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2章 李代桃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2章 李代桃僵

“夠了。”李士實這個時候不得不出面說話了,“時間已過正午,就不要在這些無關痛癢的問題上糾纏了,既然兩名小廝是新的人證,便將爾等親身經歷詳細道來。”

正午的太陽宛如低懸的火球一般,將整條街都蒸騰得熱氣騰騰,加之滿滿的人群,空氣不暢,更將整條街燻得如同烤爐一般。

好在公堂設在快哉風大堂之中,又有流水假山,將炎熱之氣抵消了大半。

縱然如此,方唐鏡身上的汗水仍細細密密的浸溼了後背。

這個時候如果有一碗酸梅湯,冰鎮西瓜什麼的,不在太爽。

兩名小廝正在敘述著“快哉風雅集”裡發生的一切,事無巨細,都一一道來。

他們沒有與外界串通的機會,最多是得到了陸掌櫃的眼神暗示,要咬死方唐鏡。

數十雙眼睛盯著,他倆就是想捏造些什麼,一時之間也無法可想。

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在事實的基礎上添油加醋,方唐鏡也並不擔心。

方唐鏡要做的,就是盯死李士實,這個自負姜子牙,諸葛亮一流的人物,絕不可能如此輕易罷手。

現在李士實最大的劣勢就是資訊不對稱,對具體的情況不瞭解!

他所能得到的訊息全都是陸掌櫃告訴他的,所以他能做的相當有限。

他本來是有機會弄清楚店裡那些紈絝子弟身份真相的。

但是他太過急於拿下方唐鏡,羅織了聚眾作亂的不赦大罪,反倒逼得這些紈絝沒有了退路,只能抱團對抗,使得他錯過了最佳的知情時機。

事實上,李士實真正的敵人不是方唐鏡,而是方唐鏡身後這群紈絝。

他一直盯著方唐鏡窮追猛打,已經犯了極致命的戰略性錯誤,被方唐鏡帶進了坑裡。

在李士實想來,方唐鏡就是這些人的頭目,是他煽動了這場鬧事,只要定下了方唐鏡的罪名,餘者便不足道了。

他並不知道,他要拿下方唐鏡,就必須先扳倒徐鵬舉,朱胖子以及那些侯伯家的公子少爺,這簡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這個秘密此時不但劉大侉子知道,連李知府也知道了,三位主審官,已經有了兩位倒戈,他李士實再能打,也註定了慘淡的下場。

此時的李士實眉頭緊鎖,顯然,他也隱隱若若的發覺了事情不對勁!

不是他察舉了徐鵬舉等人的身份,而是到了現在,反常的事情實在太多。

其一,劉指揮使的行為太過反常,竟然不惜為了方唐鏡這個白丁與兩名文官反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若是為了鉅額的賄金,以武官們要錢不要命的性子,雖然勉強說得過去,但這劉指揮的吃相也未免太過難看了吧?

其二,李知府之前的行為也十分反常,作為文官,李知府天然就應該跟自己站在同一陣線,但事實卻是,這李知府分明是有意無意地在袒護方唐鏡一方。

這就太讓人費解了,若說劉指揮是得到了大筆的獻金,那他李知府圖的是什麼?他明明一點好處也得不到才是啊?

而且李知府一直跟自己寸步不離,之前還對劉指揮多有怨言,怎的一下子就轉變了立場?太耐人尋味了!

如果不是因為鉅額的好處讓他轉變態度,那就只有一樣東西可以辦到……

那就是恐懼!

暴利能讓人改變立場,恐懼當然也能讓人改變立場,他在恐懼什麼?

或者說,李知府發現了什麼能令他改變立場的恐懼物事?

李士實的目光開始四下遊離。

他有一種直覺,促使李知府改變立場的物事才是這場遊戲的關鍵!

李士實的改變,方唐鏡一一盡收眼底。

不得不說,李士實的嗅覺還是相當靈敏的。

而且李士實是一面傾聽兩名小廝的敘述,一面四下裡用眼光觀察眾人,顯示出了等同於一心兩用的高超思維運算能力。

最後,李士實把目光定格在主位上的那個年輕人身上。

目前看來,這人最為可疑!

在這些人裡,身份最尊貴,又能讓劉指揮請為座上賓卻不解釋也不介紹的人,只怕很可能就是此人的身份鎮住了李知府!

李士實大腦在急速運轉,把南直隸能影響到李知府的大人物家的公子少爺一一挑出來對比。

實際上,他任提學官近一年,一直在南京國子監署理公務,對於南京最有名的公子哥還是認識幾個的,象徐鵬舉這樣的花頭鴨,他也是見過面的。

但面前這人顯然與他記憶裡的那些人並不搭邊。

而且這人看起來穿著名貴的華服,實則氣質不過爾爾,完全沒有大富大貴之家的作派,充其量只能算是有些氣勢。

應該是某個場面不俗的大商人家公子,有錢任性,雖然可以用錢砸暈劉指揮這等見錢眼開的莽夫,卻完全達不到左右李知府這等人物的量級。

這樣的公子哥在富甲天下的松江府還是不少的,仗著有兩個臭錢,就自以為有多了不起,額頭長到了天上去。

為了保險起見,李士實還特意叫來兩名親信長隨辨認了一番。

這兩名親信都是南京本地人,對那些整日處於緋聞中心的公子哥們再熟悉不過。

然而,這名親信也沒能認出這名傲慢的公子。

再看那些後院的書生,除了之前那三位,也俱都沒有南京出名的公子哥。

至於會不會有北京來的公子哥,值些大災時刻,千金之子不立危牆,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記。

更何況李士實在北京為官多年,對於王府公侯家的公子也是有些印象的。

至於李知府為何會改變立場,李士實又想到了另一種可能。

由於這場大災之中李知府應對不力,造成了人為的禍亂,頭頂上的烏紗保不保得住,還難說得緊。

此時爆發出“亂黨劫掠快哉風雅集”的事件,李知府當然是急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刻改變立場,也就很說得過去了。

確認了沒有變數之後,李士實定下心來,決心還是照原定的計劃執行下去。

當然,李士實能在不到四十歲就出任四品達官,除了本身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夠狠!做事從不會只有一套計劃,當他要置人於死地時,莫不是一套接一套的,環環相扣。

這些年,擋在他仕途上的攔路虎,現在莫不稀裡糊塗的成了他的墊腳石。

“你現在,如此這般,這般如此……!”李士實對著這名親信耳語,要置方唐鏡於死地,他可絕不止公堂一條路!

親信領命而去,很快,就悄悄地混入了人群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一切都沒能逃過方唐鏡的眼睛。心下更加的警惕起來。

面對毒蛇一般的人物,再怎麼謹慎也不為過。

事實上,方唐鏡從不敢小瞧了古人的智慧,尤其是李士實這種能在史書中留名的狠角色。

所以他從一開始就換位思考,不停地推算,若自己是李士實,面對此時的情況,會做出的種種反應。

他當然不會給愚蠢到留下破綻,讓李士實有發現真相的機會。

此時坐在主位的這位“小國公”,並非真正的徐鵬舉。

是由徐鵬舉的一名護衛穿上他的衣服,代替他坐在這裡吸引眾人注意力的一具傀儡罷了。

至於真正的徐鵬舉和朱胖子還有幾位名聲響亮的紈絝,早已經換上了官兵的服裝,混在了劉指揮使的衛隊之中,樂不可支的在看著熱鬧。

面對方唐鏡如此悍然作弊的全方位操作,李大宗師就算是長著火眼金睛,又怎麼可能識破得了真相?

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這僅僅是開始,真正的較量還在後頭!