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冰與火之歌—蒙古入侵最新章節列表 > 二十七章 阿克松乃河河會戰(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十七章 阿克松乃河河會戰(2)

英格蘭先頭部隊的弓箭手安全地部署在沼澤地帶,但他們卻沒有多大的用處,因為法蘭西騎兵很好的被鐵製鎧甲和皮質盔甲所保護,因此,箭矢要麼折斷,要麼被射向天空。

傑弗裡.勒.貝克《編年史》

五月二十四日

初夏得黎明來的很早,凌晨三點的時候,諾維奧納姆城的城門悄悄開啟了,馬迪亞特帶上了他的三千士兵和其他部族的五千士兵,一共八千士兵,從城門口魚貫而出,列隊完畢後,開始向阿克松乃河河灣前進。

兩個小時後,拉扎林人達到了河灣,開始整隊前進。

那顏可術盞被納忽伯顏推醒:“有情況。”

來到帳篷外,天色還暗,那顏可術盞隨著納忽伯顏所指的方向看去,依稀看到天際線有一道黑線,在看了一會,那條黑線,明顯是朝著步兵營地而去。

“放鳴鏑”

“把後營的工匠全部帶著,往後撤退!”那顏可術盞對納忽伯顏下被令。

“其它人披甲上馬,跟我來!”

鳴鏑帶著尖利的哨聲飛上天空的時候。步兵營地的報警聲也響成一片,顯然他們也發現了來襲的敵人。

拉扎林人儘管已經發現,但還是勇敢的展開行動,他們分成三列步兵方陣,舉著長槍,形成一個個密集槍陣,十字弓手和劍盾兵跟在他們的後面。

他們快步小跑,很快就與討伐軍交戰。

討伐軍在第一列的是彌林人,他們在軍官的督促下列成陣線。正面撞上了拉扎林人。

雙方的弓手在兩翼朝對方射擊。彌林人多是劍盾手,而且他們只有二千人,在拉扎林人密集搶陣的衝擊幾下死傷累累,他們排成的盾牆太過於單薄,被幾十只長槍一陣猛戳,就破碎了,

彌林的弓箭手的每次射擊都給拉扎林人帶來上百人的傷亡,因為這些拉扎林人好多連皮甲和頭盔都沒有,不過彌林的弓箭手很快就被拉扎林人的騎兵突擊。趕離了戰場。

彌林人在拉扎林人的密集槍陣面前死傷數百人就被打的崩潰,四處奔逃,一些人被拉扎林驅趕到沼澤裡,陷在淤泥中動彈不得,被隨後而來的長槍刺死,軍官們則被俘虜。

風吹團的傭兵們緊接這組成了後防線,他們幾百人一隊,在地上用木樁和雜物緊急搭建了一些路障,形成數個支撐點,和拉扎林對抗起來。

拉扎林推近到風吹團這裡時,雙方弒殺得難捨難分,風吹團的僱傭兵們憑藉這多年的配合,在隊友的幫助下抵抗著拉扎林人的進攻,拉扎林人憑藉這數量優勢,發動多次進攻,雙方僵持了下來。

那顏可術盞帶領這騎兵本打算向拉扎林的側翼攻擊,但發現糟糕的地形嚴重阻礙了騎兵的機動,而且拉扎林人的側翼已經佔據了樹林,佈置了十字弓手和長槍手,正警惕的往河邊移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傻瓜才會用騎兵在這種地形和步兵作戰,下馬作戰也不是不可以,但那顏可術盞捨不得讓寶貴的騎兵消耗在這裡。於是他只能帶領這蒙古騎兵們遠遠的用弓箭射擊,

到天亮大亮時十分,風吹團和拉扎林在都在咬牙堅持,雙方在中間弒殺,已經損失了近千人,地上是垂死的傷員,活著的人還在奮力殺死對方,襤衣親王已經用上了所有的預備隊,馬迪亞特也把所有的預備隊壓上。

雙方幾千人中間廝殺,每一分鐘都有人死去,拉扎林人一步一步前進,每一步都要付出數十人的代價,僱傭賓則寸步不讓,用盾牆抵抗這對方的進攻,有人倒下,馬上就有人上前頂替他的位置。

襤衣親王鼓舞這僱傭兵:“頂住!我們的騎兵很快就可以攻擊他們的後方!”

(那顏可術盞只能苦笑。胸低我過不去啊)

馬迪亞特激勵大家:“堅持,援兵馬上就要來了!”

雙方已經廝殺了三個小時,現在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了。

蒙古人全程打醬油,沒辦法這種地形:沼澤、灌木叢、淺灘、樹林實在是不能用騎兵啊。

有時候加上一根稻草,就足以壓跨一匹駱駝。

拉扎林人的後方突然想起大聲的喧譁,所有人都看到在拉扎林人後方出現一隻大部隊,足有上萬人,舉著拉扎林人和馬迪亞特的旗幟,正大步向戰場趕來。

拉扎林人發出海潮一般的歡呼聲,士氣飆升到極點!

風吹團的僱傭兵和彌林城的殘兵們崩潰了,陣線再也維持不住,“哄”的一聲,紛紛丟掉盾牌,沉重的鎧甲、頭盔,沒命的掉頭就跑,所有人都放了鴨子。

襤衣親王一臉絕望,他拿起劍,打算衝入敵軍中,但被忠心的手下攔住,拖著他跟著潰逃的人群一起逃跑,而彌林成的彼得洛希將軍早就跑得不見了蹤影。

那顏可術盞身邊只剩下了二百名蒙古騎兵,多死拉客人和其他騎兵早就跑沒影了,他看到大營的崩潰卻無能為力,因為他清楚的看的所謂“拉扎林援軍”不過是女人、老人甚至還有孩子組成的隊伍,他們舉著旗幟,拿著一切可以拿的武器:木棍、草叉、小刀、石頭。追殺著討伐軍。

潰散的彌林人、僱傭兵沒人敢回頭,全都在狂奔,那顏可術盞哀嘆:“全民皆兵啊!怎麼打?”

他拉了馬頭:“走吧”

蒙古人一陣亂箭將一群企圖追擊的敵人射倒,然後絕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