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朝好丈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八章:壞死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八章:壞死了

南昌府。書mi群4∴8065

寧王府坐落於滕王閣左近,寧王在靖難時曾立下赫赫戰功,當年文皇帝曾向寧王許諾,一但靖難成功,願與他分治天下。

只是這種許諾,本就是空口無憑,就算有了字據為證,寧王也不敢篡越,文皇帝於是將寧王重新劃分了藩地,從大寧搬到了南昌,表面上,那大寧是邊鎮,屬於苦寒之地,而南昌府處在魚米之鄉,土地féi沃人民殷富,這一次移藩,是對寧王的獎賞。

其實不然,寧王的在大寧,威望很高,若是繼續就藩大寧,勢必仍會控制住邊軍,而移去了南昌,等於是架空了他的軍權,削弱了寧王的力量。

當時的寧王朱權事實上很無奈,卻不敢發出任何怨言,乖乖的到南昌去了,不過顯然,文皇帝雖然面厚心黑,可是多少還有幾分虧欠,所以對寧王給予了格外優渥的地位,不但年年有常例的鉅額賞賜,連江西的一些官員任命,也給予了寧王否決權。

這就意味著,江西省巡撫以下官員,一但不能讓寧王府滿意,寧王就可以上書廢除,這樣的權利,不可謂不小。

寧王府是第一代寧王朱權時就建起來的,雖然後代屢屢休憩擴建,可是基本的格局卻是沒有變,當年朱權為了明哲保身,寄情於山水,即韜光養晦,託志衝舉,多與文人學士往來,寄情於戲曲遊娛著述釋道,因此這寧王府的格局,都以清雅為主,雖然雄偉壯觀,可是步入其間,卻是林木蔥蔥,缺少幾分大氣。

寧王府的清心閣,本是笆一代寧王朱權釋道煮茶的地方現如今卻藉著這份兒清雅,改成了huā廳。

朱覲鈞喝了口茶,坐在這椅上,捋須不語。

靠著他的茶几上,是一份書信,書信的火漆上,印著廣西靖江王府的大印。

朱覲鈞倚在椅上,思量著什麼一時出了神。

過了一會兒有人步入huā廳,卻是上高王朱宸涼,朱宸濠剛剛從上高趕過來,上高距離南昌不遠,一個多時辰即到,朱宸濠臉sè帶著興奮之sè一進這huā廳,笑呵呵的道:父王,廣西那邊出事了

朱覲鈞壓壓手示意朱宸諒坐下說話。

朱覲鈞嘆了口氣,道:靖江王府那邊送了一封書信來。

朱宸濠道:父王

咱們是不是該幫襯一下

朱覲鈞卻是搖頭道:這事兒要從長計議。怎麼幫襯,卻也要有個章程。

朱覲鈞的表現過於冷靜,讓朱宸濠愣了一下,其實這裡頭的事,朱覲鈞確實不敢小心大意宮裡對他這寧王,早有了幾分忌憚,就比如上一次柳乘風封伯,朝廷敕封的是豐城伯這豐城是什麼地方,豐城距離南昌也不過是幾步之遙,誰都知道,寧王與柳乘風反自,可是宮裡偏偏封了一個豐城伯,雖說找個爵位,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可是這種變著法子的敕封,足足噁心了朱覲鈞一陣子。

這件事怎麼chā手,如何能得到最大的好處,朱覲鈞得仔細思量。

朱覲鈞思考的時侯,朱宸濠沒有說話,坐在一旁喝了幾口茶,一句話都沒有出口,父王的脾氣他是知道的,思考的時候不喜歡別人打攪。

良久之後,朱覲鈞突然抬眸,隨即道:立即上書吧,言辭鋒利一些,將這事兒鬧得越大越好

朱宸濠不由愣了一下,道:父王,這麼做,豈不會讓宮裡頭生出反感,未必對靖江王府有利。

朱覲鈞的心思朱宸濠明白,可是他並不同意這麼做,畢竟奏疏裡言辭太過鋒利,擺明著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沛公就是皇上,直接指責皇帝,皇帝勃然大怒,反而會生出逆反之心,這豈不是幫了倒忙

朱覲鈞卻是笑了,捋著長鬚道:就是要讓宮中生出反感,這件事,不但不能讓柳乘風吃虧,還要讓靖江王府獲罪,那柳乘風想要的不就是如此嗎本王索xg助他一臂之力吧。

朱宸濠瞪大眼睛,不禁道:父王,那柳乘風

朱宸濠話說到一半,隨即lu出古怪之sè,一下子,一個念頭冒了出來,讓朱宸濠呆了一下,他明白了。

幫助柳乘風,就是幫助他們自己,想想看,這靖江王府吃了這麼大的虧,另一邊是皇上身邊的近臣,只要陛下偏袒向柳乘風,那麼就坐實了寵信jiān俅,而疏遠宗室的印象。

兔死狐悲,一個近臣,卻是隨手收拾一個藩王不說,還能得到宮中的支援,其餘的藩王難道不會有什麼想法大明朝到現在,藩平遍地,實力卻也不容小覷,若當真是寒了他們的心,讓他們與皇室刻意的生出疏遠之心,那麼勢必,會團結到另一些宗室藩王身邊,以求自保。

