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冰與火之歌—蒙古入侵最新章節列表 > 五十章 大收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五十章 大收穫

接下來的幾天裡,那顏可術盞一直在完善自己的想法,完成想法將其變成可行的制度,實施起來不是一天二天就可以完成的,他把先前投靠的幾個多斯拉克青年委任為十戶長,分給他們一大塊草場,鼓勵他們好好幹,未來是光明的,更多的草場和牛羊在等著他們,畢竟一個原先當過奴隸,底層的人,貿然給予高位是不合適的。

千金買馬骨在這不適用,需要的只是給予一個希望一個機會即可。

原本以為這些人會不太滿意,誰知這些年輕人興高采烈的謝過卡奧,表示一定努力工作,做好十戶長,上任去也

嗯,腦子簡單的青年就是耿直,很好。

那顏可術盞給厄維爾營地改名叫:新大名府,扎克馬克的營地改名為:新東京。

他打算讓領地內的多斯拉克人逐漸定居下來,將新大名府和新東京變成半遊牧半農耕的地方,因為那顏可術盞發現,多斯拉克海的許多土地和草場土質都是很肥沃的,完全可以種植各種牧草和農作物,種植牧草,就可以不必為追逐草場而遷移,也可以養殖更多的牛羊馬兒,種植農作物讓土地提供食物和財富。

當然多斯拉克人是不會種地的,但我種花家的會啊,那顏可術盞計劃吧剩餘的財富點全部招募大宋,大宋駐屯軍力人才多啊,樸實的農夫、鐵匠,磚瓦匠、木匠、篾匠,都是技術性人才啊,最愛種花家了。

讓納忽伯顏擔任新大名府百戶長,帶領二百名蒙古騎兵監督指導工作,並且負責清剿周圍的落敗多斯拉克殘兵和馬賊,讓薩格拉姆擔任新東京百戶長,帶領一百名古拉姆戰奴。

這個時候,那顏可術盞發現自己有一個系統訊息:

<祝賀你獲得一場史詩勝利,獲得一個“兵源禮包”>

兵源禮包?啥玩意?那顏可術盞懷著好奇心開啟了兵源禮包

<恭喜你獲得白兵!>

只見眼前的資料圖片上出現了一名身高一米八左右的大漢,黑色溫控連體服外面是一套白色的標準衝鋒隊盔甲,手拿一把f11d連發爆能步槍

那顏可術盞下巴都要驚掉了:“帝國衝鋒隊?第一秩序?這是真的嗎?我要統治宇宙了嗎?”

帝國衝鋒隊啊,星戰裡騷氣的白兵,儘管怎麼也打不中主角,當時帝國衝鋒隊白兵們手中的爆能槍,發射的粒子束資料上是可以擊飛一輛重達幾十噸的裝甲車輛的。

有了白兵,夜王啊、飛龍啊、冰霜巨人啊什麼的,都是一槍的事。

要是有個西斯武士就更好了!

<你想得太多了>

<怎麼可能是真的?逗你玩!>系統發出了兩條訊息。

隨後圖片資料消失了

那顏可術盞:nmmp。

被戲弄的那顏可術盞一陣無語。

接下來,“兵源禮包”裡出現了三個問號圖示,那顏可術盞想也沒想點了其中的一個。

薄霧散去,面前是一群身高一米七十左右,身形結實,頭戴熊皮盔,穿著扎甲,背上揹著七八根近二米長的投擲標槍,手拿開山大斧,光腳綁著綁腿的大漢。

“我草,大理二炮部隊!”

這是大理熊皮武士,大理國導彈部隊!

那顏可術盞後背一涼,馬上想起了不怎麼愉快的回憶:大理熊皮武士總是給人“驚喜”,個個都是銀河系奧林匹克標槍大賽冠軍選手!一米七的投擲標槍,三十釐米長的槍頭教育一切裝逼犯,玩家身穿第一將帥甲,頭戴狄青盔,被一標槍爆頭秒掉,然後手下的蒙古箭筒士們被標槍刷屏。讀檔重來,剛進攻府城,隔城牆還有好遠!估計有六十多米,“嗖”一標槍飛過來,直接扎了個透心涼,躺地上了。

他看了大理熊皮武士的屬性數據:力量二十四、敏捷二十二、投擲熟練二百九十四、強擲七、強擊七、鐵骨九。

估計在現實中不像在遊戲裡那麼厲害,因為投擲武器的射程精度都不怎麼樣,奧運會標槍比賽,選手的標槍都是特製的,而且選手們都是極輕裝,組跑個三十多米,才能把標槍投出一百多米,戰場上穿鎧甲,拿盾牌,揹著其它物品,能把重標槍投出三十多米就很不錯了。

不過呢,在山地做戰和欺負一下多斯拉克人的話,大理標槍武士還是可以用的。

搖搖頭,那顏可術盞開啟了下一個問號圖示

很快出現了騎兵的身影:十二名平夏鐵鷂子,他們騎著片甲戰馬,頭戴鐵兜,身穿顏色青黑的扎甲,腰間繫著長直劍,手握鐵槊:力量三十三、敏捷二十五、強擊九、鐵骨十、單手熟練二百八十四、長杆熟練三百三十八。

