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6章 陸大掌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6章 陸大掌櫃

《大明律》自然就是大明總結歷朝法司實踐得失後制定的法律彙總。

用個不恰當的比喻,《大明律》的地位就相當於科舉中的四書五經。

那麼,《大浩》的地位就相當於——程朱的《四書集註》!

等同於後世的《最高法院法律解釋》,乃是專門解釋《大明律》適用範圍的官方鉅著。

《大浩》的地位不容置疑,乃是太祖皇帝親自擔任總裁編纂的法律解釋,歷代皇帝皆有增補續編。

“大宗師,各位大人,大家都當記得,太祖高皇帝曾有令‘一切官員,軍民諸色人等,每戶須有一本《大浩》。’太祖皇帝為了普法天下,還規定有,‘如犯罪者擁有《大浩》者,可減刑罰,如無,則罪加一等!’”

“這位莫師爺自稱精通大明律,如此,敢問莫師爺,不知你的《大浩》在何處?”

這話就是耍流氓加誅心了。

太祖他老人家頒佈這個政令大家當然都知道的,因為這是國策。

當時起到的普法作為也是效果槓槓的。

起碼大家都知道,誰敢在洪武爺治下當貪官,五十兩銀子就可以楦草剝皮,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注意,楦草剝皮的刑法在《大明律》裡沒有的,太祖他老家單獨在《大浩》是專設的專門針對貪官的刑法。

比如建昌縣縣令,收受四百貫錢,被楦草剝皮,萊陽縣縣丞貪一百貫,凌遲,開州知州殘民以逞,被梟首而死,這些案例至今仍被人時常提起。

由此可見《大浩》的地位,更在《大明律》之上。

可世易時移,一百多年過去,真心沒人執行了這道國策了。

而且你方唐鏡這本《大浩》也是嶄新得緊,想必也是不久前才購置的吧?

但問題來了,你莫師爺不是師爺麼,剛才還吹牛皮精通律法,應當不會不知道審案流程,也應當知道怎麼對待義民吧?

可你剛才的表現明明就是顛倒來玩,是故意知法犯法麼?

若你並非故意,那只能說明你並不精通律法,哪還做什麼狗屁的師爺!憑什麼經辦此案?

而且,按規定,你的《大浩》呢?

雖說是一百多年前的皇令,但朝廷並沒有發文廢除這道政令呢!

你身為師爺執行了嗎?你配為師爺嗎?

鴉雀無聲!

李士實愕然,李知府愕然,莫師爺愕然,所有人都是愕然……

若真按照方唐鏡的說法,這裡所有人都該打板子!

方唐鏡又悠悠問道:“莫師爺,你既不通刑名,又不曉法理,胡亂攀咬,咆哮公堂,如此人物,居然還有臉混跡幕僚界,豈非侮辱朝廷大員,該當何罪?”

我去,你方唐鏡摸摸自己的良心,是不是又一次打擊報復?

莫師爺此時已經是欲哭無淚,他曾經呵斥過方唐鏡:“廣庭大眾,你竟敢侮辱朝廷大員,該當何罪?”

偏偏方唐鏡步步緊逼,又道:“作為主官幕僚,知法犯法,欲陷上官於不義,是不是該罪加一等?”

莫師爺眼前一黑,幾乎暈了過去。

我……草了!你方唐鏡摸摸自己的良心……

良心這東西他此時已不指望方唐鏡會有的。

當然莫師爺自己也估計也是沒有的,這就代表著又要捱打。

一想到這一點莫師爺便是心如刀割,自己才剛剛發誓,絕對不給人毆打自己的藉口,可現在……

莫師爺此時恨不能抄刀子割下幾塊肉下來!當然這些肉肯定是方唐鏡地。

方唐鏡這是精準定點的打擊報復,不但報復莫師爺,連李大宗師也掃了進去!

莫師爺此時可謂是恨地無縫不能鑽!

李士實雖竭力裝作若無其事,但無風自抖的袖袍已徹底的將他內心的憤怒出賣。

劉指揮簡直喜不自勝了,比喝了三壇御酒還要上頭,大喝道:“來人,給這廝掌嘴!嗯,先掌嘴十下,看這廝還敢不敢胡咧咧!”

話音一落,一名牛高馬大的軍士已經直接掄開大巴掌“劈里啪啦”左右開弓,打得莫師爺鼻涕眼淚鼻血口血橫流,連慘叫都被生生打回肚裡,發不出半句聲音。

原本掌嘴是用竹牌的,現在這“公堂”相對簡陋,這軍漢就直接用巴掌代替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軍漢手掌足有蒲扇大小,雖只是扇了十記耳光,卻是打飛了兩顆牙齒,兩邊臉都高高腫了起來!

不知為何,看著莫師爺痛不欲生的樣子,絕大多數人竟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誰叫這廝之前太過囂張跋扈,犯了眾怒!

李士實心下凜然,他原先設想自己在審訊時引經據典地讓劉指揮下不來臺,從而掌控主導權的策略,現在看來有方唐鏡這小賊維持,已然是行不通了。

李士實心下奇怪不已,當日自己革除方唐鏡功名時,方唐鏡如喪考妣,毫無抗手之力,今日怎的如此犀利,簡直就如同換了一個人一般!

