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文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七章:放馬過來,單挑(4更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七章:放馬過來,單挑(4更求月票)

文樓的安靜也只是保持了半響,便有學士道:“今日所講授的……”

“吳公。”卻是李文彬的聲音:“今日筳講,有稀客來,此人大才,以下官愚見,還是不要照本宣科,不妨請這位陳舉人來講一講吧。”

這才開始,就直接點到了陳凱之,而且顯然的,這分明是刁難的意思啊。

一個舉人,從未在翰林做過一天的官,讓他讀書可以,寫文章自然也是得心應手,可讓他在這天子堂做一回老師,講一講學,下頭還有這麼多飽讀詩書的翰林們聽著。

就算陳凱之才高八斗,只怕心裡也不免會膽怯。

既然李文彬如此說了,眾翰林卻都不做聲了,只紛紛看向陳凱之,想看看陳凱之的意思。

陳凱之卻沒有露出半點的驚懼之色,這一切,似乎都在陳凱之的意料之中。

跟李文彬打交道也不是第一回了,陳凱之也是早就見識過李文彬的為人。

有李文彬這樣的人在,他不想出風頭都不行,這個人恐怕是恨透了他,所以自然會想盡辦法的讓他處在風口浪間的。

不過,在來的時候,其實他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因此陳凱之臉色平靜,徐徐上前,態度不卑不亢,不驕不躁,淡淡說道:“學生何德何能,不敢。”

李文彬雙眸斜斜一眯,冷冷地看著陳凱之。

他又怎麼會輕易讓陳凱之混過去,他的臉上透著笑意,誇讚地說道:“如何不敢呢?你的文章入了地榜,是曠古未有的少年才子,何況便連祭文,你都敢別出心裁,陳凱之,你還是不要拒絕了。”

陳凱之早就知道這個李子先生會報復自己,卻不曾想到他是用這種方式,他想讓自己丟臉,想看自己笑話。

而看笑話的最佳方式,就是先將一個人捧得高高的,等推到了風口浪尖,這時候,這個人的一舉一動,就都可能被放大檢視了,稍有一點的缺點,便可能成為別人攻訐的目標。

他想看笑話……

真要看嗎?

陳凱之突然一笑,倒是不客氣了。

因為這是挑釁。

若是再不敢,可就是怯弱了。

陳凱之朝他一禮,才道:“既然李子先生想要考教,那麼不妨就請出題。”

明明李文彬是說,讓陳凱之來講學,現在陳凱之卻直接了當的將李文彬的話理解成為考教。

這裡頭卻是暗藏了心機,一方面,是暗示說,你李子先生身為翰林,居然來刁難我。

而另一方面,則是暗示,我陳凱之和你卯上了,這是私人恩怨,至於其他翰林,還請自恃身份,不要插手。

就如街面上,你碰到了自己的仇人,而你的仇人正和數十個同學走在一起,作為一個不想被群毆打成豬頭的人,跑是跑不掉了,你不可能跑得過一窩人,想裝X什麼的,那是休想,唯一的辦法,就是表現出豪氣,來啊,某某某,放馬過來,單挑!

這一句話挑釁意味已經很明顯了。

李文彬若是不接受,反而落了下風,他冷冷一笑道:“指教倒是言重了,不過我久聞你的文名,倒是想問一問,陳凱之,你寫過祭文嗎?”

這是在挑刺。

不過陳凱之也早就猜到了李文彬定會捉著這事不放,他倒是不怕,而是輕輕頷首。

李文彬又道:“祭文可是如你那一句天地有正氣那般的寫法嗎?”

要知道,陳凱之的這篇祭文可是引起了許多人的爭議。眾人想到了陳凱之的祭文,就不禁感到頭痛,已經有人不悅地看著陳凱之了。

陳凱之卻無所謂,一臉淡定地道:“末學想到忠義候的事蹟,心中百感交集,不作此文,不足以表達追思之情,至於格式如何,倒是不重要了。”

“不重要?這是禮法,禮法可以輕言廢棄的嗎,你以為你是何人?你是衍聖公?”

李文彬這話,顯然是步步緊逼。

陳凱之卻是微微一笑道:“什麼是禮?”

李文彬冷然道:“你倒是討教起我來了。”

陳凱之的眼中飛快地閃過了一抹狡黠的笑意,搖搖頭道:“若以禮而論,先生就觸犯了禮教大妨了。”

李文彬一呆,皺眉道:“你又胡說什麼?”

陳凱之不疾不徐地道:“子云: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以為民坊者也。故貴賤有等,衣服有別,朝廷有位,則民有所讓。這話,先生可曾聽說過嗎?可是我見先生,衣飾華美,雖官居下品,竟是篡越上官,敢問,這是禮嗎?”

