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明之崇禎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

接著,因都察院的御史彈劾範景文在之前的稅票作弊一案中未能提前察覺其間破綻,致使國家受損,範景文便因此引咎辭職。

不過,朱由檢下了中旨,保留範景文內閣首輔職務,依舊由他執掌內閣,而准予其辭去戶部尚書一職。

經範景文推薦,戶部尚書一職由戶部右侍郎祁彪佳升任。

範景文的理由是戶部左侍郎劉萬春資歷尚淺,雖為左侍郎,但暫不升任。

範景文建議新任戶部右侍郎則由應天巡撫瞿式耜升任。

同時,應天知府成德升為應天巡撫,常州知府郭佳胤因為徵稅稅額較高補任應天知府。

而應天府同知陳爊雖為人靜敏,但過於怯弱,而依舊保留原職,不究其罪不追其功。

同時,朱由檢還補了祁彪佳文淵閣大學士之位,入內閣預機務,排序在馬士英之下,劉宗周之上。

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內閣閣臣一共六位內閣大學士,分別是建極殿大學士範景文、文華殿大學士高弘圖、武英殿大學士馬士英、文淵閣大學士祁彪佳、東閣大學士劉宗周、東閣大學士宋應星。

除範景文作為內閣首輔不兼任六部尚書之位外,其餘皆是六部中的吏、禮、戶、工、兵部尚書。

接下來就只有兵部在明年的任務沒有被朱由檢提出來,但兵部事涉軍務,自然是要同大元帥府一同決議的。

因而,商議兵部明年的事務就等同於商議明年的軍務。

崇禎朱由檢便索性將大元帥府的官員與兵部堂官一同召集於乾清宮西側的大元帥府召集於此。

李巖和瞿式耜、成德、祁彪佳、郭佳胤、劉萬春等已在大明行政學院由朱由檢與內閣閣臣以及六部尚書親訓過一段時間。

如今在瞿式耜等官員升任後,他也已被朱由檢升任為大元帥府參謀部次長兼兵部左侍郎,協助馬士英處理兵部事務與大元帥府的戰略佈局。

馬士英知道崇禎朱由檢有意培養李巖,因而他早已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兵部庶務和海軍組建事務上,而把大明軍事戰略研究的任務交給了李巖。

李巖現在透過在大元帥府接受大明各處軍事情報,再加上從東廠中央調查統計局處瞭解到的大明國內經濟情報,對整個大明的帝國軍事戰略研究已算是頗有心得。

裝飾普通且有些擁擠的大元帥府正堂內,朱由檢坐於正中央,兵部尚書馬士英與陸軍部長兼近衛軍第一軍總兵官周遇吉則站在朱由檢兩旁,黃得功坐於朱由檢對面,而在一旁則袁繼鹹等人。

劉芳亮則在門口站著,看著站在軍事地圖面前的李巖。

李巖此時還的確也有些緊張,他也沒想到過有朝一日會在南京的紫禁城,當著大明皇帝陛下和多位當世名將的面講天下戰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今年年初開始到七月,大明便是內憂外患,先是左良玉起兵湖廣,靖國公與袁少保率本部遏左良玉於江右淮西一帶,後又有副總兵劉都督率兵西進,於宿州境內殲滅左良玉部;

至此,我大明臥榻之側再無強藩;

後有建奴英親王阿濟格與豫親王多鐸率清軍鐵騎南下,克山西陝西等地,最後多鐸部進河南,阿濟格部進湖廣,但好在吾皇陛下英明決斷,運籌帷幄,先於淮揚滅多鐸部,後又於湖廣命近衛軍馳援滅虜軍,得以擊退阿濟格部,至此大明南方得保。”

李巖先大致把整個大明今年的軍事歷程說了一遍,而群臣聽了皆是頷首而笑。

畢竟這裡面許多戰事,在場的很大人都有參與,如今一被李巖提起,自然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接下來,李巖便提起明年的軍事形勢預估:

“建奴吃了兩場敗仗,損失滿洲鐵騎近兩萬,這對於建奴而言不可謂不是一次重擊,且加上北方本就因為連年戰爭而民生凋敝,清廷又下了剃髮令與圈地令,民怨載道,所以微臣以為,明年清廷當不會再度南征;即便明年清廷要再度南征也當是在秋收之後,糧草充足之時;

而若是那樣,清廷南下之軍,當必定是以漢兵為主,滿洲鐵騎比例定會減少,且清廷也會意識到征伐江南光靠鐵蹄也是不夠的,會配備更多的火器兵與火炮,以微臣猜測,領軍之帥只怕也是善指揮各兵種作戰的漢將,可能是洪承疇也可能是吳三桂。

當然,以我大明現今之戰力與國力,即便清廷再次舉國之力南征也難以取勝,但清廷不得不南征,理由則是無漕運通南方之糧,北京城的清廷將難以為繼,而拖得越久清廷征伐南方的難度越大,如同金與南宋,金之南征之力是逐年下降的。

也就是說,只要大明再次戰勝清軍的南征,清軍將再也無力南下,且為奪取產糧之地只能取漢中或四川之地,與張獻忠之大西為敵;

而我大明只要再次戰勝清軍南征,便可在兩三年之內積蓄足夠的戰力北伐中原,到時候還可水陸並進,奪回北地,重振大明!”

李巖這麼一說,朱由檢便站起身來,拍了拍李巖的肩膀:

“李愛卿說得沒錯,朕也這麼認為,清廷今年慘遭兩次大敗,必然需要養精蓄銳,不會在短時間內輕易南下,但我大明依舊不可不防,因而明年各站區各軍依舊需要積極備戰、訓練兵馬,清廷若南下依舊會從湖廣、山東、河南三個地方南下的可能性比較大,近衛軍第一軍和第三軍依舊拱衛河南和山東,而湖廣依舊需要滅虜軍與近衛軍第四軍防衛,只要清廷敢再派大軍來,我們就要保證他有來無回!”

朱由檢這麼一說,劉芳亮先喊了起來:“對,就讓他有來無回!”

其他將官也跟著附和起來。

“現在任務最重的應當是錦衣衛,吳孟明,你部錦衣衛當繼續嚴密偵察敵情,打探清廷內部消息,特別是清廷內一些善戰的滿清將領與漢官,將他們現在的底都摸清楚,包括清廷現在的火器技藝與火炮技藝改進程度,錦衣衛的待遇需要再次提升,俸銀加三倍,在外偵探敵情的錦衣衛一切花銷由大元帥府承擔,錦衣衛都指揮使吳孟明記得找大元帥府財務處的韓守敬要錢。”

正因為朱由檢這麼一句話,以後錦衣衛的人員都積極地希望能夠去敵後辦事,這樣便得到豐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