這樣的人,對於寧王的大業隱患更大,無論用什麼手段都要想法子除之。

“夠了,時間已過正午,就不要在這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浪費時間了,且莫樹有是否帶有《大浩》與本此案情無關,公堂就不必再問了。還是儘快審訊結案,還松江百姓一個朗朗乾坤。”李大宗師以儘快結案為由,終止了對莫樹有的窮追猛打。

呵呵!好笑!

這個問題是莫樹有挑起的頭,一開始莫樹有“咄咄逼人”的時候,怎麼不說無關緊要呢?!

當沒佔到便宜還被打了十記嘴巴的時候,便又說與本案無關了,呵呵,還真是呵呵!

不過,目的已經達到。

莫師爺想利用他對大明律的熟悉,從而反客為主,協助李士實將案件的主審權奪過去。

莫師爺和李大宗師想法的確很美,正常情況下劉大侉子這樣的人無論如何不是對手的。

然而有了方唐鏡這個斜次裡殺出來的傢伙,結果勇作急先鋒的莫師爺不僅沒能證明他的專業素質,反而弄巧成拙,在眾人心中留下了無能廢物的印象,連帶著作為他東主的李大宗師也跟著丟臉。

“還請大人繼續。”既然得了便宜,方唐鏡便向著李大宗師拱了拱手,微微一笑就坐回了座位。

“陸掌櫃,你繼續說下去……”劉指揮使意猶未盡,卻也只能繼續審案。

“自從這位方唐鏡先生進到鄙店之後,一切都改變了。”陸掌櫃語帶哽咽,一頭花白的頭髮隨風飄散,帶給人無限的同情。

陸掌櫃之前慷慨激昂地稱呼方唐鏡為小賊,然而當血淋淋的例子就擺在眼前時,他可不敢再這樣稱呼,連莫師爺都遭了這小賊的毒手,自己這把老骨頭哪裡經得起又打板子又打巴掌的!

瞬息之間,老奸巨滑的陸掌櫃立即就轉換策略,打出了最擅長的大招——悲情牌。

在這方面陸掌櫃可太有優勢了,年紀擺在那裡,臉上橘子皮般滄桑,渾濁的老眼含淚,花白的頭髮披散,痛心疾道的語氣,套一句後世著名的話,看到他此時的樣子,就給人一種想用愛發電的衝動。

“他倒是有三分本事的,可惜啊!並沒有用到正途上,可惜,可嘆!”

陸掌櫃十分高明,他吸取了莫師爺失敗的教訓,並不正面與方唐鏡硬頂,而是先甩出惜才的大義名分,從道義的高度博取眾人的好感,讓自己在輿論上先立於不敗之地。

“他僅僅只用了小半柱香的功夫,就找出了眾人找了半個月都沒辦法證偽的《清明上河圖》,說是奇才也不為過,當真可惜了!唉!”

堂上堂下的眾人莫不雙目圓睜,小半柱香證明了一幅《清明上河圖》贗品?

真的假的?

方唐鏡讀書厲害是眾所共知的,想不到他對古玩書畫都有如此深刻的研究,他今年才十七歲吧?他只是一介寒門學子吧?他是怎麼做到的?

這幅《清明上河圖》擺以“快哉風雅集”半個多月,可以說是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文會因它而聲名遠揚。

從邏輯上推理,大家都認為《清明上河圖》是贗品,也令得許多人慕名去觀摩。

可這幅《清明上河圖》更令得大多數寒門學子連店門都不敢進,因為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蘊,唯恐說錯了話,被人當作笑柄。

此時被人告知,竟有一個寒門學子在不到半柱香的時間裡就證明了它的贗品性質,怎能不讓人意外,懷疑人生?這就是傳說中的人比人氣死人?

陸掌櫃的話還在繼續:

“透過這幅作品的證偽,他成功的建立起自己鑑定書畫方面的權威。”

“然則,誰也料不到,此子竟然包藏禍心,他利用建立起來的威信,接連找出兩幅贗品!”

眾人聽出點味道不對了,什麼叫做“利用威信找出贗品?”,找出贗品靠的不是自己的學識麼?

陸掌櫃很快就為大家解開了疑惑:

“這兩幅作品一真一假,他找出贗品也就罷了,誰知他竟是利用眾人對他的信任,硬把真品說成贗品,而伺候的小廝所學不精,竟是被他指鹿為馬,生生嚇唬住了。”

既然如此,難道你就任他大放厥詞?陸掌櫃這話,許多人都是存有疑問的。

然而下一刻,他們就釋然了!

“老朽當時就在二樓,卻是限於自己訂下的文會規定,不能下樓直斥其非,老朽雖是商人,卻也知道‘諾不輕許,人無信不立’的道理,可也正因如此才讓此子越加的肆無忌憚。老朽實在應該為這次的事件負上莫大的責任!”

陸掌櫃捶胸頓足,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諾不輕許,人無信不立!好一個言而有信陸掌櫃!

欺負這樣一個老實巴交的老人,有意思嗎?

劫掠這樣一個重信守義的商人,有問過自己的良心嗎?

所有人都開始對方唐鏡產生了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