李文彬不禁一怔。

他本**面子,素來喜歡華美的衣衫,自己畢竟有學爵,所以即便官職低了一些,卻也無關緊要。

可現在陳凱之竟拿這個來說事,他不得不道:“強詞奪理。”

陳凱之卻是正色道:“既然先生認為學生引經據典,便是強詞奪理,卻又為何口口聲聲的說學生的祭文,因為不遵格式,就成了失禮了呢?禮記與周禮,洋洋數萬言,先生就當真都遵守了嗎?”

這兩部書,對於大大小小的事,無不有所規定。

可事實上,若真要按書中的東西去執行,陳凱之相信,這世上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等李文彬有所反駁,他便又道:“由此可見,孔聖人所遵之禮,唯有似至聖先師這樣的聖賢才可以做到,學生自信一生之中,有頗多失禮之處,這是學生的遺憾,因此,才需多讀書,三省吾身,這才可以勉強及上聖人萬一,而至於先生,亦不是聖賢,難道就沒有失禮之處嗎?這其實並不怪先生,你我都不是聖賢,總有失禮之處,因此才需發奮讀書,盡力使自己做的更好,雖可能永遠及不上聖賢,卻總可以無愧於心。”

這一番話,讓李文彬啞口無言。

陳凱之沒有在祭文上頭糾纏,而是直接在禮記中挑了李成章的錯,這叫圍魏救趙,可他沒有趁勝追擊,轉而說,這其實是可以原諒的事,為什麼呢?因為聖人的行為,完全符合規範,是因為他們是聖賢啊。

可是你我皆凡人,肯定是不如聖賢的,就算行為舉止有失禮之處,這固然是可以指摘,但是也不是什麼天大的錯誤,以後三省吾身,改正就是了。

有毛病嗎?沒毛病……

轉眼之間,就將這祭文的事,輕描淡寫地轉化為了一個小問題。

當然,陳凱之也說了,自己會改,三省吾身嘛,讀書人都愛它。

李文彬卻意識到陳凱之的詭辯,他冷笑:“可是衣飾有別,不比你這祭文,這祭文何等重要之事,而你此舉衝撞了忠義候的亡靈。”

陳凱之搖搖頭道:“君子敬鬼神而遠之。”

李文彬厲聲道:“狡辯!”

陳凱之同樣報以嚴厲:“這不是狡辯,這是聖人說的話,聖人還說,子不語怪力亂神!”

李文彬又頓時一呆。

臥槽,這廝還真特麼的什麼招數都有啊。引經據典,信手捏來,滿口都是聖人的話。

這使李文彬更是惱怒,雙眸微微眯著,很是不屑地看著陳凱之,冷冷反駁道:“這麼說來,既無鬼神,為何要祭祀?”

陳凱之慨然道:“我等所祭的,乃是忠義候的精神,而非鬼神,這便是學生文中所言的浩然正氣,祭祀,若只祭其血肉,祭其魂魄,這哪裡是祭祀,這分明是拜神,祭祀是追思,是懷念,是繼承其志,‘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以,祭祀忠義候,便是祭聖人,祭三皇五帝,祭至聖先師,祭孟先師,以及歷代先賢,吾等雖為後輩,末學後進之人,承繼聖學,得先賢之志,這才可以效仿先賢,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一句話出口,頓時讓人心中一顫。

陳凱之道出了所有人心中所想,這等有氣魄的話,無疑是讓人怦然心動的。

陳凱之說罷,隨即凜然正氣地看著李文彬:“可是先生所言,卻是舍本求末,奢談英靈,這英靈,鬼神也。杏林子弟,奢談鬼神,莫非先生尊的不是至聖先師,是道?亦或是佛?”

李文彬不禁氣結:“你……”

陳凱之語氣緩和了下來,繼續道:“先生有所質疑,這也無可厚非的,其實此祭文,只是學生一時所感,即興而作,當時並不曾想過其他,如今引發如此爭議,確實是學生的疏失。”

方才明明是吊打李文彬,可轉眼之間,所有人驚詫地看著陳凱之,陳凱之居然認錯了。

陳凱之說著,朝李文彬行了個禮:“方才言語若有魯莽之處,還請恕罪。”

呼……

翰林們一開始,覺得陳凱之的話,頗有道理,而李文彬,哪裡有陳凱之敏捷?

其實陳凱之的一番話,若是讓李文彬回到家中,好生的推敲幾天,完全可以找到漏洞,然後進行反擊。可是偏偏,所謂的辯論,考驗的就是應變能力,看誰的才思更加敏捷。陳凱之丟擲一個又一個的陷阱,李文彬如何能夠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