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一品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 崑崙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章 崑崙關

-

中軍大帳裡,聽到餘靖失蹤的訊息,狄青和陳希亮面面相覷。

別人以為是意外,他們卻明白,這定是陳恪幾個小子幹的……早些時候,陳恪問過狄青,你真打算殺人?狄青說,不殺不足以明軍紀、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讓官家出了這口氣。

陳恪便沒再問,和他三兄弟離開了軍營,半天之後,便傳來橋塌人亡的情報……而陳恪他們幾個,至今都未歸來。

“三郎他們幾個,不在營裡的訊息,”狄青看看狄詠道:“是最高機密,走漏者,斬!”

“喏!”狄詠抱拳行禮退下。其實他真想跟陳三郎他們一起去,無奈軍職在身,擅離軍營乃是死罪。”

待狄詠退下,大帳裡便只剩下狄青和陳希亮,後者面帶憂色道:“這幾個孩子,實在是膽大包天。探大牢、闖官衙、劫王子……如今直接發展到,對一代名臣下手。唉,早晚要惹出潑天大禍……”

“某卻覺著這幾個小子,一點都不莽撞,”狄青卻不這樣看,他呵呵笑道:“現在是戰爭時期,人命賤如草。從四月到現在,死去的文武已達二百多人,餘靖不過是其中一個罷了。朝廷不可能大張旗鼓的去調查他的死因。最多戰後算作忠烈,給其哀榮罷了。”頓一下,面無表情道:“西北鏖戰的時候,不知多少人就這麼被陰死了,也沒見有秋後算賬的。”

“……”陳希亮聽得毛骨悚然,戰場,果然是沒王法的地方。

~~~~~~~~~~~~~~~~~~~~~~

一場驚心動魄的大事,就這樣過去了。血淋淋的人頭懸在轅門,軍營中比往日更加肅靜。之前西北軍的悍卒們,只是表面上遵守軍紀,現在,他們卻從骨子裡畏懼軍法了。

賞罰分明,才能號令三軍、如臂使指,古來名將不外如是。

但狄青肩上的壓力更重了,他很清楚,自己殺人立威的訊息,還有餘靖的死訊傳到京城,必將掀起軒然大波。京裡的大人們,肯定說啥得都有,什麼狄漢臣殘暴不仁啊、順昌逆亡啦……這還是輕的,就怕有人往擁兵自重,圖謀不軌上攀扯。

官家的心事用不著多說,賦予自己前所未有的權力,一是絕對的信任,二是無非是急著想打好這一仗,以此來穩定四方。如果自己能速勝,自然不必多說,這一仗要是拖得久了,怕是再堅定的信任也會動搖。到時候,自己的處境就危險了,這場戰爭也會生出許多變數。

夜已很深了,狄青還在帳外踱步,他要借這秋夜的涼風,幫助自己清醒一下紛亂的思緒,慎重的考慮下一步的行動。

這首戰的戰場,究竟放在哪裡?何時開戰?

見贊畫帳篷中還有亮光,狄青走了進去,便見是陳希亮在燭下伏案疾書。他感到有些奇怪,便悄悄地走上前去看他在寫什麼。

陳希亮還是聽到腳步聲,回頭一看,忙擱下筆,要起身道:“大帥。”

“坐。”狄青把他按回折凳上,自己坐了一把胡床,輕聲地問:“這麼晚了,你怎麼不睡?”

“回稟大帥,明日軍議,”陳希亮不好意思的笑道:“明日又是軍議,為了避免上次那樣兩眼一抹黑,下官向陳參軍討要來卷宗,提前做些功課。”

“哦……”狄青十分客氣道:“能讓在下看一下嗎?”

“大帥言重了。”陳希亮趕緊呈給他道:“胡亂寫給自己看的,讓大帥見笑了。”

狄青微笑接過來,湊在燭臺前,先對那方正有力的一筆字讚不絕口,然後才被他寫的內容吸引住。這是一本詳細的軍事日記,對軍隊每一天的行動,都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具體到了紮營的樁數,營地的尺寸、地形、佈防、士兵的身體、伙食、情緒……為將者,僅憑這本日記,就能對軍隊的狀況瞭若指掌,自能防微杜漸,或者對症下藥。

“好、好!你有心了。”狄青一邊看一邊讚賞,翻到了陳希亮正在寫的一篇,這是對明天會議的準備。雖然談不上多精到,但一些話還是讓狄青眼前一亮。他指著其中一句笑道:“為什麼說‘首戰定勝負’?這也太著急了吧。”

“屬下自然是外行,說出來貽笑大方。”陳希亮不好意思道:“我只是覺著,儂智高自起兵以來,除了在廣州城下,攻城損失不小外;其餘十餘戰,仗仗大勝。其士氣正盛、心氣正高,所以首戰他一定會盡全力。”

“不錯。”狄青點點頭,示意他說下去。

“儂智高見官軍勢大,便毫不猶豫的放棄兩廣,縮回進可攻、退可守的邕州,這說明他性情謹慎,重實力不重地盤,”陳希亮接著道:“這樣的敵人,如果不能一戰而滅,則必會棄邕州,退回山林,絕不會給我們甕中捉鱉的機會。”

“說得好,”狄青拊掌讚道:“公弼很睿智啊!”

“大人謬讚了。”陳希亮誠實道:“這是我與三郎他們討論出來的。”

“這是事實。”狄青頷首道:“不錯,我們只有一戰的機會,如果不能全勝,被他逃進十萬大山,清剿起來不僅曠日持久,效果也不會好。”說著嘆口氣道:“我大軍勞師遠徵,時間一久,自己就把自己拖垮了。”

“那這一仗,可真要慎之又慎了。”

“是的。”狄青看完了,遞還給他道:“再不用多久,你就是個合格的贊畫了。”說著嘿然一笑道:“但是,你還不夠敏銳,最為扎眼的一件事,你卻沒有注意到。”

“請大帥執教。”這一點不丟人,陳希亮虛心道。

“陳曙戰敗的地點。”狄青淡淡笑道。

“在金城,怎麼了?”

“這地方,太不可思議了。”狄青站起身,端起一盞燭臺道:“你來看。”

