的時候,理論最高時速是6500km每小時。

“大家快看,速度達到5000km每小時了,真是太快了,這可是超過了4馬赫的速度啊,要知道除了朱雀戰鬥機,以前最快的美國f-22的巡航速度也才剛剛超音速,而f-22的高空最大飛行速度也不到3馬赫,更快的基本上都是無人機了,我們算不算這個世界上第一批坐上來世界上最快列車的人,大家都來拍個照片,將來說不定還能被記載在史冊上面呢。”有記者提議道。

“好啊好啊。”這個提議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

和飛機在天空飛,會受到大氣阻力,造成顛簸不同,膠囊列車現在已經開始勻速前行了,車廂內非常的穩,和平時站在平地上沒有差別。

2.5小時左右,半小時加速,半小時減速,勻速前行了1.5小時,列車慢慢的停靠在了長安島的長安站,乘客們戀戀不捨的下了車。

“太快了,平時坐飛機來新唐至少要十幾個小時,這才兩個半小時,希望飛鐵能夠進行全球普及,這樣一來去往世界各地,就方便多了。”有人感慨道。

等李權下了列車,就有很多國家的代表上前打招呼,希望能夠在他們國家建造飛鐵,或者建造飛鐵的會後從他們國家路過。

“大家安靜,這個事情,大家找商務部去談,我不管這件事情的。”李權解釋道。

李權可是國王,又不是剛來新唐那會,要人沒人的,只能事事親力親為,現在國家越來越大,越來越強,事情也越來越多,如果事事親力親為,那還不累死啊。

各國代表一聽,非常識時務,雖然心裡很急,但是還是聽從李權的話。

“李權,不管你接了多少訂單,但是你答應我們華國的可以定要優先安排啊,我可是在全國人民面前說了,要在五年內完工的,要是完不成,到時候我可是要被打臉的,哈哈。”大長老開玩笑道。

李權也發現大長老對他的態度在一點點的發生著改變,從最初的看待後進晚輩,到現在平等對待,像個老朋友一樣相處,他覺得挺好的。

“大長老放心吧,以我們新唐的效率不用五年,三年內保證就完工。”李權保證道。

“我相信,我聽說了,這條長遠線,你們直接動用了機器人建造,否者不可能這麼快,沒想到你們都進入機器人時代了,我們,不,全世界都再次落後了啊。”大長老說道。

李權不太明白大長老的意思,轉移話題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大長老知道的,新唐的總人口也才不到千萬,去除老幼,真正的男性青壯年其實只有兩百多萬人,不使用機器人,很多崗位都會空缺的。”

“而且未來機械化、重復性的勞動力一定會被機器人取代,人類只需要發揮自己的特長,負責創意和指揮機器人工作即可,畢竟人類有別於萬靈的就是思維。”

“現在人類的思維一直被繁重的重復性工作壓制著,長此以往,人類的額思維會陷入僵化,創新思維越來越少,這可不利於世界進步啊。”

“你說的很對,我也曾經想過全面推廣自動化,利用機器取代重復性的勞動力,但是華國太大了,還有部分地區甚至沒有脫貧,如果直接進入智能化時代,他們怎麼辦?”大長老說道。

“話是如此,但是智能化的浪潮已經到了我們腳下,這是大勢,非人力所能改變的,極力阻攔只會落後於人罷了,自動化普及也沒什麼不好的,人類的適應性是非常強的,到時候一定會重新找到各自的定位,只不過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陣痛罷了。”李權說道。

大長老沒有接話,只是搖了搖頭,李權也沒有繼續說什麼,他知道大長老怎麼可能沒有想到這些呢,但是有的時候想到是一回事,真正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華國這麼大,要是一下子造成大面積的失業,很可能發生動亂,這是上層絕對不允許的,所以只能透過國家這只大手慢慢改變,進行深化改革。

這就是所謂的知易行難。

............................

長安城大明宮。

李權剛處理完政務,正在立政殿陪伴張嫣和孩子,這已經成了他每天的工作之一了,他不希望錯過自己孩子的每一天,畢竟小孩子長得太快的。

之前就出國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再次回來的時候,兒子已經有點變樣了,而且沒有一開始那麼親近自己了,幸好這些天自己一直陪著,兒子又開始依賴自己了。

所以最長情的就是陪伴,否則再親的感情,甚至親情,太久的遠離,也會逐漸變得陌生。

“陛下,御書房女官傳話,封次輔求見。”小蝶進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