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烽火西路1933最新章節列表 > 七寶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七寶寺

四面環山的藏珠山,清幽,深邃,莊重,肅穆。

晨鐘暮鼓,西溪歡騰。

萬綠叢中,一座古剎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一道清輝,有些冷峻和逼人。

藏珠山頂一株古槐樹上,一隻老鴉呱地一聲,從枝條上彈射而出,就如槍膛中射出的一顆子彈,撕破了天穹,把寺中寧靜揉搓得粉一樣碎。

山巔聳立一寺,建築呈四合院向南鋪開,一層一層的,錯落有致。北面就是那座名叫楊公橋的石拱橋,西溪河水清澈,嘩嘩地從橋下折向南流去。

一尾魚從溪水中躍起來,劃出一道彩虹般好看的閃亮弧線,爾後竄入河中,在那一圈又一圈的漣漪中舞蹈。

山巔之寺,名曰七寶寺。七寶寺是一座古寺廟。七寶寺高小就設在七寶寺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長期以來,七寶寺都作為一座寺廟而存在。七寶寺長久的寧靜終於讓一個叫王灝的人徹底打破。王灝是清朝一名離退休官員,他出資3000金在藏珠山上建了一所書院,名叫南池書院,這書院與寺廟一共並存了一百多年,後清末書院制度廢止,書院不復存在,只留寺廟獨存。時光翻至1912年,三次進京考舉不中的金寶人何淦侯先生在張瀾先生支援下,攆走駐寺和尚,在南池書院舊址上興辦起一所新學——金寶高小,後改名七寶寺高小,總算是續上了書院香火。

太陽有如豆子般噼噼啪啪灑落到藏珠山上,這些金豆子一落下來就在雜草叢中消失無蹤了,就像這山上有磁力或魔力一樣,無論你再強大的光線灑在上面,都會被化於無形,所以藏珠山中的此時安靜極了。

說起這七寶寺,還頗有些淵源。原先不過是一座家廟,後來由於香火旺盛,就開始遠近有名起來,一有名,這山的傳說也就跟著多起來。說得炫而又炫的說法是,每當太陽從東方升起,照耀在藏珠山上,藏珠山就會自然放射出一縷一縷若隱若現的金光,遠遠看去,就如一圈一圈佛光一樣,那些金光是從山上樹叢中、岩石縫裡、草叢中放射出來的,非常美妙好看。有人便推測說這山上藏有金、銀、硨磲、瑪瑙、琥珀、琉璃、珊瑚等七種寶,每一種寶貝都會發出一種光,七種不同的光組合成一個七彩光環。還有人說,這座寺廟裡還藏有舍利,只有舍利才會煥發出這種佛性的光芒,於是更加引來了眾多信徒的瞻仰和崇拜。

藏珠山上的傳說傳了很遠,引來無數批盜墓者,這些人選擇在深夜光臨藏珠山上,他們身藏尋寶物器,尋遍藏珠山角角落落,溝溝坎坎,石隙山洞,甚至連一棵空了心的古樹都被他們掏了,人們在深夜不時會聽到山上給敲得叮叮噹噹的,那聲音時斷時續的,吵得人都睡不好覺。有人說,一定有人盜得了寶物,不然怎麼會一批來了,又走了,走了,又來了,如果沒有寶貝,他們斷不會這樣反覆來的。反正說法很多,沒有誰知道具體情況如何。

當初這藏珠山上並沒廟宇,何氏家族世代生活在山上,何氏在本地屬大姓,何氏老祖信佛,就將本家屋子闢最頂一間作為家廟,供奉香火,禮佛唸經。由此,逐漸引來一些信佛之人進香,人們口口相傳,說在廟裡許願挺靈的,於是來此進香的人便多起來,一時藏珠山上香火不斷,久而久之,就發展成一座廟宇了,後來因影響擴大,這廟又被收歸為關押雲貴川等區域的高階犯戒和尚的戒律院。

西溪河繞不開藏珠山,或者是說藏珠山離不開西溪河。

西溪河流至藏珠山以北,就分叉了,一條由北向東流,一條由北向西流,再折向南,最後兩條細流將藏珠山繞圍起來,匯合成一個大大回環,藏珠山就在水中央了。西溪河不是大河,藏珠山也不是獨立存在的大山,所以藏珠山也就不會是離堆,只是這四面環水的形態容易讓人想起離堆而已。

去七寶寺進香和讀書都得經過楊公橋。楊公橋是石橋,中間立一石墩,橋面由一米厚的石條架構,西溪河在這裡一折返,就有些迅猛,因此這裡經常發生水患,石橋每隔幾年便被損毀,這樣建了毀,毀了又建,橋又離不得,這是必經之路,非建不可。後來當地聽信一位道士作法,在石橋正中雕刻一條石盤龍,緊緊地盤繞著石橋,說來也怪,自那條龍在橋上刻好後,就再也沒發生過水患了。

趕走和尚後,這廟就沒了香火,只剩讀書聲了。

1925年,留學法國的南充大通場人氏共產黨員吳季蟠奉中共中央之命,回南充建立中共川北支部,這是川北最早中GD組織,也是四川最早黨組織之一,中共川北支部曾選派老師到七寶寺高小任教。

1926年順慶起義打響,最終遭遇失敗,南充地下黨組織遭受極大破壞,幾乎停止活動。

1932年考慮到南充地下黨組織剛剛恢復,因此選擇苦寒偏僻與蓬溪、西充交界屬幾不管地區的南充西路作為根據地,有限地開展革命活動。

西路革命主要以七寶寺高小為中心,覆蓋金寶場、龍泉場、中和場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