~~~~~~~~~~~~~~~~~~~~~~~~~~~

兩人端著盞燭臺,走到帳中的沙盤邊,雖然已經誇了這玩意好幾次,但狄青還是忍不住讚道:“這沙盤比地圖好,地形一目瞭然,也不知三郎是怎麼想出來的。”

“他從小就有些奇思怪想,”陳希亮跟了過來:“習慣就好了。”

“呵呵……”狄青笑笑,拿起根木棍,一指金城所在的位置道:“看出來了麼?”

陳希亮趕忙盯著看,也沒看出什麼。

狄青畫了個圈,示意他把視野放大點。

陳希亮便看到,賓州在北,邕州在南,中間隔了一道崑崙關,而金城,則在崑崙關以南。他終於發現哪裡不對勁了:“既然在金城接戰,為何戰報上,只字未提攻克崑崙關之戰呢?”

“這就是問題所在。”狄青笑起來道:“某向參戰士兵求證過了,儂智高居然沒有在崑崙關上設防。”

這簡直讓人無語。要知道,狄青一路上最費心思的,就是如何攻克崑崙關——崑崙關是邕州的門戶,好比食道之咽喉,扼守南北往來之要塞,素有‘雄關獨峙鎮南天’之譽,實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天險

這樣的雄關,不是光靠人海戰術就能拿下的,必須要出奇謀!就在狄青苦思良計之時,卻發現那裡沒人把守,真叫他萬幸之餘,又有些哭笑不得。哪有這樣打仗的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思來想去,應該是儂智高壓根沒把邕州當老巢,隨時準備閃人,所以才沒有分兵……畢竟,從邕州城到崑崙關,也有百里之遙呢,駐軍的話,各方面都是麻煩。對於採取敵進我退遊擊戰術的儂智高來說,可能實在沒有吸引力。

若大軍能安然越過崑崙關,勝利的天平必會向宋軍傾斜。但可恨的是,陳曙上次的冒然出擊,必然已經提醒了儂智高。經歷一次風險,只要稍有些軍事常識的人,都會及時彌補漏洞的吧……

從陳曙戰敗到現在,已經過去七天時間,只要有心,足夠亡羊補牢了。

巨大的誘惑就在眼前,但狄青沒理由說服自己行險,身為大軍統帥,怎能把賭注壓在對方的失誤上呢?

苦思之後,第二天,狄青取消了會議,只命後勤官徵調十天的糧草。

這對後勤強大的宋朝來說,根本毫無難度。人們都在猜測,這位大帥到底想幹什麼?

難道想十天之內就打完收工?開什麼玩笑?那可是橫掃兩廣、戰無不勝的儂智高啊!

好吧,就算你天神下凡,一戰而勝。可儂智高滑不留手,他是會逃的!這可是十萬大山的廣西啊,你能跑過山裡長大原住民?那時候沒有糧草,讓軍隊餓著肚子追?

所以不太費力,大家便得出共識,大軍肯定是要先行休整,再作計較。果然,第二條帥令又發出來……徵調廣西境內的醫生,前來營中效力。

怪不得呢,大家恍然大悟……都是北方士兵,萬里跋涉來到這瘴毒瀰漫的嶺南之地,不生病才怪呢啊!

看來戰爭,短時間內不會爆發了。

得知這個訊息後,儂智高和他的漢奸謀士們,也是這樣想的。

------------------分割---------------------------

欠得補上。今天再寫三章沒問題。我發現一個規律,只要前一天寫了四章,第二天就只能寫三章……反之亦然。

正文字數夠了,看到大家書評區裡的留言,說幾句題外話:

對一個人物的評價,不要以百度百科為準。大家要知道,現在是名人經濟時代,那些名人的百科都是他們家鄉人編寫的,肯定要粉飾,甚至顛倒黑白的。餘靖的那條就是例子,不信我複製一段,奇文共賞之:

知人善用:

狄青是行伍出身的大將,頗立戰功。曾委任為獨當一路的涇原帥,兼知渭州。餘靖連續寫了四個《論狄青不可獨當一路》的奏本,認為他雖是“剛悍之夫”,但性品粗暴,臨事不主精詳。如專統一路兵馬,未能服眾。應當選派才望素著者狄青分工合作,各司其事。最後餘靖不惜舍官以諫。後來狄青有感,折節讀書,熟讀歷代兵法。當廣西儂智高起事反宋時,餘靖受命經制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知桂州,後在狄青統屬之下;狄青節制嶺南各路軍馬,在崑崙關外大破儂智高。儂高的母、子、弟主人均為餘靖遣人擒獲,可見餘的知人善任。

看了這條,範公哭了,狄青哭了,連孫沔也哭了……就是起點的yy小說,也沒有這樣寫的吧?

和尚雖然不能保證,對每個人的評價都客觀,但至少是盡力去做,更不會隨意扭曲哪位。每個主要人物,我都會找十餘種資料相互印證……沒辦法,誰讓宋朝的史料昏亂到讓人髮指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