鐵鷂子是西夏的著名重騎兵,裝備精良,乘好馬,穿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鐵鷂子限制為三千人,分為十對,每隊三百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為手下已經有了女真鐵浮屠、蒙古重騎兵、古拉姆重騎兵,因此鐵鷂子的出現並沒有讓那顏可術盞有多激動,相對於鐵鷂子本身,他更感興趣的是鐵鷂子所穿的鎧甲和腰間的長劍。

這些鐵鷂子腰間的長劍即為“夏人劍”,劍形為直劍,劍身寬度向劍尖處逐漸均勻收縮,使劍身行如柳葉一樣的尖銳優美,劍長八十八釐米,劍柄端有銎。“夏人劍”是西夏“文思院”所造的一種劍,與契丹鞍、高麗秘色並稱天下第一。此劍不僅外表美觀,而且犀利無比。太平老人在《袖中錦》一書中記載當時各地的特產,其中提到夏國劍天下第一,別的地方雖有仿效,但就是造不出那麼好的劍來,所以更加顯得名貴之極。連北宋皇帝欽宗趙桓的佩劍,也是“夏人劍”。

鐵鷂子身穿的扎甲就是青唐瘊子甲:這是一種冷鍛甲,鐵甲顏色青黑,光潔透亮可以照見毛髮,在甲片的末端有一筷子頭大小的不鍛鐵,形如皮膚上長的疣子,用麝皮為帶子串紮起來,柔薄而且堅韌。

冷鍛甲的鍛造不用中原上千年所用的熱鍛法,青唐瘊子甲甲片的毛坯,不用火加熱,用冷鍛工藝鍛打,比原來的厚度減少三分之二就可以了。冷鍛工藝不僅能使鐵甲片表面光滑,無斑點,還會改善鋼片內部的組織結構,增大其機械強度,可以提高金屬的硬度和韌性。

青唐瘊子甲的名氣無需多說,宋慶曆元年(一零四一年)五月,曾任觀文殿學的田況在《上仁宗兵策十四事》中曾將中原武器與羌人武器加以對比:今賊甲皆冷鍛而成,堅滑光瑩,非勁弩不可入。自京齎去衣甲,皆軟脆不足當矢石。以朝廷之事力中國之使巧,乃不如一小羌乎……。他還向宋仁宗提出“今請下逐處悉令工匠冷砧打造純鋼甲鏃,發赴緣邊先用”的建議。

那顏可術盞想到的是手下的工匠如果能夠解析出青唐瘊子甲的冷鍛工藝和夏人劍的鍛造技術,掌握冶煉、切削、磨、鑽、柔化處理等一系列綜合技術,就可以製造改良出更多精良的武器裝備和工具,增強軍力和生產力。

(青唐羌的人用冷鍛的方法可以造出瘊子甲,而這種方法搬到大宋就造不出來了,問題就出在材料上。即便是青唐羌的人如果用了大宋產的原材料,也會造不出冷鍛甲的,兩地出產的材料都不一樣,在硬度,塑性,強度上都不相同,用同樣的方法加工,結果都是不一樣的。)

冷鍛甲的鍛造不用中原上千年所用的熱鍛法,青唐瘊子甲甲片的毛坯,不用火加熱,用冷鍛工藝鍛打,比原來的厚度減少三分之二就可以了。冷鍛工藝不僅能使鐵甲片表面光滑,無斑點,還會改善鋼片內部的組織結構,增大其機械強度,可以提高金屬的硬度和韌性。一邊決定要召集工匠們研究青唐瘊子甲和夏人劍,一邊開啟了最後一個問號圖示。

(大宋用熱鍛的方法加工甲冑,真正需要的是金屬材料的滲碳技術)

那顏可術盞懷著希望,開啟了最後一個問號圖示:

這次出現的依然是一大群西夏人,大約有一百多人,穿著輕甲,牽著十多峰駱駝。

“大白高國左廂宥州嘉寧軍司翔慶軍潑喜隊?”那顏可術盞看著他們的資料,覺得很奇怪。

潑喜軍,他知道:是西夏人用駱駝和投石機打造的一支移動的遠端攻擊部隊,由於成本較貴和戰術需要,潑喜軍人數並不多,只有二百騎。但西夏人裝載在駱駝背上的小型拋石機讓他們的所有敵人都感覺到了恐懼。從它們身上裝配的小型扭力拋石機發射出的石頭如拳頭般大小,又急又快,就算是身穿重甲的敵人都會遭受重擊、身負重傷。宋人後來形容那種感覺就像“縱石如拳”,它雖然不能像利箭那樣將你射穿,但卻有如重拳那樣將你震傷,宋人將這種武器稱為“旋風”。

潑喜軍在後來和蒙古人的戰鬥中也起到了重要的威懾作用,蒙古人正是從它們身上受到啟發,然後大面積使用投石機攻城和旋風技術。在忽必烈徵日的時候,旋風還重創日本武家“御家人”。

接下來,當他看這些西夏人所帶的駱駝上的物品時,震驚萬分!因為明顯不是小型扭力投石機。

“這這是鐵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