寧王府素有威望,極有可能趁著機會,將所有的藩王團結在一起,擰成一根繩子。

所以柳乘風必須無罪,而靖江王府非要獲罪不可,看上去,好像柳乘風佔了便宜,可是這樣做的結果,卻是寧王獲益最大。

朱宸濠不禁拍了拍大tui,如痴如醉的道:父王高明,如此一來,宮中在藩王心中還有什麼威望可言,若是連宗室們都離心離德,那朱佑樘又如何坐這江山朱覲鈞對朱宸濠的醒悟很是滿意,在他看來,自家這兒子確實比之從前深沉了不少,雖然後知後覺了一些,至少還能領會。

他沉y片刻,隨即又道:這道奏疏,本王親自執筆,得好好思量一下,不得大意。

朱宸濠二話不說,立即命人拿來筆墨,朱覲鈞提起筆,在片刻的思索之後,終於落筆,一封奏疏寫完,隨即叫了人來,正sè道:八百裡加急,立即送入京外,不得有誤朱宸濠的眼中不由掠過一絲興奮之sè。

廣西發生的事,不可避免的又流傳開來,不過這一次,一向聞風而動的清議卻是出奇一致的表現出了沉默,倒不是說沒有人議論,只是關注的人少,或者是關注了,卻沒有人隨意表達自己的意思。

在讀書人眼裡,錦衣衛不是什麼好東西,宗室藩王也不是什麼好貨sè,狗咬狗,一嘴máo,自己有這閒工夫管這個做什麼不過很快,整個京師又震動了。

寧王上書,要求嚴懲柳乘風,還靖江王一個公道,奏疏送達,裡頭的內容也很快傳開,寧王這一次,隱隱一副出頭鳥的樣子,言辭很是ji進,甚至公開斥責皇帝縱容柳乘風橫行不法。

甚至在奏疏的最後,寧王甚至寫著:陛下包容四海,為何獨獨不能容下宗室,萬戶侯欺凌宗親,仗勢欺人,皆因陛下姑息罔縱,而釀成此禍

這一句話,可以算是大逆不道,不過寧王也算好了,宮裡不能將他怎麼樣,當今皇上不是太祖,不是文星帝,還沒有引言獲罪的勇氣。

京師譁然。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開始放到了宮裡,誰都想知道,這件事到底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了結,而與此同時,寧王的奏疏抵達之後,各鎮藩王的奏疏也都陸陸續續抵達,有了寧王做表率,藩王們就算不念家室之情,至少也得為自己留條後路,若是一個近臣,說收拾藩王就收拾藩王,先例一開,這還了得。

宮中沉默了,而朝廷似乎也終於坐不住了,不少大臣開始不免擔心,若是繼續姑息柳乘風,難免會讓藩王們離心離德,這已經是很嚴重的政治問題,處置不當,極有可能會有傾覆社稷的危險。

言官們終於開始發力,甚至是內閣,此時也已經坐不住,內閣的想法,其實也簡單,一切都是從穩定社稷的心思出發,與這麼多藩王相比,一個柳乘風又算得什麼,自然是可以犧牲的。

朱佑樘卻是憤怒了,正心殿裡,他連續看了幾遍寧王的奏疏,明顯的感覺到了寧王奏疏背後所包藏的禍心,這一封奏疏,直白的很不像話,直指朱佑樘,絲毫沒有隱晦寧王的鋒芒。

憤怒歸憤怒,朱佑樘卻不得不沉默,他心裡明白,事情已經徹底的鬧大了,無論他做出任何的抉擇,最後的結果都可能是他這皇帝吃虧。

處置柳乘風,天下人會怎麼看,堂堂天子,不但沒有識人的眼光,連自己的親信都不能保護,寧王一道奏疏,便乖乖的棄械投降,懲治自己的親信,到時候,還有誰肯為宮中死心塌地。

可是處置靖江王府,那麼就等於中了寧王的挑撥,藩王們一定會反彈,與他朱佑樘離心離德,全部會自覺的站到寧王的身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件事,只怕不能善了了

朱佑樘甚至有些懊悔,何不如聽那劉健之言,快刀斬luàn麻,迅速平息此事,誰知道,卻讓寧王鑽了空子,藉著此事,翻雲覆雨,著實讓人惱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